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533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506
- 活力
- 980
- 金幣
- 4620
- 日誌
- 0
- 記錄
- 10
- 最後登入
- 2024-8-29
![Rank: 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文章
- 281
- 在線時間
- 172 小時
|
* v" @: _" i' V
查爾斯•克洛弗 報道
; I$ N R; e4 H- X
6 V7 z* W& f1 O3 z. z, z. ]+ ^4 Y2013年,當美國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因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而面臨10億美元罰款的威脅時,該公司采取了一種新穎的對策:為自己辯護。這在中國被視為不同尋常的舉動:面對北京的官僚體制,外國企業往往只是認罰。
5 X& C2 d$ E# B7 r. v/ N
1 C' S6 c. K8 e6 E“多數公司只想交了罰款,然後翻過這一頁,”北京一名律師稱,“從技術角度來講,他們可以上訴,但是,你想想,為什麽要讓自己處境更糟糕呢?”, { a6 N, c$ c* ]2 E5 j
6 z4 E3 [6 i! q/ H一年過去了,尚不清楚高通的策略是否奏效。隨著裁決時間臨近,這起閉門調查已經涉及國際外交和含蓄的威脅。由於官方媒體攻擊高通聘請的明星專家,該案一度進入公眾視野。不過,該案有可能重塑全球智能手機的專利體系,這是更加利害攸關的事。! `! t- q* b1 \7 ]1 {
9 F* O4 n3 S1 _8 H+ X( N r高通正受到中國掌握實權的中央規劃部門——國家發改委(NDRC)的調查。發改委有著令人膽戰的名聲。用另一位律師的話說,發改委的贏率“就算不是100%,也相當接近”。: h0 Y- S. p4 W
3 x4 ^/ m4 l) H9 K這是一個高通輸不起的案子。可能的罰金——最高為其上一年度在華營收的10%——將相當沈重,但真正的風險在於,北京方面可能強迫高通降低對3G和4G智能手機收取的專利費(目前為全行業最高),潛在導致高通在其他市場面臨類似要求。8 H& n# q0 {- u8 ^
% j# {# ~( m7 d. p k: q
“這將對其業務模式造成毀滅性打擊,”桑佛•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的半導體行業高級分析師斯泰西•拉斯甘(Stacy Rasgon)稱。! }: f: S/ v$ _# v
$ W3 Y' I" N9 ^) G* a0 F( @
高通案之前,已經有多家美國科技公司冒犯了中國當局,在華外企日益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 r y: b6 k6 {% j- [
* R" {- t: ]5 d% Y$ W
北京的官員也一直在勸阻,有時甚至禁止國有企業和政府機構購買蘋果(Apple)和IBM之類的美國高科技公司的產品。去年7月,微軟(Microsoft)的幾處辦公室遭到中國另一家反壟斷監管機構——國家工商總局(SAIC)的突擊搜查。過去兩年,發改委啟動多起針對海外公司的價格操縱調查,引起人們關註,所涉行業從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包括達能(Danone)和恒天然(Fonterra))到汽車業。0 }" I5 m; H4 A0 h7 ^
, @! A# @9 K2 X9 z' u# [4 G
- S/ \! X" l }$ E6 ~0 J* Q- L! d% a/ t2 W
內部人士; q; J( B7 ?5 t1 j& T- p
9 d9 |* G8 [3 ?+ D' K
2014年2月,時任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公開暗指高通是“專利流氓”,稱“有些公司擁有知識產權之後,實際上在濫用,用擁有的專利,實行歧視性的價格或者收取高額許可費用”。面對一場全面爆發的危機,高通采取了一種積極辯護的策略,包括聘請曾起草2008年中國《反壟斷法》的經濟學家張昕竹,試圖證明高通沒有違反該法律。
7 f5 E/ }3 W u3 t7 i! K# h% c u' D8 ^( e7 g6 N3 f0 J
