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776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4939
- 活力
- 6035
- 金幣
- 21268
- 日誌
- 2
- 記錄
- 154
- 最後登入
- 2025-9-21
 
- 文章
- 3927
- 在線時間
- 125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樂爸 於 2011-9-13 13:12 編輯 ' \7 ~" ]4 D |/ O. I4 X" t/ G9 U
! _; F; s' t' n+ N3 }& F, Y* T
改變人群的思想和生活!" Y- |& C9 ~+ a
分享一位愛台灣小女生的心路歷程事跡
5 Z' K& }5 } v6 c' `4 U「每個人最終目的只是想獲得一份快樂吧?可是,好像大家都背道而馳…。」
+ T% g! [$ J( ~" `+ [# w和沈芯菱第一次碰面,是在清華大學蘇格貓底咖啡館,才21歲的她,臉上淺淺的酒渦,帶著大學二年級女生該有的清純稚氣,然而,談話內容卻和咖啡館名一樣的富有哲思。
4 J R1 S% v$ ~3 o. F她出名極早。12歲、小學六年級,就在網路上架設免費的線上教學平台「安安」,
6 M+ N" @* v' x5 I6 U F迄今在兩岸三地累積了350萬使用者上網學習;
0 R0 n& U% Z) P6 [* i3 e- ]14歲、國中二年級,因為看到柳丁賤價,向報社投書,
- v# E. B6 y) L! A3 _最後與農委會打筆仗,在大眾媒體前一夕暴紅,迫使政府改變立場,
% ]6 q4 h8 m5 }" N7 x# d4 I! d並推動了「全民吃柳丁運動」;
, j5 P& z" N* ^; L9 |# d% r15到18歲,她將關懷的範圍擴及更多的弱勢團體、青少年、原住民和台灣媳婦;
0 y! _, ` P/ p4 M C19歲,她背起了相機,深入台灣大街小巷,去捕捉社會底層勞動者的影像, 5 {+ a4 k7 x+ w, |. {: d$ j' O
最後累積了20萬張她稱為「草根台灣臉譜」的圖像,讓她跨到對岸北京奧運辦展。 ' s9 @" \1 @2 M% c
《讀者文摘》亞洲版稱她為「少女慈善家」,她的故事還被載入國中教科書。 0 Q7 M0 D1 s0 H5 q/ r
21歲,正是台灣許多年輕人還賴在家的年紀,她卻似乎過了一個高轉速的公益人生。 ) S l$ h- ]0 ~3 X% g
人們看她,或者讚嘆說:太優秀!然而,她卻說自己平凡,「我是一個攤販、一個庄腳小孩。」
0 H ?: t; p! I% S1 p' }+ x 小六開始做公益!賺300萬,280萬拿去助人 . c) |( g" P5 ? B( p
「(鐵皮屋)之前真的很熱,下雨又會滴水……。」盛夏,我們來到沈芯菱在雲林斗六的家,她與父母住的仍然是她幼時省道旁的鐵皮屋,只是裝了冷氣,也大了一些。 & ~5 s% g; t0 f; n# G9 E2 s, p
屋內,穿過花車、衣架與幾台縫紉機,後方 10坪 大的隔間,一台舊型厚重電腦, ) d$ r3 j5 \; k
一張用到泛黃的圍棋桌,那是沈芯菱幼時用來讀書寫字的角落; c0 g$ z) J6 z: _
用了10年,沒有換過。
. N1 P* f4 \- L) p: U沈芯菱這些年考了超過40張電腦證照,靠數位技能為企業搭設網站,
0 q# j# }8 A3 V加上參與公益演講等外快,總共賺了近 300萬元, * I4 K( l' E7 {% l2 I
然而其中有280萬元都投入她自己推展的公益事業,
' g5 ]8 W# a* H- `3 P) t' e- n而不是換掉在鐵皮屋內的家具。
; a, m3 S: e! b7 c* m5 c' h4 P3 \' ~0 v 「因為我的成長背景,讓我更加能感同身受,」沈芯菱表示。 " T) G; x, X6 }3 N# ~7 l* y
2 k4 `) ^- ]6 j. l7 J. m5 x1989年,沈芯菱出生,
( y$ l& c+ \6 a3 Y6 d( z在她出生之前,本來家裡的環境還算小康,學裁縫出身的父母親非常勤儉, $ T7 W6 K5 ~3 n6 \5 Z: g
開了一間小型家庭式的裁縫加工廠,但80年代中期,
4 O0 s8 w. e( K, e$ j9 f! d* |台灣抵擋不住匯率升值壓力,匯率由1美元兌新台幣40元,
& {- j- ?5 u3 Y6 Q, h急升到 1美元兌新台幣26元,造成出口導向的紡織業爆出走潮,受到上游廠商拖累,小工廠倒了,還欠了債。
' L3 u4 v( }6 e, h3 w因此沈芯菱從襁褓,就跟著父母試過各種謀生方式, & p# z. \! O7 |$ C) K1 l5 h
曾經一家三口和狗籠擠在一輛小車,也曾經擺攤躲警察。
+ [! U8 q6 ^2 ~& h$ f# B看到父母日夜奔波、金錢迫人,讓她比同齡的人都早熟。
1 N' i3 N: r!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我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要立志做公益?
