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0474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1
- 貢獻
- 268
- 活力
- 889
- 金幣
- 4899
- 日誌
- 44
- 記錄
- 15
- 最後登入
- 2016-12-1
 
- 文章
- 717
- 在線時間
- 130 小時
|
美味的荔枝正當季,網路上、LINE群組卻瘋狂流傳一段大陸視頻,說吃完荔枝做酒測會有酒精反應,警告大家不要邊開車、邊吃荔枝,影片中藍衣男子親自實驗,只吃一顆荔枝也檢測出51mg/100ml的酒精濃度。荔枝味美鮮甜多汁,怎會暗藏酒精?小小一顆荔枝,真的會害大家「酒駕」被罰嗎?
V" M& L2 ~4 Z6 l# j. A" {0 C0 c
: M% _. [8 G2 k; ?0 `台灣酒駕罰金真不是普通的貴!騎機車最便宜罰15000元,開小型車最少也罰19500元,雖然通通2萬有找,卻沒人想吃紅單。因此當大甲溪一看見謠言影片,大為震驚,立馬召集追追追小組開會,兵分三路調查真相。0 P5 T3 f$ d4 i3 N2 T5 Z2 \
% i6 \+ J) G+ z3 q# k首先,吃荔枝真的會有酒精反應嗎?答案是超過九成都會。這個疑問隨著謠言瘋傳,從上周起陸續有多家媒體報導,甚至就連客運司機、素人、警方以及記者都曾進行測試,醉月湖整理各家實驗結果後,發現以下特點:
! I) y0 x# h7 X+ C. s Y9 A w8 `
: d& Z* p/ b2 Z* `- g( u: j! q" R1. 逾9成實驗者吃完荔枝,都測出酒精反應,但不一定超標$ E8 X# W, [ a* E) M8 E3 ]" D
2. 有人怎麼吃就是沒酒精反應,可能與體質有關4 d. _# J7 \. J
3. 荔枝吃越多顆,不代表酒測值越高,有可能吃2顆就超標,也有人吃6顆都未超標1 C- y, K' z6 g& E( y
4. 休息3~6分鐘後重測,酒測值會降為0,甚至有人10秒後就歸零
9 _" H% j* r8 Z m) [$ n4 q; U
: w! }1 y0 q4 m! \; I1 d+ J1 @2 @從上述結果來看,邊開車邊吃荔枝,的確有很高的機率會被測出酒精,但不一定會超標被罰錢,而且吃完荔枝等個幾分鐘再測,酒測值就會歸零。或許有人仍擔心:萬一我的體質是會超標那種,怎麼辦?
; ?/ X! j R. x3 c6 _9 @: K9 _& |
I+ A* N1 Z+ U: h( G" H別擔心~台中市警交通大隊作荔枝實驗時,發現按規定先漱口後再吹氣,酒測值也會歸零。醉月湖特地請教警方取締酒駕的SOP,也發現大家可透過「漱口」捍衛自身權益!" d6 W# x( K8 c( b5 x
2 b7 w0 `# y2 F3 Z1 s. s, y& _台北市某分局廖姓員警指出,警方酒測開罰以機器數據為準,不會讓民眾測第二次,但他們會準備礦泉水,提供民眾漱口用;如果不滿酒測被開單,民眾可持單向各地分局申訴,若收到申訴回函仍不服,可再上告法院,不過廖姓員警也提醒民眾,曾有遇到案例是,有駕駛酒駕,但聲稱是喝蜂膠而不是喝酒,但因有些蜂膠內含有酒精成分,假若驗出酒精反應依法還是得開罰,因此特別提醒民眾要注意。另外,醉月湖也貼心列出警方酒駕開單的標準,基本上分三等級,大家可要記好囉:* Z: X/ T' x" I* @ i& L
. r0 j9 I. b5 u" Z7 w4 m' [- ]
0.15~0.17mg/L:微量超標,警察依法可自行決定直接開罰,或勸導不開單。
7 r; }; ] p8 B( }8 E+ T' X0.18~0.24mg/L:直接開單,認命吧。
+ x+ p* N8 g6 M' x0.25mg/L以上:必開無疑!你的酒量已觸犯《刑法》公共危險罪啦!* _6 a+ A: \' y4 E$ n: V- T
9 l) q F+ {& l9 b: U8 s) _
「吃荔枝不開車」其實是去年大陸的舊謠言「福州司機邊吃荔枝邊開車被查出酒駕」,最初是一起新聞事件;今年除了在大陸重新流行,也換成「開車前不要吃荔枝」的標題在台灣到處流傳。
% }/ T) L. |4 ]5 j% a( H+ S K3 E. ~$ O( n1 [! L7 i! _
但到底荔枝為什麼會冒出「酒精成分」?大陸、台灣警方都認為是荔枝糖分較高,混入口腔中發酵而成。醉月湖也問了教理化的涂老師,涂老師認為是因為水果本身可能已經有些發酵,因此入口產生類似酒精的成分,而荔枝糖分高、殼軟有空隙,酵母菌容易跑進去,所以過熟就發酵了,但他認為只要漱個口就會沒事。: X' \; C+ n9 s0 r2 ^1 G3 A" q
$ d- C6 W6 Q' d* C2 s, y
提醒您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http://m.nownews.com/n/2015/06/15/17191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