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478|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教育孩子 解決問題能力 獨立思考 終生學習的習慣

[複製鏈接]

192

主題

0

好友

434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871
在線時間
65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5-15 09:26:22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本文章最後由 twzq 於 2014-5-15 10:16 編輯
( S4 K( r6 \7 D) A2 i/ b- b; V8 L. @' g0 O% x; h7 l
錯誤的指標,比沒有還糟糕!
  J8 d% `4 t5 l$ ]5 E5 m1 m* p* R1 z! N0 S$ {2 n. x: r6 q
2014/05/15
" B3 c3 ?* p8 Y# Z2 U【詹益鑑╱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 9 t* ]0 E) t6 S; R/ t% I" [$ s( Y
4 w6 f1 P5 }( |# F8 D

5 V, T! I/ `0 ]  i攝影/Bsong
. H. q, M2 D2 r3 I% k* G/ M, x% |2 Q; J' X
創造力好像一直是台灣社會的死穴,只要談到「創新」跟「美學」,台灣無論從教育到產業,似乎都陷入創新焦慮跟美感失能的症頭。隨著文創產業的興起、內容行銷的浪潮,如何建構下一代的創新因子跟美學環境,是攸關國家競爭力的議題。但似乎,我們的政府,仍然還是用「指標」來看待這些事。
# V% j5 K) I; @5 ~0 L0 c& R: E8 r, d( G9 l  S$ |
● 從美學教育的指標談起…
& Z  U/ s& i8 h9 ^' W9 k- @為提升學生的美感教育,上個星期,教育部長蔣偉寧在立法院回答立委陳學聖質詢時表示:「教育部願意推動,讓全國每個學生在國中畢業前,能學會一件樂器、到故宮(國家級美術館)看過一次展覽、到國家音樂廳(戲劇院)看過一次表演。」 + Q) _' @$ O* T+ l. C$ ]0 a/ O

9 ]6 W  L, }3 U, B身為高中大學都是管樂團成員、去兩廳院不下數十次的假文青,花了六年、數千個小時,還不敢說自己是否「學會」一件樂器,我實在無法認同陳委員跟蔣部長的觀點。 1 r% W9 q$ b# G! R' S7 i2 P8 W
一個學生、一個成年人的美學素養或美感基礎,怎麼可能是一場表演、一次展覽,或者「在國中之前學會一件樂器」就可能培養出來的呢?
3 `& R$ l) e! p5 r- F: ^- g
& z5 I9 _: b  q5 q5 D/ |; W● 指標的荒謬與不完備性
4 w9 |# ^) k6 P; u8 \& L* O如果我們要提升英語教育水準,「指標」是學生在國中畢業之前,學會一首英文歌曲、看過一部英文電影、聽過一場英文歌舞劇;或者為了提升國民體能水準,「指標」是在國中畢業之前,學會一種運動、觀賞一場職業運動比賽(如職籃或職棒)跟一場全國性體育競賽(如區中運),這些「指標」是不是很荒謬呢? 9 D: E% C: V: z( M8 I1 y
再者,美感涵蓋範圍極廣,文學、歌唱、舞蹈、戲劇、攝影、繪畫、電影、建築、廣告、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服裝設計等,甚至可以說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需要美感。而這些通通都需要藝術薰陶與環境啟蒙,多半的創作傾向或個人天賦也無法改變,豈是三種指標就能滿足所有可能跟需要?
0 }) c4 W" M* N, F9 ?4 s4 j1 T! \- a! l# m% }
更遑論,樂器種類繁多,教育部是要學生們學會直笛、口琴、響板、三角鐵,還是長笛、鋼琴、豎琴或烏克麗麗,才算「學會」?口哨跟歌唱算不算音樂演奏能力?而故宮展覽跟兩廳院表演更是不見得都適合中小學生,為什麼不是推動表演藝術下鄉跟青少年展覽巡迴,而是要全國學生大費周章到台北來參觀欣賞這些藝術跟表演活動? 7 a/ R7 `0 T1 k6 b

2 |; m/ ]2 E! U7 T● 關鍵不是展覽表演,而是建立「環境」 ( I/ U6 @5 C# X% o
我並不是否定展覽表演跟樂器演奏對美感教育的「價值」,正是因為我知道這些藝術活動跟音樂薰陶的重要,我才覺得蔣部長的說法極其可笑,或者,不切實際。 ! Z4 ?& Q3 R: f' P$ j5 {; u
1 v( W0 y/ M% l! G" q- b+ D2 G! b
其實,蔣部長的回應,顯現了台灣「教育制度」與「政策制訂」長期以來的問題。就是我們一直以「指標」當作「標準」來「衡量成果」,而不是試著從「學習環境」跟「成就動機」來「引導」或「啟發」學生。 - c- L9 P2 c; M/ f
先不談「美學」教育,談談我比較熟悉的「創新」領域。 / c: b! a) Q" J+ }  S
+ \' m7 ^5 U. v9 V& F7 R  Q5 B
去年我撰序推薦的《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作者Tony Wagner 是「哈佛科技與創業中心」第一位研究員,並歷經中小學至大學的教學與行政工作;身為三位子女的父親與教育師資課程的教授,他對於「美國創新力由何而來、新一代的創新領袖要如何栽培」等主題感到好奇;訪談多位數位科技產品經理、新創企業領導人與社會企業創辦人,發現這些創新領袖的家庭成長背景與受到師長的啟發中,都包含了三個重要元素,就是:「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 r$ I6 h0 {- h3 f) Q2 A) k

