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03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1
- 威望
- 3
- 貢獻
- 1792
- 活力
- 23
- 金幣
- 5201
- 日誌
- 5
- 記錄
- 69
- 最後登入
- 2023-4-2
 
- 社區
- 碧連天
- 文章
- 1564
- 在線時間
- 651 小時
|
【圖.文/節錄自《窩心!父母最想知道的親子聊天術!》/作者陳安儀/野人文化出版】
: P- h9 w: F1 n9 H( g6 f9 y F, w4 k! B0 k7 ]
物理學大哉問,我家兒子是天才
( H+ @+ n% X: ]& O- o8 H8 d9 l" p5 U: j9 d. \& v
某週一去科學館,青青玩了一小時「跳跳樂園」(氣墊)後,就對門口那個慣性運作、按照軌道運轉、像骨牌一樣的球產生了興趣,一看看了快一小時,把每一顆球怎麼跑上、跑下都看了個仔細。) K; T* S9 O: z2 r
4 @5 J2 Q9 t7 U我在旁邊陪他看,看久了有點覺得無聊,順口就講了幾句「地心引力」啦、「彈力」啊、「慣性運動」之類、老媽我勉強記得的一點物理給他聽。心想反正是「鴨子聽雷」、才五歲半的小孩嘛。
9 }" l7 v6 O- _' l7 z5 U+ h& x" c$ r
沒想到,昨天晚上洗完澡,他突然問我:「媽媽,我們身上每個地方都有血嗎?」
. I7 [) W+ P' V3 A. d" H* {$ M5 {+ j9 m' O! \
我理所當然地回答:「對啊!」7 a/ A* x! r0 c! N# A- D& r( K
. H+ ^, f" h% }" _5 l+ T2 H( L. J沒想到前一天的「物理學」已經在他腦中發酵。# f* h* K7 Q( C0 K! N
Z2 c5 v& d7 ^0 m於是,他歪著頭,指著自己的腦袋、脖子等處繼續問我:
# A) {/ r) x8 Q1 S; o. F6 ?% ?# V4 B f
「那這裡、這裡也有血嗎?」3 k; ~0 n4 ?7 m
* D+ d' h3 @7 i我有點納悶,不知道他葫蘆裡賣什麼藥:
& ] J* f' q' l4 V6 H
2 n2 S U9 Q* W u7 S「對啊!人的身體裡到處都有血管輸送血液,所以頭腦裡面當然也有血啊!如果發生車禍,頭摔破了,會流出很多血的!」
8 ^* {, x8 ^. ?! x" S8 m8 J) H4 }# ?
聽完我的肯定答案後,青青露出一臉「我抓到妳小辮子」的詭譎微笑:& q( P0 k/ N$ @7 a/ g
' x- L, \- W; `0 v「可是,媽媽,妳不是說,水都是往下流的,因為有地心引力嗎?那麼為什麼血會往上流到頭裡去呢?」
- a; v' n- C# E- S7 Q6 [: K5 p2 `4 `9 W) m
哇!大哉問! Z9 k3 j& m2 N. T5 R
* L# v4 A! C; L3 H5 v4 C. S! q跟所有突然發現兒子是天才的媽媽一樣,我對他這一「問」大為驚豔,立刻拿出他常玩的「吸球」當比喻。把「吸球」吸飽水之後擠出來,水就可以向上噴,藉此向他解釋心臟與血壓的關係。他也聽得津津有味。
, q. ? e9 @3 F' y% S2 C+ u
1 _4 J" u6 o' u% j" _) u7 c本以為,這個問題就到此告一段落。1 R8 u/ t" H6 U1 O7 Y. d
3 V1 i, g4 F& j% y
沒想到,今天中午出門,剛好遇上一陣傾盆大雨。青青指著窗戶上的水珠再度發問:「媽媽,那窗戶上的水沒有心臟,為什麼也會往上跑呢?」
( ?9 @' h- p. O3 M& _: h D
! c$ r6 }' B0 F+ }4 K f9 H" x哇咧,這下當年物理念得不太好的老媽就有點尷尬了,只好硬著頭皮簡單解釋了一下什麼是反作用力、車窗角度等問題。, q4 n* e0 ]' C; `0 l& N* z
L: l* f8 ]& ]& C2 Q0 v; F) k
下午游泳回來,他的問題更多了:
! k: f9 H) z. [. y) H
+ o3 A; x" d. v, u2 ^「媽媽,為什麼妳有大ㄋㄟㄋㄟ,我只有小ㄋㄟㄋㄟ?」" b; @8 x5 v) ?& b i
+ c3 E& X( t+ T+ P
「為什麼妳沒有雞雞?為什麼我沒有BB?」
; F7 K7 s- R$ k0 E. q! o
/ \5 i* J8 \* Y2 x+ U" n「為什麼男生只要穿泳褲,女生卻要穿上衣游泳?」. O" v" ~ K# U7 d/ z# Z
~: B C4 i! ?$ {
「為什麼我們家沒有很多錢?」# n/ W( y' q4 N: v* i% j$ ]
