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65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466
- 活力
- 725
- 金幣
- 8484
- 日誌
- 0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22-7-2
- 文章
- 2906
- 在線時間
- 707 小時
|
父母給愛的方式必須設限,忍一時,能給孩子更強壯的心靈、更卓越的競爭力,停止溺愛,永遠不嫌遲!
* s9 c: y- _5 s# [5 o$ Y8 _8 i: o& B+ v7 B+ a3 f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使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在《溫公家範》這麼說。 . ]5 i( [7 m2 O/ S3 Q9 w
$ @/ ]: z& J& g, p7 i* Y+ P對溺愛世代的父母,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這群父母往往給了太多的愛,卻不知道「該給什麼」、「該給多少」? & @- m0 w* W* Y* n
5 D0 H9 b- M, ?0 ]5 X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現代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十一種大能力(編按:十一種能力包括:同理力、自信力、勇敢力、接納別人的能力、適度的表達力、決定的能力、等待力、親和力、尊重力、合作力、智慧力),經過核對後發現:被寵溺的孩子幾乎樣樣缺乏。
* H2 h7 S0 b p8 R! a4 B+ x% k* X; k' M
尤 其,父母溺愛孩子的「首要傷害」,會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因為孩子從未被父母喝叱「不行!」,他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情緒、需要、想法。被溺愛的孩子也容易沒 有自信,因為父母為他做了一切,他還能做什麼?而總是伸出一隻手要幫孩子的父母,也要小心孩子表達力會有問題,因為在他還沒表達前,父母就已為之代勞了。
5 A/ I' u& n4 {& m: N+ |, s1 p
& Q# c- e! Z% T% E' U所以,不論你的溺愛是放任型,或是過度保護型,父母都要謹記四口訣:「停、收、等、慢」,收回一隻手,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
; x/ W: }7 Z f, }- ~# p! K
8 {3 y0 K" |" U- \) f首先,要停下來。 ^ u1 |% ]/ F6 b9 Y h7 ~6 ~' f
: o0 b! U; b9 u& r% C" S0 Y
停:給愛前,先問這是誰的需要? ! F; C- d- K; s7 u
* {& b& D% w" C$ _7 r0 D
溺愛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要替他做的,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 C( U' _ r# w, H) ]: y+ A
/ u! U0 R! ]# P2 \第十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樊雪春寫的〈我看見我的女兒〉一文,內容就描述她母親給她的是一份「專斷的愛」:
% Y6 C# f9 |6 s# l/ X" v" z) E- v- Q
成長的歲月中,她嫌我洗澡洗不乾淨,帶著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進浴室,做一場脫皮之旅,她洗得很高興,我則是低著頭像一隻代宰的羔羊,就這樣一直幫我洗到十八歲。她嫌我的頭髮太長,蓋住了眼睛,把我拎到理髮店,剪一個西瓜皮。理髮師一面剪,我一面掉著眼淚……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吃光光……「沒人要的雞我自己吃。」她恨恨的說。
+ y( w- o+ j# @8 `- L; h1 w' Z
, y# B& `( {1 u) H3 ~「母親的背影,是我最熟悉的姿勢。」樊雪春這段話隱喻著,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經常背道而馳。因此,父母在給愛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這是誰的需要? # F2 p- K% _- s2 P
+ T8 G- W* l/ u. V7 y4 S, X
收:孩子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 5 W! y" @- R+ U5 T, I& Q9 ^' u
+ O" s7 J+ a3 I% A! Z第二,有些事要收手,好父母最好是少一隻手。父母應該問:「現在發生的問題,問題所有權人是誰?」 3 i/ V8 s4 a; q
3 I- p# x) [, Z+ ?6 a0 W. a讓孩子處理屬於他自己的問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政大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指出,父母這樣做並不意謂停止對孩子的愛,而是肯定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個管教態度對子女而言,就像送給子女一份『信任他』的禮物,不用花錢,卻是一份無價禮品。」
