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記者何美如台北報導】塑化劑汙染威脅民眾健康,也重創台灣% e8 r( w4 W2 }
食品的優良形象,臺大詹長權教授預估,MIT形象恐怕需要十年以上時
8 Q# t2 q. E9 ^" N間才能修復。如何有效從源頭把關,讓消費者恢復信心?生策中心與
6 E2 C6 q. v! Z# Z. B' e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辦理「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邀集產
9 J8 a a) i3 F# ~1 R官學臨床、公衛、毒理、藥理、食品科學等專家擬定對策,希望遏止
: u4 J t e0 z9 I8 k! x類似的食品災難不再發生。
2 h, C. a5 g9 d& B" w) A 生策中心董事長王金平表示,此時的危機讓國人得以嚴肅地正視我3 N( q3 `( ^0 x* G8 N
國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應該停止責怪、推諉,全國一心,相信在大家7 ~7 R4 t$ A: z
的共同努力下,危機會化成轉機。尤其,主管機關一定要透明主動、
3 A6 s: @" g7 _/ D0 z" T) m; f% M: O2 x明快處置,所有措施要以消費者健康為第一考量,才能獲得民眾的信: Q6 ?$ r9 t M1 N
任,把國際市場再找回來。! \ C. l4 I6 V: R
1 K7 n1 v1 g0 y6 ^
事實上,從三聚氰胺、美國牛、塑化劑等食品安全風波接連發生,
. G8 p9 ^+ i$ p; U突顯出政府組織及分工問題,我們的食品自原料-製造-銷售分屬不同: @' `; o8 | P$ U
部會管理,原料食材由農委會把關、製造加工過程屬於工業局執掌、
3 B! T- K8 d2 n; _6 C上了餐桌的食物則由衛生署來稽查,但是這個過程缺少對掌管化學毒
0 E6 b. o0 G3 {# Z物管理的環保署。未來,應該如何加強各部會資源整合,是論壇中首" M% k; t4 D5 v2 B* T' `
要討論的議題。
/ u+ K, _. i: f1 i: Z- r* }" b 而這起塑化劑汙染,包括食品、飲料、保健食品等都受到波及,如
$ d9 G- C c- \2 S何建立自主管理辦法?臺鹽董事長洪璽曜認為除了法規,廠商觀念也
1 f( P4 G( C* [' A+ }需要再教育,譬如在進原物料的時候,應該不定期到現場,就人、物- H0 D; f0 K) ^0 f8 ?
、工廠環境進行訪查,至於即將推動的食品履歷,台大教授許輔建議
4 i, G1 k) _1 n源頭管理應延伸自進口原料,尤其國內食品原物料80%是進口,所以食
9 D5 d% ~: R5 e* Z品的履歷,從入關就要開始記錄商品國際條碼與批次標號,台大詹長+ u- y+ ]& U) r
權教授則建議應該仿效歐盟推出的「化學品管制」,從源頭監控有毒
1 J2 H: a+ T# L) h化學物質流向哪些下游廠商,才能有效防止黑心添加物,流入市面。$ _ j9 {# Z4 g8 [/ j6 T
對民眾來說,此刻最想了解吃下肚的食品,有哪些潛在風險?如何
- j$ R; u t8 \, j避免這些危害接觸?其實,塑化劑也存在於環境、容器,甚至藥品當0 P/ x+ f' O! g0 O+ P
中也是容許使用的,包括美國、大陸也將塑化劑納入藥典,為了減少% P' R' ^ `5 d6 E& E& D. S
國人恐慌,生策中心也邀相關學者及毒物科醫師從公衛角度思考,希7 k5 m! Z& B3 ?( j, T
望協助政府訂出標準依據,讓消費者放心。
' f ^" r; j* e8 m$ i
. w5 S9 x, I9 s# W% j5 x( g3 w, L W
" X' q8 P8 v8 M)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