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外電報導】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指出,由於經濟成長遲. u$ e% W/ l8 v# ?! n+ S7 f
緩,加上政府因財政赤字而被迫採取撙節措施,歐洲年輕人正飽受失; }* x' H! p: K; q, {/ j" O( ~! s; e
業之苦,若各國政府不積極設法解決問題,現今年輕人失業所造成的
n! B) _. H8 H; u7 M; q傷害將會遺禍長達數十年之久,整個社會都會深受其害。
e* S i/ B! |* I' H4 k$ F+ j T9 P 在歐洲聯盟,廿五歲以下勞動力中,五人便有一人失業,南歐尤
; ~/ s; ?2 v- f: U. h4 F/ s其嚴重。西班牙在金融海嘯發生前,二○○七年失業率只有八%,現4 @5 H9 Z; x$ o! {, P7 D& T6 c
在卻高達二一.二%,年輕人失業率更飆到四六.二%,幾乎半數沒
" \6 e% ~' A2 Z頭路,讓一整代青年人都感到前途茫茫。
' k- D/ w) \0 { @, f 年輕人失業對社會造成的直接成本,與其他年齡層差不多,包括- Q6 ^0 ]% k: ?) a# A
失業給付支出增加,所得稅稅收流失及人力資源浪費等等。
; p- \/ t2 _+ u0 E( W0 g5 J4 A- R* w; i; `: [
但失業帶來的許多間接成本,卻似乎因為對象是年輕人而變本加厲: \5 E- k6 e( O% U; s
。首先是人力外流的問題。例如葡萄牙,其年輕人失業率達二七%,
' Z/ _4 I m- }' Z& \十八歲至卅歲年輕人中約四成考慮到外國找工作。/ E) S* U6 e: p8 T
另一間接成本是治安問題。前不久英國發生暴動,就與許多年輕9 f5 O, y8 f% P2 X( x
人失業而無所事事,也更不在乎行為的後果,脫不了干係。9 a8 H, z; d2 y, p- j$ F
不過,失業還會造成一種更持久的間接成本,那就是在經濟上及
R% A/ K' C4 u5 {, j* t心理上對個人帶來衝擊,而年輕人尤其首當其衝。
" k- q6 X" H. z 研究顯示,年輕人只要失業過一次,多年後再失業的機率就會相0 @$ O3 D8 H( p7 ~# C
對提高。而二度失業只會令問題惡化。美國與英國研究發現,年輕人! U8 k" [5 u- D" Q2 L$ }" p3 O
失業會留下「薪資傷痕」(wage scar),可能一直延續至中年。失業) v4 m% K( p" T6 U4 C* u7 ~5 Z: U
愈久,這種後遺症愈大。以兩名條件相當的男性來說,如其中一人在
: E" Q: {$ |/ e$ X1 D* [; ]廿三歲之前失業一年,十年後薪資水準會比另一人低二三%,女性差
! m" _$ Z# O4 d- t距則為一六%。
$ W% V* M6 S' d0 R/ W W7 u( r 《經濟學人》提議說,為紓緩年輕人失業問題,各國政府的當務; g, S. S, z8 E
之急,應該是開放那些將年輕人拒於門外的勞動市場。另外,因畢業
- ^7 Y) t N% R$ O後工作難找,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繼續升大學或念研究所,學校必須+ e" P- j, Z& v( \% {4 j
開辦符合社會需求的職訓課程,最好是透過建教合作,送學生至企業% x7 X" z8 z- j: ?
職場實習。
9 B% x) ~( t# ? 在德國,有四分之一企業主提供學生實習,近三分之二學生參與$ c1 ~; O b& ]
,職校學生在二至四年的半工半讀學徒時期結束後,通常有機會轉為
. G$ n% G9 B9 z% J# L1 b0 u" w正職工作。
( K! q3 p. _: g3 f6 n) Z) Q. s 不過,德國為出口導向經濟體,製造業很發達,可能特別適合這種
) ^8 ^8 \6 F' M2 \企業實習制度。對於比較以服務業導向的經濟體,要如法炮製這種制0 J; @6 w2 k5 b2 w) a8 G% w5 g
度,可能較不容易,必須另闢蹊徑。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王嘉源
4 v3 }2 C s' N; j6 [* N/綜合報導)
; x. B$ }* a. J5 `0 A- N' M0 X( l. l, [# M: x
, M9 x5 H* `6 o7 Y4 Z, K
" G4 h0 C& |* y+ n' t,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