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2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极] 祝大彤谈太極拳的松(1)

[複製鏈接]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4 12:09:22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2-14 17:19 編輯 & g- a# b6 F# q% a; O  B

  W2 t: ^, `( s. f7 ]; O祝大彤的太極拳相關文章摘要
1 W, P9 X; U# T2 L! l7 B全文詳見祝大彤太極拳網:http://www.zdttj.com/list.asp?cid=1; }( _: z+ H( U- m6 l
一、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2008-3-24祝大彤太極拳網)   
, K/ p/ D3 ?% [# ^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呢?練好太極拳,首先在"練"。有的拳友甚至當了拳師,並沒有下功夫練拳,而是練習單操手的太極功或站樁。我並不反對練習單操手和站樁,但這僅僅是輔助練功活動。而太極功夫是每天循規蹈矩認真練拳才能得到的。" D3 `7 l( W( n. Z" Z
練太極拳,也稱打太極拳,確切的說,叫“盤架子”因為太極拳的套路自始至終走弧線,有人說,太極拳套路是由大小不同的環組成,故稱“亂環拳”,弧形的線條比直線能負擔更大的重量。
  P* V6 |6 b" n" q. |- L. b練拳開始,切記要走弧線,忌直來直去走直線,否則,得不到太極拳特有的圓活趣味和深層的功夫。1 [0 E" ~. d- N1 f2 \* ?
怎樣走弧線呢?
' k$ c' Y) G- b5 N' D$ g# E  m傳統太極拳的拳理拳法規定,盤拳一定要注意方位,所謂方位為南北東西,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正位,四個隅位練拳者面南而立,嚴格按四正四隅行拳,拳師稱之為八方線
$ w' n3 Y# o) y$ U正單鞭,左實手,從西南起,運行至正南,終點在東南,正好走了一個弧線形,身子周圍就會形成一個圓形意念圈,在與人試手時,對方很難攻破這個“圈”。3 M# m: k0 g. S) E' L3 L; }
在盤架子之初先要排除雜念,作好預備式,必須慢慢安靜下來,手腳四肢空松安靜,也就是說心要靜,手要爭,胸部虛靈,做到無思無意無我無他,中正安舒,身上不帶拙力,這叫“澄源清流”,方可往下盤架子。( V& X; {" ^: y! }& Y  W- @
所以要求盤拳時作好預備式,做到“一舉動,周身俱要輕”,不可有僵滯之處伸手提足注意虛實,也就是陰陽。有人說,陰陽是拳母,松柔是拳魂,不知陰陽,就沒有松柔,這套拳是練不好的。
# c# s7 y. p" J% `6 A陰陽就是虛實,陰為虛,為靜,為吸,視線收回;陽是實,是動,是呼,視線外放,這是始終不變的拳理
6 s% z2 }) c, S  m2 ~* m  K盤拳時要求“輕靈”,是從起勢到收勢始終貫串輕靈,不可有缺陷、凸凹斷續處,“其根在腳,發力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需完整一氣”,在行拳時,不管你練的是哪一派的太極拳,也不拘於練多少勢,一定將每勢分出若干動。. U7 h  Q5 o2 [+ {- o* [# |" v4 w
楊禹廷83式拳分成三段,每式分成若干動作(均為雙數),如起勢4動,攬雀尾8動。盤拳遇到單動(1、3、5、7)腳引手走,視線追手;雙動(2、4、6、8)手引腳走,手追視線 ,這樣盤拳,可以達到“拳論”的要求:“上下相隨”、“內外相合”。- u& j+ p& {, P
在每個動作結束再練下個動作時,腰要松一下,“命意源頭在腰隙”,“腰為旗”,這樣作可以達到“全身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Y& q: f# X* T) M* f  a" Q0 b. h
在單動與雙動的“介面”處,“拳論”講要“變換虛實須留意”,單動為虛,虛變實再虛一虛;雙動為陽,陽變虛則再實一次。修煉要分虛實,周身節節貫串。   n8 s+ L, g: o0 g; A' u
初學者先不要注意呼吸、虛實、視線,而首先要過僵滯關。初學拳的人,往往上下手腳不相配合,伸手提足四肢僵滯,甚至呼吸困難胸口脹悶,這也是必然要經過的階段;這時千萬不要灰心喪氣,先要靜下心來,身心安靜了再盤拳,每個勢每個動作力爭準確,不可貪多求快,扎扎實實,準備好每個姿式,輕鬆、自然地去練拳,僵滯的四肢便會慢慢松柔下來。
/ e% \. ?0 z8 X9 q# z1 R( z3 [! c! y( W8 |8 h
二、如何修煉松功(2011-1-17 祝大彤太極拳網)     
% k! |  @& t' @# ]如何習練松功呢?