在中國反壟斷法領域,張昕竹據稱是最頂尖的法律顧問,也是收費最貴的,他承認每小時收費800美元。他是中國社科院(CASS)的經濟學家,曾在圖盧茲大學(University of Toulouse)獲得博士學位,師從讓•梯若爾(Jean Tirole),後者因監管方面的研究獲得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張昕竹在上世紀90年代末回到中國後,起草或幫助起草了很多法規,所涉範圍從反壟斷到電力市場改革,如今這些法規正規範著中國市場導向型的經濟。8 E0 c" ?) H) v0 \ r8 b; k
' w5 D. m' O6 m+ W* e+ [4 L
他也曾是向政府提供反壟斷建議的一個精英委員會的成員,這一職位與他為被指違反《反壟斷法》的私營企業擔任顧問的收入頗豐的副業略微不相稱。
9 i+ N8 t& z8 }2 C
: O5 u0 ^9 o, _ [: b/ h北京一名外國律師稱,高通聘請張昕竹的決定是一個“危險的對抗性舉動”,特別是後者曾屢次頂撞中國高層。他曾經批評政府在運用他幫助起草的法律時尺度不一致。, q) W9 F, j9 ~0 N' {) x% B
( d: b3 b7 d& M, a
發改委對於2011年張昕竹痛批該部門辦事方式的舉動本來就耿耿於懷。因此,當去年8月張昕竹與兩名美國專家共同編寫並提交一份為高通辯護的報告時,他立即被指責為涉及利益沖突——“東食西宿”。. K, Y& o5 h; \7 s
* a7 D+ F' c0 w% i官方的新華社發表社評稱:“在很多時候,張昕竹們的行為甚至會直接威脅到國家安全。”張昕竹被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解聘。
6 i* g; V0 l* J& {, W* A, k. B8 v! [" i
去年9月,許昆林稱:“我們對照國務院專家咨詢組的工作紀律,發現他嚴重違反了工作紀律,這個事情首先是不妥當的。”
" c6 M: x2 P- l: u E+ a i& B% Z3 X' f
張昕竹稱,他的家人遭受了某些“後果”,但未具體說明有哪些後果,不過他同意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采訪以正視聽。
9 { R$ O; w( ?% U: v9 L
( H" N! {& _8 {* u9 e$ j“我多數的朋友都說這不是個好主意,他們認為我應該保持沈默,”他坐在離他家不遠的一家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廳里表示,“(但是)我沒有利益沖突,因為我只給高通提供咨詢。”他補充稱,他在委員會的職責並不涉及在具體案件上為發改委提供建議,而且委員會所有成員都在從事私人咨詢顧問的副業(這一點得到了另一名成員的證實)。6 @$ i% C9 |1 Q. U% a4 G9 M' s+ F
* y$ F/ e$ ^# O% `7 K高通已經否認與張昕竹存在任何直接的財務關系,後者受聘於芝加哥咨詢機構Global Economics。; h" |. V8 L' J7 z- ]
' l3 [. b; b& L% P3 J8 x9 g2 W7 y
高通當時表示,“聘請經濟學家為反壟斷當局提供這樣的經濟分析,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政府調查中都是常規做法。”
6 g( V) T1 W. ]- U" w
* A Z% f" L# D* c) ~張昕竹認為,他是因批評政府而被解聘。3 B6 C# l7 {9 l, O; n
3 _8 e) b( }9 T& J }9 g7 b
“弗蘭肯斯坦”式的焦慮1 ` D( v( O# h& t; U! `1 i* K
% N1 y7 d' A5 H7 I* \他認為自己起草的法律已經變成官僚機構爭奪地盤的一件武器。“這些機構故意曲解這些改革,以此作為增加而非減少管控的借口,”張昕竹稱。& ]+ m( P0 q8 ]# R
1 F- O1 l" e/ s3 u$ [1 q. O
中國美國商會認為,中國有關部門的做法非但沒有讓自由市場發揮作用,反而固化了國有部門的地位。該商會在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中國尋求通過《反壟斷法》強化這類(國有)企業,並以明顯無視《反壟斷法》的方式,鼓勵這些企業鞏固市場實力,即便這麽做有違競爭法律的正常目的。”4 X- R% u0 p( |& L
. F8 e/ Y8 f/ |% S. S
