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27|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告訴你成為夫妻的真實原因,看懂了也就快樂了!

[複製鏈接]

21

主題

0

好友

464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189
在線時間
104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6-3 23:12:53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為什麼我們會相遇,會相愛,會結婚,為什麼沒有了感情仍然要在一起,為什麼是夫妻卻要相互折磨,為什麼恩愛者分離,折磨者卻要長久的纏縛在一起?這些問題蓮花被問過無數遍了,用世間法的解釋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用佛法一句就解決了——業力!
" q8 A4 t+ e2 n; M% g9 p* D7 B5 W* [$ r! m
9 s1 _& W2 b4 \  Q+ P* R

1 r' Y% X( w2 v!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兩個人能成為夫妻,除了愛情,也需要緣份。在世間尋尋覓覓,怎麼會遇到對方的呢?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緣早已註定?然而為什麼在結婚之後,有的甜蜜幸福,有的『不是冤家不聚頭』生活在一起就是為了相互折磨,有的是恩愛無比卻一方早逝無法長相廝守,有的深愛對方卻得不到對方的回應,有的移情別戀後卻無法擺脫現在的婚姻,最後甚至於鬧出人命,有的恩愛的同時還能有共同的信仰,共修過一生呢?這些問題是很多人心頭的謎團,本文便來探討這些問題,提供各位朋友們參考。/ Y2 w& K0 T- g

( ~1 U4 J' |# J% |$ B 5 ^2 ?( U1 e9 ^8 O8 r. k
4 `, t+ O" C6 _! ?# _$ t' v
至於『如何經營愛情? 』『如何化解彼此紛爭? 』『如何共修,又能圓滿一生,又能修行有成? 』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下一篇再談。 (這些有待大家共同討論,提供心得,以及善知識的指導)。
  {: n# C" g# J, d; u1 l9 C) u/ P3 S0 u/ p1 G+ o2 A4 v2 a1 E
( t) q- Y* D& l+ D# R

9 J# n4 a) Z7 @本文依次討論愛情的本質,再討論夫妻關係的類型,並將各類型特徵加以說明。最後是有關居士學佛面對各種因緣時,建議的態度。
( X" p: M* C: z6 w' i8 }
' |, d8 l# _( a8 O' } $ d* W1 E7 Z: [, F8 C
. e' I  }6 _3 r4 b8 L9 b' ]
愛情本質上是願力和業力的結合
. \2 }  }- M5 D/ `
# X/ _5 i2 f7 g; a# g# k1 ?8 @ 8 \0 x, u# b0 o7 j. @; o; o

$ P2 {7 H3 J  |1 t世間自古多少人歌頌愛情,讚歎愛情,更希望愛情能使有情人終成眷屬,浪漫淒美的愛情故事,賺取多少人的熱淚,如中國梁山伯與祝英台,西方羅蜜歐與朱麗葉,多得不勝枚舉,但是佛教以什麼觀點來解釋呢?/ I, r; x8 w' ^' I6 z: o, G

/ n6 l- r7 l7 M; Q, k7 Z " K) a- y8 E' Q; }
9 a! k1 I# Z3 k3 B; p1 z
以佛教的觀點,愛情本質上是『願力』和『業力』的結合。所謂『願力』,是主動積極的力量,源自內心的『意願』;所謂『業力』是被動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內心,但卻是『不願』。兩者力量會促使愛情的發生。 (當然世間角度,會有各種理由,如溫柔體貼,美麗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f: {& k- d. `- V

( X0 C8 }" A6 z 8 W0 ]0 |, I' }' _1 Q5 ^$ z
8 X/ }: k1 @" f" o3 D
就『願力』來說,如一對夫妻感情本來很恩愛,更希望來生續為夫妻,故在佛前發願,希望來生再為夫妻,甚至生生世世都為夫妻,永不分離,這種願力,將來時機成熟後就會發生(不管人變成什麼模樣)。或者今生相愛至深,因戰亂或家庭反對,以致今生無緣的男女情人,兩人相互約定,希望下輩子再來成為夫妻。因為彼此都惦記這個約定,故在輪回中兩人再次相遇,會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甚至很快便決定共渡一生。2 a9 j4 t. J% k( s& j0 z5 p! W

2 z( f5 K) L, D" w% w% t ) }; s1 S) B4 Z/ Y5 j. \
9 Y$ Z2 M+ ?. {4 m" g
另外一種情況,因受到對方的恩惠,無以回報,如生病被救活,或者幫忙償還債務,或者救回爹娘至親,故願意來生做牛做馬回報,所以因為感恩報恩的心願,來生可能成為妻子侍候,心甘情願,毫無怨言,這種『願力』經過多生多世之後,仍會發生。, @: n6 S! r. d8 B: m# C: U
( f$ n  a* F$ F. ^  D: @  j
1 a4 |, F5 l2 f
% i/ u& K" n) v" i& U8 H( X
就『業力』來說,如一個人欠下巨債,無以償還,雖然今生至死都沒有還清債務(有些人還故意拒還),然後就有一股力量,在未來世發生作用。如果是成為夫妻的情況,先生(太太)便有一種無奈,為何太太(先生)老是折磨他呢?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只有痛苦往肚吞,承受這樣壓力,兩個就成了怨偶。+ }6 T" E4 R: @+ O; N) Q  @: D+ q

