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揭開國營事業四大弊病/中鋼子公司高價購併賠錢貨、台電向民營電廠超額購電1 [$ p4 P. ^3 A r
( ^, r; E; W+ x3 A! n
- l' I1 M4 v0 [& k3 u: g9 T
% p" `2 i l8 p) l3 S. V' h
$ `7 v2 z) x# W( Y1 J7 ~1 d
: K4 F' j( a- T6 i4 q8 D0 ^+ W. r( p' K; g" p
1 S" t7 n8 w) ~- O& r; X7 `
【文/張靜文、葉揚甲、鄭淳予】
! o! v; [- T# {; m* K
& Q2 A9 a: f* C+ _前言
1 i6 F) \, D' v, o3 E- A' H
}7 A- w+ T5 p2 y- f/ x" M' I林益世事件讓「國營事業浪費、沒有效率以及人謀不臧的貪汙舞弊」舊記憶又重新被喚起,不管藍綠哪一黨執政,國營企業的問題一直未改善,聲望低落的馬總統,如果真想追求「歷史定位」,改革國營事業將是他「扳回一城」的最後機會。5 U5 a: s3 A) S. a: Z0 O; i
; u6 [! R' _9 g) x
1 u8 E* r1 @6 a. U- N. [行政院前祕書長林益世遭爆料,向中鋼下游商地勇公司索賄未遂,地勇因而遭斷料,林益世涉貪風暴,越演越烈,中鋼角色飽受質疑,社會也發出改革國營事業的聲音。8 B( ]2 \0 p, O% ?. P
- _7 D& m/ q0 O4 O" U1 [- e+ U6 |+ j# p1 @& ~
「國營事業一直擔負有重要的政治任務,需要積極配合執政黨的政策與施政,這一點不管藍營或是綠營,哪一黨執政時都一樣!」一位曾經在國營事業位居高職,現已轉為民間企業「董」字輩的經營者,一語道破「國營事業」在現行政治體制下所扮演的微妙、尷尬且怪異的角色。1 l9 [ o) f4 K- K" ^
( a; W0 l# e5 [% ~% n) b3 n6 r( z8 R' e% l" {. F
最明顯的就是這次大選後,馬政府宣布油電雙漲,有官員私下就說「為了要贏得大選,選前油電凍漲十六個月,難道不就是今天油電必須雙漲的最主要原因嗎?」顯然政策或是政治人物過度干預國營事業的經營,是國營事業經營績效不彰的重要因素。6 i; d% K6 P7 j ~/ D
( p" H! [& `- p( W2 |" J' j
* Q: m6 B" @7 N! G2 r# O7 w8 r弊病一 政策干預影響經營績效
4 T1 y. X7 B9 C+ Q4 O' n' _/ d, M; n2 Q2 v' C P5 T2 D
% Y+ q6 v# R& u5 Z" O3 B2 I5 w近日引起軒然大波的中鋼,過去幾年鋼鐵景氣大好時,很多下游廠商爭著搶貨,所以買賣中鋼鋼品額度,一來一往之間,往往每噸利潤高達三千元以上。立委羅淑蕾說,很多業者為了拿到額度,紛紛透過民代「施壓」、「關說」,這樣的傳聞在業界早已是公開的祕密。
; h6 x# S- g0 @' N+ X7 e( b3 Z: H: V0 |0 ?; H
% n+ r8 n& k' \
但中鋼其實已經民營化,目前官股持股已經降至二一%,為何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在十一席董事中,中鋼的最大股東經濟部占三席,其餘八席則由中鋼轉投資公司指派代表。. e; B D5 U4 X
* F% t0 ]: z5 }; d/ [- C: F! ]( @4 a
換言之,官股握有更換中鋼董事長、高階主管的權力,因此對於來自黨政高層的「指示」,中鋼內部必須照辦。以這次林益世事件來看,連一個「爐渣」的分配都可以衍生這樣龐大的利益,更別說中鋼或是旗下一○三家子公司要投資、購併什麼公司,可能都需要上級「點頭」才算數。& D8 N( u* [1 E# g
1 d0 y: T9 i4 E# A0 y- z8 A2 f0 e, \% M6 T# r+ W4 N7 |
其中二○○九年中鋼旗下中鴻有一筆與安鋒集團旗下振安鋼鐵的購併交易,就讓一般投資人「看不太懂中鋼到底看上振安鋼鐵哪一點,願意用這樣的高價購併它?」( s0 |8 ?( p0 s0 z
) s8 g( v/ b! O6 V* p: k9 {( H1 a1 B: h2 v3 }$ V
振安鋼鐵是曾叱吒港都的安鋒集團朱安雄及吳德美創辦的公司,朱氏夫婦二人靠著白手起家,一度集政商勢力於一身,權傾一時。直到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安鋒集團經營急轉直下,負債高達三五六億元;加上集團資金往來複雜,財務體質早已羸弱不堪,朱氏夫婦更因涉嫌掏空而被求處刑期。1 J C. a: i: Y
4 V" K* w5 B8 o! O
0 D- u* C( U; J; ~到了○三年高雄市議長賄選案三審定讞有罪,朱安雄逃亡海外,○九年初,振安鋼鐵歇業,隨後面臨法拍,被中鋼旗下中鴻子公司鴻立取得,朱氏夫婦攜手創建的政商王國終至瓦解。; }- ^4 Z2 ]; b( f6 H7 n/ X1 D
6 A0 g, ?8 U) I* k+ @. u" y: _. g7 b' U; p( C; X6 d; p7 P8 `
依當時振安的主要營業項目及財務狀況而言,並不特別吸引買家注意,而中鴻卻願以四十五.九億元取得振安法拍資產;若加上○七年中鴻接手振安債權付出的二十二.二億元,共六十八億元,總金額占中鴻○九年實收資本額四○%。
