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420|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輕鬆玩出學習力

[複製鏈接]

36

主題

1

好友

131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37
在線時間
1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10-8 14:07:20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4 I: R3 N3 L- R; Y. w2 `2 f& ]! d& ]
( j# r5 M, k1 {1 O8 B
爸媽必知!學習關鍵×技巧5 @7 P; O6 O( r3 ~2 N6 W/ E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指出:「注意力、記憶力、認知力等都是影響學習的關鍵,尤其以注意力最常被關切。」通常在孩子2歲開始觀察孩子注意力持續度,正常來說,3歲會有9~12分鐘的專注力,4歲應有12~15分鐘。原則上,從2歲開始直到3、4歲,若注意力的持續與玩遊戲的時間隨著年齡逐漸延長,對於之後的學習會比較沒有問題。
4 v+ Y% {( b1 J2 [( S8 O1 q. {0 ^8 P9 }: U! I# G
PART 1》認識學習力
! i$ K' ]. c( M; y, R9 ?
學習的7大關鍵能力
+ V0 Q2 M# l" B多數父母經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擔心他學習力差、跟不上發展進度等,但其實學習力強或弱是「結果」,造成因素多元且複雜。兩位教養專家就專業立場列出影響學習的能力,提供父母做參考。
' ]) F- _& E3 p% K  R, W3 m) x. N2 C, d9 |7 [
KEY》1思維能力, K! R3 r2 v% g* b
思維能力又細分為專注力、觀察力、判斷力及分析力。
) G  j& O# u: H4 w
+ z+ X% C& b& i& S0 c7 ~( |KEY》2創造力
- m6 d+ ^% D3 |0 a8 Z2 U有了思維能力,還需要發想更多的點子讓學習更好,是為「創造力」。" R( c& v& I6 x+ q; d: m/ Q
(1)推理能力3 x9 \# G+ I% e: o, Q4 a
(2)想像力
" v  t3 A  {' v. q+ x2 g* c6 t6 ~(3)規劃能力( Y  J& s% Z+ O- K" ~$ M7 W# [
(4)執行力, {! q3 n0 p" b# ]. t
(5)美學能力0 y* s# x  D8 N  s

  M4 {* f1 f) sKEY》3語文能力; D) Q' n) L* Z2 O" K2 a' `" r" P
語文能力包含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張治療師指出:「與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讓別人清楚瞭解。」8 H  D% ~8 O( d2 n  D( Z) Z
(1)理解力
/ }3 j# B: g0 t+ k$ z(2)寫作能力1 ^6 Q: u0 I, `) g6 i  R
; W# h. ], _; {. ?. i! ^
KEY》4領導力
. P7 Z% l, G: `. D在地球村的世界,不能只是一個人單獨學習,必須與他人互動,例如:向老師請教、與同儕競爭等,這時領導力扮演重要角色,張旭鎧治療師表示:「領導力是讓孩子走入世界的重要能力。」
: z0 D9 D9 S' `(1)解決問題的能力' n! R- e* K+ T8 d1 o  g
(2)責任感
* g( W/ B# Y8 X(3)情緒能力! O& m  v* v1 A6 B
: q9 F: x  u+ X3 ^6 j
KEY》5記憶力
, u* R( I3 X' V6 _9 P記憶力,亦即孩子能把看的、聽的等有過感官的事物重覆做出,王宏哲執行長舉例:對於常聽的兒歌,孩子能跟著熟悉的旋律哼哼唱唱;或知道蘋果的顏色是紅色。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記住符號,像是數字1、2、3或英文字母A、B、C等。5 C* ]8 o' \3 l* x

