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13|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台電賣越多賠越多的魔術數字

[複製鏈接]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9-25 07:56:18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台電賣越多賠越多的魔術數字- U' W! U+ ~, u$ @

$ d6 {; W' J+ Z, q  c) Z2 [& Z3 x0 f  ]4 W4 A

' B* i+ u7 K9 x4 L6 V  B: [- |1 S* a: t, S, I: N4 u
【文/方儉】( o& j6 t  N1 N  B

4 F2 D) |' R- u前言
9 _* C2 I% |! C+ J# s
) z7 ]/ H6 {% ^! q, \+ ^# N* }要破解台電的數字遊戲,必須從台電的發電績效檢視起,從台電提供各電廠機組的發電量,很明顯發現,台電呆人、呆料、呆機墊高了成本,再加上退休肥貓進入民營電廠,加高帳面發電成本,提高台電購電價格,這是台電無論怎麼賣電都虧錢的主因。* g( g; V  i/ f8 a# V, Q

: r; O( O6 A" _2 {5 r5 C. K! s6 o' }9 H9 l
原本十二月即將再度調漲的電價,雖被爆發的民怨給「壓了下來」,不過台電預算浮濫、經營績效不彰的問題,仍需全民持續追蹤。照理台電賣電在台灣是獨門生意,應該沒有一個壟斷的生意成本比售價低,多賣也賠錢,少賣也賠錢的,但它就是發生了!
# `8 g# g, Z) f( T3 _& l* N
7 ~- [! b# V2 B4 D; a% [  c2 [& T1 Z5 V/ y: [& a
因此,要破解台電「賣越多賠越大」的數字密碼,就必須從台電的發電績效檢視起,立法委員田秋堇連續幾年,要求台電提供各電廠機組的發電量,從數據上可以很明顯發現,台電閒置的人、原料以及機組墊高了成本,再加上向民營電廠高價購電,加高了台電帳面發電成本,這就是台電無論怎麼賣電都虧錢的主因。
" i" }- L/ ], q/ s/ s/ Y1 |( \: ~" C5 w" }

8 `8 X& E4 {3 d1 |台電自一九九五年備載容量低於一○%以來,拚命蓋電廠,也開放民營電廠,使得現在的備載容量超高。一座一般工廠的生產效率,主要看生產設備的稼動率、設備總和效率等績效指標,如果我們把台電今年六至八月所有發電機組的實際總發電量,除以可發電量比,就可以看出台電發電績效的最原始數據。
3 n3 a% f) d& N. P5 C  Y" r/ U1 Q# m8 p. v: n# m6 a

2 `/ T, W( h) J( `7 N1 H機組增加 可發電能力反降: g% f' b* i* q9 g: F
( Q+ o: V* j4 K( v

' u6 P* z3 V- l( u從表中不難看出,台電的「裝置可發電量」逐年提高,這三年來進入夏季的三個月實際發電量,今年比去年少了二十億度,但比前年多了三億度,這三年的「實質發電率」相差只有一%;但重要的是,可發電量今年卻比前年少了九億度,比去年少了二十七億度。這代表這三年來,台電的機組增加了,而可發電的能力反而降低了,就代表台電的機組在供電最吃緊的夏天,還有閒置的情況。4 P9 @2 S& Y7 X- f
3 X4 E! w  N/ o9 ?
' a: Y# [  O9 I. Z9 Z3 g8 K! H
閒置的原因很多,包括正常維修、非預期停機等。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幾年太陽能增加了,但太陽能僅占總發電量的○.○三%,在台電九月一日網站公布的「今日負載曲線」中,根本看不到太陽能的影子,因為少到無法表現,但前政務委員梁啟源卻不斷警告大家「太陽能過熱」。所以可發電量降低,也不能怪罪太陽能只有白天發電,還是台電的傳統機組出現太多問題。
2 B1 A- D4 p, M8 B6 a
6 Q( j1 m+ ?( O7 f$ Y2 A" d( o! Q- G  t5 Y
從這些數字看來,台電的發電量動輒以百億度計,只要差一毛錢,就是十億元,第一波調電價,電價公式非常複雜,除了台電少數人外,沒有人能說清楚,台電一下用平均數,一下用分子,一下用分母,大家都不知道能不能信台電的數字魔術。
& A- s- W: s* ~/ l# O5 |
" X5 r; l3 d, ?- m
2 p9 K+ h# T% A8 d+ K( g6 {其實,從最簡單的績效管理,把台電唯一的產品「電」的產量與生產率比較,就可以看出台電的成本與利潤。只是台電的資料不透明,經濟部的電價審議委員會委員要不到資料,看不到全貌,大家都是啞巴吃黃連。
! L; o- L& u1 G3 \* R' ]  @9 U5 l4 ?
+ k8 Q  f" f  J4 n. r5 @2 j3 D' _& p( J/ h* b
要破解這個問題,就要從各電廠、各機組的績效評比開始,台電拚命用老舊核電廠發電,即使核二廠反應爐錨定螺栓斷了,也要趕快發電,只因要維持核電便宜的神話,三座核電廠原設計三十年的壽命,今天建廠成本都已折舊攤提完了,每發一度電對核電的成本是降低了,但對其他的電廠成本就相對提高很多。
0 Q* F9 h- v1 u5 b
; r3 l! u& l* F8 ]" I0 V
$ y/ j# v7 V- j: H$ b加強負載管理是當務之急
" v1 Q! ^# V1 W& i# y- S
/ ^8 {) E, E6 \  Z
+ N% [) r* v' q( {7 g田秋堇指出,這幾年,台電有太多的閒置機組,有些機組每度電的燃料與折舊成本就高達一、二百元的天價,還不算人事、維修的成本,這也是台電「核電便宜神話」的犧牲品。可是,經濟部的台電經營改善小組報告中,並沒有根本去解決台電的發電績效問題,反而要大家重視台電如何活化、處分閒置的不動產,卻不花精力去調整台電每個機組的發電績效,到達最適、最佳化,令人費解。& b( U! Y/ B( ]* _' m7 V5 E
5 k" y. o1 ^' {6 M
( Z, X5 P; _- {# P5 S! D- r
以今年七月十一日電力負載曲線來看,當天是用電最高峰日,供電總量與尖峰都是最高的,晚上十點後電力需求減少,上午七、八點後電力需求驟增。中午十二點大家休息關燈,用電稍減,下午一點上班,電力猛升,到了兩點最熱,用電最多,然後逐漸減少,到了晚上七點,回到家打開冷氣,形成另一個小高峰。每年夏天,除了星期天,每日用電都是這樣周而復始。" V) R- u/ ?! p: Q$ x. }& s
% }% n+ }* N) P; L9 a# d# _- U
) V9 D5 Q6 K  a' V9 m  {
國外的例子是,為了消弭尖峰實施「電力買回機制」,也就是在尖峰時,消費者可自願配合停電,電力公司於是用「買回用電權」的付費方式來補償消費者,這樣就可以免於為了一天幾分鐘或幾秒鐘的電力短缺,而興建新的電廠,增加電力成本【今周刊】
0 H  b1 r! U" Z* J4 |# f' j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2-9-25 07:57:07 |只看該作者
從數據上可以很明顯發現,台電閒置的人、原料以及機組墊高了成本,再加上向民營電廠高價購電,加高了台電帳面發電成本,這就是台電無論怎麼賣電都虧錢的主因。
* N6 j$ P% {; X- z2 o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