/ H1 {) A3 A2 j% u# W
, P$ r: w+ ?0 X* Q- ^% h" g$ @0 |. S! u+ g* h$ _5 f+ N
又如果在過去生本來為夫妻,先生曾遺棄太太(如另結新歡,或惡意遺棄,或出家隱居)造成太太的怨懟,於是業力的牽引下,今生他便可能遭另一半的遺棄(或者被折磨,以了宿債),這種『業力』,不管天涯海角,時空轉變,不管變成什麼樣子,還是會發生。) t2 s& B1 N3 p2 m; g. o$ a
& C! o  S+ R5 L+ ?1 Y6 V3 Q

9 Y7 |7 x, t, ?$ A# G7 P/ {% V
5 ~# M1 K& g/ {# x- ?# l4 s由於願力和業力的相互作用,加上兩個的習性、家庭、教育、觀念等不同,並且還和其他人的牽扯,交錯複雜,因此男女之間便產生不同的形式,也構成大千世界男男女女之間的愛情了。6 g7 h9 T. Z4 C7 f4 h8 K$ d. c
2 [. q* y  H  H) B0 T4 {2 M, w, x+ p

3 t8 A* M% a5 [6 o6 C
, J6 |9 B$ z0 h; q接下來討論夫妻關係的類型,並提供我個人的觀點,以供參考。! V9 x. o) M2 J! Z+ y. |$ B3 B4 z9 u
1 D0 L/ p" d. W2 J6 [- T8 S9 E
& ?/ B* G4 I- q2 D7 S9 a
1 i9 M4 e! I' ]' _. e/ ?- O
夫妻關係的類型
* i% c6 o' y: Q6 ^8 p  U& {1 }6 X! L) h. U

! \: V6 Q/ D4 @0 F. O+ w
% X. l6 I# V0 X+ |7 g: L夫妻關係的類型粗分為五類:
5 X6 T' b: N$ H7 {& e/ z0 N' h+ Q- n+ p% ]1 o% N: \
* l: M" ~6 Y! ?+ V- e2 a4 y
6 T3 E% m2 W6 F
一、恩愛型:兩人相處雖有不同原因,但因往世結下了善緣,關係和睦,非常恩愛,不易分離。 :
" m+ j  h# M* d) J; Y" u: x! s5 C( v
0 m& S. j! m' O1 _: d  m " `# j+ u% L- f/ j  ?" k  G

2 X! Q4 m( J6 |5 f二、怨偶型:往世結下惡緣,兩人相處,或者冷淡,或者爭吵,或者壓迫傷害,甚至殺害對方。: ^4 ~! A. t% ]3 Y

* P. }) K2 j* A
7 M+ c; S$ @2 P3 Y$ B# i6 r; ^5 P3 u5 w! J( p0 A: {# q
三、鳥巢型:兩人關係簡單,感情平淡,不穩定,隨時可能分離。
' R9 Q1 J! o, P( @+ L+ t' C, L
0 Q+ }$ s1 ~( z% d/ r5 m 4 ]2 t1 @" i) }3 ]) Z! ]

$ U% u2 l; G; a四、平順型:兩人關係除了感情,通常還有其他因素的保障,如事業、家族、生活背景等共同的依賴環境,所以還算平順。
" I9 N& Y% O, R5 n) i9 y. v- l' m$ L" j
4 D4 d4 m5 h! C; J' \" f& B

, v- _( Y) ]. @# ?( F1 I五、共修型:兩人關係除了很好的感情,還有宗教、修行上的原因。
; r% G: P2 b+ T* ]* N
+ g& D6 u. Z9 K) j5 i 4 y: Y7 M  h5 l) O" }# g

) Y5 h$ W) @, V5 m造成這些類型的因果業力真相
5 u! j2 Z8 o( z6 g/ |6 y/ Y
1 W% K* c9 @' {$ Q$ G1 b- o7 x( X
5 y. |- W% `) P& D) W# L+ Z2 ]  c$ g8 Q& g
一、恩愛型' ]/ F9 O; _9 U# ^

& Y& g4 m4 \2 p  I. ?$ x
2 A8 b; }# [, H! ~. `* W3 x+ \# n/ Y/ d* s+ g
(一)男歡女愛型::男女雙方深陷情慾,並多重於淫欲,雙方認為要表現愛情,惟有肉體親蜜的接觸。現代人對愛情觀念愈來愈開放,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以的情況下,易發生以『淫欲』為基礎的愛情,這些男女就是往世各自欠下了淫債,且從惡道中出離不久,所以習氣深重。
, {$ `& I* L' O9 @7 @  R, [$ D/ C$ B
4 B4 a* Y- i" @$ n2 _* T1 F
* o; N/ Y- [- s# Z- I% D: N
! U1 C% q5 L1 z(二)相敬如賓型:彼此態度穩重,也比較和諧。由於雙方個性成熟穩重,能為對方考量,不以自己為中心,所以相處時較少爭執,這是以『成熟』為基礎的愛情。這些男女往世緣分較好,互相照顧和關心。( h1 L1 B' b; T  a. t# u/ K
. m. u, D, F. s5 Z7 P% _9 h