8 r; s" K7 \8 W* x- |0 |# M因為我自己小時候跟著擺攤,沒有上幼稚園,上國小根本趕不上進度,
5 b9 I/ f' @' _1 R因為在之前,我都只能自己練習寫舊報紙啊。
1 q7 o4 n& r \4 D' o# w+ Q& V同學拿原子筆寫作業,我只敢拿鉛筆去練,為什麼?便宜。 + I0 \! o* D/ E" t" W9 ]+ \% _
然後,練好後,可以趕快擦掉再寫一次,所以常常會被同學恥笑。」
/ R K+ x7 ]" \) W; ~2 n5 w「老師都會說教育是改變貧窮最好的方法,可是我看見的卻是, - Q) E4 c5 [8 I Y& ^: H
如果教育只有菁英教育,像我們這種窮孩子要拿什麼翻身?」 5 B; Y. }# E N
1 r" g1 y5 A6 I6 A v( J' `
投書報社救果農!掀起買柳丁、救農民熱潮 4 n7 G& t1 y! J4 f$ K
80年代到90年代,台灣國民所得成長了2倍,然而貧富差距與城鄉差距也開始擴大。
" L7 Q6 P# c5 b8 _' b- c/ v! a4 K中研院的「社會變遷與意向調查」歷年都詢問受訪者「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差距
& e) N! U& m! j) U& L問題嚴不嚴重」的主觀感受,在90年代初期 ,回答很嚴重的比率不到3成,
* b* Q& m3 K% c# e! }# [到2005年,回答很嚴重的已經接近7成。
) i G/ D5 v$ X" P6 |0 \' I# l: R 「人口外移啊、老年化、隔代教養,這些社會問題都在我生活周遭上演。」
* `0 W7 B3 n! Z& I+ P站在社會底層,加上她年齡又小,本來應該是弱小而無助的, 9 x- w K8 [" B% O% p" N
但一個偶然的事件,卻讓她發現,自己擁有改變事情的力量。 & {, [/ C! Z% ]4 s0 t, o' h4 T9 T0 V, c
% r; q, m5 U: h' t7 c& J/ J- O
那一年,沈芯菱10歲,當年台灣經常上網人口達到480萬人,她也成為其中一員。 4 m( Q5 G$ Z3 n |
家貧的她,小學第一台電腦,是母親當掉少女時代攢下的玉鐲去買的,
# n# W1 K% G G% Y5 T「因為再苦,也不能犧牲孩子學習的機會。」沈媽媽說。 ) \6 K* i1 U$ `. B/ z4 A; _
剛接觸電腦與網路的她,看到種植文旦的阿公,沒有因為盛產而高興,
" b/ H8 n6 S4 o7 `) P6 n反而為了收購價格過低而苦惱,她想起,看過人家在網路上賣東西, . I y8 V5 ?4 M
就「憑著一股傻勁試試,」她上網查企業電子信箱,
2 Y0 F$ b' B4 J6 p9 Z( C% C用小學四年級生的天真口吻寫道, 0 x# I3 e4 Q0 p1 o5 U
「我阿公種的文旦很好吃,有需要的可以來訂。」 * b0 ?/ p. k" u& u
本來只是姑且一試的想法,沒想到3天之後,家裡真的接到企業訂單,
" V9 @/ _* `- O1 G: l D$ ]5 n當場全家人喜出望外,尤其是阿公,「他一直問,是真的嗎?」 r- n; b9 K% L; @( W
「我第一次發現網際網路的力量!」沈芯菱表示。 # v% W \; x% r% b0 ^! O( [
2 r4 z7 j3 D2 l% j& d
後來,父母在鐵皮屋開的小雜貨店,因為斜對角開了間超市,生意一落千丈,
- F! H, \; z$ ~& Z沈芯菱提議父母回到縫紉本行,她自學摸索建立一個企業網站,接受訂單;
6 D3 C- o+ J" a( m一年不到,家裡的生意也平穩下來。
, [' X x: V, u/ V$ ^
* _, F( P. }' I* g- l, w& Z- V4 v' s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她投書報社,說柳丁賤價傷農,卻被農委會發文反駁國中小女生的話不可信,