( B+ h0 D" C) h: pKEY》6認知力8 l& R( X. x: w  ]( J9 b, H
關於認知學習,王宏哲執行長指出:「主要是抽象概念的形成。」包括顏色、形狀、大小、長短、數量等。與抽象認知力相比,具象認知力會先發展。0~1歲半時先認識實體物品,例如:路上跑的是車子,或知道身體五官等具體認知。到了2歲,會有數量的認知,以及挑對正確顏色。3歲時,除了知道蘋果是紅色,會指認、命名,認知學習會越來越抽象而複雜。
+ `1 H' F( R# n7 v) `% R8 F* `
: q( L& D$ X& \0 @& gKEY》7感覺統合
" `2 b3 U; d8 n! {感覺統合是學習力的基礎,特別是嬰幼兒時期必須重視感覺統合的發展。王宏哲執行長指出:「感覺統合如同打地基,如果地基不穩,3、4、5歲的學習變得偏向技巧,孩子會覺得困難。」感覺統合會影響手部的精細技巧、精細動作發展,如果孩子的點跟點連在一起、畫直線、圓形等技巧還不純熟,就讓他上才藝班學進階的塗鴉技巧,容易產生高度挫折感而排斥畫畫。
' {% r+ f( _! S3 t$ W* r5 B1 }- L& f+ n8 Y( _5 \8 q
Do Lessons,輕鬆提升學習力
4 A3 o, f. J$ F) y: I父母陪伴、引導孩子學習時,應先做好哪些功課,不僅孩子學得快樂,同時事半功倍,輕鬆提升學習率?. F/ H' Z$ F5 g' d8 r" f1 K, I
1.了解孩子的優勢能力
6 h4 x% C8 n7 h7 r6 l. ?1 `2.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1 L* }+ ]4 f* u* ~- j
3.正向肯定
6 e+ l: A3 r1 C0 i/ m4.耐心陪伴" _) W7 Q2 J! X& `$ Z+ E; a2 n
5.引導孩子找出興趣
2 h" z# _% d7 U9 n9 p0 `" a8 q* l2 C6.親師多交流: }5 _' t) v1 h

3 a$ R* b8 i+ e: ~- B/ {/ @) hPART 2》來玩吧!學習好有趣5 X$ F9 A5 L- Y
0~6歲,學習UP有方法
$ u3 f4 n; G% {9 v, k0 E5 \每個孩子喜歡的學習模式不一樣,必須倚賴家長發掘,王宏哲執行長觀察到,有些孩子喜歡手作方式、有些透過圖卡的視覺記憶、有些孩子喜歡透過聆聽,例如:三角形跟酪梨的形狀很像。盡管如此,多數孩子喜歡遊戲學習,王執行長指出:「遊戲育兒很重要,學齡前的孩子應該大量的玩,讓身體、手、腳動起來,藉由遊戲方式引導孩子學習。如此一來,孩子有了學習動機和興趣,才會提升學習力。」
' X( ]% B/ H+ d1 [9 }, V& M# P
* k, L! h, t/ y. `$ T0~1歲》探索學習$ A1 k; m1 Z2 G: Z8 O
動態遊戲
. h7 ^( v# d; W0 J. h3 V( V0~1歲最重要是探索學習,張旭鎧治療師表示:「例如讓孩子探索、熟悉環境。」所以從0歲開始帶著孩子認識環境,當他躺著時引導他四處看、跟他說話互動;7、8個月會爬、甚至扶著站、扶著走時,可用動態遊戲吸引他。最簡單是在地上滾球、或玩小汽車讓他追。
; o8 R5 i4 g$ t: e( I: f5 \8 F; r7 ]: D, b3 O3 \+ q
當孩子在環境裡移動時,就開始他學習的第一步,例如他要追小車子,直線不見得是最短的距離,也許中間有一張小沙發或小茶几擋住,他必須懂得從旁邊繞過。
% J" X. N$ |! D9 B6 Q5 P- u3 p+ B$ i) f7 T# P, v- d
除了探索環境,還有自我探索,王宏哲執行長表示:「對於1歲前的寶寶,可以讓他藉由自己的身體玩遊戲,因為這時期是知覺發展的關鍵期。」
- D3 ~: t) i# z8 v+ Z  H' J! q
: A. K0 q4 k  N* q- F靜態遊戲# w# M$ N, T) X' W* T, j
讓孩子聆聽音樂,張旭鎧治療師指出:「父母同時觀察哪些類型的音樂助於寶寶的情緒穩定?哪些音樂可以讓孩子有精神?」像有時孩子剛睡醒,還想睡覺賴床,或孩子在學習時缺乏動力,聆聽有精神的音樂可以助於振作精神,讓他有衝勁投入學習項目。2 i$ Y7 Q) U' a
: }1 {' _% V5 U( c/ o
1~2歲》增強物我關係
, ]% o, s, _( c5 r" a/ m5 [動態遊戲3 I: _$ F2 k7 N) l0 Y* w
1~2歲孩子在學習應增強物我關係,引導孩子瞭解操作物品與自己之間的關係。張旭鎧治療師解釋:「當孩子知道物體對我的作用與幫助,知道物體與自己之間的關係,有助於他的操作。」因此,讓孩子練習收玩具,藉由遊戲方式引導孩子、幫助他進行視覺的觀察,讓孩子實際操作,他會學得很快樂,更願意學習。  @! q7 A$ o& F' Z

