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222|回覆: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這老師明明很用心啊

[複製鏈接]

35

主題

62

好友

785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282
在線時間
13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4-1 10:00:29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文 / 馮喬蘭
( x) H& K" S* N8 R
1 Y& `# y. ^  t6 ^3 l2 q) h7 U媽媽有點苦惱,當她去聽老師說明班級榮譽制度時,就有種矛盾的情緒。其實小孩升上五年級,可以遇到一個願意花心思和家長說明的老師,媽媽覺得很幸運了。自從明定不准體罰,總是會聽到「這樣我們根本沒辦法管教啦」、「不是我們不管教,沒有工具要怎麼管?」的耳語。這回,老師願意用心管教,媽媽也覺得,是孩子的運氣。
4 ?8 q* W; r. v4 t8 f. z8 R3 G" @+ A# J$ s7 y4 ^+ D( S/ P! U, J  J
但密密麻麻的榮譽制度規章,讓媽媽有點不知道怎麼說,就是怪怪的。制度分個人計分和團體計分。個人集滿六張貼紙,可以換一個獎章,而一個獎章等於一百元班幣。團體呢,就是小組計分了,累計十格攻頂,就可以有一個獎章(一百元班幣),還可以加上班級彈珠一顆。( D! P* d9 F) J6 M

/ m2 X, X0 F. O$ {+ C班幣可以用來買「不睡午覺」、「抵罰金」等,還有購買「參加班級活動資格門檻」,至於參加資格門檻多少,就在每次活動前討論決定,如果你手上班幣不夠,就表示你不夠資格。
3 i0 `1 P6 P/ P8 _) ~" u3 F' l# Z! [- l4 A+ I% z) D
班級工作以小組輪值,老師也很用心地為每個工作取一個或響亮或清新的名字,來吸引小孩,譬如「萬事通」-登記聯絡本學習單回條缺交及催交;「包打聽」│在黑板記下科任課交代事項;「愛地潔」-餐桌面與地面之清潔;「宅急便」-將餐桶抬到餐桌…說起來,真地很用心。
! \/ Q: ?/ ^& a" ]5 F% T
; d+ ]+ D+ l% z  ~/ q可媽媽就有點煩惱,她問:「團體計分,算不算一種連坐法啊?不是聽說,有些小孩被人欺負,就是因為拖垮小組分數,被老師說,誰叫你們組某某不專心,結果整組就去找某某興師問罪。如果某某無法專心,不正是老師要幫忙或協助的嗎?怎麼會成了小孩之間的衝突,變成是其他小孩去怪某某?」媽媽非常疑惑。
/ y. v& l# i% m7 I! h9 A9 ?) E. L& \* B! V5 S1 k
媽媽也想問,如果午睡就是該睡,為什麼可以拿班幣換不用睡?如果本來也就可以不用睡,只要安靜作自己的事,那為什麼又規定要睡?如果這個規定本身就沒有一定的道理,那為什麼會這樣規定?又為什麼規定了,還可以允許「特權」?這樣孩子會學到什麼「潛規則」呢?遵守規定是因為「看誰定的」?(而不是看…道理?)符合(上面的)要求可以換取特權?…媽媽想問的,更多。( R8 j+ w, A5 S( Y; q/ w0 f
/ u" i3 K, U3 w: U) {8 w2 E
媽媽自己本來就有點,反骨,她一向對資本主義,敏感了點。尤其資本主義中的交換觀,是她一直極力抵抗的。譬如,她愛孩子,但絕不以她的愛去交換孩子聽話順從;她更不會以孩子的成績好壞,來衡量小孩可以得到什麼「權利」。可以看多少時間電視、玩多少時間電腦…這些,都是商量討論來的,以孩子的健康為準,而不是今天一百分,可以多看三十分鐘。在這個被形式主義、資本主義、功利主義籠罩著的社會裡,她極力讓孩子能夠看本質、想道理、享受充分的愛,並自己承擔起生命,而不是討眼色,讓大人高興以求利益。
( P6 D; x: m& l  l- C) Z
9 M" ^- U( k: h& _媽媽有點苦惱。她很想肯定老師的用心,又想讓老師明白,這榮譽制度的作法,恰巧就剝奪了孩子的榮譽。榮譽,要來自於自己主動意願地承擔,要來自於對道理的追求與堅持,要來自於犯錯時得要直接面對錯誤、思考檢視,而不是「被扣分」就好。# c2 S$ H7 X: K  P8 A

