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816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1
- 貢獻
- 1925
- 活力
- 7807
- 金幣
- 30991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723
- 在線時間
- 721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emiwu 於 2015-11-11 08:18 編輯
' X$ ]8 p# t* O/ l0 P
! ~' ]7 y3 K, y9 L3 I. l4 h一個台大交換生的觀察》為什麼台灣人辛勞工作月領22K,歐洲人卻每天只工作幾小時領高薪?
& ^ p: [- b( j& `/ q! c) q3 E6 C4 s& T
作者簡介:紀翔(Shawn Chi)目前就讀台大經濟系四年級,同時雙主修哲學系,今年8月開始在荷蘭的萊頓大學交換一年。( n# B% P# ~5 a; \1 n
; b3 T; ~" x/ @9 b荷蘭人的生活,就是短短的工時、高收入、充滿大自然、美感、設計的環境,四處都有舒服宜人的休閒活動,完善的社會福利(這裡大學生都可以申請房租跟交通補貼,甚至全額給付),以及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氛圍。
& A4 l- s: _0 @% o0 M- R5 g+ H# K$ w$ \& p: e0 D) i3 q$ M) D
白天風和日麗,躺在草地上野餐聊天喝啤酒,開小艇遊運河,然後下午五點過後就沒有人在工作了,幾乎所有店都關門,晚上大家會去氣氛很棒的Bar或Club喝酒Party,享受跟朋友歡慶的時光,然後隔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老實說,他們的生活品質,真的比台灣好很多,生活很享受,也難怪很多交換生都想留下來。
# b' W2 T) E. g7 g: M, `4 n
! q- c+ |$ i. A' F K4 r8 g但真的與他們相處後,我並不覺得他們比台灣人聰明,或是有什麼真的不得了的地方。那問題來了:全球化的市場裡,全世界的產品服務都一同競爭,到底是什麼差別讓歐州人比起台灣人,能有那麼高的收入,或是說,那麼好的生活?! E/ Z# p; X+ l) S
$ K/ y2 y/ L- k, W; i4 Q
為什麼台灣人辛勞的工作,卻住在擁擠的公寓然後月領22K,歐洲人每天只工作幾小時,卻天天都像在度假一樣?0 o: D* Z" z, {4 m9 B# } a
7 m# X! Z4 @, v$ w我得說,以我在荷蘭交換到目前為止的經歷,在做事效率(what)和做事方法(how)上來看,台灣學生完全不比歐州學生差。但是,最重要的一點,為什麼做事(why)、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事、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他們比台灣人正確得多。
% b! n5 z6 L# Q
+ V a4 H# p- }' @8 f, i, D5 s怎麼說呢?先從高中上大學這個階段的不同開始講吧!
7 ]; z" q; O( w9 k$ i
9 L4 n: {- a( {1 [2 x: ^7 i" ]台灣學生的人生:大考高分,進名校、拚履歷、找好工作、賺大錢、買車買房,沒了。很恐怖的是,當所有人都在忙著做同樣的事的時候,你也會有一個壓力要趕快一起做,深怕被同儕們拋在後頭。! `+ s6 z9 @6 A7 B5 G- s g; }
8 f8 a& P& I4 N
心理學說這叫「從眾效應」:我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都是因為受到周遭眾人的影響才做的,小如捷運上大家都滑手機,你也會跟著掏出手機滑;大如身邊的人都想上台大,所以我想上台大;同學們都要考研究所,那我也拿個碩士學位;大家都覺得有車有房是成功,所以我以此為目標。
0 F9 a; r7 O: T1 A7 X$ j! [
, X; E0 e# ~7 z. |但是,你有沒有退後一步,好好看清楚自己跟大家到底都在做些什麼事,然後想想:這是不是自己要的人生?
