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781|回覆: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四書改必選,孔子怎麼看?

[複製鏈接]

37

主題

23

好友

18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86
在線時間
71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7-23 10:01:58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本帖最後由 祝福小鎮 於 2011-7-25 19:23 編輯 , E( z3 T4 d5 d/ }3 U# ^: A# s, D

5 |6 c4 {  q3 m% z6 x& ^# f四書改必選,孔子怎麼看?2011/07/06 來源:親子天下,作者:顏雅擇
& l/ u+ Z+ ~$ o. p- `' H; X
1 q: F7 a. F8 R# X- J1 p! x: m( @+ b1 L5 C, i! ?% p) J" E( x& b

- D- C' ^8 {( v# u8 F 4 K/ _5 t3 ^# Y, O& l- I  @
孔子最重視品德教育,但為何沒有親編一本品德專書傳世?
0 ]  ^9 Z7 V6 U( U & [, b3 }( B& U( O
教育部以反霸凌、加強品德教育為由,; n* v$ L3 |: }/ a
! s9 T2 b$ C4 }  H, y
將傳承孔子精神的四書改為高中必選,真能符合孔子品德教育的精髓?
6 e( Y. j5 Q; R5 i # v$ P9 l  a! \) y5 v; }

' d9 Z7 N' C& S$ K2 A' p
/ I) k2 |: i( h$ t- K# D " Y  ]0 h4 ]6 d; ?; ^

5 t8 E3 H% [$ y4 i: ^四書是傳承孔子思想的經典。
  C- V# G% c6 e# g- E9 F/ A5 ~ " a/ j; B' U- i

& j5 o) J. a2 D  E 6 _9 ~, S  C. p4 z4 H: u4 B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又最重視品德教育,如今教育部以加強品德教育為理由,將四書改為高中必選,好像很說得通。現在我大膽問一個問題:孔門四科既然德行列第一,孔子也不是不寫書編書(作《春秋》、刪《詩》、《書》、訂《禮》、《樂》),他為什麼不自己編寫一本品德用書傳世?為什麼四書中只讀到零零散散的「子曰」?為什麼四書中無一書的作者是孔子?& v/ F& g9 V# O  {0 I  F

/ @  H& b0 _2 _$ u# j) M / }" j, ~  \% e) c" }$ [% a+ l
6 O$ }, L0 f8 l# `# N) v
直接的答案是:孔子本身力行的品德教育,是不指定讀書的。請看<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品德就是認真生活、躬身力行,與讀書根本是兩回事何況有了課本,難免就要照本宣科,要有定義,有標準答案。偏偏《論語》討論品德,最大特色正是不給定義,也沒有標準答案。顏淵問仁、仲弓問仁、司馬牛問仁、樊遲問仁,統統得到不同答案,全看學生本性為何、遭遇何事、師生又如何互動而定?
+ X$ r: p8 H# U$ v7 u
- r2 Y% |: Q5 y9 `) L+ j  ^
9 ^, k3 [9 ~2 Z% U4 {7 Q8 ^& ~
四書必選不是品德教育的適當方法,不只是因為孔子本身不這麼做,還因為這違反孔子最重視的教育策略「能近取譬」。在<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這段,孔子說,無論是要教出懂得自立的人,還是要教出能發揮影響的人,教材都應該找學生最切身、耳熟能詳的例子。四書畢竟是兩千四百多年前的書,不符合「能近取譬」原則。 ! H: p  h1 J9 b
4 ?$ U2 H# m& ?& ^. D. P
" G7 d8 }9 D4 b- n, `  P
<述而>篇也有一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我舉這句,不是說既然孩子不想學,學校就不應教。如此解釋,義務教育就可以關門大吉了。這句「子曰」的現代意義,是教育應以孩子為中心,應多注意孩子正困惑什麼,而不是專注於大人想灌輸什麼。今日高中生也許正被父母高期待壓得喘不過氣,或被父母婚姻失和鬧得不得安寧;我們卻逼他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這種啟發與孩子的憤悱相差十萬八千里,騷不到癢處,孔子一定會搖頭的。" p1 h; T% z: @7 C

* u1 R: x% L& h( i0 Q* ]1 P
' b: p3 u& L5 }* Z$ s" ?9 R: N
- g9 \. `# {& k4 O3 K( s主張四書必選的專家想必都知道這個問題,所以都說教材會顧及在地性、時代性、實踐性(政大名譽教授董金裕語)。問題是,一九九九年以前,幾十年高中生都是必修四書的,「顧及在地性、時代性、實踐性」的教材何時編出過了?政策上路離今只剩一年,把審閱、試教的時程都排進去,出版商等於只有四、五個月時間,一口氣要編出四學期共四本書。幾十年做不到的事,如今幾個月就要做到,真是愛說笑。 2 y$ T; l, ?4 C3 H  e# V
5 u% a4 `  v; Z! `3 @& {* c! R6 [
) J5 L; M' y7 m7 a
拉拔「不良少年」子路" \" K' g/ ~. b9 S, t