& k& p( R1 w* h6 ~1 x; Q8 y為什麼和老師談這些事,需要如此猶豫呢?媽媽擔心的是,會不會老師覺得這樣是故意找麻煩?折損老師的用心?我問媽媽,可以直接和老師討論,不就是肯定老師嗎?就是因為肯定老師是一個用心的老師,才會提出觀點和老師討論,讓老師的用心可以發揮更多教育與正面的影響力啊?- [7 M0 e" ]7 w" u; I$ b7 R4 C6 C6 T
6 U- I: W4 b: J+ d' D5 j5 Q
媽媽頓了下,偏了頭,想了會兒,從兩唇間清呼一口氣,說:「唉,我想我心裡有鬼,我雖然覺得老師是用心,但我總認為他的心不是用在小孩身上,他並沒有要看每個孩子的需要,而是要整頓所有小孩進入一種『班級規範』。老師用心的,是要整個班看起來整整齊齊,顯得他自己很會管理,就好像要將牛群趕去市集販售的牛仔。一個好牛仔,就是讓牛不會跑掉,可以乖乖被趕到市集裡。牛仔不管牛的個性與需要,因為牛仔的工作不是這個。如果這個老師把自己當成好牛仔,我不知道怎樣和他談人的教育,這也許是我的限制。」
+ k( n7 o: n( N& t3 s% A" s* W* v/ `3 c* w. @9 G: D% x, I/ G$ [: o
說到這裡,媽媽突然有點沮喪,自嘲說:「也許我讓孩子明白這一整個情勢,她還能有機會保有思想的自由,要當人,別任由自己成了被牛仔趕的牛吧。」聽到這裡,我也在想,會不會「牛仔」其實不知道自己被大制度當成牛。什麼班級競賽、升學競賽、優退減課…都是上級牛仔的手法,於是一層層複製。如果有機會覺察,是不是牛仔也會有所不甘,會想要讓自己回到人的面貌呢?
8 ^' Y) j# U( K
7 K1 F! x  h+ Uhttp://pnn.pts.org.tw/main/?p=54824
1 R* f9 k: p5 n, W& _) S- [7 e& O
# A5 g+ g" ^% t0 G+ W) |8 Q+ x: z. z& Z/ _- e  T  U3 F# n1 {
本文作者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 S7 T. g+ N8 i. ^# c
( R7 ]1 X9 ~" s: A5 q8 ^3 R

/ u! l+ W2 m% w  v# K- j4 Y/ ]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蔡孟哲 + 1 馮好會寫故事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0

主題

7

好友

554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666
在線時間
33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3-4-1 11:39:00 |只看該作者
師道難為

56

主題

28

好友

577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180
在線時間
2175 小時
3
發表於 2013-4-1 11:51:19 |只看該作者
學校教育本來就是培養群性的地方
) b2 @+ k* E- W1 I+ R3 c3 E
4 Q3 b; V4 J# J* g; K( f) f過度在意個別個體的特性  在群性的培養會產生矛盾
/ H4 q" T9 S8 M" q
5 i- ~$ c$ |' [* {以文中睡午覺為例, S5 a8 C9 \3 y9 T3 g7 x
% E% [0 W$ ~  |3 E9 U! n$ T
若強制大家都要睡覺,則會有家長小孩反映 沒這習慣 很難受
6 U4 {1 J7 j& A! O* s
+ B4 f: C/ D5 x若開放自由決定,則可能會有小朋友不睡覺吵到他人的狀況發生   老師可能有要被投訴+ x$ q- a/ G& g9 z. y/ c0 X
4 q- r; _+ ?4 U6 L$ _8 L
人本講求講理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5 J5 E4 v& f4 ~+ p$ P
, t% N6 v6 C  Q- O! l  ^( g試想   若孩子不睡覺吵到其他人  老師可能經過多次懇談可以改變這狀況
8 O! a' ~+ g+ C1 x8 l/ k6 ?, j6 p5 s: K2 y, x' h- A& H: F
那這多次懇談的過程中  其他想睡覺的人 就非得無奈的被打擾?& x5 n. w4 n( |1 B$ x! x4 z8 P
; [3 T7 v' J7 ]# ^' f7 T' }
再或者
  W6 p! ~1 P$ b  ~2 `. }+ N1 S5 I9 x% c0 _9 E) R
開放不睡覺的孩子離開教室作其他事
% z. g) T: X! j9 |4 I4 \* \
3 Q% b4 b# s) ~" b4 v" v老師一個人要看教室裡的孩子  還是教室外的?
3 T2 f, Z& ]$ |8 K* E( w( x7 o9 S
4 e7 p* Y$ |6 `  ^$ x) M; A3 s" _) v0 F( y! Y$ V
人本的立場很好  尊重每個人% g! k  Z  c' R7 B* @, c. y; Q
- B4 l7 A7 J. \3 a9 y) c
可是實際執行上會遇上多少問題是難解 甚至 無解的
  l3 ]" r. I& u5 R
# b4 m8 m6 Q$ b6 }. ]8 R" _Parsons說 教育有培養群性與選擇兩種功能
7 [+ z5 l: ~2 N5 `- l% K* Q% _3 u% T7 F
何不就讓孩子配合老師的指導  培養群性?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熱帶魚 + 1 就是要這樣!
simonw007 + 1 中肯!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27