- G/ v2 X! z7 F) B& t4 p9 U3 U# k) B& `; R- T# M
(三)甜似膠漆型:彼此的甜蜜如膠似漆,但是在個性上較依賴,也欠缺獨立,感情是互相依賴,這是以『互相依賴』為基礎的愛情。這種往往是往世感情深刻的父子母女等家親眷屬今生相遇,因往世的疼愛之情印象深刻,所以今生仍然如此強烈的互相依賴佔有對方。9 n- V7 f, n0 \. z
% i# ^- d- L: T# I6 F
; j, K, v* R7 \* R
' d8 W4 u& u5 i( ]. t
(四)如父如女型:男女年齡有較大的差距,男較年長,可靠穩重,女較年輕,依賴撒嬌,相處有如父女相偎相依,如五、六十歲的先生和二、三十歲的太太,其相處也頗為愉快,這是以『照顧』為基礎的愛情。
" U& I) v4 W5 i. b/ F
1 \- r! R: A$ I  A* i: ~4 ^; f
, ~8 u) d( P$ U( [  T1 u' d2 I6 k+ _. v# ]7 A6 M
(五)比翼雙飛型:因個性和理想相同,彼此也能相互配合,有如比翼雙飛,相知相惜,同為理想目標而努力。雖有挫折,但能彼此同心協力,所以這是以『理想』為基礎的愛情。
: G3 |/ A; r0 z
  t" n. N/ W$ A
2 V. q4 J( ~6 y+ Z: o5 }# I1 |" L0 u. h
(六)惺惺相惜型:男女雙方可能同樣落魄,或有志不能展其才,或都是出身貧窮,所以彼此互相體諒,惺惺相惜,彼此攜手,共同努力,這是以『互相體諒』為基礎的愛情。: j, q; J$ J" p: |9 l

! c, X+ t, O$ @8 t 3 U* S2 ^  D6 V0 c2 e5 t% H

% f+ c- ~, p: j' o8 n6 O(七)情深似海型:彼此曾是多年的朋友,但有著深情,經過歲月的曆煉,彼此互相珍惜這份情誼,於是由情生愛而進入愛情。在有深厚的『友情』基礎上,這份愛情能耐得起歲月的考驗。1 p( b4 c7 t0 _2 o& {

  o3 g" d0 f1 i) \; {4 \) y0 S) F
; E/ S/ k0 B% I* n" R' w5 m* L6 x& z9 H8 }( ?  N! e0 v
親蜜型的愛情,一般來自過去曾結的善緣(無論是過去生或今生),留有好的感覺,不管是恩情、愛情、親情、友情,在彼此的意識或潛意識,留有好的記憶。從這個角度而言,居士學佛,仍應善待對方,為對方付出,關心對方,留下好的印象,不管今生或來世,至少相處或再見面時,對方也能回報善待,互相都以好的態度相處,這也是『善的循環』。5 p# G  e$ e: `& ]7 |% u) `
2 z2 `2 y  J$ N
; s( B+ q; @! Z

( g( J/ c, T* W' O' [! k6 Q不用羨慕他人的愛情,這一切只是個『好夢』!
3 |3 e$ r, k3 l7 d4 t7 o. J  ^- l" \: E+ T. s( v
1 f& [& u) \" @: E5 }1 K/ ]- d

3 h% c7 N* ^& @* H二、怨偶型
( h+ l' G& z# I9 Y7 T+ [* K2 _+ |) R: q' D: `
% a( T4 j$ u& i
3 n1 q! h) d$ s- k
(一)仇深似海型:彼此中間有極大的仇恨。在雙方互動中,不滿、仇恨、嗔怒慢慢產生,直到『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有如結了十幾輩子的仇恨。或許在過去生中真的是仇人也說不定,印象深刻,因為某些業力在今生將兩位結為夫妻,但是甜蜜一過,過去的怨仇便一一自潛意識浮現出來。( f) I* w4 [8 _" v
* ~- [* e9 K9 M' e, J5 o' n
  m2 w: C1 Y/ ]/ z9 @+ j: W1 V) @- D
, Q( p& ^5 L0 q! q
(二)討債型:一方極度耗用另一方的福報,一點也不覺得可惜。常見先生努力工作,但太太卻大筆揮霍;或是太太節儉,但先生賭得傾家蕩產;或者太太對先生照顧無微不盡,卻任憑閑賦在家的先生辱罵淩虐,也不敢吭聲。或許在過去生同樣的景象依在,但角色互換,如今時空一變,欠的總該還回來。
# b: w( a3 k* Z( j+ w: E- ^$ ^) F2 c1 Q
/ T6 [; G8 X9 s' Z0 ~  J

