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292|回覆: 2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認識三峽 - 歷史概略篇

  [複製鏈接]

124

主題

50

好友

536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71
在線時間
2103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2-16 22:48:39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發此文的目的 , 是為了讓對三峽歷史不熟悉 , 但有興趣的本地人和新本地人的北大朋友看看 .

以下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三峽歷史 (這是以前我參考網路資源後 , 打上去的 . 條目只到咸豐年間 , 因為沒打完 , 原因是後來事忙 . 將來如有時間會補齊 , 或請先進幫忙補齊 . 現在先加減看吧 !)

1. 史前時期 ~ 原民時期

台灣開始有文獻紀錄距今大約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統稱史前時代。目前為止,本鎮共計發現有鵠尾山、土地公埔、圳頭等十處遺址,經過系統特徵判斷,三峽屬於圓山文化。

本鎮最早有文獻的舊名其實是三角躅,後來才演變成三角湧,乃至今日的三峽。三峽一帶的河流與山麓,在漢人尚未來前,便是雷朗族人的居地,屬於平埔族的一支,以遊耕農業與狩獵採集維生,種植小米、玉米等作物。僅使用簡單的工具,沒有引水灌溉與施肥。等到土壤肥沃度降低後,就另尋新地,故名遊耕農業。此外對於土地也沒有私有概念,為聚落族人所共有。高山上則有泰雅族人,為高山族的一支。
關注以下建設 : A. 捷運三鶯線 , B. 大漢溪右側環河快速道路 (北桃快速道路土城至龍潭段) , C. 三鶯二橋 , D. 樹林交流道 , E. 北84鄉道拓寬及線型改善 , F. 三鶯纜車

3

主題

0

好友

1552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68
在線時間
176 小時
22
發表於 2012-7-28 22:50:37 |只看該作者
這1895的故事很精采
我有次從機場搭計程車
遇到一位有為的計程車司機
他在車上幫我上了一堂北大特區歷史課
還在途中經過隆恩抗日紀念盃的地方要停車下來告訴我更具體的史證
只是那時晚上11點了
看了一眼就請他在我速速離去
希望再遇到那位計程車大哥
多紀錄一些這裡的歷史

229

主題

55

好友

357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313
在線時間
776 小時
21
發表於 2011-5-8 19:32:51 |只看該作者
道明寺司 發表於 2011-2-16 22:48
發此文的目的 , 是為了讓對三峽歷史不熟悉 , 但有興趣的本地人和新本地人的北大朋友看看 .

以下取材自維基 ...

你可以上 Wiki後然後去做相關的編輯, 一樣是可以補強相關的資源;
然後再用連結的方式, 現在資訊系統的運用太多了, 這樣的整合就會更棒了

25

主題

226

好友

387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930
在線時間
611 小時
20
發表於 2011-3-24 21:55:4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道明寺司 的文章

謝謝!這篇文章幫助我們了解三峽 的歷史。
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

8

主題

131

好友

1292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社區
千代田
文章
1049
在線時間
152 小時
19
發表於 2011-2-28 23:18:45 |只看該作者
好棒喔!!如果有機會,是不是可以請在地人出來為小朋友們講這些故事呢?
我覺得應該要讓孩子們知道這塊土地的一切啊!!
FANNYMA的手作教室在北大開課了!
FB:www.facebook.com/beautyfannyma

13

主題

15

好友

1856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1404
在線時間
382 小時
18
發表於 2011-2-23 14:18:17 |只看該作者
有人有三峽北大衛開發時的空照圖吗?!
仁者無仇

132

主題

67

好友

5997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874
在線時間
1593 小時
17
發表於 2011-2-19 09:59:56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Tony 於 2011-2-20 03:13 編輯

據我所知是沒有
因為後來日本人統治後,無法容許這樣的活動出現,畢竟對抗的是日本人,
而且日據時代開會或聚集人群,是一種挑戰日人統治的行為,當時並非民主政治
歷經51年的日本統治,光復後這件事也漸漸被淡忘了
弘道路(分水崙),前面有一大段是公墓區,小時後家族掃墓每年會去
映像中有一個牌子,好像叫"??壯士紀念碑"(??是數字,多少我忘了)
後來整建為義忠祠,並不大,但時間久了小弟不甚了解,如果有大大知詳情,煩請更正
旁邊就是三峽第二公墓,在大同路285巷(此路可銜接往大溪的台三線,出口在二鬮路段靠近明德國中)
我找google街景圖,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22

主題

99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3603
在線時間
2035 小時
16
發表於 2011-2-19 09:44: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Tony 的文章

    真的是必須向這些義民們致敬啊    不知到三峽是否有什麼活動是祭拜這些義民們?
蝦毀  川普當選   

132

主題

67

好友

5997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874
在線時間
1593 小時
15
發表於 2011-2-18 22:46:33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Tony 於 2011-2-19 23:43 編輯
rainbow 發表於 2011-2-18 22:24
好感人   看完後走在這裡的感覺又更不同了


的確是如此
前幾年的電影
一八九五
裡面就是講這段台民抗日的英勇事蹟
甚至在劇中也有提到三峽這段歷史,雖然只是簡單敘述
也讓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同感榮耀
小時候常聽長輩講以前日據時代,日本人怎樣對台灣人
有好有壞,但大部分都是不好的敘述

先民來台,面對多方紛擾,(蕃害/土匪/閩客械鬥/漳泉械鬥......一直到日據高壓統治)
還能在這裡安身立命,很佩服先民的生命意志力

去過陽明山擎天崗的人,應該都看過"魚路古道",也就是現在陽金公路的前身
日據時代,金山的先民為了養家活口,在凌晨時分魚獲收成後,
趁著黑夜挑著漁獲的擔子,一步步從金山走山路,避過警察哨(當時嚴禁私鹽和私漁販賣)
走上陽明山區,然後到士林地區或城中地區販賣
然後在下午以前再將販賣所得換取日常用品,在一次走魚路古道挑回金山
我們很難想像當時的先民生活多們艱難

現在淡水三芝通往陽明山,有條"巴拉卡公路"[101線道],
為何叫"巴拉卡",因為此地當時有山路陡峭,階梯甚多,
所以以前稱為"百二坎"(台語120階的意思),
想像一下你挑著重擔,面對一階又一階的山路,那樣的生活........

生活在現代的人,老是嫌東嫌西,說生活苦,動不動就鬧自殺,
你有先民的苦嗎???

PS,有英勇的先民,但是也得拖出個人來罵一罵
想了解的人,請搜尋辜顯榮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