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39|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峽藍染曾風光一時後消失與重生 媽媽扮推手

[複製鏈接]

89

主題

10

好友

1349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344
在線時間
97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10:56:25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三峽媽媽扮推手 藍染的消失與重生
2012-08-12 00:51 中國時報 【高有智/調查採訪】

 
     藍染是古老的生活工藝,藍衫布衣也是早期移民開墾的鮮明形象,曾幾何時,現代染織工業取代了傳統的植物藍染,那抹藍也逐漸消失在庶民生活當中。三峽地區曾經是北台灣的藍染業重鎮,近年來,在地方文史人士提倡下,逐漸找回「消失的藍」,三峽染工坊也透過社區媽媽的力量,深入學校和生活,讓百年菁藍找到新契機。

     三角湧染 曾經風光一時

     三峽舊稱「三角湧」,古時曾是淡水河上游重要的貨運集散地,水運交通便利,也是染料植物「馬蘭」(大菁)的盛產地,形成染坊興盛聚集之地。如今的民權老街依舊林立富麗堂皇的巴洛克街屋,見證昔日山城繁華,老街上依稀可見斑駁的染坊字號,諸如林茂興、林元吉與金聯春等,不難想像當年風光一時,「三角湧染」名號聞名遐邇。

     曾經消失的藍染歲月,透過社區營造的力量,一群關心社區的文史作者慢慢帶動地方熱潮,甚至催生公部門舉辦「三峽藍染節」,打響全國名號,背後重要推手就是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找回傳統 從做染料開始

     「找到了一根藍草,也找回了開啟藍染的鑰匙。」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總幹事劉美鈴是土生土長的三峽人,當地藍染早就消失了,當初因為參與台灣工藝研究所採集北部藍草的工作,她和夥伴們才逐漸瞭解這段消失的歷史,踏出學習藍染技藝的第一步。他們開始利用親摘的大菁藍草製造染料,因為完全不懂,透過耆老口述和歷史文獻慢慢摸索,第一桶染缸還長了蟲,完全失敗,不過,後來總算找到訣竅,一九九九年染出三峽消失七十多年的第一條藍巾。

     為了推廣藍染技藝,三角湧文化協進會邀請學者專家開班授課,培訓社區媽媽,到師大、輔大和工藝所上課進修,甚至遠赴日本琉球與四國等地交流,成立「三峽染工坊」,開創社區產業,成為一群「藍媽媽」聚集創作的園地,協會也榮獲社區文化產業全國評比第一名。

     家庭主婦 感染藍色狂想

     生了三個女兒的廖寶桂,原本只是單純的家庭主婦,因緣際會參加第一期的藍染班,成為首批種子教師,生活就此充滿了「藍色狂想」。她本來就愛串珠和拼布等手工藝,初學藍染很瘋狂,不僅家中的門簾、抱枕和桌巾等,都是來自她的巧思創作,就連衣櫃也塞滿了藍染衣服,她說,每件作品都像孩子一樣,有些染衣就算是舊了,她也捨不得丟掉,「這是曾經失落的技藝,我要讓孫子知道阿嬤當年的創作。」

     廖寶桂常到鄰近國小、社區大學和土城看守所等地授課,社區活動也成了家庭聚會,全家人共同參與。「我是三峽的女兒,當然有責任和義務推廣藍染。」

     廖寶桂把祖師廟和三峽老街等在地特色圖騰,維妙維肖設計在藍染作品,一方面推廣藍染,也讓外界認識三峽。

     不僅家庭主婦參加,退休教師也加入染工坊。國小退休教師張瑋婷是台中人,因為教書來到三峽,日久他鄉成故鄉,不僅定居在三峽,也愛上藍染工藝,長期擰乾染布,手指肌腱發炎多次,留下「扳機指」的宿疾,成為她熱愛藍染的證明。

     推廣有成 染布融入生活

     藍染是從土地植物滋養而生,回到庶民生活中。經過十多年的提倡,三峽社區媽媽會在家擺置染缸,染布融入生活一部份。陳明理是染工坊的資深成員,家裡的染缸已有八年歷史,染缸必須注意酸鹼度,每天都得攪拌,並且適時加糖加酒,去除雜菌,「比顧孩子更麻煩。」她對染缸心存感恩,早晚問安,常說好話,她說,人要懂得用心對待染缸,染出來的作品才會好看。

     除了推廣社區工藝,三峽染工坊也進入校園,協助鄰近的中園國小推廣藍染教育,中園國小以藍染為特色學校,每年畢業典禮都會舉辦「藍染服飾走秀」,染工坊的社區媽媽也擔任顧問。

     創新應用 邁向精品層次

     三峽染工坊不斷創新應用藍染技法,除了服飾,也設計手提包、名片夾、筆記書、壁飾、藍染娃娃等。「我們連鴕鳥蛋都試過了。」劉美鈴說,除了布料,他們試過不同材質的藍染技法,包括木頭、竹片、石頭與雞蛋等,最近研發一系列的皮件飾品,這是國內罕見把藍染應用在皮件。

     藍染皮件的設計師徐雪梅,長年旅居義大利,曾於PRADA工程部工作,因返鄉照顧年邁父親,意外成了三峽染工坊的老師,協助開發藍染皮件。染工坊希望藉此提升藍染工藝,推向精品化和客製化的層次。

     藍染曾經是三峽消失的技藝,如今找到新生的面貌,這一步得來不易,也見證社區居民的力量。

     (「消失與重生」專題去年三月至今所有內容,請見官網「台灣368」)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81200144.html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本邡 + 1 讚!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5

主題

89

好友

4647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社區
琉璃仙境
文章
1415
在線時間
30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2-8-12 12:06:07 |只看該作者
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我的露天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09033138439

0

主題

13

好友

4776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115
在線時間
954 小時
3
發表於 2012-8-12 16:05:32 |只看該作者
  感謝這些媽媽們的付出  

89

主題

10

好友

1349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344
在線時間
97 小時
4
發表於 2012-8-12 17:40:02 |只看該作者
還有長年旅居義大利曾於PRADA工程部工作專家,協助藍染皮件開發.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