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謝國忠:淡定面對美國QE4" {5 N9 ^/ q7 T6 x
; A. a, l* J! L; Y6 u$ t% p( T- \ R+ P# \: L
, w7 U% [4 q, K) q# A& ^, R/ [
/ _& ~1 o3 H4 L' ?; C9 }& `
【文/楊紹華】' k0 [; p8 a1 K$ S% S% s G Y
' _" Q4 o5 R1 O8 {$ [- |9 O7 W
: K. l- `4 ~+ `7 r. G5 ^, g" T# E7 t- i; \# |) y* R
前言7 M/ x; P$ a' s8 O- j9 |& F
* Y2 n/ \3 r9 l9 H1 ~% Z美國聯準會如預期地推出QE4,市場普遍以「熱錢增加」解讀,一度帶動亞股齊漲,但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QE4並未明顯增加市場熱錢,對於股市的資金帶動效果,恐怕只有極短線。% c7 f; p/ l4 N# V) L
( J( V/ P* N- h) h5 ^# o
$ a+ m& Q6 u. x c「這恐怕是最無聊的一次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知名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說。9 H% ^' c- w$ Y; O) W) w
2 d; ]' W7 t$ K5 `& D1 C& e
$ q* \. {" @5 i1 `& h十二月十二日,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如預期地宣布了新一輪的QE方案,計畫每月購入四五○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公債,藉此取代為時一年半、即將在今年年底結束的「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消息傳出後,亞洲股市一度齊漲,亞股投資人顯然在第一時間多以正面態度解讀柏南克的救市新政。( g& y) b0 }8 ?
) f+ [" X+ x J6 L0 K4 k/ c
7 U( T8 I. V! }; C2 \* x: ^; n0 `; ?% |所謂QE,就是印鈔票買公債,經過了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三回合的QE之後,市場對這兩個字母的印象變得簡單純粹而深刻:對實質經濟沒有太大幫助,但的確能夠增加市場熱錢、推升資產價格。; x5 k, [1 k, @7 z; a
2 v" P: Q( A# m5 c5 l1 i5 ~# u' D+ @) G
這一回,謝國忠以「最無聊」來形容新一輪的QE,他的理由很明確:「除了仍然對經濟沒有幫助之外,至少就短期來看,也不會讓市場熱錢明顯增加。」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聯準會的救市新招?謝國忠就是從最簡單的加減算術開始看起。
/ i. Y- S4 W5 t+ h
( I; t l. h1 X2 A9 `, @: W6 M3 V
: G% M9 Q% X9 Y資金面:沒有擴張,只是維持寬鬆格局5 v; I9 K! X8 A; u: t! q- h2 J
* g) }& j& d# ]$ Q5 a! \8 P
+ h# z( {2 h2 b$ y2 m0 J「眾所皆知,這一回的QE是為了取代扭轉操作,那麼,看看扭轉操作的規模有多大吧!」一一年六月,聯準會推出扭轉操作,以「賣出短期公債買入長期公債」的作法,試圖壓低美國長期利率,在原本計畫為時一年的期間之內,操作規模達到四千億元;今年六月,鑑於美國經濟仍無明顯起色,聯準會宣布延長扭轉操作直至年底,規模則加碼到「半年二七○○億美元」。
/ O' G2 _: T6 w0 w7 [' F2 ]# ~$ `, _% l
; M9 z2 p) a& j+ O- b& `- `換言之,過去半年,聯準會是以平均每個月四五○億美元的手筆購入長期公債,這個數字,與新一輪QE所強調的「每月四五○億美元購買長期公債」全然相等。聯準會決定自二○一三年年初開始執行新政,時間點正好是扭轉操作結束時,因此對於美國長期公債的買盤來說,新的QE並未加分,來自政府的買盤力道其實和過去十八個月全無差別,這就是謝國忠認為「新QE短時間不會增加市場熱錢」的主要原因。
% N$ s; d2 H& R. ^3 v E* f& h' E. b3 S! t' i8 X( P
# j: v% J. T/ t! D% b其實,從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的近日變化,也能多少看出債市對於新一輪QE的力度似乎略嫌失望。在扭轉操作執行的一年半期間,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反映政府積極購債,從二.八%左右一路下降至一.七%左右;但在新QE公布前後,美國十年、二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都是不降反升,代表債市並不認為新QE會為美國長期公債帶來強勁買盤。; r# X9 |: Z8 A$ C9 ?- u M6 X6 y3 \
! z7 q' i0 |6 P0 E! p+ b6 {6 h7 G: u
不過,謝國忠也沒有全盤否定新QE對股票市場的刺激效果,他直截了當地說:「悶了一整年,歐洲、美國、中國的狀況好不容易穩住一些,投資機構當然要利用這個機會炒一把!」
0 \6 m4 M: s& F; }4 P5 {3 o0 N& @! Q+ K) }
% @7 p- L# `5 i4 w( B* J- \
心理面:提供短線的藉題發揮著力點/ B2 T5 Y. I8 @0 Q8 F
( s E- ^4 T" j* _3 p; l" a. ^9 e
/ L' L* y: n$ m x3 z1 y作為專業投資者之一,謝國忠深刻描繪今年以來投資機構的心情起伏:「一開年,大家都很樂觀,沒想到春、夏兩季市場慘跌;到了秋天,股市仍沒起色,直到冬天總算有了一些好光景,但很多基金根本來不及跟上...。」( h% u) [* s2 l; R- I
0 y6 x: x+ ^7 d$ }, {+ b
6 C. A# G) p5 N" ~9 `「既然多數人對QE的刻板印象是『必會帶動股市』,那麼,雖然熱錢沒有真正變多,但投資機構還是會伺機引導資金流動,至於流動的方向,則可能是以中國為主的新興亞洲市場。」
$ `* Y* _# Q' M$ w: I8 c1 _3 ]7 w! [+ _$ e7 M# F
4 n& I; ^( K# I. l* x/ }/ I$ @9 z陸股先前表現沉悶,但進入十二月後頗有氣象一新的面貌,尤其,日前公布的中國PMI指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不但站上了代表景氣擴張的五十之上,並且創下十四個月以來新高,更讓陸股後市增加不少想像空間,彷彿具備重啟新一波多頭格局的氣勢。
5 e; x3 S. s5 M2 S! g& o, _! e2 m4 o
! j) E9 W0 J( o& x' B: i「在我來看,市場高興得太早,中國股市只能說是止穩,還稱不上重回多頭。」謝國忠認為,歐美等國的緊縮格局仍將牽制中國經濟成長力道,而新一輪QE的資金效應也不如以往來得猛烈,「只是同一套資金轉來轉去罷了。」因此,即使陸股確有機會乘著QE話題有所表現,並且帶動新興亞股,投資人也不宜抱持太過樂觀的預期心理。
3 J2 o9 A, K$ ^* E5 E/ @
6 r* \/ {' L- s* K$ L4 a# A" k- B# v, K; H
(今周刊) 2 p0 B9 _7 t7 U4 ]! k0 p6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