" L' ~. y& e0 p! G' R+ q( y1~2歲孩子會跑、會跳,肢體動作發展越來越多,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到戶外跑跑跳跳,並增加一些球類遊戲。另外,王宏哲執行長表示:「也可讓孩子在日常生活執行配對遊戲。」  w6 Y& Q( R' q8 f; `, o

& t: D" G4 w& G, B/ R& J例如:讓孩子玩三角形對三角形的洞、圓形對圓形的洞等玩具,如果父母陪著他玩,適當給予讚美與肯定,對孩子的學習更有幫助。像這時期的孩子很喜歡玩插座和插頭,其實這是配對遊戲,不妨讓孩子大量玩配對玩具,可以降低他再玩插頭的機率。
5 Q& g/ H% l: \% q6 }' n6 x& b- K4 l8 {" T2 }
靜態遊戲+ A# ?: A, h! k, F2 H
這時期的靜態遊戲可以讓孩子玩積木堆疊與排列,張旭鎧治療師指出:「除了積木,也可以排小汽車、小火車等。」雖然遊戲較為中規中矩,但孩子瞭解規則後,將來才能發揮其它創意。再者,這亦助於孩子將來整理他的文具、課本、筆記本,而且他會發現將文具、書本排列整齊時,會讓心情好,學習更有效率。$ d  _  ]/ l# F9 t
0 F+ Z* K6 N% Y" m1 K' D
2~3歲》認知體驗0 h" L  e0 X4 \% C$ D
動態遊戲, j' ~7 `6 u2 @- S
在遊戲當中讓他接觸要學習的東西。8 E! _" Q7 x; r% @1 j- G
2~3歲進入認知階段,應給予他認知體驗,不過,張旭鎧治療師表示:「並不是直接教他認識顏色或數字,而是在遊戲當中讓他接觸要學習的東西。」例如:媽媽做數字圖卡,或將色紙寫上1、2、3等數字並放在地板,讓孩子玩跑跑拍的遊戲,媽媽引導孩子:「我要拍1,1在哪裡?」讓孩子去拍打,無論孩子拍的數字是否正確,他在跑的過程得到樂趣,而且媽媽公布答案時拍給他看,下次他會知道那是1。讓孩子在體驗過程學習,建立愉快的經驗,當他覺得數字是好玩、有樂趣,也才願意學習。9 i; ]! {$ [+ M; u
! j- K. ?7 P7 L+ n! Y7 E2 I
除了教導辨識物體顏色、數量等概念,2~3歲孩子會跳、會跑,動作協調更好,可以結合比較困難的活動,像騎腳踏車、滑步車等,或讓他玩跳跳馬、搖搖馬等刺激前庭覺的遊戲,滿足身體想動的欲望,讓動覺發展更好。此外,這階段孩子也喜歡高高低低的遊戲,可以讓他盪鞦韆、溜滑梯、爬樓梯等。/ R* U, {2 x4 F* i9 S; Q0 i
, F* l5 e2 {" f1 v  @2 U
靜態遊戲6 N0 D3 i7 W4 b+ u
除了坐下來靜態學習,手部操作也很重要,張旭鎧治療師指出:「從孩子2歲開始可以讓他從事精細動作的練習,例如:串珠,當孩子在串珠時,媽媽在旁一邊數:「1個」、「2個」、「3個」,漸漸孩子會在意媽媽數的數字,並從中練習數與量的關係,同時他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5 d8 C( q6 w; o1 z% d0 }9 R" z" w5 X$ R" k& L, c$ g5 i# T
3~4歲》生活經驗
3 u8 r$ S" L! Y' ]: b$ x7 I3 K$ g' V; R動態遊戲
' ~! A! c5 f, h; f' e" U! U' Q3~4歲學習的項目必須與生活有關,孩子的大腦才願意接收、學習。張旭鎧治療師舉例說明:「配對遊戲也許從小就開始練習,但現在可以更精確的執行。」
# U3 B9 D! b2 a: O# L
) S5 P1 R6 Y9 X5 u+ c6 H0 N, k& U3歲的認知會大量增加,王執行長建議可透過操作來學習,包括畫圓形、三角形、方形等,同時結合手部操作與認知訓練。另外,也可整合動作與聽覺,例如:教孩子將手指放在鼻子上,即是聽覺的回饋與學習。
% D" [2 {3 u% B
0 E6 T7 R. p6 \8 {( G" E8 Y靜態遊戲# B- |0 E$ P7 z! u, Y) ]
4~5歲應增加靜態活動的時間。4 v2 N% }' U4 m; O; n
教導孩子聽故事、閱讀時,如果父母不知如何吸引孩子,不妨讓孩子欣賞卡通影片,不過影片結束後,必須讓孩子有實際表現,例如今天看「灰姑娘」的故事,請孩子在圖畫紙上畫灰姑娘的衣服、顏色;看「小紅帽與大野狼」的故事,請孩子畫出大野狼身上的東西,或表演大野狼怎麼走路、怎麼說話,讓孩子的大腦運作今天所學習、所接收的。7 w1 [* _: A7 e; v