! W5 F2 n% a: F3 v" H「我請媽媽到附近的農戶拍照,我架設網站,提出證據。」 . g$ F9 P Y' x+ }" _" m$ J
這個反擊,最後迫使政府改口收購,社會也掀起一股買柳丁救農民的熱潮。 ; A/ g, ~7 j8 \) {7 O3 ]) s' R# M
「原來,小小個人的力量,可以拓展到無限大,」
; v0 X! e% [7 u這些經驗,是她日後利用網路做公益的起點。 / w$ x" Q! Q1 z4 ~
7 [2 x' Q9 E0 l" D每當沈芯菱有「創舉」時,憨厚的父母,總是難免擔心, 0 q3 x$ P7 e5 {9 n7 ^- J
以柳丁一役為例,經歷過台灣威權時期的父母,總擔心與政府作對的後果,勸她算了,可是,生於開放社會的她,憑著一股勁,總覺得自己凡事都可以試試。 - o' [8 {% d0 ]
每一種嘗試,其實都是自我追尋的快樂之旅。 : [6 U0 E- y/ s" X. h6 z* l; b" _( q
T0 O5 [8 I1 |- A& m8 O% U
自製免費教學網!兩岸使用者,已逾350萬人
7 W5 H3 G4 [) D& u6 e+ f& ? 國小六年級,她因為自己沒有錢補習,又羨慕班上同學 $ Y3 r6 W2 d8 l; c3 O5 o
熱烈討論著當時流行的線上教學,她竟然為那些沒錢補習的同學, 2 i* S' K _6 J! P. D: g8 F
架設了「安安免費教學網」。 ( u# K% s% v& M& r6 B' ]+ T
htt p://www.anan1.webnow.biz/main. htm 0 o% [2 F* [% Z4 R( ]/ n
第1年,為了籌措架站的費用,她接了3家公司網站設置案,租了伺服器; 2 C: ^9 n6 D0 U- c2 F
接著,為了自製教材,她到處向人借課本和參考書,到圖書館、書局找資料, ) G; R! f% c/ A2 o" q
每天都去瀏覽不同的網站,看人家怎麼搭配音效與動畫,怎麼發展題庫,
2 d2 [- f4 `, ]. S然後自己動手製作內容。 3 g9 R" O3 n3 Q+ D9 z" x/ E& y
她也善用熱心網友的力量,邀請許多教師免費提供他們自製的教案。 % I* J7 X8 v* H/ P4 P m, G/ q
這個網站累積迄今已有2、 30萬筆教材與多媒體影音材料,
+ W2 A! ~. ?/ y1 f8 m第1年就有70萬人上線使用,「我接到單親媽媽說,『謝謝妳,我的孩子功課進步了!』」
3 q1 H0 H9 {* W# c8 `3 f! [) p @/ |5 G* {5 f5 \
有誰會想到,一個12歲小女孩的教學網,竟然可以影響兩岸? : E o# h' v8 Z( p& x v# Q
安安免費教學網迄今在9年間,累積了超過350萬兩岸使用者,
% \- V; J* e. D, c《商業周刊》總編輯郭奕伶的2個孩子,也曾多次使用這個網站。
I7 t) M! u, n5 T P. M S. }
9 B* N% p9 q3 z& {. n& _- z5 G& [檢視沈芯菱所做的,每一項幾乎都是從弱勢者出發, : m* Z1 s- h* N0 R+ }' U
都是藉由網路平台彌補弱勢者在知識上的差距,
3 z. D9 q& n" g7 {6 q這個她稱為「知識公益」的出發點,含有她檢視自己, + n$ H' q% N: g! F8 M3 A3 K
並且撕下貧窮的社會標籤的意涵。
; l2 V' G% h4 r1 S# G
# q6 h% e7 w7 ]% u& _& E沈芯菱有一次拜訪一位蚵農阿嬤,老婦的手指被牡蠣割傷,卻笑咪咪戲稱,
% p0 |) s4 m( I+ `1 ]流出的紅色鮮血是「紅包禮」,有牠才能賺錢為孫子付學費。 8 @1 Q3 L* m- a* A
底層草根工作者的勤苦韌性,讓她反思︰「他們不是失敗者, ! ]6 f+ S' x) D
為什麼要把曾經赤著雙手奠基好社會基礎的人,移到金字塔的最低層,讓貧窮繼承貧窮?」
" B% a B) ` ^# X: u6 N# h' f X$ a; R4 o* w