3 |7 H) @: m3 ~- `; \而在我所從事的新創企業培育跟投資活動中,同樣可以觀察到許多傑出的新創企業領袖,他們勇於挑戰現實、把工作當成遊戲,卻也在遊戲之中,投注大量的熱情與抱負,企圖改變世界、留下痕跡,同時也為使用者與客戶創造可觀的價值。
  w9 |. [- U/ x$ J" a6 W2 y這些創新者的人格特質,到底該怎麼教育出來?而美感又該如何培養? 0 W0 ^# B. \6 ?' s+ V6 x

* ~; d- z4 d2 P6 n' k) V' y● 打破框架才創新,心中有愛就是美
' O7 P. C2 w& ]「美感」或「藝術」就如同「創新」一般,其實都很難用教條方式「教育」,只能塑造環境、培養氣質。而所謂的氣質培養,就是讓小朋友從小有機會接觸「美的人事物」,讓他們有機會「觀察、欣賞」,從而有機會「模仿、創作」。 4 i, G9 q8 f& Y: m( M% x

! P. ?1 v/ F  U" v7 @如同創新需要被鼓勵、允許犯錯,美感也必須長期耳濡目染、打破框架。父母跟家庭環境如果教條嚴謹、事事限制,創新跟美感是很難在小孩身上發生的。
& ^2 F5 Z  B/ ^# M" }
# W2 i0 V3 {7 \9 b- R事實上,身為兩個學齡前幼童的父親,我深深的體會到,小孩天生就有好奇心,就有創造力,也有他們獨特的美感跟藝術天賦。最重要的是,他們天生就能感受到愛,也懂得愛是什麼。
& _4 a! |! e! r" A* v& ?雖然不是美學專家,但我認為:「美,就是心中有愛」。
! g1 |0 c# E: k4 Y7 x
3 K, b. T/ }. m5 I/ {當你忙碌整天回到家,看到一歲的學步兒、搖搖晃晃飛奔你懷裡,那就是全世界最美的場景;當你看到另一半為了校外教學的小朋友一大早起床準備造型飯團,就算沒有外賣餐點的精緻,但絕對是最美也最可口的飯團;當小朋友為你親手繪製色彩繽紛、線條活潑的圖畫或卡片,我相信每個父母都會把它當成是世上最美的作品。
0 ?( u( I& b5 s5 _; [9 {# ~7 F「愛」,不是進故宮跟兩廳院就會有的,也不是「學會一件樂器」就擁有的能力。愛是從當一個人,當一個有能力被愛,有能力愛人、愛社會、愛這個世界的人開始。
1 r0 k- A4 a. K6 T8 L* l% c1 [& a( y6 h# \+ S: f. ?1 v! S& j# V
● 回到教育的原點,再來談美學 & Y8 W+ Y/ i! ?4 |; H
真善美可說是人類最高的心靈境界,但當我們的媒體不真,政府不善,人民怎麼可能會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美? : w$ v, s  b9 o* e7 \. J4 b7 T# p
, Z0 I0 k: I  O7 ]6 q' A
小孩天生具有好奇心、創造力,有美感跟愛的能力,是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還有產業、媒體跟政府,殺死這些特質的。 6 U: E4 I! Z2 i; [* _

' g: e) ?, _9 P美學大師蔣勳在幾年前的一篇專訪〈過得像個人,才能看到美〉當中提到:「我原來希望的藝術是能恢復人的品味和人的感覺,但他們接觸了這些東西卻沒有感覺,像有些企業會固定舉辦一些音樂會,但他們卻沒有辦法進入那個世界。所以我現在希望向大家說的是『人的原點』,當我們失去了人的原點,談所有的美都是假的。」
5 ~, G6 I# F2 T& V- e! T1 L6 ?9 ]
) i. X, q0 C# N4 ?# `3 D: B7 @如果我們都認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同意一萬個小時才能培養出專家,那麼,我們對於美學教育、對於創新素養,就不該再訂定沒有意義的絕對指標。 + n+ |5 W  z* w2 Z3 T% \+ Y9 E
真正該接受(再)教育的,是父母跟師長,真正該改變的,是家庭與學校。 4 h$ O$ s  A+ E# J7 P3 }3 D

% ^* U: v3 O' N4 z台灣的新生代,對於資訊跟平台的蒐集跟使用能力,絕對不會輸給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關鍵不是我們用什麼指標來衡量「美感教育」的成效,關鍵是我們「如何定義什麼是美感、什麼是美感教育」? 0 G+ X: X7 j+ k" n8 c

