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5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4
- 貢獻
- 2993
- 活力
- 641
- 金幣
- 4157
- 日誌
- 0
- 記錄
- 72
- 最後登入
- 2017-10-25
  
- 文章
- 3005
- 在線時間
- 1285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一步蓮華 於 2010-6-25 11:54 編輯 N/ G) v4 w; g0 H8 s* W
1 u4 y3 U9 ]1 f& V
●游乾桂
8 T- r+ s! p. S0 k2 v. I6 p4 M
% }: q& L+ J: I7 {' o+ `7 v/ E( ` 歲月轉瞬即過,父母親要把握機會讓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 L8 u4 r. E3 M ?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3 ~ g% P' t o* ?, P9 x$ _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做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w( d1 e# R! T
0 {5 I3 _. i4 P0 h+ H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做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所不同。% Q2 Z; Z+ O! N& r( i
/ c4 ~* a9 }' X; r# r! u# V: }- k5 s
許多現有的科學知識在八年內已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一九○四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7 y8 F0 {0 @% d$ A/ n
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嘛?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 g R2 }& {* N r, l O* ?0 K& u* F% r7 D' ^* y/ ^! J1 O% w& n* B+ s
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
* o0 N) }5 o$ v,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愛我。' b: d' r/ o9 c" j5 t5 A
" |% u2 X/ m- |+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 R& J- T# l w% V0 W" ]3 |0 i7 u
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P. {; v: `3 U: x1 h
% ?! K6 s1 U' N( ?" l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 A6 S3 Z" {8 V5 D7 e
7 m6 `5 \" w' F% H9 T一張白紙上若有個黑點,我們通常只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分。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的缺點,大多的家長都會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6 P* m- o3 w. v7 R' i2 A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以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M( R% Z6 Y' ~6 b) O% p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
# X4 C7 J' x6 d( J, s% |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
e$ R3 @; Z. @1 H: k" C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
2 D3 o: x1 j' F; _1 E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2 I8 c/ y' S( `; y- v! t
% o ^8 H$ @) _7 E8 T% y& p3 z
我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患,透過對談了解了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二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0 |3 i5 H; |; y6 h4 ]" f- e% G H) p4 O
! I: j5 H3 C0 k0 d: r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4 S& A- ?: N) |* r$ k
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U, \ C0 X9 q: O$ E/ S* [- I5 s4 }$ j
$ k5 w& y8 v6 ~9 M9 N3 I
不忘讚美孩子
1 F: D$ h# A; N( o4 E1 a# T3 M; f: k) b
讚美可以以最少的力量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好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 g j: B3 @" b2 D
: ^* p* |3 \+ r. M' V/ j. i
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吃的東西?女兒就會愈做愈起勁。% D* S8 q' ^1 \+ t/ R
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Z& I2 R5 p% Z1 G$ {* ?
$ O0 ?# l; G' K: m+ l1 z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
6 \% u. x3 x B$ ?( |% p9 _% x「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會為自己加油的,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B% D. ^9 x& v6 }- g! }
( D4 V' \% r( i9 z: B/ x; r
未來將是“創意取勝”的時代,$ z; {3 v) B) o$ G4 z
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9 Z4 C$ }% N2 f ]' |. J
家長必須得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要教他好好再想一想。
$ i7 r% m3 D' X% t: f7 W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這是家長的責任。
; n4 ~- N$ _3 o) r( C% U. I% `6 K
1 B: f' L5 \0 b' [5 I k3 N! Q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兩本書6 q8 M" x. C7 z' _; Y
! m; A4 O! c$ z4 R6 |% y& g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兩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 t* ?& I2 K! B
希望孩子能夠好好閱讀這兩本書,不單是用眼睛。
1 z A6 y, ], q5 M5 @3 Y第一本書是讀自己。+ _; `) `1 m' T+ J
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
4 c, d; ~2 q- x, P: p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得一手好手風琴,某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三十歲時才念醫科,三十八歲畢業。
; R# e" {; D1 k" u! [老頑童劉其偉,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三十八歲才開始畫畫,六十六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9 _1 {3 K! ^1 x. ^6 I" g- g
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 T) C. ^' O3 }# p
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g: d6 {! Q& P/ F8 W5 n# s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兩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反而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持久;有人提早上大學,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個人十二歲上哈佛大學、十六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
+ o5 e! E @8 }" t9 N& Y$ I因此,我們不要以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Q5 h1 _ X& d1 I
4 k: M' p8 b1 x+ y+ ]: b6 e) _. Z6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
1 x& F# O% E" |, R7 M; f不要只是一味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裡學不到的東西。
5 M1 g: \) I* I, O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屹立不搖,我發現其中的道理隱藏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剪,則弱不禁風。
% N% Q4 \2 R4 v- ~( I$ K0 x% v# t9 d; S8 _& M- t3 R. o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 R9 z; n! p1 O$ D+ `& |1 q+ O8 {, P {! w8 z# G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 L/ v( {& N! v* c3 r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3 R4 @( s' s; W
一、每天忙得像豬,每天做牛做馬(動物)。
, H3 s- Q6 f% C+ u0 A& G二、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9 b/ R) H9 B$ X X
- V: q3 m! a8 H' a, o+ W* f
2 _. o9 x1 {$ N$ I2 q _0 v
) q! C8 N2 |9 k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F# u2 B0 V* y1 u/ P& ~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能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4 w6 k0 K) h3 Z. B
) _4 h2 u T) y0 l: d+ a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2 |9 x0 K- A5 `6 K M( a
) z' p& e/ w2 X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師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就是對社會無用。
, q$ K' M& a& n, @( w4 k+ s) g* y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患,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s. g) t2 s' b- \& y
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3 M( ?& H3 N7 ]% b( A1 r$ b) Q
/ _; f! ]3 ^: k/ a3 s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這種騙術,如果他們把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
* v @6 O3 J' o2 \$ k t' E有用的孩子或許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1 A l5 R# _$ T) l; Y
. j i @8 f8 b' ?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9 O" K5 k$ r' I/ F# Y
' W8 Q% Y: _5 {) s! K y/ G, C% ?7 ~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隋文帝至清乾隆年間總共出了八百六十八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1 y+ H# y, e9 T; f' }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做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7 {0 b9 U- h$ I$ m- b4 }; @0 Q6 B; n7 b4 `3 \0 O2 }, J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0 ^2 K( z3 [4 v* X* z0 P% t0 s& @
# [' h0 ~# J2 z2 M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一點七五倍的效率。+ j4 T& ^( q& z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祕密花園」,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
1 d6 s1 x7 m2 v$ E2 j5 T5 n你對自己住的地方了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織夢?- Z" _! V1 |, |) `% N3 _ |1 d8 W7 x
- M4 h' h) m) @- @7 `, l
: F2 U7 r5 Y- A* ^# G$ U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5 C1 \6 c6 x+ F; {6 z' f$ A
' G/ m, }. ]# N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五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五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五元。 後來 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需要五千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
! l+ f/ _3 i2 A/ {. [; ` R1 `8 ]- C4 d
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h3 v6 S( w6 a! o/ Y3 S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得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那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不會表現出來。
! i$ T+ U8 q: c0 `) V Z: k
- b- [( X/ }4 Y9 ]) C我會帶孩子一起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就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是故意讓他的(會為別人想)。0 m( a* }3 U8 R3 ~* E8 p1 S4 d& [
這世界原本就有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原成一個人,馬上就得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9 D1 k' p* f+ B% ]* \
8 W* R6 v4 b0 V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了。
: r# B" g/ I5 {6 g7 ]5 n'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