為社會底層發聲!讓弱勢者翻身,擺脫貧窮
4 C" v+ }: F' Y3 j$ J C就像是孟加拉社會企業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年近40歲回到故鄉, 5 v9 i6 G, E8 \" w- u
發現貧窮的底層工作者,因為缺乏生產資本,被高利貸剝削,因而設立了窮人銀行。 + C& M/ X# q. i# @' a6 ]7 g
才21歲的沈芯菱,深刻思索貧窮背後結構性不公義,她不是用理論去批判,而是用行動力去改變。 : W1 s/ W7 p1 s2 ^) C6 C8 { O
這位台灣的小尤努斯,對成功有一套她自己的定義︰ + \; a0 C# Z: U" _+ b; R
「成功,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幫過多少人。」
% Q: O& S) p: `) A, a她更思索快樂定義,「不快樂的人是因為沒想過要帶給別人快樂。」
6 M, R" G& ], B* I6 I ! P: V; D. i. i' z* D$ S
在《商業周刊》委託EOLembrain東方快線執行的兩岸八○ 後量化調查之中,
" m" e8 `: f2 }- d0 A. A# O+ u其實已經開始聽到越來越多年輕世代重新界定成功, 9 q8 w% k: ~4 B; E* G6 l
認為成功是追求自我興趣加上幫助他人快樂。 ' v; a, D& l% G- ], H
富裕社會反思物質主義,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快樂,
: K, o7 v: t4 d. y5 H0 d這件事在台灣社會正是進行式,沈芯菱可以說是年輕人中的先驅者。 0 J* c7 s( N' O: a. h1 p0 U
( Z$ l' D- l9 o/ D& h+ f3 y9 N從後方看著沈芯菱,可以看到她濃密的頭髮下藏了許多的白髮,
! Y) `) _* ]9 k這是她從小學起,經常晚上熬夜工作的痕跡,「其實我還是會自我質疑,
3 \! D$ S' t% G( G* l5 S: r; O我所提供的,真的是別人需要的幫助嗎?」 8 Z- w1 d, N" H; S" u4 @8 {
「這些事會不會是我一相情願?」但在她缺乏把握的時刻, 0 r. I/ @+ L- u6 y( E7 k" J# U+ ~
有母親站在她那邊,陪她深夜用功編教材,陪她上山下海拍照,讓她繼續大步走下去。
5 o C8 v/ L$ r: ^' V, U% _
' \' k2 ~1 I% t# v. j1 ^就讀大學三年級的她,最近還計畫著,要把賣文旦的平台擴大, 6 j* D0 H3 Y' M6 c8 g$ l7 i
成為可以賣更多農產品的平台,再把免費線上教學平台課程, + X0 Z$ S* w0 G: q- @7 A- i/ p+ u' y
從國中小擴張到高中,然後,還要再去跑跑台灣更多的鄉鎮,拍攝草根人物,
/ o; L% L% ?5 E( G; |( y2 Q) r* B* y因為她發現上一輩逐漸凋零,時間越來越急迫了。 ' r! B9 I* D( R" l! i! n# p
她想做的事情太多,
) A Z ]( C' |4 G. z2 s「我的終極目的,應該就是把發言權、詮釋權,從上位者,還給那些在太陽底下 6 M( q7 E& e* c( M7 M. M' @
默默低頭流汗的人。對,就是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
: n" K4 E* } A8 r; A, h7 Z
2 g7 }0 F% Z- t- M. c, L! r7 c0 d更多介紹請至
3 C# n$ `, S1 q3 S& e0 m+ S- i5 zhttp://tw.myblog.yahoo.com/i2taiwan/profi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