( `0 X5 X4 R0 R2 ?4 e另外,4~5歲應增加靜態活動的時間,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以準備銜接小學,王宏哲執行長建議:「靜態活動應逐漸延長至20~30分鐘,同時觀察孩子靜態活動的思考能力,例如:玩積木、拼圖、聽故事、閱讀等。」
( a5 }! l. ]$ ^& ]( z, _1 t' k4 T2 P; o7 \0 _. }  r! T( y- K
4~5歲》運用想像力
* C; Z0 l7 o1 u& L+ h  j& a3 o
動態遊戲
4 [" ]# `; o) {8 x為了鼓勵孩子學習,想像力很重要,而最簡單的動態遊戲即是扮家家酒,張旭鎧治療師說明:「孩子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做任何事。」像孩子看了體育節目覺得很有興趣,他可以扮演體育選手在公園跑來跑去或跳來跳去,因此,扮家家酒不只侷限在家裡,此外,父母也不一定要買鍋碗瓢盆的玩具讓孩子玩,可以讓孩子直接用黏土捏成碗、蔬菜等,藉此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x9 |5 ^: R5 v& ]

2 A) ?6 H2 U5 t3 t" w靜態遊戲7 t2 j+ x8 |2 ]7 h2 k1 O4 i
可以讓孩子塗鴉,不過別干涉孩子的握筆姿勢,而是先讓孩子拿筆產生興趣。當孩子願意拿筆,為了表現更好、更有效率,大人教他正確的握筆姿勢才會願意學。倘若從小糾正他的拿筆姿勢,孩子有壓力容易降低學習意願。
2 a; z, O8 h. B
7 s( a" t! b7 r' h  h因此,當他用力塗塗畫畫時,可以問問他:「這是什麼?是車子嗎?」當孩子發現車車畫得越來越像,爸媽看得懂時,他會想畫得更好,若他發現這樣握筆會塗不好或塗出格子外,他會有興趣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當孩子握筆越來越好,學習效率才會提高,將來也會願意寫字。6 T) S: w/ U2 a/ G! B
* h( L$ l) e( N9 A% Z2 v: R7 n
5~6歲》延長靜態活動% L* h9 N1 V& D" V5 R( s. H
動態遊戲
4 }) \/ k; D" U2 U+ V* v6 h0 f5~6歲是大班階段,為了銜接將來的小學生活,這時的活動應由動態轉向靜態,且靜態活動時間應延長,比較建議讓孩子進入閱讀世界。
# U5 s6 j+ ]0 J1 B& S; |4 G
# g; r; K9 U. J7 j2 |2 V4 K而孩子閱讀完後,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將讀到的內容、接收到的訊息實際操作,張旭鎧治療師舉例:「像是讓孩子畫出來、用積木或黏土創造書中的世界,甚至帶孩子去沙灘用沙子雕出城堡等。」) Y$ S5 f$ f( H- N2 T3 g) [* X

9 J% d) J3 u1 w靜態遊戲