, E' B% |! u& }$ c, M, y1、練拳
1 p$ R' h/ f  H8 o9 I1 n楊禹廷有一句至理名言:“太極拳功夫在拳裏。”拳論,“上下相隨人難進”,通俗為兩句拳訣:“太極拳功夫拳裏找,陰陽變化根在腳。”9 [) ~/ B' M- A
兩句話道出太極拳根本的修煉法則,練拳練什麼部位,手腳最能說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大道,修太極大道,不練拳從何修起,所以練拳是惟一的通往太極大道之門。除此,將精力投入到練單操手,站樁的功法上,是一條彎路,達到重點要花更為長的時間,且沒有螺旋弧形線。
; D6 Q4 d, o6 x" f0 K/ ^& @3 r8 N5 R太極拳是圓,套路路線要走弧線,單操手和站樁沒有圓也沒有弧線儘量少練但是,可以練單勢子,因為單勢子由陰陽動作組成。如一套拳僅有一個“金雞獨立”,以一套拳45分鐘才做一個“金雞獨立”,難度大的拳勢很難出功夫,如果每天拿出15分鐘光練這個勢,在這個時間內可以反復習練25個金雞獨立,相當練25遍拳的單腿支撐的運動量,反復練對這個拳勢體會更為深刻,熟能生巧。8 v$ r. w8 G. M/ ?1 c
楊禹廷有一套十分科學的練法,他將拳勢按規律分為單、雙動。單動為陰,雙動為陽,這樣分出奇偶數便於陰陽變轉。一套太極拳由不同方向的環組成,這些上正下斜,橫平豎直等環組成一個個看不見摸不著又不確實存在的架子,你只要練拳,你的四面八方就有一個立體的拳架子。
) L, h' _+ C$ B; q" O練拳者行拳開始也就是盤架子的開始,盤拳的過程就是輕輕扶架的過程。以松、柔、圓、緩、勻,意形並重,一切動作,由腳下陰陽變動,一陰一陽反映在手上,大小關節貫串到手的梢節,再從手梢,一節節回到腳下,周而復始,不急不躁。這種盤架子的拳法體現著拳論要求的“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l6 q' U* ]7 j8 Y
拳勢的修煉要遵道而修。道法自然用意不用力,這是松功的成功之路
4 }! t# J0 v" u5 w$ p2、身體狀態
3 s( W9 v1 _/ ^, {" T3 i太極拳人的身體狀態是決定能否練拳成功的十分重要之條件。7 C7 O6 o: {  i$ t* W
3、心理和肢體的準備: N$ @& @# _, @+ x
在練拳之前要安安靜靜站立幾分鐘,排除雜念,心神意念都要安靜,所謂肢體松就是這個道理。心理放鬆下來,肢體也隨之而鬆弛。# R6 }+ L0 I$ p' q# L( p. i/ [# ]5 G

  p- o. c5 y" B$ r2 U2 S/ v& U三、太極拳松柔功夫(2011-12-15 祝大彤太極拳網)    , W* D5 Q( r: G$ Y7 v* R" a
松功是松柔、松空在習練者身上的表露。0 |* F' l& U- p0 ~" l
習練太極拳的人,通過拳架修煉,周身內外經過陰陽二氣的梳理,克服心腦的動意,肢體的本力將漸漸退去,使習練者舉動輕靈;心、神、意、氣極為安靜,胸腹似一把空壺或燈籠,達到虛靜空無的狀態;肢體外表虛空,處於皮毛攻且虛靈的狀態松功在人體裏是有反應的,除練者身體有異樣的體驗之外,自腳向上的踝、膝、胯、腰、肩、肘、腕、指等九大關節要一一鬆開,且節節貫串。
0 }" y1 Y% z8 y6 F: o楊式老譜對人體有獨到的見解,譜云:“天地為一大太極,人身為小太極。人身為太極之體,不可不練太極拳。”如用力將周身通道堵塞,則太極內功難以進人。