" q; q4 ~4 }! r0 a& W3 ~' Y
6 T; o( p5 _) c) V9 h( o如何劃分問題所有權?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這事有沒有干擾或妨礙到我的生活?」、「這事對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關父母的事,父母要收手,不要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父母只要從旁鼓勵和注意就夠了。 # e0 a$ m b n4 k8 M
. {& ?/ r% L/ M" K+ E
等:不立即服務,讓他為自己負責 + ]6 z1 q9 n6 i
4 M7 s4 S. O/ c; h) t& a第三,父母要學會等。等一等,不要立即反應,讓孩子經歷自然與合理的行為結果。 " D$ t+ l3 j$ Y) x$ D6 l
' C% G* L0 W6 ?2 j5 T$ o8 d( i$ r父母一直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務,叮嚀嘮叨,結果讓孩子養成不在乎的習慣,父母就得一直扮演「為孩子負責」的角色。
2 ^; s3 q S" } }9 r* ^) {0 O7 P+ ?+ S* q
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總幹事涂喜敏舉例,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帶外套、到學校後要記得隨溫度變化穿脫,出門前又親自將衣服穿上。如果這時父母能夠停下來,讓孩子自己嘗到沒帶外套的自然結果,父母往後就不需再吃力不討好的提醒了。 % u" a( ~# _3 g9 }1 }
6 o/ d4 ^- `$ S5 V$ E( R# O! Y
鍾思嘉也輔導過一個個案:田先生有四個女兒,在一次家庭會議後,他們同意在晚餐後負責收桌面、洗碗筷,但幾天後,他們忘了該盡的責任。隔天,田太太也停止做早、晚餐,孩子不解。只見田太太說:「很對不起,我實在沒法在又髒又亂的廚房裡做飯。」
5 _+ S( d) N% i3 ~. h4 v% V, [) y2 f+ d5 C: J0 G$ R" l' K, A7 {
接著,田先生夫提議出去吃飯,孩子歡呼的問要去哪一家。想不到田先生說:「我沒有說要帶你們一起去啊!你們得照顧自己,自己想辦法了。」結果,等到他們回來,孩子都吃過了,而且也把廚房整理乾淨。 i3 c: n2 S- I2 f
' q2 G+ r& y! J7 m" C; {2 P第四,要慢。因為延後孩子享樂,是他以後競爭力的來源。 - z4 ^* A3 @, ^* `
: n! q2 d' F E4 M; J0 b% ^
慢:延後享樂,競爭力更強
7 ?! ]% o6 g" R, J" Z7 c+ p9 h8 x# ~# b! H9 R4 u
這是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近社區的四歲小朋友們,進行一系列為期十多年的追蹤研究。當時,他手上拿著兩種零食,讓每個小孩區分出最喜歡和次喜歡的。然後他告訴小朋友說,他會出去這個教室,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不想等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的食物;如果可以等,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
% Z# l* x* l9 ~1 c+ w$ I/ ^+ A
; r4 _7 y' v: o8 s" P) f十多年後,米歇爾發現:「等待越久的小孩,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比較專心,表達力、邏輯力、計畫力等也越好,且其日後SAT(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的分數越高。」這就是被稱為「延後享樂」(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經典研究。 ) ]( Q' H: y, N8 H- f
$ ]6 H+ Q2 y- {% E$ }7 _# v; w改變給愛的方式:先降低頻率,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 1 `# c: { r5 b" W. N& B/ j* H2 b* G
4 R+ H4 K- l' s/ f/ g0 ^
要 父母突然改變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模式,並非一蹴可幾。初期,父母可先將溺愛的頻率降低,然後再將「給愛」的方式移轉成孩子真正需要的。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舉例:「很多高中生的父母,花一千小時為他們補習上學接接送送,但大學基測出來,卻只能以分數落點去找志願科系。其實父母應該做的,可能是花五十個小時陪孩子去瞭解適合的科系,這五十小時的影響遠比一千小時的接送要重要。」 # o6 S* `+ e6 ~+ x% B$ |# b
* I" s8 K8 i! A ~* z
「停、收、等、慢」,將你的愛昇華,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
1 {. b M5 v: v& C: s$ S% C. d. B+ Y+ n% {( A4 x
*生活大能力,你的孩子得幾分?