/ v8 ^8 }7 ^& X5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態度、終生學習的習慣,而不僅僅是追求更多知識技能與學位而已。
  t# D4 ~( i: _& O5 N! C
9 [) K" P# v% x  b8 w美感教育的目的,也應該是培養一個人對於美學藝術的觀察、欣賞、模仿、創作的能力,並且不應規範或期待每個人的發展類型或學習方式。 3 `) F: u, s- L6 B, s3 l
3 @1 G0 ?" m. s
這麼多年下來,無論是拼經濟、拼研發、拼教育,我們有數不清的「創業指標」、「專利指標」、「論文指標」,但有因此讓我們的創新能力或人才競爭力大幅提升嗎? ( O3 @3 L2 I7 E  [2 i( g

1 e* @  h8 g7 @0 E3 x; g& A同樣的,教育部編列42億元鉅額經費推動美感教育,立意良善,但如果用了錯誤的指標,可能只是再一次的「指標誤國」罷了。 9 W- `; }7 e: ?, f: b
' b) v: `, D, v* @& B0 p
納稅義務人的辛苦血汗錢不應浪擲,更重要的是,下一代的成長與教育,只有一次,不能重來。 9 \# Y+ ]$ v4 |) K# c4 l
3 p1 M2 p. f! m' t0 V) G
: j# a7 ]/ D1 ?' N( f9 j
全文網址: 錯誤的指標,比沒有還糟糕! - 詹益鑑專欄 - udn專欄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 ... 13701#ixzz31k77ULFb & @) i. ]) _2 E$ Q0 G
Power By udn.com
  ]$ `4 p9 x# J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rainbow + 2 讚!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happy weekend

1

主題

5

好友

1333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108
在線時間
535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4-5-16 00:15:41 |只看該作者
寫得真好!

91

主題

41

好友

6492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1784
在線時間
1366 小時
3
發表於 2014-5-16 06:50:41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Lydia 於 2014-5-16 06:52 編輯 ! J3 \& r; e0 _& [5 B6 j
, {0 H+ E: z7 v
作筆記了
  L5 }4 f* K, u1 N8 k& l8 U- Y4 ?+ _
為什麼不是推動表演藝術下鄉跟青少年展覽巡迴,而是要全國學生大費周章到台北來參觀欣賞這些藝術跟表演活動?% p  c: P% t8 Y/ v$ Y
真的,希望這些活動下鄉多多推廣,並由政府補助降低付費門檻,才能讓每個孩子身邊都有藝術。9 T( G3 t; i4 @3 _8 X: S* c! a
尤其是舞台劇或小小孩的故事劇場,都所費不貲。
  G/ s: H& R- e/ Z" H$ O& I, Q6 T( i
我們一直以「指標」當作「標準」來「衡量成果」,而不是試著從「學習環境」跟「成就動機」來「引導」或「啟發」學生。
, t$ x1 B) n0 ?4 b" ^# a; n這一直以來是教育界很大的問題,孩子們被綁在極富爭議的課綱裡面,% ]3 ^# A, n) q- n& ?. j) g
老師被綁在沒有選擇的教科書選擇裡面。3 v" u7 z3 a- U+ ~8 |
課綱為了面面俱到,一直在修訂內容,
: q0 I/ [3 e- P! Z從90年九年一貫到現在,10多年來一直增加"重要議題",4 G" C& l6 P$ r0 Y9 L+ W
每一個議題一出現,就要增加幾十條的能力指標,
# f# {$ F0 }2 J! Z結果就是教育永遠跟在新時代後面跑,7 v7 c& f2 X/ a& N  K* ~3 T+ P  I8 |
孩子們的上課時數愈來愈多,放空、探索自我的時間愈來愈少...
- p, I" G$ B8 L& q1 s  O0 i7 a! r- N( {7 h  U
這些創新領袖的家庭成長背景與受到師長的啟發中,都包含了三個重要元素,就是:「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2 Y3 E' v$ K) Z8 g% l
家長的態度很重要,當孩子在冒險犯難的時候,有多少媽媽能有強壯的心臟能袖手旁觀.../ M, [1 Q4 W' M% S+ t  w
+ ^$ {# i& P$ G: q7 h$ P. u; ~: Q
所謂的氣質培養,就是讓小朋友從小有機會接觸「美的人事物」,讓他們有機會「觀察、欣賞」,從而有機會「模仿、創作」。
" B7 |4 s# w$ e7 U境教、實作,才是最有影響力也最直接的學習!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twzq + 2 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悠閒不能當飯吃~~~

22

主題

9

好友

614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115
在線時間
101 小時
4
發表於 2014-8-21 06:20:12 |只看該作者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態度、終生學習的習慣,而不僅僅是追求更多知識技能與學位而已。 "' J0 a9 B1 b$ m, R/ \  V% ?! B- c

+ u# p/ W  z" r: r+ `* o深有同感!但要在短時間內改變家長這種觀念還真不容易啊!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