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 A( E. n+ j( P. j) n* p! V5 u W
}% @# Y; o }; X2 a2 K8 a【時報-各報要聞】太陽能族群的半年報,市場原本就預期不會太好看3 M9 _( \7 |5 u/ T
,但怎麼也沒想到繳出來的成績單竟如此悽慘,此現象絕非國內業者
H9 u! \8 _- ~獨有,而是全球皆然。最近半個月,在「下半年最具爆發力」的美國$ o; U3 m$ i# w1 u0 N- X
市場,就有3家太陽能廠宣布破產;「全球最大太陽能市場」的德國,0 N- b7 N; Y+ s8 q( |" d
繼昔日龍頭Q-Cells宣布尋找買家後,另一家大廠Solarworld則在上周5 D# j/ |. b% `
宣布關閉美國加州1座工廠和德國的部分生產線,似乎隱隱嗅到產業淘 m( A# @( l& w" K8 C2 Q7 R
汰賽正式鳴槍。8 P) p2 J" k' c5 ^
「中國大陸需要什麼,就去做;中國大陸做些什麼,就要避」-這
% m& m. S' K! b& L句話在幾年前還被不少「大台灣主義者」嗤之以鼻,很不幸的,隨著
" u! N% o2 l1 Z! X全球經濟版圖的挪移轉變,這兩年益發彰顯其準確性。
* X7 P% A* j* l) Z9 {" v3 K
/ G& u4 P% t$ T. R, R% J 以去年底還是「當紅炸子雞」的LED產業來看,在中國大陸官方「買1 k5 u* x- S R* u! G( m' S/ Q
一台、送一台」的政策補助下,已經蒙受前所未見的壓力;在風電方! z* E" X% ?7 z2 X: `
面,大陸業者從5~6年前才剛崛起,去年風電機組發電總量就已經攀( r$ e6 w0 E% L
到世界第一。$ V, Z. z% U$ |' S
至於太陽能產業,大陸發展的速度比台灣還要早,優勢更明顯!除5 P6 d2 r9 y8 H% H3 Y
了有地方政府強大奧援,不用提列一般企業所要擔負的成本(這還不+ @$ i i% ?0 I, e2 z
論1年來許多大陸在美掛牌公司所爆發的會計帳疑雲),加上及早在美
* ]8 ^& U; T8 S5 r國和香港等地掛牌上市,已籌到銀彈,而大陸銀行又願意對其大幅融
3 k9 [2 _5 d% \資(如保利協鑫近日就獲得7.13億美元的兩筆貸款),也讓大陸去年- O8 O/ m9 q' C0 U
躋身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製造基地,今年全球市佔率預估將超過5成。
( \6 W& L7 b* T( O 對於大陸企業經營者來說,目標就是「先做大、再做好」,與台灣
. \8 ^' X1 ]7 J% [* r業者的「先做好、再做大」根本是南轅北轍。前者的經營理念在國家" i& U/ A( A3 C' F3 C
機器力挺之下,成長速度數以倍計,就如同韓國的三星模式一樣。目' @' e! u% Y8 {! f; B9 q, g0 [
前,中國大陸太陽能業者在最上游的多晶矽和下游的模組,已掌握強' S( t" h' d( o1 K. B
大的優勢,以保利協鑫來說,去年多晶矽出貨量1.78萬噸、居全球第) y$ K7 h0 p( c- @/ ]& [3 \
3位,預計到明年年中就可衝上6.5萬噸,登上全球霸主地位。
, g1 A6 {9 X8 j. s" }# p 由於保利協鑫對外指稱其多晶矽的成本約每公斤21-22美元,遠低於
- b" |* x" T1 T1 S一般老字號廠商的40美元,屆時所將引發的價格大戰激烈程度不想可/ v/ o0 v7 l2 T' h& n6 _- T
知。
. d" x: I" E/ p' P8 k/ f5 g 而對於太陽能產業鏈來說,最上游的原料持續跌價,美其言是「將- y* V7 ]& r: { N3 k
加速市電同價時代的來臨」,但反映在現實的財報上,未來恐怕每一
# a g3 w% R/ P1 J+ @$ {季都要提列原料跌價損失,最重要的是原料的降價速度,要比產品售1 ]3 I; q+ s1 W, B
價(ASP)的下滑速度要快才行,否則也還是難以止血。& Z T1 Q1 R2 H$ H' k
至於終端客戶,也可能重回「觀望」的老路,否則只要一買就跌價2 m8 m6 g9 _5 K. q. U* j+ B q
,誰能受得了?如此一來,恐形成惡性循環。 w8 C3 h) ` c, k4 c3 ?$ \
據了解,國內某大老級的太陽能廠主管於日前對友人表示,「太
' D1 ^. a& Q% V陽能產業今年只剩下第3季還能看,第4季又將面臨淡季,至於明年則& p. `$ q% n) _5 [& N% u' _
是泡沫化的開始」,顯示市場真的是如履薄冰地在看待未來發展。 (
; Z/ } q6 L5 b# g& ^* l4 U9 p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 L9 A/ n B4 }, m) C& M7 C9 d6 v. Z- D, o# N; `, i: b) O
6 S2 n% v& ?, L% S$ Y L+ G0 x& I& h! H#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