' K& B. N& H% |) |/ R
「為什麼妳每天都要打很久的電腦?」! l" c# [ `; s' t
- W# [. z; z d* A# {8 E
回答青青的問題,是老媽我很頭疼的一件事,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歷經過同樣的過程。孩子在這個階段問題很多,有時候真的令人難以招架。
& D5 r3 g" N4 d
9 _+ l7 V6 [4 j6 a6 g鼓勵孩子懷疑、發問,盡可能提供資源與協助
0 ?. i6 q" }" }3 f& D6 ]) }$ S; T( i% c
不過,我一直認為:會問問題的孩子,才是頭腦聰慧、認真思考的好孩子!正因為有所懷疑,這個世界才有進步!所以,不論孩子問了我們大人再怎麼覺得無聊的問題,也絕對不可以隨口敷衍孩子:
; Y" K1 N. f; L+ k, s8 e q6 J3 R
「長大你就懂了!」
9 x: S# |" m" y+ d) _0 c ~6 D
r" r6 X$ r4 v/ x0 u' O! P- J「問這麼多幹嘛?」
! v' p5 m, @( {( ?$ F" z% }6 O: s4 _. z2 w
通常,我會在我的知識範疇裡,盡可能以他聽得懂的解釋去回答他。如果連我也不懂,那麼我會盡可能跟他一起去找尋答案。如果,孩子問的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那麼,不妨可以趁機問問他的想法,跟他一起討論問題,養成凡事思考的習慣。* X* T9 R) w) i7 s
. L9 x. o6 S9 y% u4 {8 c比方說,女兒五歲時曾經問過我:
l) Y; a! W8 E$ E: @. I4 d
, ]) }( G. C# ~. E「媽媽,什麼是『窮人』?」# u( E3 {3 r. |' Q& j
' B2 |+ A9 A1 p$ U+ b當時,我簡單解釋了「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衣物」等抽象說法,但她顯然無法完全理解,於是我一直記得這件事。後來,我收到一段網路上轉寄的落後地區難民照片,於是我將她抱在電腦前,放給她看。她看完之後,受到很大的震撼,半晌說不出話來。從此以後,每當碰到她不吃的東西,我只要提醒她那段影片,女兒就會默默地把碗中的食物吃完,再也不抱怨半句。( @1 J& ~- c' I/ e
4 }: L' \; c$ X) D3 H) w: u仔細解釋原因,孩子自然而然守規定
$ T. a: b( M; L1 D' n: U& v9 v; K! |5 e/ w: x Z
還有一次,兒子問我為什麼我不准他們吃東西沾很多醬油?於是我花了大約十分鐘的時間,詳述了我們的泌尿系統、腎臟、身體和鹽分的關係,讓他們了解為什麼我們不適宜攝取過多的鹽分,以及腎臟如果病變我們將要付出什麼代價……從此以後,不用我提醒,他們自己會注意不要吃太鹹。
9 S# H% D3 r5 _1 x
$ E' f9 a1 D; w- h# w6 | I5 a同樣的,糖果為什麼不能代替正餐?飲料不能代替水?我都詳細地說明過,也因此他們兩個的飲食習慣都相當不錯,懂得自我克制。也因為我每次都會不厭其煩地利用圖片、書籍詳加說明,所以他們另一個收穫就是,對人體的知識也累積不少。4 S9 {: \0 [. n
0 Y& k' k) C5 }. U8 {有時候,孩子不能遵守某些規則,往往只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其中詳細的原因,像是為什麼要吃蔬菜、水果?為什麼要洗澡?為什麼要刷牙?如果大人們願意多花一點時間告訴他原委,往往就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不停地叮嚀或嚇阻他們做同一件事。
) b& Z% s- ^4 `
" _+ b) z" b- d5 Q. E記得有一次,四歲的兒子為了想看看烏龜殼下面的身體是什麼樣子?於是去拉了我家烏龜的頭跟腳。我發現之後,立刻上網找資料,然後抱著他一起看圖片,跟他解釋烏龜的殼是隨著身體而長大、是身體的一部分,不能分開,這樣做會讓烏龜受傷。從此以後,不需要再告誡,兒子再也沒有傷害過小烏龜。
% x. A# b2 |7 f: `: \* x% g
5 ~; L4 r# D3 w0 c) s6 R教育,就在孩子的問題裡' N; E" R0 n) [ K
- f% v5 P8 k- v5 ]: S當然,有時候孩子問問題時不見得是好時機,正好父母在忙,或是一時間無法回答,但是這時候千萬不要不耐煩、發脾氣:
9 c* F: t' o' a' r. [5 u) L# c1 u4 i6 N" m