如今,對自己參與起草的《反壟斷法》,張昕竹既有父母般的疼愛,也有弗蘭肯斯坦博士被自己發明的怪物追殺時那種緊張的焦慮。張昕竹稱,“10至15年前,政府想進行真正的實驗。”他認為,如今他們采納了一個精心打造的制衡體系,並把它轉化為一根行政棍子,用於確保得到其想要的結果。
8 d/ m% E1 k3 i% y! T
& d' [# l( ], U$ _: Y* [“人們不敢進行認真的辯護。高通是第一家這麽做的公司,這也是讓他們(發改委)如此惱火的原因,”他補充稱。
0 ?( c' b8 {; T. S/ X. U% M
( K7 ?' L/ Z% {' K" v2 B( N) c發改委不接受有關其帶有偏見的批評,辯稱自己太忙,根本沒有時間去策劃針對外國企業的陰謀,而只是在接到“有充分事實根據的投訴”後展開調查。
- h( Y: R' [6 L* U
! i6 t% o% e" |張昕竹稱,不相信發改委對外國企業存在“固有偏見”,也不認為發改委受到民族主義的驅動。相反,他認為,是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之間不斷加劇的競爭引發了調查。
3 m L# ^# l) h! f, R& X# D/ S" l4 M% u" N0 t1 d, W0 h
案件數量的上升趨勢似乎支持這一觀點。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去年曾發表計算結果,稱發改委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啟動了20項定價調查,而僅在2013年一年就啟動了80項調查。與此同時,根據公開數據,自2011年以來,發改委開出的反壟斷罰單共計30億元人民幣(合4.8億美元),其中76%由外資企業或其在華合資企業支付。" Q8 J' @4 q9 y- n$ ?# b7 N
: r/ @2 `6 m8 R% ?0 m* G
對於指責其濫用機密資料或采用恫嚇手段的聲音,發改委為自己強烈辯護,盡管張昕竹受到的對待似乎與此矛盾。企業稱,他們經常被告知不能帶外國律師參加會議,並受到壓力,要求他們承認違規行為,否則會面臨更嚴厲的處罰。1 t; |4 @( V6 ]; W- S/ l/ Q* c
. g: s# G0 r9 k
“這是人治,而非法治,”張昕竹表示。他補充稱,因為發改委的失策,“《反壟斷法》現在在中國也在接受審判。”8 s' o/ a5 Q# w. i0 d& s, B
) n6 ^# s) R1 K, [! ?- d& j
發改委稱,聲稱其采用恫嚇手段的指控是“扭曲事實”,是“對我部門的侮辱”。
) x1 V' j% K% b/ o& v( ^! |9 h) I8 K: l% c2 F X' @2 Z5 i/ B
一名以匿名為條件表態的中國政府官員稱:“執法時我們臉上自然不會掛著假笑,我們可能會表現得更嚴肅。可能是我們在表示他們必須了解法律後果時,表現得非常嚴厲,嚴肅。”& V# n: D! Y6 ^! Z1 f! F, o' L
7 u; r2 @" O' }
”我們有義務警告他們(企業),如果不提供屬實的證據,他們將會承受什麽後果,我們有義務提醒他們可能擔負的責任,這不是恫嚇,”他補充道。8 N, C9 t0 H w5 m* a, J- G( k$ z3 b& z
) e \& D1 x; U7 d ]
高通以案件正在走法律程序為由,拒絕回答有關該案的問題。“我們將繼續配合發改委的調查,”該公司稱。
+ S6 H, j; K! N) r
' m& g8 M/ b& Z- |0 w8 Z然而,發改委並非第一家盯上高通的監管機構。2009年,韓國反壟斷調查機構以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為由,判處罰金2.08億美元。該公司在日本也曾面臨反壟斷調查。歐盟對高通進行過為期5年的調查,盡管後來撤銷了調查。高通還面臨著兩起新的反壟斷案,一起在美國,另一起在歐洲。2 J A" n3 q3 m
1 i0 L# x3 `% N$ C2 ^高通高昂的專利使用費——桑佛•伯恩斯坦公司的拉斯甘認為這是“卓越技術地位和優秀律師團隊”的結果——打擊了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而後者在一個日益成熟的行業正受到盈利壓力。
. y, {" T/ D+ a% Y6 Y, y
: l) o" F) h% E% ^) q( X行業遊說團體——手機中國聯盟(Mobile Phone China Alliance)秘書長王艷輝稱,該組織向發改委提交了一份投訴,舉報了一些有問題的做法——這顯然引發了針對高通的調查。
