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陶冬的世界經濟三大預言/歐洲、美國、中國 下一步會怎麼走?1 g6 i% ]1 m, S- o& `' {3 e
4 @+ D5 }6 w' X# i; F
, n% r% U$ v, s" E$ Z! e& C
【文/周岐原】
( r2 Q, B6 B" D& `4 ~5 {8 \% ]6 F' S D! d( h- j2 w& d1 q$ T# {1 B5 l
前言
& V4 }# o% x/ x. M0 A" R: }; b# N, p" o9 b; h% [/ p- j
今年第一季結束,接下來的全球經濟走向為何?應《今周刊》邀請來台演講的亞洲經濟學家陶冬指出,歐債危機雖緩解,但葡萄牙債壓恐在下半年告急;美國經濟喜見復甦,QE3仍將推出並鎖定房市。至於中國,四兆救市方案收尾後,「弱週期」仍是不變的路。
0 X8 _* Q7 @! x: {+ X+ W# Y ~* Q$ C! H- |3 Z0 a6 \+ t
( b4 t/ Z) \$ O
好消息不多,但壞消息的衝擊也平緩了,剛結束的今年第一季,全球經濟局勢就是如此缺乏方向。
' N$ N& _% ]* K o) W/ {' p) D/ Y
9 ~- S1 f9 j7 Z4 X
5 B1 m1 z% a2 R; V& u: |. P# ]經過去年下半年第二次歐債危機,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博士指出,全球資本市場剛從谷底急升,回到投資情緒的平衡點。
7 B- C- i, [/ j. A0 w$ B& z1 b. P
3 m; x% L x* s$ |6 L, z2 Z
陶冬分析,接下來歐洲仍將反覆受到主權債務危機困擾,短期內難以脫身。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但伴隨著房市落底、美元轉強,美國經濟已浮現明顯的復甦契機。
5 \0 O4 K0 F8 B; B2 ?2 N& Q
' \) D: J% j5 ?% L# ?! `" I+ a- ]5 } `4 K# E! P! F
至於中國,未來數年將進入弱增長週期,儘管剛成為城鎮居民的第二股消費大軍正在茁壯,但中國房地產泡沫卻可能在未來三到五年之內遭遇一次大調整,這或許將成為中國經濟日後下滑的主因。
9 q* Y" B# x/ E0 ^) z+ h, r0 C7 r6 c$ t: B, u
" \" ^/ f( s* M7 k# g$ V( ~ g
全球市場從谷底急升 四大經濟體寬鬆貨幣所致
' M u" J# R2 a1 H6 l: G$ M) |: d- A% e. i! t p: A/ _
4 s; o* `1 ^: O8 x# J- {- A「過去三十年,市場情緒曾有三次跌落恐慌區,然後從谷底急升」,雖然台股在去年下半年最低僅跌到六六○九點,但陶冬演講時開宗明義指出,全球市場去年底的恐慌程度直逼金融海嘯、九一一事件,甚至超越第二次石油危機。
. X* \/ E5 [) e) p4 }/ ^
3 n1 _9 _6 G+ q' ~! k& q% B) z+ k1 E8 {, m
陶冬分析,當資金對風險偏好急跌後,又常有一番急升,當歐洲央行兩度以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釋出資金,全球市場情緒忽然緩和,自然因此出現反彈。# A" a% f3 N: G8 w5 Z' e
& U) M6 i! p! o2 q% R/ T& C' G& G- o% Q& I
股市率先往正面表態,投資人最關心的是全球經濟能不能持續復甦,接下來還有哪些潛在威脅仍未浮現?陶冬指出,歐洲、美國、亞洲的經濟構成並不相同,也各自有問題需要克服,但整體而言,歐洲面對的前景較不樂觀,「麻醉藥效退了之後,原本應該怎麼疼、還是會要那麼疼」。也就是說,眼前的復甦景象,其實大部分來自歐洲、中國、美國和日本四大經濟體各自寬鬆貨幣的結果。
: R. y+ I& A/ \5 T
; C; E# C: B7 f, m4 M; o$ Y
1 I- f0 J) ~, G4 n7 C5 c; W7 r歐洲前景堪虞 葡萄牙恐成下一個未爆彈/ f2 b+ Q4 f1 E4 O
9 J* H6 V- b( Z7 e
: T" ?8 Z ~& l, @& K3 H4 R陶冬指出,儘管希臘暫時得到救援,LTRO政策也為歐洲銀行帶來一兆歐元以上的資金活水,足以解一時之危,然而歐債危機根本問題仍未解決,檯面上所有救市方案都只有舒緩作用,「讓痛苦的市場暫時安靜一點」。2 P1 s' @7 W8 h
