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510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273
- 活力
- 833
- 金幣
- 11199
- 日誌
- 4
- 記錄
- 1643
- 最後登入
- 2015-12-16
  
- 文章
- 1397
- 在線時間
- 1909 小時
|
..黃迺毓:父母才給得起的幸福
# F7 C9 F4 q+ k1 A3 v; J
3 }" i: k6 `2 o/ H! W: h) [作者: 黃迺毓 | 親子天下 – 2012年8月24日 上午11:27.# W8 i/ Z3 I. e. o, F+ y# S% t; j
/ _" ~0 b. D8 k( k) ]2 ~
6 D# V+ f) y2 x: z' a....曾有個孩子在青春期非常叛逆,讓父母頭痛又心碎。父母試著動之以情,提醒他:爸媽雖忙碌於工作,卻沒有丟下他不管,更何況父母的卓越成就也是為了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和超越同儕的家世背景。孩子憤怒的回答:「你們別說得那麼好聽,我只是你們的順便!」父母啞口無言,的確,在他們力爭上游的時期,同時有了陪伴和照顧孩子的任務,於是通常都在時間夾縫中塞進與孩子的相處時光。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真心,只覺得父母將陪他當成一種應酬,而且他是排在末尾的那種「客戶」。/ J7 a G Z$ P2 U
% H" |8 s9 D2 i) D8 y
1 s: \) N% }2 h' h' w$ z一直以來《親子天下》鼓勵「友善家庭企業」、倡議「友善家庭政策」,希望男女雙方在當了父母之後,能享受家庭之樂,而減少工作、家庭之間兩頭落空的身心煎熬。但我也相信,如果當爸媽的不知如何享受與孩子相處和互動,再周全的政策、再貼心的企業,都無法真正增進親子關係。殊不見,有不少父母雖不必出外上班,卻也是為了減輕相處焦慮而將孩子託給別人照顧呢!還有「沒良心的」兒女竟羨慕那些沒大人陪伴的孩子!
- M, q) a% K7 O* O5 M0 E
7 j5 ^7 m! t3 j! Z) U9 _* B! x' e$ h& C3 y# f; |* B) l( r
我認為親子共處最要緊的核心是,父母要明白跟孩子相處的真正意義。人的時間不會增加,角色卻愈來愈多、愈複雜。每一段時間,我們都希望發揮最大的效益,所以下意識裡,隨時都在評估到底做什麼比較值得。
/ `. [3 J) T, }- s9 }. \* \
* V; F9 x% q$ @3 y& Z1 ? I8 t# Q1 @1 m) E/ m
學術研究結果的確發現,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比較有安全感,情緒比較穩定,學習動機也比較強。因此有的專家以此來鼓勵父母多陪伴孩子,因為這是划算的投資。但是如果以「讓孩子更優秀」為目的的陪伴,大人可能不自覺的會在陪伴中加入過多的期待,例如本來是開開心心的出遊,就會變得像「戶外教學」,大家遊完回家,都鬆一口氣,好像都盡了義務。
8 ^4 m: L9 y9 c( v+ t1 C
7 s0 [* z3 v/ I/ b. n: j4 ?5 k z( i/ g
那,什麼是真正的陪伴呢?陪伴是一種選擇,是在你還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你「寧願」跟他在一起,就算什麼都沒做,也不覺得浪費時間。在家人關係的經營上,傳統華人講的是責任,照顧兒女明明就是父母愛的表現,但被規範得像是對社會交代的義務,所以陪伴的樂趣和喜悅就被沖淡了。; K! N" t( v5 z4 o
" a( i# x6 y7 l5 Z: A
/ d! u2 m* {! y, c2 V0 O. f/ r在陪伴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唯有陪伴才能走入對方的心靈世界。人的個性往往在「不做什麼」中自然呈現出來,所以真心的陪伴會讓你有機會觀察到孩子真正的個性,在輕鬆的相處中,親子雙方培養互相的了解和信任。
% K: ^4 v/ A9 s. M7 P% x
6 y; y% _" Z' n3 x. M% M, z6 }4 q" @5 w- H" T
陪伴最大的難處在於找不到時間,阿拉伯有句諺語提醒我們:「如果你不想做某事,你就會找到藉口;如果你真的很想做某事,你一定會找到方法。」天助自助者,如果你真的看到陪伴是一種無可取代的幸福,你一定會找到時間和方法。汽車鉅子艾科卡曾說:「我相信很多人在死前會後悔沒多花時間跟家人相處,卻沒有人會後悔沒多做些事。」
! a4 s2 f$ Q3 `" o) K: q6 A7 V" E; `" S5 ?) }
/ K" z9 q- W6 ]( s
陪伴看來是捨己、犧牲,卻是親子關係中的特權,一定值得,因為親子都配得!! j: h7 h! [0 R
2 G& l& p5 V2 Y9 A3 K+ ~+ [0 O
|
-
總評分: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