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0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1
- 威望
- 6
- 貢獻
- 3263
- 活力
- 30
- 金幣
- 6527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4-10-13
- 文章
- 952
- 在線時間
- 1380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juniormark 於 2011-9-2 16:03 編輯
8 u& y- M) y% D ^# L( Imattlin 發表於 2011-9-1 21:20
L+ D' Z' [( v6 h% i$ B- I' s回復 rainbow 的帖子; E. Z4 B6 ` m, z# d
! v5 T _, B4 P4 ~: c2 k! S: f如果每校25%是特色
) s% \- a3 V- i! [9 Q; q& C, k! a# m9 p
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修正草案9 x( N; o) f$ C0 x, W
6 {' b3 W4 y$ @& [- e第四條 免試入學之入學模式:
) l1 H+ z" q4 z& w- a一、學區登記模式:. }" j$ Q+ X6 X: T: i
.......當登記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按其志願序採抽籤或設籍時間等方式辦理入學。
+ ^. Z b# j) c6 _# h8 A8 T6 C6 C+ x二、國中薦送模式:' u$ B* O" F+ F0 d" ?* D" e3 L5 l- D
(一)各高中職得依各區內各國中畢業班數或人數,按比率提供給各國中免試入學名額。9 t1 X2 L6 p6 r4 O
並得依歷年就讀該校人數調整免試入學名額。
I8 f! |& L; n* J% V1 h; p (五)當申請名額多於提供名額,國中得採計在校表現或辦理抽籤等方式,決定薦送人選。- W# h# n# {3 ?
三、學生申請模式:% ]2 T9 e% e. a. c( y- N: d/ z
(一).....各校得訂定零至三項申請條件。. o( K4 K4 B( O0 b v
(五)當申請名額多於提供名額,且學生申請條件相同時,得辦理面談或以抽籤方式,決定錄取學生名額。( p0 e3 F9 E* q/ e
0 f3 p5 ?- V; r1 T9 i9 h+ L2 k 國中薦送及學生申請模式,當申請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需採計在校學習表現。辦理原則為採計國中學生在校學習表現應兼顧學生五育之均衡發展及正常學習活動......;如採計學期超過三學期,其採計次數不得超過十次,並應選擇較佳分數。
1 b0 x) F- Q4 u1 P$ J/ r8 t" M
! Q3 E8 D! d+ h% r( e3 j第九條 各招生區為辦理第三條之入學招生事宜,除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得自行決定採單獨招生.....6 N6 l- ? Q+ z& V0 r
3 q% k0 d$ ~/ a$ m4 n第十三條 各種入學方式辦理時間如下: Q- y; {# Z4 N, Z
一、免試入學,於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前辦理及放榜。
4 D- m6 ?) g, b 二、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於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公布後辦理,並於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報名前放榜。
3 k# D& A# A$ x( p 三、登記分發入學,於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結束後辦理,至遲應於八月中旬放榜。( Y S" W/ |; ^* R" s$ J
( p. X/ c. q9 @0 d4 q! N+ V/ w6 t' q' W+ i( ]
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4767
6 i& k. L* ^! P; _; f8 Z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修正草案預告,廣泛蒐集意見
4 r3 y+ q0 K3 d3 d% F, ^ y一、配合101年起國中基測調整為1次辦理,刪除登記分發入學2次測驗擇優分發的文字,並明定國中基測的辦理時間及免試入學、甄選入學、申請入學與登記分發入學的辦理順序。 K" S5 b% u) N! \# x
二、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逐年提高免試入學名額,明定101學年度及102學年度各免試就學區免試入學名額占總核定免試入學名額的比率分別為55%及65%。( T, g! G7 H: S# m8 \: r! ?
, d# r- s0 e k7 U, S' F4 q z" u* |& k3 [* N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01/58/2xyxi.html
. w( {& {8 t! {& ~配合12年國教實施,草案明定2012年與2013年免試入學名額比率分別為55%及65%,2014年則提高到75%。% X* h& Q0 K: m4 ~. X, l
9 Y- @; L& r5 O6 j0 L1 i
9 k3 {- g/ Y8 S( i! k8 Y
" [0 k }9 D. a _
( m( t% ?/ {. f" i) \* Y
3 C& Y t; r' `6 M%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