% z0 ?9 O- D& t8 S(三)討命型:一方謀害另一方,但無極大冤仇,可能只是為了小事而已,便錯手將對方致於死地。夫妻之間或許有可能累積了許多委曲和怨恨,但一般還不致於殺夫或殺妻,但如果過去生有殺害對方(不一定是夫妻,也有可能是貓狗的動物)的因果,今生成為夫妻,很有可能便會發生『討命』的情況,在有意無意之間,果報便發生。如果曾經殺害對方,就算天涯海角,也還是會碰面,果報是跑不掉的。* H$ @; v# t0 Z* a$ K
! |: h' @  j6 U, `; j9 f! \

, o; X' H6 ~) A# N( r% g/ c& C! O9 f" y/ B
(四)爭吵型:常為小問題大吵特吵,吵得不可開交。或許觀點不一致,或許習慣不同,或許本身愛爭吵(甚至有人視爭吵為運動),反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已司空見慣。打開社會版新聞,例子處處可見,因爭吵而歐打,潑硫酸,離家,跳河跳樓,這也是現代社會的問題。如果有爭吵,必須以慈悲對待對方,爭吵的氣氛才會降低。如果視爭吵為理所當然,將會破壞生命的和諧(怒火三丈,人的情緒狀態也難保平靜)。
9 s3 ^$ K' q$ L/ S$ y% @, |9 K9 l& [' E
1 V1 A# k* A. h5 O3 \
4 t" q' i' M+ f' t, u
(五)遺棄型:一方不管另一方的死活而遺棄對方。如先生遺棄妻兒遠走他方,或者男性有新歡而遺棄舊愛。這種遺棄的行為,會造成另一方深深記恨,這種恨意,將在未來的時空中,會產生『報復』的行為(尤其是所謂『報復』的行為(尤其是所謂『惡意遺棄』 )。遺棄他人的一方,本身將會留下『虧欠』的記憶,對於被報復,無形中也視為命該如此,也只能無奈。如果遺棄妻女,出家修行,因中止了夫妻本有的因緣,即使今生修行有成,但還是必須再輪回,必須再結婚,以了前緣。等宿緣全了,才能不再輪回,這是『因果不昧』之理。
7 _0 ?1 B* i0 G4 |. X1 \' ^
! F3 ~- K. m( P. ~* g ; F( V* ~6 Q7 z1 f: x' \3 e

: J5 @1 I) M0 E  Z(六)相敬如冰型:雙方態度冰冷,已不再為對方著想,但不撕破臉面。儘管身處同一屋簷,但貌不合,神亦離,根本是各過各的生活,也不互相過問關心。通常也是因為彼此緣份(或說善緣)快盡了,所以沒有任何感覺。 『名存實亡』,剩下的只是婚姻契約的名份而已。如果此時各有各的對象,表示舊緣已了,開始另一段因緣(即使不離婚,舊因緣等於已結束)。0 A0 R! B- [0 s2 A5 Z

$ d* x% z/ ~' \: L+ J+ P; X
2 A' k& t* Y) U8 A8 ?) ~
: A* u( y/ l( e/ m4 h3 ]. @. m4 B(七)不服輸型:雙方比較學曆高低,賺錢多寡,家世貴賤,地位高下,能力強弱,彼此互不服輸(在修行上,還是互比境界和神通)。好勝心的作用下,生活如戰爭,為了面子一點都不服輸。有些天界的天人和阿修羅,也有這種習性,故轉入人間時,各方面表現也不錯,但就是『不服輸』沿襲了以前的習性。3 H+ v$ k( {/ ~, a/ R' E( {
3 H6 s: n: A$ x  f% |$ U$ s! m+ S
- H9 T1 f: ^5 j3 U
" ]. D. d) o. N% V* r! f5 ^
(八)脾氣古怪型:一方脾氣古怪,難以相處,另一方只好忍氣吞聲。例如先生個性孤僻,憤世疾俗,自比不世出的英雄,但好高騖遠,終究一事無成,身為太太只有無奈無言;或者太太深信算命風通常脾氣古怪的一方都不自知自己『脾氣古怪』,反而自以為是,指責別人的不是。探究原因,一方面是『欠缺慈悲心』,另一方面是『癡業』所造成的。欠缺慈悲心,所以不能善待對方;因為癡業,所以自以為是,脾氣古怪而不自知。
, c2 e1 \9 j  D4 j$ ?9 L9 f
, I3 j/ q; R- h* v+ e
. z6 i/ q- ~8 F8 o+ T. v# v) p! g" O, L! m9 g( M3 j
(九)離家型:先生或太太常想離家,以爭脫家庭的束縛。或許沒有外遇,沒有理想,但是家庭的壓力甚大,束縛甚多,已沒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壓力和束縛,所以常離家,流漣在外,或許到朋友家,或許喝悶酒,或許留在公司加班,藉口不回家,這也是沒有勇氣承擔責任的一種類型。這樣的人往世都曾讓他人感到壓抑和煩悶,所以今生也要承受。
7 p# c; a, I, W  Q0 H  @
. E- i" S1 v' S : V$ f& ?& a$ x& h- Q& m
, r# o8 f, ^, a/ k3 g
(十)虐待型:以殘酷狠毒的手段迫害另一方,如動粗、歐打、鞭打,關在密室等。這種虐待對被虐者而言,身心都是一種煎熬,這種痛苦將深刻記錄於意識和潛意識,在未來總有機會報仇,也要把對方折磨得死去活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把這股怨氣出了才算一個了結,這種殘酷對方的心態,是因往世冤仇重大,今生會繼續造成極重的惡業,在八識心田極易造成地獄種子。這種夫妻的愛情,亦可稱為『地獄的愛情』。
0 X( r% i" G: ^+ U" _6 ^0 u2 k* O& l/ Y1 A( `& L1 W/ T+ }
% L4 \7 x% x  Y8 ?9 z6 g
" O4 q, i1 A/ u& N6 a/ f7 |
世間怨偶很多,以上只是大致列舉。這些原因造成雙方痛苦無奈,怨恨心起,又無力解決,最後訴諸法律,請求離婚。同時雙方結下惡緣,在未來生中,事情可能重演,但角色互換,眾生便在生生死死的輪回中,一再演出這種無奈的悲劇。這就是『惡的循還』。
7 u! d; O" A  \: Y2 ^( f2 x  D1 d$ P' Y; N  c, h  l

