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763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184
- 活力
- 1219
- 金幣
- 2832
- 日誌
- 0
- 記錄
- 3
- 最後登入
- 2017-1-18
 
- 文章
- 486
- 在線時間
- 712 小時
|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專訪︰北北基自辦聯測 考生壓力 不減反增
3 N( @- A9 s/ n% s6 a9 g4 ~! z) y! K& p3 d5 @& I3 ?2 L4 O- t- f
更新日期:2011/07/11 04:11 記者黃以敬/專訪
) L' @2 I( J' n9 ]$ ~4 x
) u3 x( Z% O, O" k: \, `& j8 x/ i; D
5 C5 j9 [2 o" q7 l' A國內第一個「全國教師工會」今日成立,可望當選首任工會理事長的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對目前如火如荼的多項升學改革發出警訊,他指出,北北基聯測爭議可以看出台北市長一人意志在主導政策,不願面對一綱一本、自辦聯測是導致北北基國中生壓力「不減反增」的癥結,其中更凸顯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力介入教育,教育專業與百萬學子權益,往往成為最大犧牲品。
, |2 _2 {) K0 @& E) N2 J- y# F ^7 _9 L1 E1 ^. N8 Q
/ P. [* L( [5 x9 i
同樣的,馬英九總統與教育部高喊一○三年就要上路的「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基礎結構性改革付之闕如,將淪落成只是「補助學雜費」式的空洞政策,甚至變成隨意就要取消國中基測,要加辦國中會考、免試採計各式成績等官方「即興式」構想的升學爭議,儼然為了配合總統大選而被迫「緊急」延長國教,卻忘了只要一步走錯,受害的將是動輒數百萬、幾世代的莘莘學子。
! X: s+ k% n p6 F; J; }3 J5 l( O9 K8 r& B- s
1 ? N4 ^6 ?: g, \0 I4 X. G
Q:北北基聯測似乎問題多多,能如當初郝龍斌市長承諾地減輕考生壓力?
5 ]4 y- P+ Y) Z" S1 ], k# v& k! [. M
3 a+ _# G" i9 E5 G* `* e. bA:當初北市堅持要自辦北北基聯測,其實是為強推「一綱一本」的競選承諾,讓各校被迫須選同一教科書,但北市教師會於二○○八年及二○一○年調查早已顯示, 北市國中生的補習「不減反增」。, Q' m) D, h7 w. [3 N
7 z$ Z. f8 y8 U
. y7 k( N' X2 U
此次聯測,儘管北市府及心測中心硬說試題偏易,但事實上,國中老師、補教老師、考生都說難,顯示北市保證的考試專業度與穩定度也不足,使得考生成績離散更大、落差更大,可以預期,未來考生壓力也將「不減反增」。此次聯測受害最大的,是絕大多數的中上、中段及中下段等考生,不僅分數差距拉大,選填學校志願也更模糊,尤其試題一難,全國基測PR值也失去參考性,只好瞎子摸象。/ t! K* q. [& ^$ c4 ]
$ v" N( [4 `" {( |7 L: V升學程序複雜 師生無所適從6 L% I' S( j8 C$ ] M
5 x) [' ^. ` j) a t# h" k* T
' U! A, Z6 ?* l; M而此次更傳出至少數千名考生錯填志願、「高分低就」問題,北市一則推說這是「高中訂錯申請門檻」,一則推說是考生「選錯志願」。其實是台北市硬要新辦一個考試,複雜化升學招生程序,導致學生與學校無所適從。
2 w$ L2 ]$ o" j7 _7 C7 l. i& o5 d2 V Y- o4 I, l
考生只有一個聯測分數,原本就須以此比對招生學校的門檻分數去選校。北市府明知申請簡章早在考試前就發售,高中在考前就須先預定招生門檻,且還須預留名額給外縣市,考試是全新的,升學更複雜,成為犧牲品的學校與考生卻要負責?制定政策的官方,不須自我檢討?, A3 j" L5 h5 e P/ Z
q6 k$ r0 f% b; l7 E! |Q:台北市長在未送教育部審核、未與新北市、基隆市商討前,就自行宣布明年要續辦聯測,問題會惡化嗎?