+ X& X/ H- W- h( o4 u/ y" y# T  y
6 f' h* v; D8 a9 E
8 f7 }  W: @" }# P教育部次長陳益興在為政策辯護時,有說一個理由:「當前校園霸凌、幫派、毒品等現象令人憂心」。這位次長如果熟讀《論語》,就會知道孔子拉拔這種孩子,方式並不是要他必選什麼書。9 d; S% A7 d7 P: C2 {
: s' Z# [, p4 V% @, v2 P2 L- v/ U
$ u1 V7 f: p5 e5 W# V
6 P" t" p& y8 X' t
<先進>篇說子路一身流氓氣(由也喭),《史記》則說子路愛打架,隨身帶武器,偶然動手揍孔子,反被孔子「設禮稍誘」,才跑來拜師向學。子路如果生在今天,就是那種霸凌、幫派都來的不良少年。
8 g- K  s; w3 F, i( R 7 @& C- F# }* M  F

: H$ f- s/ |- X: Q, H* I/ a# F . Z( }/ D' `) H! e# N7 m
《論語》最多孔子薰陶子路性格的敘述;例如,孔子會主動稱讚子路的優點(<子罕>篇「衣敝緼袍」),有時損損他的剛強之氣(<述而>篇「暴虎馮河」),或虧虧他(<公冶長>篇「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在同學看不起他時又公開挺他(<先進>篇「由之瑟」)。教育部如果真對霸凌、幫派、毒品憂心,應該是從師生關係著手才對,例如加強輔導老師編制,怎是逼讀文言文呢?應該是讓這種孩子在學校中至少有一位可以完全信任的師長,一如子路之完全信任孔子,才符合孔子教育理念。
: A1 j/ G( ^% Q6 P) V 0 ?3 V9 k& [. U6 S
9 j$ ~6 D5 K& {: T* V6 F

0 a! ^6 c4 _& S四書改必選,之所以引人詬病又有一大原因,就是會排擠到其他的語文類選修,例如台灣文學、區域文學。很諷刺,《論語》其實只有一處真把品德教育與閱讀連在一起,指的正是文學閱讀。請看<陽貨>篇:「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興觀群怨分別指理解情感、洞察世事、學習與人相處、發洩負面情緒,都是品德教育精髓。下一段又說,沒讀過<周南>、<召南>,好比面牆罰站。<周南>、<召南>是關於婚姻、愛情的詩篇。這豈不意謂,讓高中生選修愛情文學、婚姻文學,讀張愛玲、珍‧奧斯汀的作品,衛道者也許不以為然,卻是如假包換的遵循孔教?7 {  E& j" x0 c: ?" u! [: I5 n' i
7 Z: \! p7 C0 _. x0 j* d) o

& E$ ~* I( D' a3 [. z7 u8 ~ ; `( C7 O  j3 ]/ {/ W( P6 V) j
當然,四書都是有益修身養性的書。但要從四書受益,一來需要長久浸潤,二來需要人事閱歷。盡性知命都是艱澀學問,十七、八歲怎可能懂?逼孩子讀,可增進辭藻是真的,包括「老而不死是謂賊」之類的罵人辭藻。但以為這樣有益品德教育,恐怕就應該想想孔子為什麼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 X1 X! ]; r/ v2 s  a
5 X! S% j2 D8 A2 Q

) A) d" g  V1 }! }: T, y 5 P' q5 H* e) L. U8 m. m& `
一定會有人反駁,說既然只要長久浸潤,年歲漸長後自然能從四書受益,為什麼不讓孩子先熟記文辭,讓他一生慢慢受用?問題是,這種「先死記、理解留給未來」學習策略的利弊,是可以公開辯論的。不給孩子自選,他難道不會愈讀愈煩,考完馬上丟開?而且,既然將來有用的學問那麼多,為什麼偏挑四書?教育部不直說「我高興」,扯進品德教育、霸凌、幫派,不很像<季氏>篇孔子罵冉求的那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嗎?譯成白話:不明講「我高興」,只扯些五四三,是君子最討厭的。: g: A" V1 ?% u7 e; W/ O

  u4 L3 j8 L: l/ K

8

主題

27

好友

1316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458
在線時間
159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7-25 08:58:5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祝福小鎮 的帖子% L0 T, S; \* f1 V7 n9 G

- J1 G' N0 ^8 P& @3 W: d好棒的文!
' K+ S% G% Q! l6 M3 w

0

主題

1

好友

23

積分

試讀班

Rank: 1

文章
7
在線時間
0 小時
3
發表於 2011-7-25 09:07:0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祝福小鎮 的帖子, o6 s. E) w: H  f7 E6 c
5 ]9 E. z; l! p
太厲害了的文章了,大力推~推~推~~~