5 j! n9 y! a/ q5 X9 [9 ~( X3 i5 C, v/ i
無奈的悲劇,是否有終止的一天呢?很多人以為學佛,或者遁入空門,便可以擺脫這個輪回的夢魘。這種說法表面沒錯,但是就算是再高明的修行者,也要償還過去結下惡緣的宿債。這是法界『因果定律』,在法界內無人可免。8 h$ j! r1 u7 A* c/ E( `6 [

0 N/ c+ q" Z: I' q ! q7 _; q$ U4 ]: t. N
. [: X! i) g0 q) y( r  f! U
在消極方面是懺悔,在積極方面則是誠心求佛菩薩協助弟子麵對(不是佛菩薩全部代還,很多學佛者會錯意,還會怪罪佛菩薩不護念加持)。詳細情形因人而異,還要請教善知識『如法』解決才是。6 Q' j: y2 Q9 m  X% t2 h# ]
9 }9 H% g3 B# y" K; ?: l; q
7 G: c2 ^: g. ^. W8 U
" ]) y, @* X  u' g# t% l
人生數十載,何必結惡緣呢?如果能以『最積極』的態度,來善待對方,慈悲對方,忍辱對方,即使再大的惡緣,終有化解的一天,進而轉為結善緣。千萬勿再自以為是,還要對方服侍,種下惡緣還不自知,將來只好受惡果了。或許這此話有此危言聳聽,但法界自有因果定律,也不是你我可以隨意否定。1 s6 a" V- j5 H  t# u

7 b: J, z7 m* f/ |7 w5 ` " w- ~# Y- I: l! m

, P9 s+ j9 {5 l# P9 M三、鳥巢型; @4 p4 t" y( B
; B* @- _- K+ g5 c: v: T
" }; W- v, p; U2 c: B5 I) }# }) F

$ u" }) D/ Q& y) M9 `/ N- Y鳥巢的意思為『簡單但不穩定』的關係,有如鳥巢。兩人關係只是暫時的,或關係淡薄,隨時有分離的可能,這表示兩人雖然有緣,但終究不踏實,緣也不深。
5 l0 B/ {0 C1 r3 x) ^/ d% R
! _+ @9 h5 v: K5 J7 |$ F( n
- X- g- q( F: p. x0 K' t0 [( n3 f! r5 ?7 E( `
(一)同命鴛鴦型:雙方都沒成就,又沒社會地位,受社會忽略,生存於陰暗的一角,同病相憐,而且朝不夕保。例如逃難的夫妻或偷渡客,可能都不知道明日會如何。自古以來,戰爭之後,很多夫妻便淪於這種命運。5 d4 ?9 ]- j; [1 B+ X* R; u$ K
) j; l& [- k" M

7 ?/ y! [- v: Y- q& C: \% O' r
: ^7 E4 G2 \9 h, K5 a3 X2 D(二)露水鴛鴦型:因緣不深,有如露水鴛鴦,今日有緣相會,但明日又各奔東西。這種情緣,大部分緣於男方在過去生,曾對女方有救命之恩,故今生女方對男方發生愛情,並有一宿之緣,不知不覺中也了此救命之恩。以往所謂『救命之恩』,以佛教因果來看,會有各種方式來償還此救命之恩(而且必定要償還),但以情感方式最多。; t$ X6 l, k4 S7 T

