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7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695
- 活力
- 738
- 金幣
- 2325
- 日誌
- 1
- 記錄
- 412
- 最後登入
- 2015-12-15
  
- 文章
- 2491
- 在線時間
- 436 小時
|
( ?7 {/ a4 o# O# a/ \2 y; i
文/李嘉修
8 y& P+ u! }# K
) a- y0 _5 u& d4 X( q流眼淚是具有排除體內的一些壓力激素,進而改善情緒的功能的。情感教育是需要從小教養起的……; `$ f4 l2 v, ]4 j' }4 B
, X% F# n Q. g& O" `! n時常聽到父母親對著自己正在哭泣的孩子吼著:「不准哭!」、「這有什麼好哭?不要鬧!」或者是告訴孩子:「不哭才是乖小孩!」、「嘴巴閉起來,才帶你去買玩具。」每次看到這樣的畫面,我心裡都會想著,當孩子心情難過、不高興,或是身體不舒服時,你不讓他哭,那你要他怎麼辦呢?' f6 X2 b+ o' K) B1 x
. z: j' H7 r2 q$ O( D; M
「哭」從小便承載了許多沉重的汙名,流眼淚被認為是一種軟弱、不成熟、不順從,或是刻意吵鬧等「不好」或「不對」的象徵,特別是對於男孩子,從「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可見一般。
1 `( S3 j) J1 z4 T* e- A9 f: N6 W7 D T
如同「笑」一樣,「哭」其實是正常且自然的宣洩情緒感受的一種方式,當人們身體感到不適、心情感覺悲傷或憤怒時,流眼淚是具有排除體內的一些壓力激素,進而改善情緒的功能的。然而,隨著人們的成長與社會化之後,哭泣似乎卻逐漸揹負著沉重的汙名,而阻礙了正常情緒的流轉。情感教育是需要從小教養起的,我們可以從下列幾點談起。
% B2 L7 Q! @ I9 X7 \- ~+ s9 z1 t R- ]4 {& o
<Check Point 1>紓發負向情緒 別急著制止5 Z* k1 g* C( z% X. s" M2 ]; q
/ j; b; p6 I" \4 A% `
當一個人情緒壓抑久了,心中累積過多的負面能量,超乎個人的負荷能力時,便可能會情緒崩潰或失控,向內可能會傷害自己,向外則可能會傷害他人。) Y+ k$ ^ p7 o# |* x2 [3 l
" Y- Q3 E0 X0 ?7 p3 @9 ?( q
因此,我們應當從小便教導孩子,當遇上挫折或不如意之事時,掉眼淚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而不急著去制止它,也不需要刻意去壓抑它,並試著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讓他有宣洩負面感受的機會,待心情較為平復之後,再來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a+ k' _3 p5 I+ V i" a6 O
7 V& B6 S% u3 h+ @% Z例如,你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我會陪著你,你可以哭一哭發洩不好的心情,等你心情比較平靜之後,我們再一起來想想解決的辦法。」
/ p# `6 w7 y' {( q! p8 X/ v5 |0 O K
<Check Point 2>清楚告知 而非一味禁止' g/ O$ W" K6 T+ f* b" ]4 D) v
4 R2 h+ s, ~4 ?5 E' [& i很多父母親習慣於說「不」的教養方式,例如,「不要哭!」、「不能跑!」、「不可以這樣!」然而,這些禁止的語言,可能只嚇阻了孩子當下的行為,卻未能告知孩子應當要怎麼做、為何要這樣做,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並且可能會讓孩子接受過多的負面訊息,認為自己是不對的、不好的。. m2 e) ]5 t2 }" Y8 D( S0 x
9 x3 J h# s3 K8 \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適當的行為,清楚且具體地告知孩子應該要怎麼做,而非只一味地跟孩子說不要、不可以,或不行做什麼。例如,可以跟孩子說:「請你先冷靜地坐下來,媽媽想聽你說說怎麼了。」
8 L% z& O5 I; N V; u. N U, r; R" |. r S& C8 D( G9 b
<Check Point 3>教導辨識情緒 學會設身處地
1 N+ `5 [- M( H5 v: I" D& z/ L
! L- j# A7 _1 X6 I有時候,孩子會哭鬧不休,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未能被父母所了解,或是他還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內心的負面感受。
6 D }2 ^0 J3 \/ D, W5 `; z" N9 o8 Z" g; s
$ N$ | W0 ^4 Q% \* {8 V, R. t孩子最初在理解自己的情緒感覺時,只知道好的心情與不好的心情,父母可以藉著人際互動的情境,給予孩子機會教育,教導孩子更細緻地區辨不同的正向或負向的情緒,例如,正向的情緒包括快樂、興奮、感動、或滿足等;負向的情緒包括焦慮、難過、害怕、或生氣等。; I& l7 | t! k/ y0 K K
6 ~6 q) R1 i) C
當孩子能更精確地理解與覺察自己不同的內在感覺之後,將有助於孩子表達與紓發自己的心情,也比較能夠設身處地體察別人的情緒,發揮其同理心。
! V; n' T, M; D, A. c/ S
7 z- A% m5 K G6 r V情感教育是很重要的,當孩子哭泣時,請給予他多一些時間宣洩自己的負面感受,引導他辨識自己的內在感覺為何,幫助他表達與紓發自己的情緒,並且清楚告知孩子可以怎麼做,以協助孩子更成熟與理性地面對、接納及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 V8 t! Y; F) u0 ^8 h4 l; ^9 M7 t* d& [
% Q: t: A9 Q2 Y( g/ U/ j4 G
# R D7 X% H( g G5 P( N# [% l) T9 Y6 U# b# y! @$ u3 G# K
; A* C$ y+ V5 X8 o+ H3 t
* a3 |, l5 r9 }! t* X1 t, N$ V) V
0 R8 C7 q* e1 Z5 Q
$ }$ V7 `* m" l9 A L [, q. P& ^" F& R ^3 F0 v3 U% z0 p3 X
/ _( |. q5 D- G1 [
5 g1 O' h) y' H% |2 X1 S: e- Z
4 P- ^7 d8 x6 O0 J9 f
0 q4 D0 D" [; m5 ^
' { b2 J9 g( ]+ E( L: p
1 ^/ V) u2 ?4 I7 D; e8 ]. V q; ?' f" l$ A( G3 n. i/ y
0 J( P' ?- h9 \3 C/ V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1/today-family1.htm |
|
|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走路健康鍊身更可修行鍊心,快走驅遣妄情慢走發慧習定
任何狀況下,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就是心靈環保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