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03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1
- 威望
- 3
- 貢獻
- 1792
- 活力
- 23
- 金幣
- 5133
- 日誌
- 5
- 記錄
- 69
- 最後登入
- 2023-4-2
- 社區
- 碧連天
- 文章
- 1564
- 在線時間
- 651 小時
|
文/梅子
( V) `1 X6 B+ h5 @% t- S! d
! c# j- @5 O8 E. @, Z 陶藝家手中的那把土,似乎可以隨他意志變化成他蘊藏內心的形體,可能是彎曲的陶器、生動的臉孔或是一株池畔上的荷花。平凡人如你我,沒有陶藝家巧奪天工的妙 手捏塑自己的形體、遠大的理想雛形,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讓呼吸自在、心靈自由,把自己想像成無所不在的水,不拘泥各式器皿,所以,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端看自己。2 t0 Z4 X( B5 z" n/ {
% a6 G. Y9 W3 F5 a- ]
在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一片,呼風喚雨的時尚雜誌總編米蘭達有著領導潮流的名聲,因此她幾近目中無人,唯一的弱點是她的事業背後有一樁不美滿的婚姻和她最親愛的女兒。安德莉亞是個社會新鮮人,穿著呆板不引人注意的服裝卻得到了總編輯助理的工作,在此之前她完全不認識米蘭達在業界上的地位,但是她從旁人的態度,以及米蘭達全套的PRADA衣著上,她知道這是一個機會,於是她說服自己力求改變,挑戰更時髦新穎的服裝,變成時尚圈的一員。
$ Y" L E% P( B4 R& L
^0 T/ y1 Q2 L: T2 R& m 在現實生活裡,幾乎沒有一個工作是不需要挑戰就能如魚得水,優游自在的。「禮儀師的樂章」使得大家體認到「禮儀師」工作的價值與心理變化的轉折,原本不敢公開的工作,最後終於得到妻子的認可與讚賞。雖然被稱為「穿著PRADA惡魔」的米蘭達,也一定是調適自己個性中的某種性格,而成為一個外表堅強、光鮮亮麗、內心渴望、感情脆弱的知名總編輯;安德莉亞則是米蘭達的一面鏡子,映照出米蘭達年輕的自己,也在迷茫中改變自己,為了一個虛榮感的目標持續前進,不久後,安德莉亞發現自己在汲汲營營間失去了真心,有種如夢初醒的感覺,她選擇離開。
% B' n! d4 m+ W6 w! e N& c n: I. C
如果一個人無法清楚自己的個性而適性而為,或是找到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那可能會與電影「搖滾教室」中的女校長或是杜威費恩的室友有著同樣的命運,女校長對杜威費恩吐露心聲時這麼說:「壓力使我變成連我也不喜歡的自己。」這一群學校裡的小孩子是父母年花高昂學費細心呵護的寶貝,他們在父母的殷殷告誡下學習端正、學習課業,幾乎每一個孩子都在隱藏潛在的才能、價值;而唯一不同的是故事中的主人翁杜威費恩,正因為他深知自己生命全然奉獻給搖滾樂,因此看待人生低潮的態度也不一樣,當他積欠好幾個月的房租,他引頸期盼的仍是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當他被樂團其他團員摘下了主唱的頭銜,他頹廢失志,卻在一個陰錯陽差的機會裡假冒室友成為一個代課老師。+ X( v1 P( c- p8 s) A8 j
( m; ^7 Y5 J$ i- J; t: z: p 到底該如何成為一個老師?杜威費恩只想著還清積欠室友的房租,他壓根兒沒想過這個問題。直到他發現這個班上的孩子音樂資質優秀,他靈機一動,他可以帶給孩子的是一門搖滾樂啊!一場比賽顛覆了孩子父母對於杜威費恩的看法,也為這群孩子開闢一個課後社團的園地,誰說小孩子不能學習搖滾樂?誰說一群小孩子搖滾樂的樂團「搖滾教室」不能四處表演?" P( g2 F4 o) |: ^. r1 W2 w