# N: p0 |/ \. _2 e! ^太極松功只有以人作載體,其他任何動物難以擔當,你要得到松功,必然適應太極拳技藝對人體的要求。太極拳與其他拳種不同,從學練的第一步就要進入松柔功夫的習練。練拳和松柔功夫不能脫節,如果脫節,久而久之,動作僵滯,身上松不下來。
- W: E& |* }$ O# c; Z$ q唐代李道子之《授秘歌》有“無形形象,全體透空”之絕句,後人注釋為“忘其自己,內外如一”,筆者譯為“心神意氣松,周身肢體淨”。
8 I% p6 s- V/ M2 d“凡練太極拳者,皆知松沉,為太極拳之主要條件。”“松者,蓬鬆也,寬而不緊也,輕鬆也,放開也,輕輕暢快也,不堅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物質之特性也。”
8 |: ]( D) M" U9 L' r8 G/ K楊禹廷明示:“全身自然舒松,節節貫串,頭腦安靜,神經不緊張。…‘身心松靜,自然舒展而柔、圓、緩,胸腹松淨,周身血液流動暢通,神經末梢活躍,體膚感覺靈敏。”常要求“手要平,不用力,身上不掛力。” ' J, X" o# j" L1 h; M& M1 m" b( L9 ^' D

+ T: T; K8 ]) T四、放鬆小指是修煉太極拳竅要(2009-8-14 祝大彤太極拳網)      % h# y& M: p/ J$ I7 |
在修煉太極拳中,小手指似乎無足輕重,習練者往往不注意它的存在,也不刻意去練小指的動作。但在太極內功中,小手指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 k, A/ M" n; _, e0 E, a4 @/ g小手指有陰陽兩條經絡,自少澤、少沖始,手太陽小腸經主陽,手少陰心經主陰
, S4 l7 c0 p7 }& J4 L% @2 A) A/ R松小指
* ~# Y1 |- W+ u3 _; C8 o站起來,舉右手,不要用力,以無名指領引,肩松而起,到極限,不加意念,松小指自然下落。
/ L, ?& t5 q! J3 {) |
《注意》手下落時不掛力,完全自然下落,手和胳膊不掛力,從起到落不以意念支配,越自然越好。松小指落手時,會感覺到身體很通暢。經常松小指,可使臟腑通暢,對便秘有療效。
  [. }+ @7 G  }; e# O7 d5 `小指松肩垂肘法# z$ M* I- h+ k, t! B
經常保持雙手小指放鬆,肩自然放鬆,肘自然下垂。凡有從前向後、向下的拳勢,松小指、松肩垂肘手臂自然下垂或後捋。
) ~$ W/ H9 d; E在技擊中,如對方攻來,不要以力去硬接對方,要松小指,令對方撲空,在他欲逃的瞬間,他的精神、呼吸、肢體等都是凹的狀態,必然空虛,應迅速進行打擊。
# ~. l6 G" o! R小手指不善勁力,平時只能作掏耳朵那種小的動作,在武術動作中不占主導,這是小指的不足,又是它的優勢。因為小指難以貫勁用力,太極拳以陰陽變轉,舉動輕靈、用意不用力行功,小手指就發揮出絕妙功能凡多年雙肩松不下來、垂肘垂不下去時,松小指即可。  _$ T1 C3 v+ v. e5 h
松小指功法,易懂易學易作。小手指放鬆,腕也可以隨之而松,肘也隨松腕而自然下垂,肩也就自然放鬆下去,這是小指在人身上的大作用。
9 L* H% j" k: X! A. |- l+ y3 ~練太極拳時,五指功用不同5 j) ?2 c+ y: ?" G' f6 `