「我怎麼知道?」
! _' w# [. C0 i' s ?: A6 y0 I/ V* |
0 N% @1 u1 B1 B \# ~! K「你問我我問誰啊?」& p$ F# _1 l/ y, g) u% k% a# T
3 v8 ?7 H p0 i+ E8 p
「你煩不煩啊?」2 b% K; V. b$ X1 W, w
" |( F. G* f8 N. h6 _你可以請孩子先把問題記下來,等到你有空時再一起找答案;或是給他一個方向,鼓勵大一點的孩子試著自己查資料。孩子的好奇心是老天爺給他們最珍貴的禮物,千萬不要因為一個不耐煩而澆熄求知之火,這是多麼可惜啊!2 L$ X. z7 V F% m, ]4 k
- c3 Y$ g6 Q( C) y* _# o三歲以上的孩子常常很喜歡說:
! h$ h) m6 L- t! r1 |$ L' j" \3 O. F- M* `2 O T5 D4 K
「媽媽!你過來看一下!」8 O, [+ B% c1 i* V
4 t0 D L8 X2 [" F' T
但是,媽媽往往懶得走過去分享孩子們的新發現。# Z* Z* W* W4 N: v
% C5 t, v) x, _6 X1 _; P+ v我有時候常開玩笑說,孩子如果回頭大叫:
2 v+ ]; J# V& n7 V1 o
5 Z8 a5 D, j1 x( p& V+ m$ U「媽!我要喝水!我好冷!我肚子餓!」
! t! @4 ?" ^* w& M3 R
* y) d6 R6 S4 o. G媽媽們一定忙不迭跑得比誰都快,但是,每次孩子想要和你分享他發現的新事物時,父母卻覺得不是什麼大事,興趣缺缺。
3 {+ Y% Z3 w1 \' J( W/ `% {4 X
# {* T( l* k5 H6 ]$ L( ^* {' H其實,我認為兩者做法正應該相反。8 x X" L0 T. W
- d8 {- l* v" d' _當孩子有生理需求時,應該鼓勵他自己解決:自己穿衣、吃飯、自己照顧自己,培養獨立的習慣,不要只動一張嘴。
7 c2 \; `: C& l3 S$ y" T# E4 X
) M+ l1 b" s% u! g* i但當孩子想和你分享疑問、提出新發現時,才是你應該熱切參與的時刻。站起來、走過去,看看孩子發現了什麼?鼓勵他再接再厲、追求新知。這才是「教育」的重點。8 C/ {, k1 _& j8 e+ [
& K; |$ \4 ]- y
我們曾經因為好奇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而從水裡撈了幾隻蝌蚪回家;同樣的,當孩子叫我抬頭看看車窗玻璃上有七彩光時,我也很樂意跟他一起分享光線的新發現。
0 f+ ~- W, o+ j8 ?! ^! j/ T5 H$ ]% Z% X. P) B3 Y9 }
這個階段是孩子求知欲最為旺盛的時刻,他問過的問題絕對不會忘記,而且還會把妳告訴他的事情牢牢記住。我家青青是「媽媽PLAY」教室裡的「知識傳播者」,「媽媽PLAY」教室裡經常有類似對話:
x' U3 `) s$ z2 ]1 Z: s2 [
! z) I/ G x, _( I6 h, @; L雪真阿姨問小宇:「你知道彩虹是怎麼來的嗎?」5 u8 D5 _5 c; k# d& j; z$ T
4 Y7 J4 v; @" I" z! c: N小宇:「是光照到水珠上反射出來的。」' T1 O' ~7 _' I
2 V Y% a) N1 ]; W& E1 j
雪真訝異:「你怎麼知道?」
' r* |" }6 E1 H3 f$ ^. x6 s, w6 y: P9 N Z/ ^, _9 c6 c
小宇:「青青哥哥說的!」
, N: r3 w! P3 ]' g9 [$ D* ?9 J n% t
當然啦!有時候青青的問題,也真的很難回答:9 V% s; N9 T$ M4 }+ c6 v1 G1 U. U
8 w. x# x% j/ ?+ l8 `' ]
「媽媽,如果將來我不會賺錢怎麼辦?」
% D) {% w( t7 {6 f1 X3 X. v. b8 I
「媽媽,為什麼妳這麼凶?」$ I( |8 R1 n6 k6 |8 Q
5 n N7 Q: H- G7 h) D* m$ J) {「媽媽,為什麼我們叫妳媽媽,不像葉毛弟他們一樣叫媽咪?」
8 k5 F3 }/ S0 ?* Y6 _5 Y
+ Q$ ^4 p7 s- k7 D: s……
( F; s3 }1 a" H) u1 g. `: R2 |4 G( ]2 l
目前,我個人認為,排名第一難以回答的問題是:
+ _( m" r% k3 O! [ B4 o) F9 y# @: m
- Y, K" p. w+ H9 \/ n「媽媽,你覺得我將來死了以後會不會下地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