" U! @. G/ ^+ k; r+ E4 r3 b
* K- X! r: H' }( f, t
! X3 C$ B3 [ m7 Q) r6 ^A:今年北北基聯測只是試辦案,須一次一審,但距離明年考試只剩十個多月,北北基三縣市還未對明年聯測達成共識,迄今更未把明年試辦案送教育部審查,國三生已開始暑期課輔,卻還搞不清楚明年考試與升學細節,實在荒謬。
% l5 r. b" B o% v. d/ W8 o% _$ L+ N/ e: X* U+ y" Y% u
; [8 `8 b+ w/ b; [& \# q
更令人擔心的,明年國中基測要被教育部減併為一次,無視每年至少七萬多名學生有報考二次基測的需求,甚至後年要取消基測。明年北北基與全國考生都被迫須在北北基聯測與全國基測中「二選一」,且毫無回頭或是補救機會。明年不僅外縣市考生「赴京趕考」會惡化,北北基與全國考生還是「一試定終身」。
" I% p5 h1 d. c# @
% K: q5 G3 t u& Y' U( N0 R% ?# M: }2 D) D! [' v
北市續辦聯測 綁架新北基隆! s. r) g; q+ N# n1 B
: X$ S$ _5 Y$ m- L& ]) J) W$ k8 R: l) }$ z; J% t. ^
如果北市堅持明年續辦聯測,新北市、基隆市更將被完全「綁架」,因為兩地考生希望進北市讀建中、北一女或公立高中,誠如兩市教育局長坦言的「沒有不跟進的本錢」。這是教育弱勢縣市的最大悲哀。
$ }' s$ P& x! }5 a
: A1 e* g; ?& e( r" B: Q& }. R# }/ i" ]4 I X
甚至儘管高級中學法、私立學校法等法規都修法,希望加強教育部扮演協調各縣市升學措施的角色,但教育部似乎也無法約束北北基。( ]+ p/ d# j1 d* Q& [: N
) z' m+ a- F0 Q; s, ~6 G1 M; A& i. {
Q:類似問題會在其他教育政策見到?: N( `. L' I* O0 L
1 h7 j3 m4 C+ y
& @1 c: V3 i5 [' ]* ^) P$ z2 `- h' [* KA:最近許多老師感慨,台灣教育近年最大問題, 都是出自某一位政治人物的意志,就強行改變了教育的內涵。例如一綱一本、北北基聯測,強加英語課程、高中國文必選四書等,甚至未來的十二年國教規劃。
6 ?& r. X- z6 q! w- d$ X1 n r% J" a# Q8 J% |, l* P0 v
/ ?2 U3 e z# e1 P1 Q
教部想廢基測 看不出急迫性
9 n+ n+ m7 R' U7 a9 c
% k0 Y& H3 J: s, X: b; a2 \( ]4 E2 e9 m! W0 T) x
全教會曾希望推動教育「府外局」,希望讓重大的教育政策,減少政治介入。例如十二年國教等重大政策,可有獨立的委員會做政策研商,不是教育部長或官員動輒拋出「即興式」構想或指示。
$ U8 E2 Y3 @% ?& o. q8 X
4 V. U4 [5 C: b/ }5 g. D7 A$ o6 z Z: ~ {& u# {" M t$ V2 Y
就如十二年國教還不明確,免試入學還爭議不斷狀況下,前教育部長鄭瑞城、現任教育部長吳清基卻已急著宣布要減併基測,甚至廢除目前較具穩定性與公信力的國中基測,「實在看不出,到底有什麼必要廢除基測?」
) K) F/ B( T1 J5 W3 Q7 Z: g Z( L9 k- C6 m4 F
( }2 w. F8 o( S7 O( b6 f) ^
國中基測要二次減為一次,應是所有考生自己決定不去考第二次的前提下,讓二次基測自然萎縮消失,而不是教育部由上而下地強制減縮考生的考試機會。2 J3 d; D" J$ m8 e5 h6 |1 M7 ^/ D
( u) k; L& `; Z2 L% h/ V+ c
0 w7 b9 ]3 h* y+ L6 j空喊12年國教 經費問題未解5 O4 l0 e+ i% N E) ~) g
0 w9 _$ ^8 U" B& x; k& U
; I: t- K% P( `& P+ I教改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權」,教育部根本沒有提出可讓學生心安與確保穩定性的替代方案,驟然就要取消基測,教育部長「天外飛來一筆」又說要加考一個未經過任何科學研究的「國中會考」,無緣無故去限縮學生的考試選擇權,每天像在「拆未爆彈」,造成考生及家長更大的不安。這都是政治太過介入、凌駕教育專業的亂象問題。4 u' _6 D+ N1 {. O0 |. u L5 S7 W
! Q$ M+ D9 ^& Q( k9 K; Q" O
' u" U2 I4 c; h' G: \9 F0 I. \9 ZQ:目前政府提出的十二年國教規劃案還有哪些問題?