) w' ]$ K& T+ k% W) q, s  U/ ? . ]$ e4 e4 S3 g) B, i
, F6 c! D* R1 Q: k% F+ }
(三)人生過客型:有些夫妻結婚沒多久,或者因為罹患絕症,或者突然生病,或者意外事故,即告命終。家屬當然悲痛,更有甚者,喜事當天變喪事(如車禍意外)。或許他們彼此有些宿緣,但緣份又短,來人間一遭,有如人生過客。
6 v% l6 X+ \8 K6 K
* F* X9 G! u+ L
% |& t  b9 n1 Q7 L5 N
# {/ W1 @* B  b) N* w' |, s! T(四)非正室型:非正室即是無正式的婚姻關係,在現代社會稱為『外遇』。這種關係在現今社會並無保障,所以遲早也會結束。為什麼除了正室,還會有這這種關係呢?或許是因為貪欲;或許在過去生他們雙方是夫妻,在輪回之後,今生再遇,所以一了宿緣,只是現在的太太無法忍受,甚至大動幹弋。在多生多世的輪回,我們個人在各道都可能結了太多次緣,人就是與太多人牽扯,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糾紛。
3 |* c) B0 i: n6 y% F% A
, p7 V. I$ r( N' k  ` 9 h0 D6 k# y$ T2 G7 ~

- J7 G# ?2 ~* i; _6 Y5 [: D(五)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型:年長的一方生命所剩無多,於是財產便遺留給年輕的一方,或許彼此相愛並不深,或許年輕的一方只是覬覦另一方的財產,大部份還是『功利取向』的考慮。因為是『利益』考量,而非感情因素,所以雙方緣份並不深。
6 A/ f: w! Y1 G. D
( c0 n4 O; i( C8 N* x* i9 `, B
. z& h+ L. `$ t0 T% C
7 b3 l% c' `/ E(六)異國情懷型:雖為夫妻,但常年分居兩地,相聚時間少之又少。譬如先生為了事業被公司調派海外分公司,太太在此又有事業走不開,兩人聚少離多。因為分居兩地,彼此雖然有情,但仍屬於緣份不深(因仍有力量使其分居兩地)。' P$ ^" m* F  s  P4 K3 Q( h3 ]
0 c, z# R# @$ C2 w
) X5 V1 ?9 B' N9 a! L+ w" `
  v2 U# t9 ]5 A- `! T9 n
(七)借腹生子型:彼此其實沒有感情,只是留下與母親或父親緣份較深的孩子。在古代為了延續香火,有時採用借腹生子,現代社會則有精子銀行。有了小孩之後,彼此關係便告結束。基於『某種目地』而有關係的男女,因為不是因為情緣,所以將來也會有『某種目地』的共同果報,也就是他們的「共業」。
# i' m- U4 g0 J6 w1 [; [( s. g% g) s+ j3 H! Y+ S

" _8 U* U6 m2 ^" E0 I7 T% g( n: I- q* e& m+ V" j  _' Q  n2 f
(八)萍水相逢型:因某些因緣而相聚在一起,如一起旅遊,或共同出任務,在相聚時,彼此有感情,可是等旅遊或任務結束,因緣結束之後,便分開各奔東西。對彼此而言,只是一段美好的記憶,但終究是萍水相逢而已,無法延續。萍水相逢,也可能造成未來更深的因緣,因為彼此都有好印像,在意識和潛意識會記下對方。例如本師佛的本生故事中,在過去生為修行童子時,為了供養燃燈佛,與賣花女子結下『五莖花』的因緣。賣花女子希望修行童子未成正果前,能成為修行童子之妻,修成正果後,能被修行童子所渡化,最後修行童子也答應賣花女子的要求。" {; H5 J  L: l: C& B  J# w
' ~: w! j; r" a$ t# l+ i1 b
7 G2 u- q- f- d/ j; q
. i0 |2 @9 i, k- K* K; I
有關鳥巢型的類型應不在少數,這種緣盡人散,在現代社會還真多,或許以平常心看待,也就不足為怪了。對於學佛者而言,看待這型的愛情或婚姻,至少要知道兩方面:(1)學佛者如發願行菩薩道,雖然彼此緣淺,但仍要珍惜把握來善待對方,結好善緣。 (2)學佛者仍要知道世事本來就無常,如夢如幻。
$ g: m9 k) S- \2 N$ J8 R" g) u9 Z
, U7 v4 {# J8 n" L9 e# D$ R
: j' I; j5 n3 d3 @+ k$ C4 M+ N
& h: W% h8 j9 v" k2 W. ~四、平順型9 i$ M" M" V7 t0 T

; R0 l+ b5 s8 C7 i- s 1 c; y4 R1 I9 H; D

* M1 V' s# Z. Z: t& E# s(一)事業成功型:因事業成功,家庭基礎穩固,所以雙方愛情有麵包的基礎,還算穩固,各方面的需求,也不虞匱乏,生活的享受也較常人為高,這或許可歸功於其『人間福報』較足。事業成功,一般來自過去的褔報。如果事業屬於兩人共創,彼此會更加珍惜。( X: L4 g0 @; U! T, q0 b$ H# k
- ]1 v5 P0 I. J) Z9 G7 t: v  }