h$ n0 _" X( L! ~1 [) c1 R* p0 B5 x
賭註太大
# V# |1 `$ U* j0 x) r8 ]. t" k8 @" k: _& D6 O8 ?
王艷輝認為,高通對待美國智能手機公司的方式與對待中國制造商不同。他稱,以蘋果為例,該公司並不直接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相反,像富士康(Foxconn)這種蘋果位於中國的制造商向高通支付費用,且收費標準是根據原材料價格和制造成本,而不是手機的批發價格,導致整體成本較低。, n$ _# Z, V- e% M/ D- ^
, y( F$ t5 M, Q. _( g. C0 _
另一份投訴圍繞一種被稱為“交換使用專利權”的做法,即高通的客戶必須把自己的專利交給高通,以換取這家芯片制造商的技術。中國的電信設備集團——華為(Huawei)公開表示,這一做法“不公平”。! C# D6 v3 I) p/ G S
6 G0 \7 Z8 U0 M3 S/ e高通表示,對其與個別公司的關系不予置評,但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的知識產權律師遊雲庭表示,要證明存在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是很複雜的。
9 S% [* ~. s& I5 j
( T8 m( @* l: @6 G! s: V遊雲庭稱,“壟斷行為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除非政府找到證據,證明高通對購買其競爭對手產品的客戶提高專利費,或利用其大量標準專利強迫簽訂不合理協議,否則《反壟斷法》並不適用。”6 x: m$ I" V+ {5 x7 I ?. Z0 z
! Z: i5 P/ u4 h- N' ^5 r
“即使罰金是20億美元,它也能付得起,”拉斯甘稱,“高通財力雄厚。但是高通的擔憂在於,中國可能強迫其改變業務模式,而且改變幅度越大,就越難使其局限於中國。其他制造商會說:‘這些人支付那樣的價格,我也想那樣’。”
, Y0 N( Q N" B7 P, [9 E: U" U
: U% a9 h! E4 N7 v$ ?# V8 Z, \盡管存在種種法律上的較量,但事件可能幫了高通一把。自去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在北京舉行、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以來,律師們稱,他們發現發改委采取了一種新的態度。“沒人被要求來開會時不能帶律師,”一名律師稱,“我覺得美國政府的話被聽進去了。”1 X5 P6 I4 m/ V' |- J2 k' i
$ C- a2 |9 v: W$ h5 [
張昕竹稱,他不後悔接下這個案子,他說,中國政府官員的問題在於他們“有兩種動機:要麽不作為,要麽做過頭”。他稱,最近他們做過頭了。+ C: q1 {, v1 L, i! s0 Y: e3 h
# F7 `! m. Q- u3 i. Y! SMa Fangjing補充報道+ Z! f: l1 E. K( q+ f4 e
( ]1 Z. P, B( b- g' V6 Y4 @***************************************************
1 M6 [& n9 R) p9 y& J/ H* v( Y! h0 ^# R+ A. h
延伸閱讀:監管部門的制高點之爭+ D9 A. E f$ x% I- l& j, i( v
& A& c, F- @9 I0 J9 P% B
當“五年計劃”主導中國經濟時,發改委堪稱一個大權在握的國中之國。
/ Z& g3 C+ ^& b( L/ o2 ?4 ^) ?5 f6 U' b! L% B, S0 P4 C
如今,盡管其職能已經被逐步削減,但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稱,“發改委仍被視為一個部長級官員的小圈子”。“盡管其支配力不如以往,但它仍然保持著對價格的管制,從油價到停車費。”
0 `8 U! ?5 j4 B$ N$ r
* I3 ?0 a ^+ h& v靠著過去的名聲,發改委還發揚著一名在北京的歐洲商人所稱的“官僚企業家精神”,擅長於找到保持自身相關性的新途徑。其中一個新任務便是執行反壟斷政策。由於發改委擁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制定價格的經驗,它得到了在定價方面執行反壟斷政策的任務。
" E% x, h$ {, a6 J! `; W% O. k; B+ L9 r) Q: j$ y6 H
理論上講,反壟斷執法分給了三個部門:發改委(局限於定價調查)、國家工商總局(處理與價格無關的濫用市場地位的行為)以及商務部(批準並購和收購)。
% L3 _# s6 N# C; u) T8 o% R1 z( J- v6 S6 N! r! n* I5 i
在實踐中,用北京一位美國律師的話來說,這種分工導致了3個部門出現“地盤之爭”。發改委啟動對高通調查的幾個月後,工商總局突襲了微軟的幾處辦公室,開始調查該公司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而微軟在中國巨大的市場份額主要是盜版軟件所致。" _0 g* H4 | t" b7 B4 ]
) F$ A; L) d2 i# z2 q“發改委有一點也許可被稱為‘超級大部’的態度問題,”中國歐盟商會的伍德克稱,“即便是中國其他部委也覺得發改委不好打交道。”- P$ b/ ~ ^1 r* a
' N3 X$ o# b/ Z# Q9 y4 ^% j
美國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反壟斷局的前聯邦檢察官、盛智律師事務所(Sheppard Mullin)常駐北京的貝姬•科布利茨(Becky Koblitz)稱,中國監管機構的部分失策源於他們缺乏新法律的執法經驗。
0 Y: B) y/ n3 \0 v
# V8 }5 H, ?+ d- `- s“美國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ct)已經實行了逾120年,而歐洲的競爭法律框架也可追溯到近60年前。中國的《反壟斷法》僅有6年時間,自然會有某種學習曲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