) ?) S+ L f7 R7 Z6 a7 k- v0 [% D- b) O- }# C5 j
歐州學生的觀點很不一樣,他們不急著考試升學弄履歷找工作,他們的步調慢的多,高中畢業之後,多數人不是馬上去大學,而是Take Gap Year 一兩年,18歲的他們會去四處旅行,見識廣闊的世界,非洲印度中國美國東南亞,更不用說環遊歐洲了。
! c! v2 d T: o* O5 I/ \5 E
2 H- G1 c B! s# @( x我學校裡的同學,有去中國工作過兩年的,有搭便車環歐的,有背著吉他四處街頭表演的,有住過5、6個國家的,有開Food Truck(餐車)到處賣烤肉串的,他們笑著說這很正常,對我來說卻是多麼大膽又豐富的生活。
) [$ Q: s8 R) E& r' R
5 p5 {& E3 U/ o$ s; s這些人在真正體驗過自由的人生之後,找到自己想做的,才決定要念什麼科系、選什麼大學,甚至,決定到底還要不要去念大學?- h8 \9 O! Q! q( `5 U$ T8 i
4 Z# s8 L" ^( a* i
事實上,這本來就是該問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 @, n+ n) I% D0 f
8 P% }; G' b' p: h$ ~! k! L
這就是一大差別所在,歐洲學生真的意識到人生充滿可能性,以及他們是「自由的」,為自己作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會念大學,是因為他們思考過什麼是我要的,所以我去申請一個在該領域頂尖的大學,可能是藝術學院、國際政治、音樂學校、也許是經濟學系、小兒科醫學院、新聞媒體文學。
& }: P* e2 `1 u2 C. d8 F [! h. e* A
8 n, Z5 D( i* {+ ^* e" O3 Q7 w+ V這邊大學招收學生時也沒有什麼單一聯考成績定生死,他們看在校成績,同時更重視你繳交的論文、面試、作品、資歷等等,甚至有些大學連在校成績都不看。
4 Y' o3 V% C; Q' e
$ I7 b! ]7 W+ `7 `9 O* o" B所以他們不會所有人都一窩蜂狂念一樣的東西,準備同一個考試,其實本來就該是這樣:憑什麼用一個考試標準來決定一個人的潛力?誰定義人類的才能就是這些考卷上的東西?如果他喜歡拍電影呢?寫散文?設計服裝?或是喜歡打鼓?跳舞?! t+ j0 R) \( d7 K" a
8 ?+ l0 l$ b; r: G G, S4 T* |用「國英數社自」來定義人類的潛力實在是狹隘到不能再狹隘,因為真的張開眼睛看就知道,社會中各式各樣的工作,只要對人類的生活有價值,就能賺錢,就能是你的生活方式:
0 \% H- _; n/ x3 G* W2 n" R, b# u
8 G! r. d2 Q" `% u# V喜歡搞笑,去上電視當諧星啊;喜歡畫畫塗鴉,看看彎彎的故事吧;開個Food Truck賣烤肉串還可以環遊世界;覺得大家騎的腳踏車很醜,自己設計找工廠製造,就能開始一個品牌了啊;有試過在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不丹的種田生活嗎?搞不好最適合你的是去巴黎左岸開一間咖啡廳啊?更不用說音樂家、導演、作家了。
2 |3 Z* D9 u+ g3 Y; i0 G: |5 m: c, z! Z' }$ }; S0 g
世界太大,有太多我們根本不能想像的生活方式,憑什麼「考試、名校、履歷、找工作、賺錢、買車買房」這條路就是你的正解?因為每個人生來就不同,擁有不同天分,讓每個人都能各自發揮自己的特質和才能,這才是自由社會美麗的地方啊!
" V* ^( c* `, j# F# w! v6 _5 U; r8 e( x3 K' {9 h
可惜的是,在台灣,所有人都默默地同意一個考試標準,形成一個沉重的從眾壓力,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跟這個壓力妥協了,接受「考好成績上台大」才是唯一好出路的規則。& f, t# j) g) J# p# J5 H
4 d! _* P/ f; D0 s4 C4 u$ K
高中時,我們甚至壓根兒沒想過不考大學這個選項,大家心裡都很害怕自己在這條已決定好的道路上落後,漸漸地,在一致化的壓力下,我們對人生的熱情跟創造力一點一點被消磨。
( J, D% _/ s( D4 O2 C$ C6 B4 G1 M9 ~# X5 i- K* E) ^
相反的,歐洲學生面對的不是一條set好的路,他們高中畢業時,來到的是一個出口,出口之外沒有任何既定的道路,而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廣大世界。9 K$ }' P8 I, }4 i+ j7 L* ?! T
* n/ {% }9 Y8 p這讓我想到在高中申請大學時,我覺得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突然大家都想當醫生了?不久之前明明大家都有各式各樣的目標的,有人想開飛機、有人想研究天文,一夕之間全部不見了。我懂有些人想要有穩定收入的生活,但幾乎所有人都變這樣讓我有點驚訝。
+ a9 d$ ]* F0 z* W, _7 a1 @" I/ z! b: `2 P$ j# }( u, e! B6 V
我是說,這是你的人生欸?人生就那麼短短一次,為什麼要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做的工作?你體驗過其他生活嗎?你看過世界了嗎?你說為了賺錢,但賺錢不也是為了幸福快樂的人生嗎?賺錢也有數不清的方式啊?