: D+ u% W# `* \" ^$ D0 o, A& `: H# ^) n$ c5 S1 `9 I, S
(二)共同理想型:因求學懷有共同理想,自然共組家庭,生活平順。共同追求理想,在第八識也容易種下共同記憶的種子,如果經過多生都有共同理想,轉來學佛,說不定也會有共同的願呢!有共同理想,可為夫妻、兄弟、好朋友等關係。
7 {6 O  d1 M( V. a# i! V- c+ I8 m1 @2 m' p

. u8 i. H( K& N6 s
, w, D' V( o# X4 N; S(三)門當戶對型:無論在事業、個性、家世、學曆、地位都得雙方家族同意,門當戶對,所以彼此的感情相當平順,也不會因差距太多而有衝突。如果門當戶對,多能維持某種程度的穩定關係,這種感情多已加入家族的成份。+ u3 i/ o- V( a2 q1 a( r

5 N/ m# ^8 C, S1 P- Y : X, m/ V; R0 L

! U  ?; b! Y- ?$ S(四)共同成長型:因背景環境很多相同,如鄰居,或青梅竹馬,或共同求學,或相同工作環境,彼此有很多相同經驗可以分享,也一起渡過低潮挫折,一起共同成長,這種關係穩固了彼此的感情。由於共同成長,可以一起面對難關考驗,這種力量的延續,今生可以相繫,來生或許很容易再來相聚。& f5 [  K! S6 X& G3 n4 a& @

" M% r1 n+ X+ ]# p* `9 z( F  F ; e  \  ?) O: z
! A( B3 ]0 N) _: d  h7 u) {
(五)媒妁之言型:經由相親方式,彼此也能認同,進而共組家庭。彼此因需要安定,所以感情也相當平順。某些經由宗教方式而產生的愛情(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基本上也可算是這一型。# w! @( }8 o* p5 v3 p! f- _' x! N
6 o5 y- X+ H- t* ~
$ A2 A& \: c/ K

/ B# |  L5 a1 g5 G五、共修型! {& ]' r2 V6 T( o# l; N6 u! h
1 |) y. S* j; b/ p; w

8 j, F4 r5 Q+ K% G+ l! t6 M
/ n3 @+ d' [/ a7 F5 ?(一)共有願力型:修行人本身有願力,彼此相約來世間,可能彼此也有宿緣,所以也就相約成為夫妻。雖然是世間夫妻,但也都精進修行,所以生活上也多與宗教有關(無論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任何宗教),共同利益世間。  h) p0 C6 I( t9 k$ J2 _
8 n# ~: r" C5 R+ D3 v9 e, Y$ B
7 `" I% l" I4 @7 N% E) r/ B

! }! d9 N1 g" |1 |1 e+ V7 Z(二)共有習性型:因為修行的習性、方式相類似,或生生世世常在一起修行,彼此多能熟悉,所以今生今世也一起共修,共同學習。一般如果還未修行有成,一方面尚未了生脫死,一方面又要了卻人間因緣,以此方式最好。) F9 U8 x8 R* u4 I4 J% c
4 l/ O' P  z( A9 F8 O

" u+ r. H7 S6 S4 @; ^5 W* y
3 g9 g$ F. b' }9 S# w! d7 d! |(三)共有業力型:夫妻雖然共修,但來世間必須承擔共同的果報。因為雖然也在修行,在智慧不足時可能犯下某個錯誤,因此未來世必須共同承擔曾犯下錯誤的果報。面對果報時也不須驚慌,必須兩人同心面對,共同解決,即使共同賠上性命,也必須坦然接受,不是學了佛,佛菩薩就必定保平安。如果這樣做,佛菩薩也違背了法界因果原則。- O7 H/ ]# Q: Z+ H( J+ S

$ |, Y  x' g  }* _& J: p
) l+ q. F+ Q5 x0 L/ ^2 Q
9 h5 H7 O/ K- {% e* t. `2 e以上討論,僅提供參考。世間夫妻千百樣,樣樣不一樣。居士學佛,不見得是『幸福美滿』的生活,但至少可以『安貧樂道』,不再憂煩。. X& E4 [2 @" }- p$ k8 h+ V" d
4 U2 U3 u2 f% Q
% Y: _& q- L4 u' N; M! a
8 p; O4 H9 Z# z+ ~! @1 q
面對不同因緣的正確態度
" h1 g; Y6 r. R# V6 ?; h, k2 u& ^7 Y  o/ f. i
# h; A: C# e$ L4 @- J
" L0 j4 T9 l/ ~3 u# E  j2 U4 n
瞭解愛情的本質,夫妻關係的類型,並非消極的認知、宿命,就認為只好如此悲哀命運過一生,相反的,而是在面對彼此的問題時,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好好互相善待。爭爭吵吵在所難免,如果能保持理性的態度,有誠意的互相溝通,互相體諒,不要記恨(從某種角度而言,因為自己有問題,才會記恨別人,如果自己能學習慈悲,別人的誤會諷刺,就可以視作『虛妄』,就可以不記恨),問題總有解決的時候。就怕『主觀認定』、『無中生有』,無法溝通,不講道理,也不認錯道歉,一味指責對方的不是,問題大概也永遠無解。8 N1 _' n4 L2 S; t/ e0 ^7 Y

