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552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1
- 威望
- 3
- 貢獻
- 409
- 活力
- 13
- 金幣
- 1577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7-7-14
 
- 文章
- 700
- 在線時間
- 280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小海豚 於 2010-5-22 08:44 編輯 * V Y3 R; u2 A& j
. g! a+ T. ?, N
感謝小海豚大大之解說,
* `4 j0 e% D5 j所以按大大解說,- d! ~/ }- }) K
就是差68%了,價格要漲68%,
: Q( N1 x* G# e: p8 y+ f6 }! T6 V& u又過了獎勵容積率期限,: L; V& w: q* x4 a# Q2 o. `2 f+ |# V; f
是不是代表地主要價格要漲68%才會處理這些空地,, {8 n8 U8 k+ D: ?
那啟不還是得等等等....4 b: B+ k6 P( t$ @) }
這裡畢竟還是北大,不是台北市,
! u1 o0 f7 f9 H9 p" l0 u1 |而且我覺 ...
v" p2 S, ~1 S- Towen 發表於 2010-5-21 14:01 
" W6 F5 W: [4 |: `; v9 p3 S' j2 ~1 |
Owen大大 的分析非常道地* r( _/ i. u3 } \6 ~
以下是我記憶所及的內容,提供參考: p% C6 G, n2 [1 E8 X9 ~( F: |
被徵收戶原始持有土地成本約為 >=10W/P(隨不同街廓會有不同成本),我記得最便宜的是大觀路(路寬只有八米,政府人行道只有一米),其次是鄰國學街國際一二街以及其他鄰十米路的位置,徵收時這片農地的公告(地價||現值)約為 3W/p,政府加碼40%的價格徵收,若不換回抵價地可以領取現金,若領取抵價地可換回 40%的土地(所以成本為10W/p),政府發還土地時(民國90年前後,正確年份不太確定),政府將土地的單價拉高 50%(讓所有地主認為都賺到了),政府就以該價格成為,標售土地的單價,當時土地乏人問津,最早進入特區開發的建商為 佳豪建設(早安北大系列),開始在特區以政府開價的 85%以下的價位(13W/p)收購土地(如現在的超級大房東),後來政府為了促銷土地,大大提昇大面積開發的容積率(建商條款),等政府大面積的土地賣完,民間交易的價格才拉到公告現值
" {( [: i/ v/ F, H8 B/ e7 d( ]2 w ]. c4 a) U6 J% h
當政府土地賣完後,土地的供給就減少,民間土地的售價就提高了多年前(約四年前)就聽說有人土地轉手每坪就賺4w,某甲賣給某丙,某乙為中間人,土地由某甲直接過戶給某丙,而某乙在轉手之間淨賺 4W/P,所以現在土地的價格應該已經遠遠超過 20W/p,假設每坪成交 24W,那也超過政府公告現值的 50%,以目前的容積率以及房價而言,恐怕 24W/p是天花板價格,再高恐怕沒有建商有意購地開發.' r% n/ S1 [ E& ?- a2 E: F4 m
! l/ V' P6 {' ^5 u$ f
民國91年,大學城土地開始動起來,92年時早安北大推出透天別墅每坪不到13W,店面的價格居然只有 18W/p,93 年時店面就看到飆漲的跡象,而一搬住宅頂多也是13W上下(如遠雄大學風呂),歐洲系列的價格約在 10-12 之間,還聽說有人買到9萬多的價位(風水地的位置),當時麗寶的康橋水花園舍妹以11W出頭買得一戶(聽說有優惠)( ^$ h9 K: x3 Y. E0 @2 _
0 S, ` y' d2 [8 W
2 Q! s' e! j. \2 Q& S 15# 小海豚 0 z9 W, S) I4 f
妳的觀念很傳統~和我父親從小像我灌輸的一樣~
2 O& B/ H3 z! f1 [. x亨亨 發表於 2010-5-21 17:06 
6 c) W/ V, i5 V. Y* NHa! Ha! 我的年紀也許和令尊差不多,所以想法也類似,(但我不是田僑阿)5 U! l; L4 r) b$ l* q$ I4 Y, a6 ?, T
我的衝勁和年齡剛好成反比 Q% F/ T, y7 R4 E* z6 f
年輕時可從事股市等高風險投資5 {4 u% L/ d' K& M/ l
到了養老階段能夠守成就已心滿意足! k4 a y; j; z+ ?: T6 p3 F" \
像郭董年過六旬,不但衝事業,還要生兒育女,的確不簡單# _1 a/ T: j+ e! [8 q" k7 C
6 o0 l! V0 E( n( ]9 p/ ~/ _" c其實年輕人就要像亨亨這般衝勁
9 E% ^# T! F& n& B比較容易衝出一番作為; ]$ ~7 J4 }) o& \. a
但務必做適當的風險管控
! C# K4 I! ` P( ^, x8 n/ F3 W9 V! P8 r. S3 N; ^4 q
小海豚年輕時,一直都是受雇於人,收入只足以養家6 k$ C, E& X4 S% H
只夠生吃,沒有多餘可以曬乾,所以也沒有多少存款
4 |$ `/ S) ^3 z但省吃儉用,臨老時生活過得還算很愜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