- UID
- 4227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437
- 活力
- 1045
- 金幣
- 1731
- 日誌
- 0
- 記錄
- 3
- 最後登入
- 2022-4-26

- 文章
- 119
- 在線時間
- 93 小時
|
limingche 發表於 2014-5-15 10:11 
4 E: v1 z e0 D6 I6 j知易行難阿...
" T+ r6 s3 A7 S( U小孩一直爐怎麼辦? , P# J% ?5 Q+ C. N' X! {
其實小孩盧是正常,不盧就接受的情形很少見,更何況多數人都認為講過的話,不管是大人或小孩他就應該就要聽懂要接受,講個3次就覺得不想講了,最後就選擇不再講。
0 S: J# a7 k: k; E7 U8 y! z* E# k, C
* G2 m5 W0 ?& h, w5 r. S& X當小孩想要什麼東西要不到時就會哭鬧,我曾上過口語溝通的技巧課程,可以分享給各位媽媽,老師有說過,溝通這件事情是需要高的耐心度,不斷的溝通至少要超過7次以上(這個是有被統計過的數據),也就是說不斷的溝通次數讓別人有認同感是需要超過7次以上,更何況小孩,需要更多的次數重覆說,小孩聽久了,自然會有心理的反射,知道想要的東西可能媽媽還是一樣會回答同樣的話,但是大人必須要堅持守住那條底線,我覺得媽媽已經做的很不錯了,至少不是一開始就否定小孩,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 q4 R- Q: Z. S/ B, M
. g) ^, R8 ~0 p) I m. c一個小孩如果在成長階段不要老是否定他,要認同他的行為的存在性,一個小孩如果一直被否定,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這樣的小孩他對理解世界的能力會降低,他尊重別人的心也會下降。(這段話也是老師上課時所說的,我相當認同)0 C, u" {5 Q5 N( X
9 C2 q6 X* s" R( c( b
當認知不同時才需要溝通,但說法可以是"認同、因為、建議、徵詢"這四個步驟來進行溝通2 o) t* ]8 m, V, R: s
比如說,
$ K% z- O V, L" C& O8 T/ u* U小孩: 我想要吃冰淇淋,我想要買車,我想要買玩具…7 ], `3 O3 F4 Y$ v; G. I5 A: g6 w$ s
媽媽: 好,我知道你想要吃冰淇淋(認同),但是昨天已經吃過了(因為),我們下禮拜再來吃,下禮拜再買給你(建議),好不好(徵詢)?
8 X/ A1 ]! l$ B4 t1 W6 X) T小孩: 不要,我不要…, N* r$ N7 N5 r' c3 ~) l& t
以上的過程是必需要的,而且會一直重覆,小孩仍然會哭鬧,但有些家長就是因為哭鬧,所以就屈就,這樣就完蛋了,小孩就會變本加厲,知道這樣的做法是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他想要的目的,而大人最終會屈服。% Z" s8 @5 ], l0 N( K* i3 Z
所以那條線是大人要堅守的底線,千萬不可隨便讓小孩跨越,但也不能一直用否定的句子來否定他。
u2 Z3 V3 G. U* U1 ]; l7 Q4 E) o/ L" ^
以前我對小孩都比較像上對下要求式的口吻,或是容易被小孩的行為所影響而生氣,但我現在對小孩的需求行為,變得耐心度較以前高,也比較不會隨意亂發脾氣,而是練習先認同他所說的,再思考當他說的和我的認知有不同時如何與小孩溝通,並且守住那條防線,畢竟小小孩在成長的階段,大人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教練而不是朋友。
: i% u; h* k+ O4 E. `* x. H& B! B9 q+ c# x+ H% M. ^% f c3 u8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