117

主題

77

好友

9501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2805
在線時間
1336 小時
4
發表於 2011-7-29 08:09:14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分析棒極了!
! [% D/ _% G! L! x8 b: `$ P) }/ G8 [' J7 c- x: ~3 I
要匡正德性,不是只有讀讀四書,五經就可以的.
% I% B0 o% I/ I: j% P: B# ~& s
6 @2 c& `; X0 f) I. \2 n要身為父母的,身為師長的以身做則,才能有最大的效用.- j0 G1 L( v1 ?
! _7 F& a) Q5 x7 Q6 I1 j3 u3 ^5 a
現在的父母,當孩子進了派出所後,還再說 :"我的孩子很乖的,他不會做這種事的啦!. t/ `6 P1 J4 Z7 O' T2 w% c
+ Y7 M- s0 `% o) P; i
一定是那些壞朋友帶壞他的啦!"
% d3 E1 w% z6 p* r+ A! B
# |) j% Z' X! \  a# K有這樣的父母,我們怎麼還能期待社會有所進步呢?!
6 t1 y" H+ M! ?7 T- Q0 `+ d. R5 a* q0 ~3 ^
還是一切從自我做起吧!

68

主題

10

好友

435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672
在線時間
618 小時
5
發表於 2011-7-30 20:17:2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祝福小鎮 的帖子
7 y/ X1 |; G  ]2 L* _5 X- y: B8 X! s% }
作者的論點很棒!% S5 E8 N% w8 m# j, u
高初中以下學生的品德基本上大部份沒什麼問題啊,為什麼教育官員老是要認為他們問題很大,所以該上四書?8 Y% E( m& [  _/ ]% z
真正該上四書的反而是那些官員與民代,我們國家應該規定,準備當官或民意代表的,應該先經過國家四書考試,考不及格的就沒資格當官員,當民代!
( V9 b: p' V* N+ y" O8 o; }對了!要當醫生的,也該通過四書考試,只是考試對他們來講,並不是問題!

71

主題

0

好友

162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90
在線時間
504 小時
6
發表於 2011-8-6 12:45:48 |只看該作者
祝福小鎮 發表於 2011-7-23 10:01
4 \7 \5 ]' x1 v+ t6 f0 W6 E  K四書改必選,孔子怎麼看?2011/07/06 來源:親子天下,作者:顏雅擇
& D& H" O8 i1 ~! E' [& S) m5 t
# _9 T. ^/ ~* O
孔子若有知. U# @1 X) n: s* B  P1 {! v0 Z. |; |5 B
必定怨嘆-吾遺禍萬年矣!" S0 u, F0 ~! k" z' I: v  F6 `6 \

* q  T- u% B( k$ t- S" U$ d
遠離天龍國 永遠不回頭
個人空間能刪的都刪了
可惜不能自我毀滅
省得被開除!

0

主題

1

好友

38

積分

試讀班

Rank: 1

文章
12
在線時間
7 小時
7
發表於 2011-8-8 16:11:21 |只看該作者
打從小孩子有意識起' y' B' m3 Q" o& u7 n( b  ~& N5 Z
他們所見的人事物會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
4 k/ f% z4 h' v. C所接觸的環境和觀念 將形塑他們未來的人格及價值觀% N. C, S; L) m) k. C4 ~
如果政府以為教育就是 從書本上改良就能帶動人心思維" j4 P8 T: f; `, m5 U- o+ V
這個世界就不會有罪惡了" M! v" y) N, ]+ _6 C! U+ ~

0 g. D. m) ~9 o) x$ Z# n0 ^最根本的是環境/ b2 b3 L1 o/ L4 y" v: z4 _8 I
父母的教育,老師的提醒和價值觀的誘導$ d5 T3 u2 D2 S: w! E7 v9 ?
再輔以聖賢書薰陶% r% G# x: ^5 s* b( C7 A( Y
總不能課本講一套  老師教一套 回家又是另外一套
% b+ p' b  }8 m5 D  l$ g3 S這叫小孩何所適從壓 / B& W) w8 a- ^9 F2 G

. X9 t, q/ t9 I話說我很多以前學的 背的四書五經都忘了
- q* H0 H0 |% Q$ P9 j9 m那些也不過是三年前的事
, b0 d3 r  N# j2 I6 `$ f' ]% F即便我那時學得很順手 考試考很好* z+ i# n9 n9 {+ U7 H% l
那對當下的我來說  也只不過是個考試而已
: [2 W- j2 Q: U$ g. c/ W是基於考試的心態去念 去理解! y4 s+ w" {6 \0 u9 j: x3 ]* d
但不會認真的把它轉換到實務或對人生意義的理解
$ |1 }1 Z$ ]6 l4 G0 o所以  四書教是可以教
, {) A! t' V; H$ ?6 T" Y但是政府不要以為這就可以導正真正的問題
4 n3 U; l$ @  y  G1 u$ `因為這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 o7 x  ^. _& E+ _  m" Y

# ^; K3 l8 j9 P2 [8 l1 e+ Q& V$ t: D' h
" ?1 a& W8 {8 ~" F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