大拇指主自家重心;食指不能著力,主輕扶套路路線;中指主中正;無名指引領向前的動作;而小手指在練拳行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練拳松小指,推手松小指,技擊同樣要松小指,小指在太極拳中無所不在,可謂“小鬼當家”。太極拳修煉要求從腳到手放鬆九大關節,松小指有益於放鬆九大關節,有利於松肩垂肘,有助於放鬆兩踝和兩腕。! R+ x: \( [7 o  Z

/ L) c( X( {2 `! k/ q# k五、太極空無腳下松(2009-2-11祝大彤太極拳網)   8 A5 T$ b- y- H* Z5 m# r4 ^
老子說:”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太極拳也是始於足下。拳論云:”其根在腳,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9 g' ?1 e+ y9 S而絕大部分練拳者或認為太極拳要從手上松、從頭上往下松。從人的常理上來說手指松一松,胳膊松一松,感覺上是很容易的。但那是生活中的”松”,而不是太極拳上的”松”。若想入得太極大門,從腳下松是必由之路,也是捷徑。
  ?2 q7 C& s% \% Y6 k, d# ~練人極拳起始要從腳下松是很困難的。首先,人體一百多斤的重量全壓在一條腿上,可想而知,行動起來有多困難。尤其是在倒攆猴向斜飛式轉換過程中,由於連續重心在右腿一條腿上,那時腳、膝蓋極其困難。但是,太極拳始於腳下往上松,用祝大彤的話就是:太極拳就是一陰一陽的腳下功夫,陰陽變化一通百通。“上下一條線,腳下陰陽變。4 `/ k0 z! Y' h2 ^/ M& s
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雙腳五指平松落地,由大趾、二趾、中趾、四趾直到小趾,節節鬆開,雙腳處於雙輕狀態,全身自然處處空松。吳圖南說:”五個腳趾要一一鬆開。”意即練太極拳時腳下要松。祝大彤自始至終強調一句太極拳的至理箴言:腳下一松到頂
: Z0 M$ P: |3 Q" M5 M- X5 p太極腳運行的過程是減加法,先減後加。每一動作,先由腳下放鬆,例如當你想讓燈亮時要先按開關。陰動腳引手,手是燈泡,當松腳時。太極拳開始運行。由實腳開始松,繼而由膝由胯,節節放鬆。逐漸實腳變成了虛腳,虛腳變成了實腳。這是減加法。; m0 X/ E) d, {* k
太極腳在虛實轉換過程中,行走的是弧形線,嚴格按八方線的規矩做。手上輕扶八方線,腳下同樣輕扶八方線,每個動作實腳為八方線的中心,例如摟膝拗步,實腳向虛腳轉換過程中,由實向虛以減法方式漸變為虛腳,原來的虛腳呈弧形線運行到實腳正前方,在正角位(30度)定住。整個運行過程包含著腳下陰陽變化、八方線、太極減加法
2 I' b5 ?" i. z. t/ ^0 L, ~太極拳腳下虛實變化是漸變,絕對不是突變。從此練法不難看出,太極拳的腳下功夫相當重要,練功的過程,就像大樹往地下深深紮根的過程,日久天長,太極腳的功夫自然上身,樁功很堅固,撼之不動。太極腳是太極拳最為樸素的學問。
( B% ^) r3 n$ |4 y' U0 m: v1 t) x初練太極拳由腳下松時,會有這樣幾點感覺:首先,身上處處在和自己作對,全身僵緊。偶爾松一鬆手指,感覺很舒服,難免使人產生松是否應由手上松的心理。其次,行拳過程中由腳下松,全身會自然平穩,尤其是陰陽要分明,實腳要實足,虛腳要虛淨。! C/ }/ t6 p. E: l$ F8 q1 O
單腳完全重心的情況下更會有嬰兒學步之感,搖搖晃晃。這種現象在初學階段是很正常的。