6 a0 U4 C" c3 l5 V: S2 B* U # [7 V. E4 k/ t" r& _8 Q9 @, b
) z- r. Q! i/ i& E/ s9 L" y
從學佛的觀點,修行本是要了生脫死,不入輪回,但誰能保證今生修行必定成就呢?如果效法佛菩薩行菩薩道,也必須要有願,重回世間,進入輪回。以居士身修行,婚姻問題在所難免(其實更正確的說法,居士修行,是隨順因緣而不強求因緣。如果出家修行,婚姻問題也就不再是重點了)。最好的情況,夫妻共修,共組學佛家庭,了今生之緣,又能共行菩薩道。 (拋家棄子的修行方式,並不圓滿。有些人說『要修行就要出家』,通常這些人認知不清,不然就是只會要求別人,自己不做的批評者而已。)
6 C+ k! {3 U' k" B! ~& y8 P; ?# ?* b. B. b7 ]9 s, p8 i

& C( i  Q. ~  X: R! t0 b" i
" r3 E5 ?( X: K5 `萬一有惡緣宿債時該怎麼辦?是一走了之嗎?是拒絕來往嗎?我個人的觀點,不是消極忍受,而要積極化解,坦然承受,要沒有怨言,因為一切最初的作者都是自己,自己往世寫好了劇本來給自己今生演出,其他的角色也都是自己往世邀請來的,無論善惡都是自己的作品,與他人無關。他人對等自己的好與壞就是自己曾經對待他人的好與壞,若感覺今生委屈、痛苦、受傷害,就應該想到他人往世就是被自己如此對待的,越決定痛苦就應該越慚愧,越虔誠懺悔,越坦然面對,越善待對方,勿讓惡緣成為今生的夢魘,兩人成了怨偶。更積極的作法,是讓對方瞭解學佛佛的好處(就個人的經驗,須要一位對方能認同,又能相信的『善知識』,才能讓對方信服,憑自己很難說服對方),可以接受學佛人,進一步本身本雖然有些困難,如果因緣到了也水到渠成,說不定還比自己精進! ),兩人互相『慈悲』對方,在菩薩道上互相扶持。在有惡緣宿債時,這時忍辱的功夫相當重要。$ {# f  t! U3 ?6 K( S
, C9 a1 t* C' _9 {3 d

0 m2 B1 D$ p2 s8 d- v- t' ~
" j& ^9 a' B, K  s4 f; ]如果對方就是不學佛呢?別急!想想當初自己,還不是由不學佛轉入學佛的呢?所以這時應以更和善的態度對待對方,不急著要對方學佛,更不能責罵對方,說對方業障重(罵對方『不學佛就是業障重』,這種是傲慢的心態),要用自己的修行成果來感召對方,自己沒有做好是感化不了對方的。修行要讓家人肯定,等到對方發覺自己所作所為,皆能符合佛教的慈悲心,柔和忍辱時,才會覺得學佛的確很好(能做到慈悲,而不是掛在嘴吧上說說而已) 。如果對方真的學佛了佛,應保持『協助鼓勵』的心態,而非『嘲笑數落』的心態,不然學佛的心再熱。也馬上就泠了。! H* \' `1 ]# `

. e/ w: H( X- {- h& j/ i% S ) A4 O" w; U0 x8 O  ?  ]
/ B, G8 `' r! N* ~! I
萬一經過這麼多努力,對方仍執迷不從,還是欺負虐待呢? (甚至還認為你學佛,就該慈悲我、侍候我;我沒學佛,所以不必慈悲你,也可欺負你。)如果『確定』自己已完全盡力做到『慈悲喜捨』(至少能無怨無悔的付出),宿緣已了(該還總該還清),然而對方仍認為理所當然,絲毫不改,我個人的角度,是對方無此褔報,應該早早離開才是,不須留戀。學佛人是『學佛』,學慈悲智慧大丈夫,不是『學懦弱』,該舍則舍則舍。 (行菩薩道,應『不捨眾生』,但不是『不捨婚姻』,可以協助學佛,但不一定要留戀婚絪)。# y9 n* T$ c4 Q/ H

7 z" [7 F, }* t" U" E
/ Q6 x: w; b! ?6 {) G( Q5 n
4 Y/ C- N5 j+ w& w7 q6 Q9 s最後祝福所有家庭,夫妻同心,排除障礙,共行菩薩道。
& Y: e6 e; B, H8 G: w% P4 A& X  W. i* V% V" y" Z5 ~# M
# l. v4 L, E3 r7 ~

6 r& J( j9 |+ i& Y聽釋迦牟尼佛的話,跟阿彌陀佛走,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6 A4 O' n9 m0 Z
% @$ Y1 d  s7 p/ V( g7 D, o% n.
hina

38

主題

11

好友

7274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844
在線時間
1144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6-4 06:38:21 |只看該作者
有趣的觀點 看完了不禁會心一笑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3
發表於 2011-6-4 07:30:56 |只看該作者
最後祝福所有家庭,夫妻同心,排除障礙,共行菩薩道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