2 T4 d* r9 ~4 K: ~ 如同水一般,每個人都有極大的可塑性。老師也可以不論學歷,就他所擅長的才能來開啟孩子的生活視野,而我們給予學生的,當然也不能只是一個框架,而是一片無拘無束的天空。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可以看見一片無拘無束的天空?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中,雷夫老師指出「以信任為基礎、毫無恐懼的教室,是孩子們學習的絕佳場所。」並且以柯爾堡「道德發展六階段」作為他帶領學生的目標,這六階段分別是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想取悅某人、我要遵守規則、我能體貼別人、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雷夫老師在與孩子們見面的第一堂課,就是跟孩子們討論這每一個階段的行為模式,使孩子能夠理解自己該朝哪一個目標去進步,這樣的對話是一個師生平等性的談話,對此我感覺獲益良多。
4 ~ k+ O+ q$ T8 ^( R; o. k' U: T5 @5 R/ d. [ t8 A
從決定當一位母親開始,我就是一位認真閱讀的媽媽,看了許多教養書,漸漸得到自己的教養方式。但是當一位母親與當一位老師之間總是有所差別,比方說有些母親對孩子非常嚴格,有些母親對孩子偏於寵愛,身為一位老師則強調公平,任何事情都要在孩子面前公平,才能取得孩子們的信任,使孩子打開心胸彼此快樂地成長學習。
/ P) J' G1 x* G& G6 ^, A" b3 a: p9 f9 y+ O+ A+ L8 D
擁有樂觀學習的情操的小孩是最幸福的,他們擁有的是一輩子的學習能力!我想這也是雷夫老師,甚至是創辦雅德賽思的黃能德先生所看到的必要能力!
/ ^8 d {$ O# S& ~/ g2 U2 @- v8 G7 ]5 \+ W
身為一位安親班老師,我知道安親班裡有制式的座位,讓人不覺得心情緊張起來; 緊張一板一眼的環境造就出對學習沒有樂趣的孩子。我知道安親班裡有制式的課業,讓人不覺得心情沈重起來;沈重無法結束的評量造就出對學習一再重複的孩子。安親班裡滿是比較的聲音,幾乎很少溫暖的問候;安親班裡老師通通都包:功課要求正確、教室掃除乾淨、學生擾亂紛爭,一間教室充滿了至少15位個性不一、年齡不一的孩子,一位『有經驗』的安親老師,能夠用什麼態度來對待每一個孩子?
3 J3 p: z5 f# | K' j
! M6 @& e ~7 G) w: b! t: [/ S 在閱讀「放學後才是關鍵!」之前,身在安親班制式的體制內,我也不停地反思這對於孩子、對於家長、甚至是對於學校的老師,真的是一件對的事情嗎?學校老師已經習慣於安親班的存在,因此回家功課幾乎不容許有錯誤的空間,似乎每一個孩子在課業表現上,優秀才是必然。偏偏我是一個重視學習態度的安親班老師,我希望孩子能學到的是「自動自發」的態度,但是讓安親班裡的每一個家長都接受我的想法何其容易?於是,也只能被迫地陷在「字體美、成績佳」的壓力之中。反觀我自己的孩子,能自己寫回家功課、主動拿書出來閱讀,多年栽培他閱讀習慣總算有所成果。
- m3 z1 j D5 j3 u# A; V! W; T) Z0 k% x# \- o
閱讀許多類似的書籍之後,我知道芬蘭給予孩子的是一個多元的課後社團,而非一直埋頭苦幹的安親班,在多年的行銷企劃的歷練下,活動規劃是我所擅長的,與孩子們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去看事情,也是我一直在學習在做的,豐富多元充滿趣味的課程設計,我有信心可以勝任,並且帶領孩子朝向自動自發、樂觀學習的個性上努力,讓每一個有緣相會的孩子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_, m; s: s# |: f2 R7 A5 N$ }/ r( G& y+ i5 h+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