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台灣英語力拉警報!4 v; ~' Y0 Q$ W$ G6 d
5 J: q* z+ A$ V- z" ?$ T# s7 O9 B- g s1 i1 r& e+ V$ L
6 p3 Q# Y4 [0 f. H, u6 I
: J2 f$ Y/ ~' P( ]' e+ V 【文/孫蓉萍】# l8 m: {! `! C/ U0 c4 F/ B. ~
9 B" Y2 _# j6 K) K* J* F前言
) k0 Q# f% U& G2 }, Q0 P3 a
* F. g8 @% A' Z k* U& a近年來,韓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表現有目共睹,其實英語力的提升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日本企業也注意到這個趨勢,開始奮起直追,台灣企業如果再不加把勁,可能就會在國際化浪潮下失去現有優勢。+ t1 F( w8 x2 T. h) \
( Z, a# f; u: N6 Z1 E' U. x
; Q4 _+ _4 y6 j M& Z6 K一大早,還沒到上班時間,韓國辦公大樓聳立的街上,已是人聲鼎沸;由於加班是家常便飯,上班族大多利用上班前的一大早,在咖啡館一邊吃早餐,一邊聽英文廣播或與外國老師對話。另外有一項調查顯示,二成上班族會利用午休時間學英語會話。韓國人對英語學習如此熱中,其實是迫於壓力-因為絕大多數企業都把英語力視為進公司的門檻。/ [1 s: A$ L* k
2 f! I9 F( [, V" l8 ^9 \/ I# _* E0 o$ y- i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委託中華徵信所,針對台灣一千大企業進行員工英語能力需求標準調查,發現台灣企業使用多益(TOEIC)測驗作為員工英語能力管理工具的比率,只有二七.九%,遠低於韓國的一○○%,也不及日本的八三.四%。
- O" r/ _. ^3 c( F
9 w% F i" K7 {& @1 U- F2 {7 D
9 n; i2 K" [! o/ @即使總統換人做
' u9 I# f. _3 H% t韓國推動英語力始終如一
& t9 {6 o+ W9 h
3 a6 K9 E1 R, ~
/ S/ z* I4 E0 e* R& i- T而且,台灣一千大企業招募新進人員的多益分數需求,台灣為五五○分(總分九九○分),和日本相當,卻和韓國的平均七○○分差了一五○分。近年來三星、現代、樂金(LG)等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受到世界矚目,從員工的英語力已可看出端倪。
6 J: G5 S% _! w% A
1 Q5 D* z" b" o0 ?5 I& Q+ q+ w! z ?$ F( D; S7 `; L
以三星電子為例,課長級以上的多益成績必須達到九二○分以上,LG電子和現代汽車公司剛畢業員工需要八○○分以上。即使是中小企業,現在也多半要求達到七○○到八○○分。而且由於許多人批評韓國學生很會考高分,卻不善於口語表達,因此近年來,愈來愈多企業還要求一併提出多益口說測驗結果。4 T; W1 a+ ` o2 _6 m# |
& B; [ B" P/ e+ C/ r6 `: t* z) t) K; c! w7 s
韓國一千大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八一.六%的企業招募員工時要求口說成績,而且四九.三%的企業要求分數達到一三○分(總分二○○分),由此看出韓國企業稱霸全球的企圖心。
6 w, i6 W! ^; \8 q. e P3 w2 y$ S8 L) y! k g3 r6 [
! ]2 j) h% c& C& D# ^4 J% A韓國英語力的提升並非一蹴可幾。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指出,早在五十年前朴正熙總統執政時代,就決定採用多益這個全球性的標準。韓國前總統金泳三在一九九四年又展開全球化策略,降低開始學英語的年齡,目前已降低到小學一年級。九七年亞洲貨幣危機後,韓國更深刻體會到只重內需將無法生存,前總統金大中曾說:「如果韓國不學好網路時代的國際語言-英語,就無法在全球競爭中勝出。」
2 d; ?! f5 Q9 t) |3 Z W3 _9 W- `) S4 B1 u8 F
9 h# S* M Z5 _* t# k
韓國總統李明博○八年決定,五年內將投入四兆韓元加強英語教育,因為「國民英語好不好,會導致國家和個人存在差距。」即使總統換人做,韓國對於推動英語力始終如一。
+ }# c0 R9 f/ P! Y
* W% k2 r% ?% ?( @2 \- d# E% Z( P