: M) T; o, T) R1 c/ e希望孩子靜下來閱讀繪本,一開始建議由爸媽帶著孩子閱讀,慢慢地請孩子重覆爸媽所唸的內容,雖然孩子對於文字認識還不多,主要是靠圖像來記憶,不過,爸媽若在旁提示,他會記憶得更深刻,慢慢地孩子會產生興趣,喜歡拿繪本請爸媽講故事;久而久之,故事越講越長,延長孩子的專注力與持續力更強。  B8 |" G; n) k2 c

1 o3 j! s  V, E$ U2 P% ~幾個小提醒,孩子學習更有力; Y6 k8 U' z, y: K5 Q
當爸媽陪著孩子學習時,兩位專家還有幾個重點要提醒:
- h  o6 j: A7 D1 [$ {) Q4 S( I% i: `- r4 F
Note 1.順著孩子的興趣
* w% W, L; x6 B' F$ x6 k3 _
瞭解孩子的能力,從中培養他的興趣,將學習結合孩子的興趣,孩子會覺得好玩、大腦才會接收。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將學習變得有趣,可以先自行回想小時候覺得什麼很好玩,用孩子的角度陪孩子學習、成長。
# q/ N8 I1 X7 Z' Y+ f/ ]2 i8 a! W4 M* p- M3 \
Note 2.帶孩子訂目標
0 V6 J7 I- R2 j/ A( @建議父母帶著孩子訂目標,而這個目標並非學習目標,而是遊戲目標。例如:今天預計要玩積木、黏土、扮家家酒,訂好每個遊戲的時間,一天執行完後,再跟孩子討論:「為什麼今天沒有玩到扮家家酒?因為黏土玩太久了。」藉此教導孩子規劃能力,慢慢再引導到學習方面。
2 N, {* ~+ F0 V
, x2 O% b" j4 rNote 3.動靜活動穿插3 l- a: E& [5 t
活動不能偏動態或靜態,若孩子比較好動,王宏哲執行長建議:「先讓他活動一下,再穿插10~20分鐘的靜態遊戲。」如果孩子整天動不停,無法靜下來思考,最好請專家檢測評估孩子的好動與過動是否相關。$ L; Z* f$ T) `0 v
( S5 ~7 Z; K% F" Z" M/ L, h2 Y# D
Note 4.適當地分心
2 b! \" s- m4 @' U. z( ?4 x. J
別要求孩子要一直坐好閱讀或同一個遊戲讓孩子重覆玩,造成大腦持續運作不僅傷能量,也會帶來壓力,張旭鎧治療師建議讓孩子適當分心,他會表現得更好。所以當孩子累了、在發脾氣,不妨讓他休息5分鐘、10分鐘,讓他靜下來喝水、吃點心、到處走一走等,回來會表現得更好。
; s) b$ Q) e% W( B
% j# W( g/ h, R. }+ Q/ Z, }Note 5.符合孩子的能力+ S: Z) C* Q; m# c
設計符合孩子能力的遊戲,有點挑戰又不會太簡單,王宏哲執行長表示:「遊戲過於簡單會破壞孩子的內在動機,孩子覺得無聊、沒有挑戰性。雖然剛開始設計並不是很容易,但家長細心觀察,會逐漸抓到適合孩子的目標。」* \1 J/ K2 B( o! x: k
% T+ A' E5 q/ _) @- i; b. w/ M
Note 6.適當讓孩子使用3C產品7 Y3 \* }8 B) e% w
讓孩子適度使用3C產品,畢竟將來生活會運用到,不過要注意孩子的使用時間,與3C產品保持適當距離,避免視力惡化或孩子沉膩其中。張旭鎧治療師舉例說明:「孩子喜歡看卡通,建議父母先篩選過並錄影下來,當孩子表現得好或完成該做的事,例如洗澡,就可以讓他觀看。」5 F! n4 k8 L$ {+ Q