7 ]8 ^' Z, V. }* n! a) a第八十一式全套拳打下來,膝關節有疼痛感,是膝關節著力。以大腿支撐全身,膝關節不負重,疼痛感就將消失。以上這些現象是很正常的.甚至身上其他地方的肌肉也會出現難受的感覺。尤其是四十歲左右的習拳者更易出現這種現象。
! j4 N1 B0 L. b& @# p$ S  \腳下松是習練太極拳的基礎。腳是人之根基。人體各個關節,每塊肌肉都是緊密相連的,一旦由腳下節節放鬆,自然由於不可能一步到位,每松一處關節,一塊肌肉,其他地方的關節和肌肉就會產生連鎖反應,由於牽拉,就會產生疼痛的感覺。這種反應,是我們上下內外不協調的結果,套多練拳,套路熟了,疼痛感即消失。, a- c  q! L/ I6 |5 s7 K$ x& f
上下一條線,腳下陰陽變,頭上虛靈頂,雙手空靈轉。”
- f3 j9 O7 M! Q) [% w0 n7 s7 q+ {
六、話說太極拳“輕扶”(2008-3-24 祝大彤太極拳網)   
. S( i) ^) j* F0 e0 |: X- W輕,乃輕靈之意,武禹襄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有一明言:“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輕靈是太極拳之特性太極拳是內家拳,拳理拳法與外家拳不同,內家拳手上不言勁,其在形於手指,妙手空空,行功走架用意不用力6 v. L( W1 N' }# M: ~* D
輕扶在盤拳、推手、技擊中的應用極其廣泛,且有實效,其理清晰。輕扶法可操作性強,效果明顯。習練輕扶法,可避免學了十年八載太極功夫仍糊裏糊塗的尷尬現象。 0 N  Y5 p; {9 m( z  z" b
如何掌握輕扶法呢?3 R8 D9 e- v" T6 t
楊振基先生說:“功夫是拳上練出來的。”楊禹廷也說:“太極拳就是兩個式子,一陰一陽,一通百通。”
. u: w: v& T( g) l5 x既然太極拳功夫是習練出來的,就應在拳上下功夫,時時按規矩練拳,而輕扶是太極功夫上身的大法。打太極拳如何輕扶?“行拳時,手儘量不著力,以淨手食指輕輕扶著八方線行拳。請注意,輕扶八方線行拳跟平時練拳相同,似行雲流水綿綿不斷不同的是,你的實手食指有一種感覺,也就是意念,這個意念成為一個‘點’,行拳輕輕扶著意念點,循拳套路線,勢斷而輕扶不斷。
1 W( X( M4 y3 p' T; Z; m儘管套路虛實變化多端,但實手輕扶的意念點不變,變化的只有陰陽虛實,不變的是輕扶八方線。輕扶的關鍵,一要輕,二要扶,扶住不斷更不能丟。輕扶習慣了、熟了,自然意動神隨,行拳自然輕扶,身上各部位也就會松下來,沒有僵滯之處,這時離盤拳輕靈圓活也就不遠了。”
, z- @; f( D/ |- Z輕扶的意義是:當掌握了輕扶功法之後,將很快促使周身退去本力,從實際操作中認識和理解太極拳的特性,經常反復輕扶盤拳,對太極拳學的拳理有深一層的認識和理解,嘗到用意不用力的甜頭。
& D, k9 I; E7 }1 z6 t5 `7 F手上退去自身本力,而用力則是習練輕扶之大忌。習之有成再與人較技,不管對方攻勢如何剛猛,只要空接手,輕扶對方,對方撲空,從此再也不敢貿然進攻。如果習練後對自己信心不足,可以雙方互試,對手雙手攥住自己小臂的力越大,自己應站得越牢固,身上越舒服;這時請對方雙手放鬆,五指和手掌不掛力,輕輕扶在自己小臂的皮層,如果扶得對方腳下無根,胸部憋悶,六神無主,你的輕扶功夫便有了一定的威懾了。
& }7 y# M) `  Y/ m$ ]) ^  s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