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68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085
- 活力
- 960
- 金幣
- 2544
- 日誌
- 12
- 記錄
- 140
- 最後登入
- 2011-12-11
 
- 文章
- 623
- 在線時間
- 151 小時
|
- o) T3 [9 q% d5 n4 f- b
更新日期:2011/02/16 04:11 圖‧文/蔡明倫$ D" z# {( b, L, `# Q! r: s/ f9 @: ?
- Z& F2 F B; t2 m1 ~- d9 ~
年約35歲陳姓婦女,兒女還在幼兒階段。她平時白天上班,孩子就託人照顧,剩下時間就自己帶。
' t. W, L8 _, c% d+ B5 I
% a! P, \( k! o0 B) {- B9 A5 S5 w
5 e" {3 Q+ }: _% Q Y6 r雖然先生很主動幫忙照顧孩子,但孩子黏著媽媽的天性卻讓她分不開身。年復一年,原本只是肩膀周圍略感不適,逐漸變成持續性疼痛,還曾一度手舉不高。: |: w( p( b/ l# ^) f! W' C
( V* [4 g5 `8 k. X1 j& N
1 W& E* \8 a; y2 o" s! V+ d
醫師告訴她是肩部肌腱炎,除服藥治療外,還需充分休息,但她就是沒辦法這麼做。所幸經物理治療師臨床治療與居家運動指導後,她總算能兼顧家事,讓肩部的肌腱炎逐漸好轉,並學會了預防措施。: `% W. Y* y2 M& I* ?
- j4 r9 r2 q1 v( s8 _& S M/ r; v
分析造成她肩部肌腱炎的原因極可能是抱小孩時間長、提過重購物袋、單手持鍋子等,重複做生活上的吃重動作而不自覺,忽略隱約的疼痛,累積成日後的劇烈疼痛。
* ?3 u- v) v( @2 n6 h# |4 @' U* P% L
2 W5 U1 X. ^ t/ c7 t1 l
肌腱炎由醫師打針、用藥治療能迅速降低疼痛,減少發炎反應,若加上物理治療師臨床治療和居家運動指導,能更快地恢復肩膀抬舉功能,以下說明相關運動及注意事項:
4 S7 N' u& n! ~9 o% ^! W% V2 N- m
# Y7 u0 a5 ^: G2 |# t) {9 x
2 b' x8 O2 ?5 F w◎察覺疼痛警訊:手提拿重物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應立刻放下手中的負重,以空手緩慢抬起手臂,手指碰觸頭後方、對側肩膀、同側肩膀及背後,檢查同一動作反覆5下後,疼痛是否逐漸消失。若是更痛,則須進一步就醫,若是稍微好一些,則可以參考接下來的運動。
2 j9 i' V2 |) n' A! O2 y
8 i: m. V4 p$ s- s% h* u# _- }& k
3 ?$ i* K# u* F" B9 Y, A◎伸展運動:
) J: A. V5 }- d; { s
5 s! a: @3 A9 R# n/ {: u' u* m! W7 o2 t6 E. ?7 b9 j) o" z
●雙手合握上舉:坐或站著時,雙手握緊手肘伸直,手臂由身體前方抬高至頭頂上方,並儘量讓手臂貼近耳朵,直到肩膀緊繃,停留30秒後,手臂放下並在身旁繞圈5下,以此原則反覆3至5次。
. e* C3 X Z2 e* Y
3 F, j. h) N1 ?* @●平舉橫放胸前:坐或站著時,手臂平舉橫放於胸前,另一側手肘彎曲勾著橫舉的手臂前緣,橫舉的手臂應儘可能用力伸直,直到肩膀緊繃,停留30秒後,手臂放下再碰對側肩膀交替5下,以此原則反覆3到5次。5 g: ~( b% c& N! s, x( y! _' Y
/ w% q0 s: `1 K6 x
●手掌伸到背後: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手掌伸到背後並抓握椅背,身體慢慢往椅背靠近,直到肩膀緊繃,停留30秒後,手臂放下並在身旁繞圈5下,以此原則反覆3到5次。6 u) r" a9 H; D% N
●跨坐手臂後舉:預先準備兩張椅子前後並排,跨坐在前一張椅子,雙手後伸,抓握後方椅子的椅背,手掌順著椅背往上滑動,身體略加挺直,直到肩膀緊繃,停留30秒後,手臂放下,並在身旁繞圈5下,以此原則反覆3到5次。0 d( `% w! x# Z) U, j: u- Z$ \7 N
$ ]( ?* F* j6 [5 O3 Q
◎肌力訓練
* w7 z" R8 t7 ?! z2 [1 \* P' ^, u% {
: Q- S( U- h, o4 g; C* s5 k) I1 L- V# G+ d
●手臂屈肘外展:站立姿勢下,手持提袋內裝適量重物,手肘彎曲側舉至肩膀高度,停留3秒後放下,反覆進行20下。
4 c$ V5 j9 N# P) M5 \6 o7 ?8 L0 O) P) X
●手臂屈肘:站立姿勢下,手持提袋內裝適量重物,手肘彎曲至最大角度,然後放開,反覆進行20下。 H4 q6 }2 g4 m' V
) q8 v0 w, \6 L* C% a* Q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 G- y% Z+ L2 X4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