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 `# P& x9 u3 I, l
) Z- e3 w% g$ P, g7 M! }$ i
【時報-台北電】最近人人聞塑化劑色變,深恐吃到遭塑化劑汙染的9 F3 A+ N2 W( `& Z
食品,但是,保特瓶、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膠材質的容器,
' o- e9 `) ?3 N5 m J9 H- i* E只要盛裝油脂類食物一小時後,百分之百都會溶出塑化劑DEHP,& G9 N4 f3 [- p( r' Q0 p
特別是PVC保鮮膜,包覆油脂食物,溶出量即超出標準值,消費者
K( ^9 F/ F* Z& o2 J Z選購時要看清楚標示。6 i P8 V' h( c: j1 b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昨天在台灣食品安全
0 ~' Z5 q1 }( j. F0 A1 E管理總體檢論壇中發表研究,她針對一般常用的PET、PE、聚丙5 x$ Q2 T/ e$ N. Q U) x
烯PP等八種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進行檢驗,在室溫廿五度下,以「3 Y1 c' s$ ^0 s
正庚烷」為溶媒,模擬盛裝、包覆油性食物,一小時後,全部都溶出
& f4 p, I( k. ?4 C X, O( wDEHP。
0 o7 D! z: G5 n- t1 h0 \! d/ e& \# V
* z: Z7 I4 D" U9 |( s4 ^0 r7 ]2 n 不過,溶出量差異很大,多數都在安全範圍內,但PVC保鮮膜
! Q B {% d' O% r* M% O模擬包覆含油脂食品,DEHP平均溶出量每公斤食物為一.九八毫
" J& S1 z4 d2 z" F克,溶出量超過歐盟、及國內一.五毫克的標準,如果覆蓋油性食物2 c" O; c3 v! j& A- L4 c$ n# J
再微波加熱,溶出值更高。至於PE保鮮膜、其他的PP容器,則相5 n& R8 _" v7 g% e3 `8 G
對安全。. y" d/ `/ [9 d( u! R) S
陳美蓮說,六十公斤體重的成人,每天吃三公斤以PVC保鮮膜
p+ [# H# S# V- m3 ?7 [包覆的油脂食物,DEHP攝取量即達五.九四毫克,超過歐盟六十3 _4 z! X9 V7 n. I. P+ d8 @
公斤成人每天容忍攝取量三毫克。
+ A- E3 c# R% R 陳美蓮強調,DEHP屬於脂溶性,遇到油性食物、加熱都會從1 N& U4 d% i9 _% D& ^& p8 U
塑膠材質釋出,雖然PET等材質都會溶出微量塑化劑,但如果是包: p) ^4 ]" f+ f' \
裝飲料、醬油、食用油等,都在容許的範圍內,國人毋須過度擔憂。
% [4 d" L8 X' O! o+ v% i 陳美蓮表示,國外多也允許DEHP做為食品包裝材料,例如美
. H7 H+ w) y. F- b2 _8 D國澳洲允許做為包裝高水分食品,巴西則規定,塑膠包裝材質使用脂2 D- l4 e6 B. y3 @5 A$ U
肪含量高於五%的食物時,塑化劑含量不得超過三%,日本則已禁止
' y+ P8 S% G. ?0 M用PVC手套處理食物。, G) N& F2 C/ P( e ^ A9 O# n
環保署預計二○一三年禁止PVC保鮮膜製造、輸入供零售業販
9 B* Q4 m, Q3 a# j: w賣。陳美蓮建議,政府應制訂包裝材料中容許添加塑化劑的最大含量
: i4 }+ `% q. w' b4 b1 e- Y, N% r,在未全面禁用之前,民眾使用這類塑膠用品要特別注意,平日只可
' n: K. X3 ~- w" \用來裝水或蔬果,千萬別拿來盛裝含油脂的食物,更不能用來加熱。& M' p$ R% ]6 o; O9 z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 e+ v" s6 b8 g5 g. |- \2 t) I8 l
- Z3 O1 D9 Z' q7 U% Z, C! w! W
- W/ V" S8 h4 y/ `# X6 N4 f.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