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libobo 於 2012-6-22 08:53 編輯 * ]1 F7 |) x- t5 w( ^: u
( M" | `9 f( q* V
三峽距離任一座核能發電廠,直線測量至少有60公里以上,加上三面環山的天然屏障,遠離人口稠密區
! J0 ^3 H* f. ~9 R S t,公路網四通八達,如果不幸發生日本福島的複合式災難,此地的居民應有足夠的時間應變.
7 |. m/ {: S9 T: [3 b: }- c
& }' }, L% k; w: i* }! F7 [大家可曾想像,數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在同一時間衝上街頭逃難的可怕場景嗎?政府機關從未真正的: |# Q# O+ i" i) B( u, v l" L
思考過這個很可能會發生的情節,即是思考過,也不曾實地做過規劃,更遑論舉行實際演練(習)?何來解" _# Z8 o+ ~" W" Z9 O. f' L
決方案?屆時路不通,電訊不通,執法人員散逃,民眾不聽指揮,一團紊亂.
: P9 c" O1 Y- `& i3 P
# q/ h; p- L. v' D4 K1 U! c" F英明的政府執政四年多來,依舊因循過去的防救災模式,所有的演習都演而未習,' N8 w: e" g, p4 s7 o. }! V- r" d% ?
至今都未曾真心誠意的研究過這個影響國脈民命,攸關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哪一位政府高官敢出面質疑,; e1 e P2 z; e, n$ J5 q# Z4 c
或者承認我們整個防救災體系的貧乏?哪一位敢誠實招認核能發電廠安全堪虞?一貫的虛偽!敷衍!
6 ]1 w6 z+ \, S7 ?, T6 [+ g$ m6 H1 z) D) p
房價漲跌是一時的,某些民眾只專注於小小偶發的暴雨積水,忽略其他更多,更重要的需求因素,而放! Z$ v- Q# L" k5 ?2 Q' S a
棄來三峽購屋定居,那是他們的選擇,何須強求?- i& |* t( m: d7 ^
* O V+ G5 Y; p! S" b其實,個人倒是希望三峽不要過度開發,人口也不要過度擴張,對我們生活品質的提升,甚至未來因應
. R# O2 c7 |+ H" \可能遭遇的大型災變時,都是正面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