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212
- 閱讀權限
- 50
- 精華
- 0
- 威望
- 33
- 貢獻
- 9779
- 活力
- 9154
- 金幣
- 41853
- 日誌
- 1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1-9-27
  
- 文章
- 8353
- 在線時間
- 4416 小時
|
作者: 葉德正╱新北市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2月17日 上午5:30# t& s# Y" Y; q; s( t8 X5 O9 g
中國時報【葉德正╱新北市報導】' s: G2 H( i; E G' [6 }
開設超過六十年的「萬發打鐵店」,是三峽地區僅存打鐵店,店內產品都是師傅千錘百鍊而成,品質深受老顧客信賴。但這項傳統技藝學習成本高,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幾乎沒人想學,第二代老闆蘇宏銘擔心這項傳統技藝因此失傳。7 K, S4 f- T, o( F
& @- h6 E( h& g" ]6 `! C
絕技變絕響 ▲萬發打鐵店第二代老闆蘇宏銘希望未來能開打鐵博物館,傳承這傳統技藝。(葉德正攝)6 ~4 ^4 `6 J4 X, H- b4 V
每天上午,三峽文化路十五號的萬發打鐵店,總會傳出一陣陣鏗鏘的敲打聲。八十餘歲的創店老闆蘇萬發與四十六歲兒子蘇宏銘,正分工把一塊塊原鐵打造成各式工具。
3 |- [# _+ b' q: x- R店內炭爐、製刀器具布滿歲月痕跡,蘇萬發與蘇宏銘更是親切替每位顧客介紹工具使用與保養方法。許多消費者一試成主顧,一買就好幾十年。
. K. ? Q8 l R* ^* g! n2 s% Z; L從小看著父親打鐵的蘇宏銘,學的是電子工程,高中畢業後原無意承接家族事業,而是到電子公司擔任作業員。但單一化的工作內容乏味,加上父親年邁,十九歲那年決定回家從頭學習打鐵,廿九歲正式接下打鐵鋪。5 l1 L5 @8 }0 i( N' J& m- M$ O3 [
蘇宏銘說,隨著社會變遷,大量機器取代人工。卅餘年前,三峽地區還有多達十三家打鐵店,到現在只剩他們這一家,變化真的很大。
K4 V7 ~' P" Q為了存活下去,蘇宏銘把餅做大,承接來自各地的訂單,從基隆到南投都有他的顧客。蘇宏銘舉砍筍子用的筍刀為例,各地因風土民情、使用習慣不同,北部地區筍刀樣式多達卅種,各地農友都來找他做,才能撐到現在。
, U" D! [9 O: D9 |由於打鐵沒有個三、五年無法學成,烤鐵的煤炭從一包兩百五十元,漲到一包八百元,且每賣出一把刀,換算時薪更是不到一百元,傳統技藝幾乎沒人想學,加上兒子尚年幼,蘇宏銘很擔心這項傳統技會因此失傳。
0 q9 C+ I' t( t但即便困難,蘇宏銘仍希望能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他最大願望就是希望開個打鐵博物館,也盼政府能夠保護傳統產業,別讓打鐵聲成了絕響。
: e; W7 D: P" m; G G
4 F. A+ H0 d X5 g0 s: X4 V6 V j: ]http://tw.news.yahoo.com/%E4%B8% ... A%BA-213000874.html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