0 \! I# \$ o( S5 o+ D6 ^) V8 {
# U. v, O4 b$ p答題方式 請根據孩子的真實狀況快速給分,依照符合程度,分數各異:偏高2分、一般1分、偏低0分,做完24題後,累計總分 . O1 ?$ h. }3 X& g! B4 V7 R
(檢測對象 此問卷設計係針對孩子6歲至12歲的父母)
7 b" H( g4 _- b$ w9 P8 Z, B$ ~/ P1 H# }+ t6 f
1. 大部分時間,自己整理書包、準備上學用品 ) z j# G6 H5 p% g2 j1 c% \! }+ X; C
2. 受挫或被拒絕時,不會一直吵鬧,或與父母交換條件
" V2 H# a. \/ J3 I: n* c+ U3. 很想要超市、百貨公司的某樣東西,未經同意,能等待或放棄 s; J% w: X) ~! h4 P! z( W2 `
4. 借東西前,會先向物主說一聲 - p5 h$ G& B0 y% k+ A
5. 做錯事不會一直說是別人的錯,會想下次怎麼做更好 . `* e1 r, m3 H L6 h8 l; y$ Q
6. 會時常關心家庭其他成員 " v4 w5 S8 d9 y
7. 客人來家裡,會分享所有物或玩具,或給大家留愛吃的東西 , F3 f3 M% h* [) Q* y
8. 規定、約定打電動或看電視時間,或上床睡覺時間,可以遵守 6 e- t# t* _# o) x A* \9 D
9. 需要做決定時,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會不知所措
8 Q8 p" C' Y9 S& m' T10. 對於分配到的打掃、洗碗家事或功課,大多能負責 % k" H: p* l) y
11. 清楚表達想法或需要,不需父母猜測、詢問半天
6 M8 L. d {8 T; {, |3 V2 o12. 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不會馬上喊父母來協助
& V+ B) t* R7 q0 G- o6 y& b13. 能自然的對別人招呼,如鄰居、管理員 ( q" m+ ~1 q+ z
14. 被指出錯誤,會反省,會思考別人說的,不是只有「我對」
% M: f! N L% |7 ?- ]* b15. 生氣適可而止,能說出為何讓他生氣的事 - I$ w- Y6 t/ _
16. 當父母稱讚別的孩子,也能學習欣賞別人
3 t3 s5 |7 ], w17. 知道父母為他做的一切不是理所當然的,會表達感謝
) d: K- r- `4 c18. 在家與在校,態度、表現一樣 7 ^ J; w# n3 W; ^
19. 在零用錢的額度內適當使用,不超支、不預支
( [$ G8 F' w% ~" [& E% I20. 喜歡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有自信的
& r9 {0 V, S) W, F, V! k, n21. 容易親近,大方和善,或樂於與人合作
; L6 G5 q t0 v& k! }. \22. 喜歡動手幫忙做家事,不懶散 % \9 }$ B# @0 Q$ [* S
23. 在大熱天,雖會煩躁、抱怨,也能去做該做的事 1 {1 h$ U9 Z, r$ J$ w
24. 不會一直比較物質的貴賤,或覺得高人一等 ' c2 H0 B p9 U8 `' D6 {
; a, E" `4 f( W+ `: j5 X: o
檢測結果
6 C$ l) z1 i: g7 [" @# w4 k% w6 Z; ?9 |3 D1 E8 _
37分以上 你不會太寵愛孩子,你的孩子已具備很好的社會化能力,能應付變遷快速的社會
, K8 d5 h# ~8 Z ^3 N( M
. R2 _" q# N0 c2 E4 d36-25分 你有一點寵愛你孩子,現在你要幫助他建立較欠缺的能力 ) ?, z/ `1 C7 B& \
$ {/ m% U, c2 ?, a B24-12分 你蠻寵愛孩子,有時過度保護,有時又太放任,阻礙他發展相關能力的意願與標準 ( U8 p3 n) F) A3 W/ ~& E" O
t2 o+ `( X) \) t11分以下 你已經過度寵愛你孩子,使他無法建立許多能力,你應該要檢視他欠缺這些能力的原因,謹記「停收等慢」4口訣! v) ?: n0 F; p. Y! A5 A5 W; p# g- Z8 q
$ g ~. Z: v$ b5 ~$ f8 C( P1 s% ~5 }4 m. \; y, v/ [" O
& B8 a2 {8 D,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