0 X9 p6 F: D/ d% \7 ?/ @4 f* p- v2 w4 t- ]4 u$ P
( i' A1 ]; [ g$ a
A:馬英九總統與教育部高喊一○三年就要推行十二年國教,迄今卻仍是一個空洞的政策口號,沒有固定經費來源,高中職教育的結構性問題也未解決。
" B: n% U$ q0 U6 B3 j( u
3 c' Q! X1 R, X% B+ |3 @# _+ O8 K要推動十二年國教,估計每年需兩百億元經費,但行政院長吳敦義卻說要採「零基經費」,教育部一年預算一千五百億元,因此被迫必須各司處挪減兩成去籌到兩百億元。. }) {( J: J4 e; w9 F/ Y4 T& P# R
8 l" M, G* A+ S) @1 |6 H: \
6 ~3 X+ U% w; y9 x
「如果現有支付九年國教的教育總經費,就可以不加錢而去延長十二年國教,這麼利害,那何不直接延長為十六年、二十年,以前的行政院長、總統都是傻瓜囉?」: M \, \& Y; W, j; L8 C
1 I' j- W8 q4 K6 v0 U) m8 U( W) z$ s* d1 i2 S! `' L( N( V
今年八月要上路的私立高中職學雜費拉近補助,就因此短缺經費二十多億元,如果不是各界質疑,行政院追加預算支付,根本無法上路。遑論未來十二年國教,沒有經費,要怎麼做?% g6 K8 S/ y, b4 Q8 v k
$ C+ g7 B# I9 t7 X
而且目前的高中職學雜費補貼政策,根本是在補貼私校不要倒閉,沒有從課程師資財務去要求私校提升,反而導致私校搶走公立學校學生,私立學校朝補習班方式辦學搶學生,公校常態教學成為犧牲品,負面效應已在發生。
7 X- c5 ~ v8 w, F$ _+ b5 a- X; u+ S; r: o- y
此外,高中職均質化還不足,家長無法完全信任免試入學的「抽籤入學」,怕抽到不夠好的學校,如果問題不解決,「免試入學」永遠無法達到、無法成功。短期內,勢必要採計在校成績或是有考試門檻。* ^% T1 f8 a2 a+ C" Y
5 h! d8 {) C ?; u% D t
$ `: P; M& k b" Z& [
Q:社區與明星高中的區分與定位也還不清楚?
* a0 k4 C( K8 ~$ X4 l2 L7 ? Z7 I' ^ L' K E9 R
! y) `0 f. ^0 K, `7 P' N
A:社區高中還沒辦法法均質化、讓家長可以完全放心免試或抽籤入學,教育部其實也完全還沒有去碰觸「明星高中」或所謂「特色高中」的問題。
* u" n0 h4 p* \2 X) @' k
5 u$ j# C/ ]) E' F6 h+ c3 G' ~7 @ Z( W) ]4 S4 j7 F' I! n# x
在國外,所謂科學中學等特色高中,因為課程師資的特色化,多是六百至八百人左右的小型特色學校。但是目前建國中學、北一女皆是動輒有三、四千人的大校,而且師資與課程沒有特色可言。, ~ L( J0 E5 Y* Q, U9 T
6 S: I3 J, h o% L$ f/ F- }( `; A' w; p9 n, I# Y8 a
教育部應該要讓高中透過特殊班級或是課程學群,或是比照國中資優班方式,要求特色高中開出八、九成以上的特色課程。# J+ [; g; {% \
, B! I1 t& e5 S' ?& S6 Y6 {* L) ^& H$ M; w5 g" X- h
但是教育部遲遲不去碰觸特色高中的問題,也不去面對高中職尚未均質化的結構性問題,卻一直陷入升學考試的不斷變動及爭議。這樣的教育改革能讓人心安嗎?" d8 ~& C! C3 h' M
! U7 Q( c5 G+ K+ |& }5 e U4 k
聯測應該停辦 維持兩次基測 x6 _8 i# y2 F1 l
! v, e( ~- y" Y, @
6 [3 Q9 \& r B2 Z0 gQ:如何可以改善?穩健改革?
% \: {3 F9 [1 Y. L& A2 b3 |$ P( [: U' U
3 o p2 p5 S, I. x; ?A:台北市教師會已在研擬提案,希望教育部能維持兩次國中基測考試,停止辦理北北基聯測,先減少學生的不安定與受傷害感。改革方案要更明確,且各縣市都必須對改革方案有共識。7 L( p1 l* u, n6 P* H' M
0 z# {) Z+ P2 j7 S/ Q0 Z! w/ [4 W
! {( Q \: t3 `. t& a; M
改革必須更穩健,不是每年都讓數十萬考生面對不同的考試制度,而且從結構性環節去提升高中職均質化,也必須有更穩定充足的財源經費去支持改革,目前馬總統與教育部急著要推十二年國教,但是對百萬學子與家長、教師而言,「正確地」、「穩健地」、讓學生家長可以「安心地」去推動十二年國教,才是最重要的。
4 ], E. t$ P# Z# d4 U,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