0 e6 ^# d1 Z2 R% B
9 C5 j: {" [1 r6 n# A, w( ?
9 m; S4 E! \/ \* `0 ~" y2 O由於中鴻付出的金額很龐大,加上振安賣相其實不美,讓外界對此購併案多所聯想,甚至業界人士也質疑背後恐有「大老闆」指使。9 E* }" X1 ?; j7 A$ f
\3 F+ @& z8 q8 o2 V8 x
/ f) }, e8 `7 [, s4 D9 U; F不過,據中鴻內部人員表示,追求綜效以及上下游整合,是購併振安的最主要理由。事實上,當時外界對這樁合併案所能創造的效益頗為看好,但事後回首,鴻立(振安後來併入鴻立)獲利卻遠不如預期。
1 `$ _) v9 p. ?- z2 u
- N+ h n& k- O; u/ _5 N$ m7 t* o* F& z8 F3 v
一位專業人士認為,國內平板鋼除非是一貫化廠,不然競爭力都不強,主要原因就在於單軋廠技術層級不高,獲利受制景氣影響。
+ b5 @! h" @$ M0 z% e$ V7 J
4 q1 p/ L( Y# X, Q! p7 A+ T- @; W, d$ C. @4 U. Q- V7 V, d
從中鴻○五年至○八年EPS(每股稅後純益)大起大落的情形即不難理解,當年中鋼集團購併前,相信不至於未評估,一位中鋼卸任董座就說,在他擔任董事長任內,一直面臨有民代要求中鋼必須購併振安的壓力,顯然當年購併案背後的原因並不單純。
o4 j" y$ `/ S( t9 Y
; B" }# ~- b9 H$ |% L" x) Q3 ~
. Q+ p K( o& b' N" o6 D! }弊病二 轉投資事業衍生圖利爭議
) I7 {+ O0 q% Z1 h7 w
: C6 M# {& O' r& R' T1 I A( {( }5 b! m" k$ z7 @/ p
半民營的中鋼問題不少,一年總預算共一兆六千多億元(相當於國家的總預算)的台電、中油,背後利益更為龐大。其中台電與眾多民營電廠之間的購電利益糾葛,則是國營事業衍生出的另一種面貌。! k m) i3 `$ m6 s2 o1 H- ~
. N# `/ V( h/ S4 A; |* Q% M5 `: I3 K& D0 M
+ t7 o$ w9 f- U m$ J2 t& V0 c
立委林佳龍就說,目前台電對外購電存在三種相當不合理的現象,包括向本身轉投資的民營電廠溢價購電、向民營電廠超量購電,甚至汽電共生廠向台電「買低賣高」等,他呼籲各界應注意「台電與民營電廠間不能說的祕密」。8 M3 h) Y+ I+ w9 X
# M& C8 A1 N0 b
3 u& t( l4 Q1 z2 ^6 w# k# \- G怎麼說「買低賣高」?林佳龍表示,汽電共生都是民間一般生產事業(石化、造紙)附帶產生,是用蒸汽回收來發電,再進一步回收發電自用,而用不完的電就轉賣給台電;但是汽電共生業者利用「尖峰、離峰」時段「電價不同」,將電「買低賣高」給台電賺取暴利。* Y+ Y( u, ~; z( S0 S( d1 O- `
. X# b; I7 @7 g
: z5 z% O5 W3 d, g0 ?5 N汽電共生業者把一天分成三班制,用電尖峰時刻,台電的電價高,就降低營運量,然後再把自己所產生的電,大約九成都賣回給台電,賺取高額獲利。
! x7 e2 a% [. L6 O! @8 j8 O6 L# \. C; E
' L& d. j m( a. s: Q晚上離峰時刻,向台電購電便宜,公司再採取加班制大量趕工,向台電買便宜的電來從事公司營運,從中賺取利益,林佳龍認為此舉有聯合掏空台電的嫌疑。且台汽電、台化新港廠、大園汽電、華亞汽電、長春石化、榮成紙業等六家汽電共生業者於尖峰時間的發電量,幾乎超過九成都賣回給台電,情況相當不尋常。【今周刊】- O2 `* |2 V$ \(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