% b! W* M5 g1 c, d政大韓語系主任郭秋雯指出:「韓國的前瞻性和政策執行力很強,它們國際化的起步雖然比我們慢,但速度比我們快。每家大企業有一定比率的職員教育預算,經常派人到國外進修或研習,即使是韓國的台灣分公司也不例外,無論是被派來台灣的韓國員工,或台灣當地員工,都會利用一大早或午休時間進修。」
8 S2 L R/ I3 _# k; p+ {* k5 z* h4 y, y9 P9 Z8 m
; Y0 a( o) h' B$ Y6 }0 |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廖哲鉅則表示,這三、四年來,韓國人非常積極參與使用英語的國際會議。以國際人資會議為例,台灣參與者只有三到五人,韓國卻逐年增加,現在已達到三百多人。/ \* u M4 {* ~: l' W. w
/ X; t4 [3 b* e
3 g5 o7 _) E4 O+ ?, j: y
韓國企業會要求員工參加不同主題的討論,甚至競爭一些職務,取得發言權。參與人數成長的同時,專業也逐漸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創新能力的改變,達到超越的目的。
+ R% E9 c( K& Z% C' M' N8 [& ~6 X7 s" ~, x
4 f" [; C* {( v6 [4 I定調英語為官方語言
8 \- y' ?) j3 h E- q* u! g顯示國際化決心並吸引人才: M; J0 J5 A) @* `" P
6 f/ ~. b( d$ ?. _" v+ R ^! z: ?7 e
曾服務於韓國企業的廖哲鉅,親身體會到韓國企業英語化是玩真的。「我們在開全球性會議時,只要有非韓籍人士在場而韓國員工用韓語交談,主管就會來制止,要求他們用英文發言。」韓國的三星和樂金都以英語為官方語言。
+ j4 H) S5 r3 V) i* l* E9 h1 X" q) C: q* o: \
% {' g# u# H- ~1 n王星威指出,「以英文為官方語言的定義,是正式文件和溝通都用英文,對外國員工來說,這是一種尊重。」
4 i6 B3 k) Q8 ]6 e
D4 l3 L6 [" I- g! c& U1 q& @0 Q$ d& m
另一方面,一家企業定調英語為官方語言,才能顯示企業國際化的決心,也才能吸引優秀的國際人才。如果公司從國外聘用了一位專業人才,此人卻因為無法使用當地語言,而看不懂公司的公告、聽不懂同事說的話,難以融入這個環境,就無法發揮所長。
: a) P) J! z: ?" T1 o% k$ t' _* }
4 ^3 ]$ g/ Z& O- c$ T, U% Q
2 {: ~2 Z& c! c) T面對韓國傾全國之力急起直追,日本企業也開始改變心態,畢竟少子、高齡化已使日本國內市場萎縮,不和全球市場打交道,將無以為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樂天和優衣庫(UNIQLO),它們都從一二年起把英語當作官方語言,內部會議以英語進行,會議紀錄和所有文件也都要有英文和日文版本。在這兩家企業帶動下,日本一一年度報考多益的人數成長三成,達到二二七萬人。 C4 b! Z N' e& g% K0 q
' \+ ]8 b m& k1 [4 E7 T& d% F
+ H3 j) l, R, V( R" @回顧台灣企業發展的過程,以往以製造業為主,產品行銷全球,即使有所謂的「國際布局」,其實也只要派主管、業務或翻譯去國外,就可以接訂單回來。但是,現在走向知識型或服務型經濟,傳統作法已不再適用。
$ Z! s3 O1 K6 r1 X" e1 c0 i0 P) d8 E# A% `
* E, o: V" P+ E: ?! f) o" R' X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以前組織呈金字塔形,精英只有上層的極少數人;現在組織扁平化,呈現T形,多數人是『普羅大眾精英』,不論是工程師或研發人員,都要直接面對外國人,向他們說明或推銷自己的作品,自己說故事。」如果沒有一個共通的語言,完全靠翻譯了解對方的意思,反應速度太慢,將跟不上市場變化而錯失良機,而且後台的內部人員將與外部脫節。
) o0 L3 h5 _+ c' P$ w Y: F1 S f$ I0 K5 |# }. x
9 c& | y# W# r, f
面對許多人對學英語的抗拒,這時候靠全球化英語(Global English)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多數人面對的也不是英美人士,而是印度、泰國等非英語系國家的人,溝通重於一切,不必因為英語文法不正確而感到自卑心虛。! q. |* F: H$ q5 w% Q4 R
+ S8 @1 G3 L- i) A, T
7 w4 I: R4 y/ F7 b, u(今周刊)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