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976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4
- 貢獻
- 579
- 活力
- 18
- 金幣
- 1435
- 日誌
- 0
- 記錄
- 1
- 最後登入
- 2021-4-23
- 文章
- 282
- 在線時間
- 138 小時
|
文 / 馮喬蘭6 I- b/ B0 j$ U& F
( C6 i) j* p, W6 ~' B3 e
媽媽有點苦惱,當她去聽老師說明班級榮譽制度時,就有種矛盾的情緒。其實小孩升上五年級,可以遇到一個願意花心思和家長說明的老師,媽媽覺得很幸運了。自從明定不准體罰,總是會聽到「這樣我們根本沒辦法管教啦」、「不是我們不管教,沒有工具要怎麼管?」的耳語。這回,老師願意用心管教,媽媽也覺得,是孩子的運氣。
; N. g. a% H7 m0 y1 Y ^3 b& B. d6 ?! t- s1 x- r
但密密麻麻的榮譽制度規章,讓媽媽有點不知道怎麼說,就是怪怪的。制度分個人計分和團體計分。個人集滿六張貼紙,可以換一個獎章,而一個獎章等於一百元班幣。團體呢,就是小組計分了,累計十格攻頂,就可以有一個獎章(一百元班幣),還可以加上班級彈珠一顆。6 \" W3 _7 n) O5 c1 f
3 {# b5 M0 {' x- ^, Z% U$ S班幣可以用來買「不睡午覺」、「抵罰金」等,還有購買「參加班級活動資格門檻」,至於參加資格門檻多少,就在每次活動前討論決定,如果你手上班幣不夠,就表示你不夠資格。( Z, Z3 t7 J3 O% g7 k7 |& S
0 e r6 ~, `2 j* r% P班級工作以小組輪值,老師也很用心地為每個工作取一個或響亮或清新的名字,來吸引小孩,譬如「萬事通」-登記聯絡本學習單回條缺交及催交;「包打聽」│在黑板記下科任課交代事項;「愛地潔」-餐桌面與地面之清潔;「宅急便」-將餐桶抬到餐桌…說起來,真地很用心。4 `: c8 h/ u$ L& Y% [8 y4 m4 B
! u- |4 H: A. }; S) i
可媽媽就有點煩惱,她問:「團體計分,算不算一種連坐法啊?不是聽說,有些小孩被人欺負,就是因為拖垮小組分數,被老師說,誰叫你們組某某不專心,結果整組就去找某某興師問罪。如果某某無法專心,不正是老師要幫忙或協助的嗎?怎麼會成了小孩之間的衝突,變成是其他小孩去怪某某?」媽媽非常疑惑。: ^' l7 V" }9 Z2 C3 r. A7 D9 x
3 A: Y8 Q( \: \$ ~$ Z" D
媽媽也想問,如果午睡就是該睡,為什麼可以拿班幣換不用睡?如果本來也就可以不用睡,只要安靜作自己的事,那為什麼又規定要睡?如果這個規定本身就沒有一定的道理,那為什麼會這樣規定?又為什麼規定了,還可以允許「特權」?這樣孩子會學到什麼「潛規則」呢?遵守規定是因為「看誰定的」?(而不是看…道理?)符合(上面的)要求可以換取特權?…媽媽想問的,更多。/ r- x8 `; X7 E# y: l
2 T/ p3 P/ h$ G8 W% P: Q( h
媽媽自己本來就有點,反骨,她一向對資本主義,敏感了點。尤其資本主義中的交換觀,是她一直極力抵抗的。譬如,她愛孩子,但絕不以她的愛去交換孩子聽話順從;她更不會以孩子的成績好壞,來衡量小孩可以得到什麼「權利」。可以看多少時間電視、玩多少時間電腦…這些,都是商量討論來的,以孩子的健康為準,而不是今天一百分,可以多看三十分鐘。在這個被形式主義、資本主義、功利主義籠罩著的社會裡,她極力讓孩子能夠看本質、想道理、享受充分的愛,並自己承擔起生命,而不是討眼色,讓大人高興以求利益。
1 F- W5 Z7 F, q' P
# t! J; t2 q4 A, T媽媽有點苦惱。她很想肯定老師的用心,又想讓老師明白,這榮譽制度的作法,恰巧就剝奪了孩子的榮譽。榮譽,要來自於自己主動意願地承擔,要來自於對道理的追求與堅持,要來自於犯錯時得要直接面對錯誤、思考檢視,而不是「被扣分」就好。
3 P& R+ z' R0 v: g. I& y$ }
, w! g" b2 c6 m" e5 p. j為什麼和老師談這些事,需要如此猶豫呢?媽媽擔心的是,會不會老師覺得這樣是故意找麻煩?折損老師的用心?我問媽媽,可以直接和老師討論,不就是肯定老師嗎?就是因為肯定老師是一個用心的老師,才會提出觀點和老師討論,讓老師的用心可以發揮更多教育與正面的影響力啊?3 U8 U: w$ V& c7 J% {+ t8 k' z
8 Z0 _$ Z1 [0 \9 U/ u; h7 X: i媽媽頓了下,偏了頭,想了會兒,從兩唇間清呼一口氣,說:「唉,我想我心裡有鬼,我雖然覺得老師是用心,但我總認為他的心不是用在小孩身上,他並沒有要看每個孩子的需要,而是要整頓所有小孩進入一種『班級規範』。老師用心的,是要整個班看起來整整齊齊,顯得他自己很會管理,就好像要將牛群趕去市集販售的牛仔。一個好牛仔,就是讓牛不會跑掉,可以乖乖被趕到市集裡。牛仔不管牛的個性與需要,因為牛仔的工作不是這個。如果這個老師把自己當成好牛仔,我不知道怎樣和他談人的教育,這也許是我的限制。」
7 T( X/ `/ Q5 o, y. G! ?! W# p$ ~7 J }7 u
說到這裡,媽媽突然有點沮喪,自嘲說:「也許我讓孩子明白這一整個情勢,她還能有機會保有思想的自由,要當人,別任由自己成了被牛仔趕的牛吧。」聽到這裡,我也在想,會不會「牛仔」其實不知道自己被大制度當成牛。什麼班級競賽、升學競賽、優退減課…都是上級牛仔的手法,於是一層層複製。如果有機會覺察,是不是牛仔也會有所不甘,會想要讓自己回到人的面貌呢?
+ f: c. C. m. c/ K3 ]6 u4 J) r2 l( Q' k
http://pnn.pts.org.tw/main/?p=54824 }8 W# Y/ K( _6 ]& t: N( W8 }
3 `4 F/ B2 L h1 l+ H: {8 j* l5 P; k5 `5 j! Q' L. _% S- _
本文作者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7 B. X0 U6 U! ~9 p% u! V6 ?* i* R' a* M {. R% [
/ P% y% z2 B' c
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 |
-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