; g! D; d2 @% S9 u7 y% A大量使用3C不僅影響孩子的體能,連帶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專注力、與社交能力,王宏哲執行長根據臨床發現:「過度使用3C產品,可能造成社交變弱、語言經驗減少、眼神互動,導致假性自閉症。」因此,他建議孩子使用3C產品時,父母能做到3個「C」:4 B. j' ]: Q% |1 m5 j3 q

5 ]7 J- S% K# L! k# D(1)控制(Control):控制孩子使用時間,原則上,3歲以下不予以使用,3~4歲以15分鐘為限,4~6歲則是30分鐘。
( m& i# p2 r. p& [) {% a8 k1 |* P: N+ w  P" j# w5 D
(2)陪伴、篩選(Company):父母幫孩子篩選內容、陪著他玩,避免孩子遭到誤導,像有些遊戲軟體含有暴力內容,不適合孩子使用。/ l  u0 V3 r8 [' t' \6 Y: v: y

' W  T# @8 B  T7 [. s9 w% a(3)溝通(Communication):幫孩子選擇互動型遊戲,而不是讓他被動地欣賞卡通或影片,王宏哲執行長指出,被動式教學最沒有學習效率與學習意義。但如果下載的遊戲軟體有互動效果,例如:將蘋果放到對的籃子,會有掌聲鼓勵的聲光效果,對孩子的學習比較良善、優質。
- |& E2 Y- T* e# G' W2 f
5 S& {5 C' V( w% M8 w, P5 A找出孩子的成就感% l8 R1 d# H0 ?/ [4 s! T
被動式教學最沒有學習效率與學習意義。  [5 {) V5 }$ U/ e
與其要求孩子學習很多才藝,但每項表現都顯得普通,不見得有益於孩子的學習發展,張旭鎧治療師表示:「真正能夠幫助孩子的,是選擇他有興趣的才能去培養,對孩子而言,那才是他的成就感來源。」
% b0 j1 R4 z. ?- g! f
% H: P3 u4 z2 w" q6 y6 t8 i# s; G另外,在孩子的學習上,王宏哲執行長發現發展遲緩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比例約8%~10%,可能是環境刺激太少、過度保護等降低孩子的學習發展。他也根據在發展遲緩的研究指出,46.3%孩子是因為環境刺激不足造成,並非天生。因此,王執行長建議讓學齡前的孩子多玩、給予環境的刺激,讓孩子擁有豐富的遊戲經驗,跟人互動溝通,以避免發展遲緩、學習低落。
: O  w& O! J# h$ J5 L" Y3 }3 j1 \$ V1 J) x& u4 l' a
文章轉載自 台灣兒童教育發展促進協會" s! }' U5 ?5 B) \& Q
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259
4 L! y* P- W% C  ^% y3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19

主題

14

好友

218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300
在線時間
218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4-10-8 14:46:49 |只看該作者
很棒的分享~謝謝你呦~

42

主題

23

好友

425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761
在線時間
1684 小時
3
發表於 2014-10-8 17:59:21 |只看該作者
謝謝你的分享! ^^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