$ i, L. {5 R8 w9 w$ u$ c5 k
5 {- m% v G+ e陶冬舉美國為例,獨立初期美國各州「有十三種赤字、十三種財政方案」,但經過獨立戰爭洗禮,財政負擔較輕的紐約州願意支援受創較重的卡羅萊納州,維吉尼亞州則把財政權拱手交給新的財政部,由邦聯制過渡到聯邦制。陶冬強調,一字之差的改變使美國成為貨幣統一、財政主權統一的主體,這一點,和當前的歐洲截然不同。" i0 A$ J* H! n3 [
0 Z% a& n) U; y
3 e) b- ^) e. ] j0 w, A* g9 ]# C歐洲想要徹底扭轉困局,陶冬認為只能嚴格執行財政同盟,重罰出現赤字的經濟體,同時提供弱國實質補貼。但在當前的歐洲財政聯盟公約中,關於德、法的經濟強國如何扶植弱國,隻字未提,這也是陶冬憂心歐豬各國情勢仍將反覆告急的原因。
$ T6 v# l7 z1 I1 P7 _. D* S: N
7 B4 i$ D& y0 C; B* \2 m* c T. }- `- V
陶冬提醒,除了財政紀律稍有改善的義大利之外,葡萄牙國債殖利率已超過希臘去年三月時的水準,下半年不排除成為另一個經濟危機的火源,「而葡萄牙又會讓人聯想到相鄰且規模更大的西班牙」,因此下半年時,投資人不可輕忽歐債問題對市場的殺傷力。
5 M# N n' u$ a, a" L4 _
9 M4 X/ `; Q0 [5 y) I/ m1 _0 C/ B. I: S$ t% C! D8 a
不過陶冬坦言,隨著新興市場崛起,歐洲占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比率銳減,重要性確實式微了。從一九七○年代占近二成比重,到如今貢獻全球經濟成長不到四%,即使主權債務仍可能造成全球動盪,但歐洲的影響力只能用「大不如前」來形容。: Q/ Q) Z t! W2 W1 {
% w# E- `. |5 n) R# a$ F- `6 y
1 K/ V B j+ ~0 r3 g- u ~在大西洋彼岸,沉寂數年的美國經濟,卻在一片看似低迷的數據中緩慢回春。陶冬指出,支撐美國經濟的支柱是消費,雖然目前的消費金額年增率,還是只有海嘯前的一半,失業率仍停留在八%,但是今年的消費情勢比去年好,去年又比前年好,足以看出美國民眾的買氣回升。$ g* h0 r8 h7 G
+ V4 P$ l- ~7 b/ }2 R# L7 D8 @, {( ~0 v4 I# n
美國緩慢回春 QE3鎖定房市拉抬就業
. k! g% ?) [* y0 f$ B' K& q& f
; T2 \7 S7 K2 y, j9 u牽動美國經濟最重的絆腳石:房市不景氣和失業問題方面,陶冬指出,過去因為銀行不願積極讓資金流通,企業難以有效覓得資金,失業率和低迷的房市自然難以改善。
- c M' s2 i4 | a* ^9 w( g現在銀行信貸以緩慢速度回升,企業也開始投資,因為金融海嘯流失的工作中,週期性就業已逐漸收復,但要讓失業率明顯降至七.五%以下,惟有房市也取得進展,這個改變才可能實現。
4 Q0 A" P* Y' D) c3 e7 H( u0 w: ?6 O
/ B' r ]0 }1 i, D* \9 o% t) n5 M4 ?正因有房地產市場這個不確定因素,陶冬分析,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應會再三考慮,不讓QE3(第三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出,因為柏南克深知國內復甦未穩,輕言收手很可能讓經濟再入險境。
- S, T. @$ |+ y) n' X% Y2 ?3 L" |5 u. P
+ {0 ^7 m! L! O& A$ L假設第二季經濟又回軟,陶冬推論聯準會應會再次使出量化寬鬆,這次可能將購買目標對準房地產相關證券,如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直接從房市源頭下手,試圖拉動就業。! e: s; x' ]: k' N" ^9 l
8 r- e6 ]4 {" \, [5 F+ r9 r. l
5 S9 B9 m1 Q$ S1 k. ~& d* `" p
相較於國內復甦步履蹣跚,美國對外貿易卻顯得虎虎生風。陶冬指出,美國的貿易逆差已經明顯收縮,「如果扣掉石油進口,收縮的幅度更大」,這不僅意味著製造業悄悄回流美國本土,此外,另一個攸關美國經濟前景的大調整,是能源不再高度倚賴外國。陶冬指出,頁岩天然氣開採技術的精進,讓美國提高能源自給程度。 ■《今周刊》; J6 l$ h: C( i ^9 n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