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809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827
- 活力
- 903
- 金幣
- 3164
- 日誌
- 0
- 記錄
- 3
- 最後登入
- 2024-11-4
 
- 文章
- 840
- 在線時間
- 495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k800425 於 2012-2-23 20:15 編輯 . C l9 x- V z3 a3 @2 M
4 _# P. B! a5 s+ J2 S$ {8 w$ W8 Y
國立臺北大學學生汪育汎、洪俊智、張學誠、張書愷、廖韋豪等,在社會學系張恆豪教授指導下製作「食在好難」專題,參加「發現校園障礙/打造友善空間」企畫書競賽,榮獲第一名。校方也將請總務處參考提案,研擬改善相關設施。
2 _% h1 K) A5 |2 W1 y$ C1 I' |; R; D, I; K$ c! g
「食在好難」是由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同學提出的企畫案。這份企畫書以身障者和其他行動不便者為目標使用社群,調查校內的空間、物件設計對其造成的影響。提案團隊的目標是藉由理解不同使用族群的經驗,構思既有資源可行的通用設計。
, K" M' p$ D# P/ c, I) c& `
' F" Q1 Q$ U' ?$ n m& e# D: k: i由於校內餐廳不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該校同學有很大的比例會在中午時段在學校側門外的店家用餐。然而提案團隊藉由問卷統計、觀察等方法發現,校方為避免機車闖入校園,在無警衛駐守的側門出入口設計的ㄇ型門檻,對輪椅族、視障者、嬰兒車使用者甚至自行車使用者都造成若干困擾。特別是輪椅使用者而言,由於設計完全無法讓輪椅通行,輪椅族每次在校外用餐都必須額外花費十多分鐘繞道而行。針對這個具體的問題,提案團隊曾建議校方依照台大或北科大的校門設計,完全放棄裝設類似障礙物。但考量到各校周遭環境的差異,以及問卷中的確也顯示校內仍有頗高比例的學生認同此門檻設計的實質功用,最後提案團隊對原先的ㄇ型門檻進行細部修改,使其既能阻擋汽機車進入,卻又容許行人、輪椅、嬰兒車與單車方便通行。$ m; W1 C' b& E7 v
* z8 j$ ?# h, R3 q* a
評審意見:
! Y; c& P4 n1 S
- ^# H% o4 E! j0 h4 w; G1.「食在好難」企畫書是參賽的提案中實踐性最高的作品,提案團隊不僅透過影片製作過程,親身體驗身障者的不便,在構思無障礙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已實質與校方協商,並在協商後重新改變其方案。
- O$ ^6 K1 j% r% J( [ l, ?! k2. 此企畫書提出的問題與解決方案頗具跨領域思考特色,同時考慮技術、空間、制度等面向,最後整合出一個儘管規模不大、但幾乎確實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 e4 R) J) V, V8 D2 l; B3. 障礙之調查嚴謹並相對完整,所提方案及提案皆豐富。 實地調查與具體規劃,具可行性。7 ^) P. }+ z q4 o
4. 提出多元方案,並與相關單位進行協商,將此議題付諸公共討論。值得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