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833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66
- 活力
- 377
- 金幣
- 803
- 日誌
- 22
- 記錄
- 49
- 最後登入
- 2011-12-22

- 文章
- 201
- 在線時間
- 149 小時
|
重組多穀米 可降糖糖危機3 {' e4 J$ k6 t K0 j# T+ z
/ T; C; p3 ?8 o" k$ e
【記者沈尚良/台南報導】
4 W6 e5 H% g7 |+ b, u) ]3 x. Z7 r6 B* B' _$ Q
成大醫院一項使用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重組多穀米」所做的研究,初步結果顯示,食用「重組多穀米」三個月後,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平均值減少,胰島素抗性也降低;而只吃純白米餐的患者,糖化血色素與胰島素抗性都增加。從而驗證了穀類纖維對糖尿病患的健康有益。* v- @. G4 J/ k/ D# V! Q
! R! O/ _; A4 ?: p: U' }: a
這項研究是由成醫內科部主任林錫璋引進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的「組合多穀米」,與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研究合作,並結合成醫營養部營養師的參與,從去年陸續進行30名血糖控制穩定的糖尿病患研究,研究團隊成員的歐弘毅醫師表示,當研究進行到一半時,已有效果出現。
3 Y8 W2 o+ R5 ~3 d% H; P- N+ S
- M2 l+ [2 V) o+ \0 J8 _歐弘毅指出,初步研究發現,在不減少熱量攝取的前提下,以「多穀米2/白米1」比例的混合餐取代純白米餐作為主食三個月後,糖尿病患者糖化血色素平均值減少了0.7,食用純白米餐者則增加了0.4;同時,胰島素阻抗性減少了18%,而白米對照組則升高了17%。在餐後血糖與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方面,受試者也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7 S5 ~- H. ?) Z' x( B* @4 o3 u/ w( E ?
以一名52歲、6年糖尿病史的女性為例,幾年前曾中風過而更加體認血糖控制的重要,糖尿病控制也算不錯,空腹血糖136 mg/dL、糖化血色素7.7,不過與理想控制標準的7.0還有一段距離,於是患者參與了高纖的「重組多穀米」的臨床試驗。三個月後在未調整糖尿病用藥下,糖化血色素進步到6.5,也就是平均血糖下降了50mg/dL,而且沒有低血糖的情形。1 D$ @" [( X% e9 P+ ^( {8 [
0 p: }& k3 z0 H% e7 `7 i
近幾年來,醫學界發現全穀類及膳食纖維可以幫助人體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抑制脂肪氧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並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 d" d' V( Y; }* e% X
4 @/ D7 r d5 F* v y. K: J2 u歐弘毅表示,今年二月哈佛大學團隊在著名的「糖尿病照護」期刊上的研究報告,初步證實冠心病高危險族群的糖尿病患,也能獲得同樣的保護效果。研究對象是 902名患有糖尿病的護理人員。結果發現血中發炎指標CRP與TNF-R2,日常生活中吃較多全穀類、纖維、糠皮或穀片者,比吃較少者明顯來得低。另外也發現,穀麥類中所含纖維遠比水果或蔬菜纖維來得好,對發炎指標與醣類代謝助益更大。5 H1 V/ b- k% Y) U: \2 v4 B* Y2 ?) d" P
3 c2 a G% W9 R s# C1 } I3 h3 x
歐弘毅指出,美國糖尿病學會2002年的飲食治療準則建議,糖尿病患每日應攝取20~35公克膳食纖維,但衛生署第三次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每日只約為15公克,明顯不足。不過,現在已有許多糖尿病患者開始流行吃膳食纖維多的糙米飯或五穀飯,只是這樣的吃法是否有效?缺乏臨床實證的科學支持。- F/ Q7 r6 g. [; G$ o
+ k) p/ ~0 G0 Q, V2 W
成醫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合作以更高膳食纖維含量的「重組多穀米」的臨床研究初步證實,穀類纖維確實有益於糖尿病患的健康,不論在糖化血色素或是胰島素抗性上,都達到有意義的降低。因此,歐弘毅表示,研究團隊建議糖尿病患應多多攝食纖維含量高的穀類食品,再輔以適切的藥物治療,必能大幅降低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與冠心病風險。. Y' i! h* B5 W6 n$ p% Z
5 R1 {& `' p6 @3 `% K% x* Z
【2006-04-13/民生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