# ?' \, K# W) h/ ~8 a
* T5 X* |% L7 f2 \3 c( ]4 ?我看過一篇文章,他統計調查了每個人在臨終前最遺憾的五件事,第一名就是希望當初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C! R# D' ^3 R: h/ M4 G
7 _) v/ Z0 W3 u9 g5 ?: ~Steve Jobs在史丹佛畢業演講也說「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這不是什麼客套的畢業官話,我相信它是真的,人生本來就是充滿可能性而且自由的,而我們都應該試著找到自己的天才和熱情所在,以及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4 Y& L' p* P1 D' I2 A2 L% U2 S; ^
) j* x% q2 t: {' x! b我能想像這些蜂擁去當醫生的人裡頭,可能有導演、有音樂家、有政治家、有企業家,但是他們就這樣在年輕的18歲,決定了他未來30年要做的事情,深植他內在的天分可能就這樣被扼殺了,或是,有一天他終於想通人生不想就這樣過完,大半的時間卻也已經流逝了,真的很可惜。
& {6 Y+ b: Q- X3 N. a; c" Z
$ F$ q# _* ~$ V* A+ | Q& E很多人想到這個都會開始罵體制、罵教育、罵政府,覺得這都是外在環境的錯,我卻不這麼認為,台灣比起很多國家,已經非常自由了,而且也持續在改善當中,就像我能想到這些,寫下這些,然後你能讀到這篇文章,不就代表這裡至少還是個開放自由的環境嗎?
0 R; w; w0 I J( _1 C9 S2 U. R; i; H) c4 Y# L& @8 c8 G
外在環境永遠有東西可以責怪,罵都罵不完,但是真正的問題出在我們自己平常思考不夠深,沒有真的張開眼睛看,或是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這些不改變,體制再完善你也還是一樣淪為體制下渾渾噩噩的一人。
4 D d$ o9 ^" f. S W2 u; R* Y5 x/ G( ?# N
我覺得要罵就罵自己吧!讓自己保持警覺,並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這個現況,因為站在外面罵太容易,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在裡面努力做出改變的人。: d$ {3 b4 J, ~% A% }
% f+ |+ `: r: g, E% ?8 i& S, x講到這裡有點扯遠了,切回主題。
! \1 d) H. x- _, n- n2 M6 E
2 _9 [& |+ l" o$ C9 o% y& W我看到台灣學生和歐洲學生的差別是,歐洲學生有對自己人生的正確態度:相信這是自己的人生,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打從心底知道他們是自由的,因此敢於追求與發揮自己的天分和才能。7 O, D! X! k7 z w# H" [, v
( K4 l* b2 e* z! D/ _同樣的思維,他們在做事的時候,也會思考他們要呈現什麼精神,或是帶給人們的生活什麼價值,從時裝品牌、到汽車品牌、到金融業服務(他們的金融服務比台灣好太多了)、到藝術產業、家俱業(IKEA)、餐飲業,處處都感受的到。這個服務、這個產品,背後有一個理念、一個思維、有一個Why,他們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而且這件事對你的生活有價值。 \0 y1 a/ @4 n/ w
0 {0 B# U/ U \! u
大家都知道任何產業鏈中毛利最高的部分是原創設計,不是代工,而這正是台灣跟歐洲產業結構最大的不同,連自己想要的生活都不敢追求的人,怎麼會有辦法設計出別人想要的產品或服務呢?
1 U; V) Y7 h l3 S0 u/ h! p# a5 [7 I' u: M( \+ A! D7 r% `
代工產業就是長工時、勞累、無聊的生產工作,卻又只有少少的收入,畢竟,你終究只是在幫別人製造東西,是個只需技術和勞力不用思考的工作。
S7 z7 L( O( s+ z9 g) G5 N1 d* m l! n
最後以最近讀到的,古羅馬哲學家Seneca的一小篇節錄作結,關於人生該怎麼活,我覺得講得很好:
# O5 Y- @3 b$ i6 s" D8 E% `- v0 `# D0 t$ y; ^1 M V
Someone who sets sail in a ship and is carried this way and that by stormy winds hasn't been on a voyage. He's just been tossed about a lot. So it is with life. Being out of control, drifting through events without finding time for experiences that are most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ruly living.! O8 ~. T. w: S9 i, }/ g. b0 I6 u8 \
% F q+ u: i$ T5 ^1 {希望我們都能有不隨風漂流的力量和勇氣,共勉之6 e2 m( J( O: `6 [. d# g5 o
4 E7 A" z; A$ L% |* w3 M4 a3 O' H |
-
總評分: 金幣 + 3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