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各報要聞】瑞士信貸亞太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昨(26)日表
' `, K) ?# _4 Y X1 r4 b示,美國QE3(第三次量化寬鬆)並沒有退出舞台,且柏南克是歷來最6 x6 k4 {$ F! h
聽美國總統話的聯準會主席,為了挽救美國的就業及房地產,今年5月
0 d6 A+ M" N7 ]: ?2 b; i! t後經濟數據出現緩和時,今夏將是推出QE的時機。
8 v8 u' L$ h7 Q- w7 _- k% z 陶冬昨晚應邀在台北發表演講時,對於歐債危機相當悲觀,認為雖
/ E9 O% ^: o) m) M然3月20日歐洲援助基金到位,但希臘問題並沒有解決,只是打了麻醉( | G P9 ~, J
劑而已;他還擔心下一個歐債引爆點將是葡萄牙。
9 J5 x8 ^$ I, F2 J% N, m# C! M$ @7 b# @& Y0 ^, [/ s, {
不過對於美國經濟,陶冬則是相對樂觀。他指出,美國消費正在明
8 H9 f, B: \$ c顯反彈,今年好過去年,去年又好過前年。美國股市也恢復到金融危
: P; P( H, d3 ?$ c/ w) g; a% O" i機前的榮景。然而他提醒,包括失業率等依舊居高不下,當前的榮景
: b1 y+ w) e$ k1 @- j6 w* D7 p是央行資金量化寬鬆下,四大經濟體一起灌水的結果。
$ s. V& ?, \+ |' } 他指出,美國經濟當前仍面對兩塊巨石:房地產和就業。而房地產1 k) J: p/ Q+ k: [8 `
又是就業市場不景氣的根源,因為真正拖累美國就業的是房地產和相* {' ?1 F4 o1 G; b/ m( ]" T
關行業。美國經濟能否復甦,將取決於房地產。* K$ O% x/ W- X. t4 K8 f# r
他認為,QE3並沒有退出舞台。柏南克是歷屆聯準會主席中最願意拍
! `3 ]. ]! C3 c. C0 h7 c! o美國總統馬屁的,為了配合救失業和房地產,今年第1季出現強勁經濟
( b9 f' ~( U' d' m/ k* E& k數據後,等5月數據開始放緩,今夏就可能推出QE。
4 o8 Y7 d6 ]* o* m% P' Z 此外,他表示,很多人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對貨幣進行鬆綁,但
% A- v4 R S0 a' B1 v6 t# V# K6 G他以當前利率、M2等數據與金融海嘯前進行比較,認為中國當前的穩
. ^7 c. |- k4 U$ S健貨幣政策不會嘎然而止,還有若干年要走,不過銀行存準率有下調
/ |: t2 x+ `) H, O' o/ E2 v+ V) l( P: ^空間。
j' _. R) X# {4 R$ ] 陶冬指出,大陸當前的貨幣流動性問題是,銀行體系太緊、但整
* P2 u6 |# ? I* s個經濟體流動性充裕,造成貨幣政策的兩難,這正是大陸過去推動4兆& z: ` R; V7 d# e% s1 y( ?& A
人民幣刺激經濟政策所造成的後遺症。. z/ c( J& f& S/ q0 i, U& h8 g
至於大陸是否會再推出刺激經濟政策,陶冬認為,目前經濟數據看) Y* P7 ?" {' w# v
上去依舊很好,沒有硬著陸跡象,且要記取2009年4兆元人民幣教訓,4 w: i, k0 D0 W6 \( j- _' y
只能選擇性的和慎重的信貸寬鬆。3 w) n1 _5 \- V; D9 v0 O2 Q( y/ B
陶冬也警告當前大陸面臨兩大瓶頸:首先是銀行去中介化,銀行所
|5 b) _9 o, ^! C$ [6 q得多數上繳國庫、支應地方融資平台、放到信託基金,放到國有企業8 X9 Z |; I* s" ]4 _
,最後僅20%在銀行掌控之下。/ Y e/ m/ d S1 [$ Q
第二問題是投資去實業化。2011年是民營企業全都去從事投機炒作
% U( y. R4 x1 P,現在連國有企業也有類似情況。他警告,沒有人投資實業,中國就. O. x7 Y* G, q; }% D* h0 n! j* c
是下一個日本。
) M# e6 h1 p4 i) r- @& q3 ^/ k( V 陶冬指出,大陸經濟目前處境壞過2009年,第1季和第2季增長會弱
% P4 C" R+ R( O5 {8 b: {3 t/ b過市場預期許多。未來大陸經濟結構甚至有可能會出現經濟短暫停滯5 N+ n2 p8 r* p
的時期,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弱信貸、弱樓市、弱出口、弱中小企
8 e4 I9 r" b( R E" v業的時期。(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康彰榮/台北報導)$ L$ i; c# m z; t. {* [
+ p' m% }" K9 x! Q0 {: u
2 @, u: R- [& Y8 L+ Q d& U' N+ s3 g# o" q t3 ]6 A(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