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55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1
- 威望
- 5
- 貢獻
- 942
- 活力
- 358
- 金幣
- 1847
- 日誌
- 4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3-2-28
 
- 文章
- 292
- 在線時間
- 142 小時
|
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
4 n& R6 l6 y+ e4 d瓶裝水市場成長飛快1 n7 a8 L+ u b% ]' X. {
6 \/ a9 E/ V6 a1 f% p8 u全球去年售出1億5000多萬噸的瓶裝水,若把水全倒在一起,需要3個澄清湖水庫才裝得下。而光是支撐這個產業,每年就必須消耗1800萬桶原油,以及1300多億加侖的水當原物料。
; r8 Q) }, H% _* u5 n n7 ]# J5 q% j' v& {% y2 I6 ]
而以自來水生飲管線十分普及的美國為例,光是去年,平均每位美國人仍消耗了167罐的瓶裝各式飲料。其中關於瓶裝水的需求,在這30年來竟成長了20倍,超越了咖啡、啤酒等飲料,幾乎和碳酸飲品並駕齊驅。
. C: ]1 X2 I" \9 l, ~$ Y% D* ^2 x, |& Q a& c1 W, t5 s& O
不過,瓶裝水在美國熱賣,並不是因為這幾年美國缺水,純粹只是行銷手段的成功。像是Aquafina、Dasani、Perrier、Evian等這些大牌子,把瓶裝水塑造為健康、清新、甚至是時尚的象徵。像歌手凱莉米洛在巡迴演唱時,瓶裝水廠商甚至還出了一款紀念瓶。8 A* } q+ }$ a6 s. d) v
! y. q1 ?+ L U' f6 N- U追逐時尚,卻讓環境付出了代價。) O) ]2 m4 M% c1 @
1 n1 Y& C( w8 D7 \& X1 K2 A% L7 d
每瓶水碳足跡驚人; R& R$ q/ u+ J7 w/ t+ k8 Z& K7 p& |
生產1公升的瓶裝水罐,製程中至少需要17.5公升的水。瓶裝水出了生產線後,還需要運送、上架、冷藏等。根據估算,從歐洲運送1噸的Evian礦泉水到澳洲雪梨,會排出84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光是去年,澳洲人就消費了1億5000萬公升的瓶裝水,等同排放了約1萬2000多噸的二氧化碳。% n! K9 |' k w2 P4 e, O# Y7 u
: ^ U/ l) b% | t$ O3 D
除了運送水會造成污染外,後續空瓶處理也是一大問題,在美國,使用過的塑膠瓶,最後只有2成被回收。這些講求設計美感的PET製品,最後多半是成為垃圾掩埋場裏,千年不壞的現代化石。0 b# |- A8 u% D. S# A( b+ j
! r5 F4 \# v- q9 _( e. p$ _
不過,喜愛喝瓶裝水的歐美先進國家,也不是完全不知反省,最近關於瓶裝水的論戰,就是先由美國開始。4 K' ]5 F$ |; L) H( F+ C
% Q4 d$ g" e- p/ s- Q
包括紐約市長、舊金山市長、鹽湖城市長等,在參與6月舉辦的美國市長論壇時,就已經共同發表反對瓶裝水的立場。之後,紐約市還大作廣告,推銷城市自己的自來水。
k3 z% a e5 Z( M3 q' z' N! d* T0 X% _/ o( n
此外,全美銷售第一的瓶裝水 Aquafina,在環保團體的壓力下,7月時公佈了瓶裝水的水源。結果環保團體竟發現,該牌瓶裝水內竟有24%是混著自來水,其他牌瓶裝水推估也有同樣情形。這可讓舊金山市市長紐森大為光火,立刻下令舊金山市政府開會時,不再另外提供瓶裝水。據估計,若舊金山的公僕以後通通改喝自來水,一年就可省下公帑1650萬新台幣,約可以支付3600多名學童的營養午餐!& ^+ H7 L* ?* w+ v
+ |# q+ u1 [$ B
回到台灣,我們對於瓶裝水的浪費程度,和美國相比不遑多讓。9 n; v `+ X2 X" ~+ o" p
# _! q+ l F8 _/ u% D台灣的自來水普及率超過9成,而台北市的自來水品質也已達到生飲標準,不過由於輸水管線及用戶端儲水設施多屬老舊,使得民眾對生飲自來水有疑慮。即使如此,在台灣因煮水或濾水的成本並不高,多數民眾不難取得乾淨的飲用水。
% [: b7 l# K0 ]6 o8 K' |; W$ ^8 T# D
2 f5 D( b2 ]7 j- M/ X! `* D. N不過在此同時,市面上卻仍出現愈來愈多的瓶裝水,不論是天然的礦泉水,或是後天濾淨的包裝飲用水。現在瓶裝水更成了台灣的商機,像是當紅的海洋深層水、能量水、電解水,甚至連自來水公司,現在都打算出自己品牌的瓶裝水。7 o& Q _ ~/ s
4 e5 j$ G% ~7 ?5 r$ X' k0 T喝進這些水到底能不能延年益壽,目前還沒有案例能證實,但卻已有國際智庫警告,PET瓶恐怕會分解致癌物質到水裏。此外,瓶裝水從製造、運輸到掩埋,一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將為地球帶來暖化的惡果,這也直接關係到我們子孫的生存問題。 H$ ?* u, P# ^3 H+ @7 N
* T) M2 M7 W' ~' p
回收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2 m, s' W- q( w: F+ ^# `/ t& [0 b' e" \
台灣的官員雖對外宣稱,我們的回收率已接近100%,每年大約回收了46億支寶特瓶,另帶來了約20億的再製商機。但這個數據也同時意味著,台灣人每人每年得為200支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業障,一同付出代價。3 _* z$ q0 @$ E; R. q$ S/ Y
% Y9 [3 b1 l2 [# y/ E
國際瓶裝水組織,8月初時利用紐約時報和舊金山紀事報的版面,登廣告再三強調瓶裝水較一般飲料,如酒或可樂之類的飲品來得健康。他們認為,瓶裝水與自來水其實並沒有衝突的問題,全看消費者取決飲用何者較方便。* D7 Z" z2 I5 ]
3 f' k: `8 Y, A, o' U% d
不過,在台灣,一罐最低價的瓶裝水需要18元,但同樣容量的自來水,卻連一塊錢都不到,消費者難道不能拿這中間的價差,去做其他對環境更友善的事?況且,全球有10億人其實連乾淨的水都喝不到,每天平均有3000位兒童因喝到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如果瓶裝水真正是為人類的需求而生,應該是送去給這些需要水的地方,而不是在自來水普及的地區畫蛇添足。
3 X3 M; [5 i! i$ _, B: K; t0 X% m1 g0 Q5 v
瓶裝水陪伴我們度過了許多年頭,參與了各式會議、研討會、甚至是廟會等,但在了解到它背後所代表的龐大碳足跡,以及對資源的浪費後,也許是對瓶裝水說不的時候了。
1 U4 K; Q" k# V: P9 W, C" J0 ^! J* }$ K) n/ `, L/ C
至少,你該堅持,在能用自己的杯子,盛上一杯乾淨飲水的地方,就少開一罐瓶裝水吧!
; q. `) S( ?+ u% m2 g1 v- `2 N8 y
' T* k1 l( Z( ^" r) y※ 本文轉載自「台達環境電子報」3 @* e# Z% K+ Z" ~8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