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T7 G2 {( T從事鎳礦冶煉工作二十五年後,李先生發現,自己罹患了肺腺癌,就在醫師剛幫他切除一片肺葉,轉到加護病房不久,公司的人就來了。不過,不是來探病,而是強制他「退休」,並希望他不要申請職災。) L4 W1 i( {: B: [0 v& i
+ e- {" Z6 `% N5 }/ L$ o# C( A
李先生的女兒說:「爸爸並不是公司第一個罹癌的員工,先前還有另外一個同仁也得了肺癌,還有一個是膀胱癌、一個是扁桃腺癌。」只不過,父親的同事不願意出面,選擇拿錢了事,「但我的爸爸不希望後面還有其他人跟自己一樣」,為了保護其他員工,選擇繼續申請職業病認定。' s7 i$ a% Q% d+ V( s% E* ]
0 k1 ?" W% S- `0 _' R. \
申請過程比想像困難。即使職業病醫師開立診斷書,認定其肺腺癌與職業暴露有關,但光是要跟公司拿職業傷病門診單繼續看診就吃了閉門羹。 6 N5 m2 ]: M) s3 B9 d. P4 z$ i4 p; O0 i2 ]5 U Z 更慘的是,自從跟公司開口要門診單後,就被公司拒於門外,最後甚至還要跟公司打官司。 連向勞保局申請給付也兩度被打回票。直到進入職業病鑑定委員會後,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的醫師與個案管理師協助整理資料、文獻以及暴露史等,才終於獲得認定。5 G" S& Y: T+ u# B5 Y9 Y
) i5 q: R V+ n* E: E: [0 {李小姐說,陪伴父親一路走來,不禁要問,台灣的勞工們,為什麼不能勇敢一點?如果父親也選擇拿錢,其他勞工該怎麼辦?( K: h. |! p' a5 n) P o* i8 V
1 ]6 c' _& ?: P8 m8 P( E% J4 E. |
不少人罹患職業病時,遭遇到跟李先生一樣的經驗,職業傷病醫師成了很重要的助力。6 t: y$ ~3 m" H6 X#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