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7 s: W! ^' S' I2 l4 ^
& c0 g; F# }! Q0 y. @
【時報-各報要聞】上周全球股市慘綠,加上美國債信評等首度遭到調$ O e1 _+ @( _6 i: {" O
降,全球經濟有二次衰退之虞,全球投資人無不寄望美國聯準會(Fe9 d+ e6 a8 V0 r7 P7 _
d)能夠在周二決策會議推出第3波量化寬鬆行動(QE3)。然而有專家/ W4 p4 ]& o6 G$ X$ a! ]
指出,美國當前情況與去年11月推出QE2時已大不相同,意味聯準會在5 l8 C! b& Z9 F1 H: U
本次決策會議推出QE3可能性不高。: z1 t: O4 m* X" ]
% k2 C# V+ n: F% m/ Y/ e 金融時報報導,就業創造遲滯及股市重挫,在去年8月促使聯準會透
2 |: ?- t( ~2 _露推出QE2訊息,11月就採取行動。
2 j* _ z( h1 w* y2 w 目前美國經濟面臨就業市場復甦停頓、成長減緩、債信遭降、股市2 _: o9 I$ F; D1 V' S
重挫等慘狀,使投資人認為聯準會推出QE3的可能性大增。: F( M$ V0 ?3 o, c2 @
不過金融時報指出,美國經濟條件和去年11月推出QE2時已大相逕庭% a' J s0 f! Z
,特別是通膨。聯準會去年推出QE2時,原因之一是擔心可能會面臨通) C) W& v+ U/ Z; Y- x
貨緊縮,以聯準會偏愛的核心通膨率而言,目標設定在2%以下,QE2/ o9 V3 H: W6 j# ?- ?2 g
時則僅約1%且下降中,目前則已達1.5%且在上揚中。由此也顯示當
& \. ~( k5 g h5 m3 ~8 N4 c前美國並無通縮虞,反而向通膨傾斜。
% ~! Y+ O# r* e 美國目前貨幣政策也遠比推QE2時寬鬆,起碼已多買了6,000億美元2 H# i, j( L- H/ C" ]" \
公債。
- e, I8 N m+ B" N- q3 f 其次是聯準會決策者在心態上,多數仍預期美國經濟成長在今年稍
$ t2 K) n* p: h5 L- o0 f" q5 {後就會回升,他們認為日本大地震引起的供應斷鏈效應逐漸消退、油6 |% `- c+ U1 z6 ?4 F- Q
價下滑有助消費者重新開始花錢。專家指出,除非跡象顯示美經濟成- [1 o) ]2 N: {
長減緩呈常態化趨勢,或美通膨下滑至已有通縮之虞,或市場恐慌持, ?' _& F. i( E! o- ]8 J
續不退並已重創企業及消費者信心,否則預期聯準會不會貿然行動。* b O4 b! O q
此外即使聯準會真要進一步寬鬆,未必一開始就會祭出擴大購證券
' q" ^, _$ c, d1 O% w2 q' I& }* B# j計畫的QE3。
+ j5 E9 S$ L7 M 柏南克日前曾拋出振興經濟的「4選項」論:增購證券、調整既有部9 _; X, J( D+ R6 ~* `1 C* E$ f
位結構、降低銀行超額準備的利率及加強表態。前3者在執行上都有難
* |: t+ _7 \0 [) P- I( ~# x度,惟加強表態最為方便可行,即強調「將維持資產負產規模與利率. t; s4 V, q$ A2 \# c1 |
水準於既有水準再一段時間」。希望以此表態來恢復市場信心。(新聞
+ q2 {( g* t, d, u ^9 e$ S% m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 o) r# B/ c" a2 s' ~! Y3 k H: h9 x5 A2 ]! H& U) w
$ e1 |/ {6 ]' r$ v" C( S
0 C* Y5 u7 F, d! b( I7 l+ q#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