主題

3

好友

1243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135
在線時間
163 小時
4
發表於 2013-4-1 13:54:06 |只看該作者
在 校是群體生活,連大學生的課程教授也都會喜歡分小組作報告,這是可以互補不足或是看見別人的能力以激勵自己,若是要發展自我,小朋友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家的,家長也應用心培養自己的小孩,而不是一昧的推給學校吧!!

12

主題

6

好友

1569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165
在線時間
185 小時
5
發表於 2013-4-1 14:05:59 |只看該作者
當每有事件發生
- O% N! E1 X( D! k- i; k3 K想想; L- o0 o! p/ s( U. l
這社會給了老師多少期待與責任
7 o+ W) s. Y) |8 m" w) @第一線教師提出需求與求救+ U( }+ \" j- x
這社會給了多少支持與資源
/ ~# y2 S4 p: M+ s% R
2 {( j. k" [1 I& u理想社會當然大家都期盼1 }' i8 |7 \  s/ C: M
真實人生卻又發生在你我周遭
1 l! B  g4 ?8 ]$ f
( o- O) e: t7 H& I如果是我/ ^/ j6 n" D8 t9 T% e1 m+ H9 n
我真的會肯定老師在經營上的用心) o* |9 V& G0 e$ x" M, h% @
要有一套原則與邏輯管理,相當不容易的4 g# H) N- w7 S% r. a
也許代幣制價值上可以討論
3 `( N2 J7 S! S) C7 Q( t
! `- _7 D8 b# r- r6 v. I( L畢竟代幣制度在社會上隨處可見
! o6 t4 R% E! z* ?9 w9 k0 S0 F(超商集點、信用卡紅利點數......等)

35

主題

62

好友

785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282
在線時間
138 小時
6
發表於 2013-4-1 15:40:28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給我的想法是--多聽聽不同的聲音,不一面倒向任何一方,每一方都有值得學習與改進的空間。

123

主題

58

好友

564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93
在線時間
1370 小時
7
發表於 2013-4-2 12:50:12 |只看該作者
這老師很好很用心  這家長也很好很用心
8 J- i4 X7 z: P" M  V可是這文章我看完好昏@@
: ~) V5 j  P$ t: J$ c1 y; G% C3 t  W( ?; o' l
我想  我還是適合簡單一點的作法
) b- `& l; G7 X% x9 T% B/ y2 w+ p老師嚴格  我就包容鼓勵
3 a8 w2 D9 Z* G老師寬容  我就嚴格一點0 M. w; J* b0 {
老師重視群體  我就鼓勵孩子適度表達自我
4 h1 U5 E6 N, U! Q3 F老師重視個人  我就培養孩子看見群體
3 }2 [3 @% d7 ~3 [& t0 v1 x* G.......# Y3 ^9 ?& F; U8 y+ u  E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老師   同學也會不同
5 T: B' `6 J) `$ A& U3 b" q- R" y班上造就出來的環境文化就會改變  
' q$ y9 {: J; Q' Q0 v& S我覺得好像只要跟老師大方向一致且正確" R* J" Q% l6 F! N* f( r
採用互補互助的方式   自己跟孩子都會比較快適應環境  也比較不用想太多耶~7 J& F9 m, |. p# G4 ?
(其實是家長適應得比較慢XD)+ @4 [( R( V- @: J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wow + 1 很好~我喜歡!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To see with the eyes of another, to hear with the ears of another, to feel with the heart of another......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