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理專必讀》三大指標提高你的客戶信任度& ^, u5 Y. c1 F: f* i. a
) \8 n/ h( y3 I, t
7 K7 x- B5 n4 Z1 K 【文/許靜文】% S5 q2 G1 n% e3 j
/ \- N9 w7 c' d5 h前言+ N/ L* K% x0 m5 Y
2 I3 _* r- k/ N4 e
財富管理銀行 重回金融海嘯前榮景 《今周刊》與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合作的「財富管理銀行評鑑」,今年已經進入第五屆,調查發現,2010年是在金融海嘯後投資人對財富管理銀行、理專、投報率最滿意的一年;但在滿意之餘,卻也發現投資人對銀行依然信任不足,是未來財富管理銀行再求進步的主要方向,我們也整理三個提高信任感指標,幫助投資人找到心中最信任的理專與銀行。
1 x6 u8 N& R+ f; N8 M o. b/ j5 Q6 X
2 t8 ]# o! p) @# D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最難能可貴的,只有彼此關係建立在信任上,才能成就所有事。理財行為更是如此,唯有客戶和理專、銀行間彼此信賴,才有機會創造最高的績效。
2 B- B$ ?$ U5 M9 I1 R% S) Y/ D$ l3 ^: l. r/ }( }
' d/ z+ g8 J2 Z0 b/ A) O
《今周刊》與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合作的第五屆「財富管理銀行評鑑」調查中發現,二○一○年是金融海嘯後,投資人最肯定財富管理銀行的一年,滿意度直逼○七年景氣前波高峰的水準,有八成五以上投資人都對銀行及理專表現相當認同,尤其是在獲利投報率部分,客戶對投報率的滿意度有六七%,比○九年足足多了兩成。$ a5 E5 F% ^- h! c
0 Q8 }9 M' V$ a3 T$ i7 r: o
5 U/ g: b: c1 N$ i5 H( H; `8 Z這麼高的滿意度建構在什麼原因之上?調查中發現,金融風暴的傷痛依舊深刻地烙印在客戶心中,因此,投資人對財富管理滿意度的要求,已經不是只問報酬,忽略商品風險控管及後續服務,現在客戶想要的不一樣,理專越詳盡告知商品及投資風險,客戶滿意度高達九三.五%,或是理專投資建議能夠確實符合客戶能承擔的風險屬性,也有八成以上滿意度,遠遠超過投報率六七%的滿意度。' N! _5 [ S _( b, ?$ _2 } {
* K& X/ U) Y8 ]* s: M
0 K8 I! {3 Y. w6 i- A0 ]& }* H過去兩年全球股市從谷底攀升,銀行財管客戶在去年有九成以上都賺錢,比○九年七三%增加一成七,直逼○七年「有開戶就賺錢」的榮景(根據○七年調查有九八%財管戶賺錢),滿意投報率的客戶多認為,每年穩定維持六%以上報酬率是基本要求。
( L. ~! O, L" m) S) o
0 }2 E& f; m' K* q6 M' P0 B- g5 ^1 x
但這麼多人賺錢,卻只有六七%投資人滿意投報率,主要原因出在哪?# ^4 e/ R3 H. H
! T% S, ?# V- I# ]
3 _! x( W, R: s/ T0 c+ y雖獲滿意但不夠信任 忠誠度下滑 三大難題待解
5 C) ^6 |5 }! {) u( ]( X1 Y5 V M' q% J
8 H& } S& k3 d; [首先,可以發現保守型投資人對理專、報酬率滿意度相對偏低。
u# P0 n; u5 E! m, h5 Q" r
' l# i/ ~) F( N1 Z) c
$ X# J: s& R- O9 ^- e仔細分析統計數據,會發現保守型投資人對銀行不滿意度偏高,有兩成以上保守型投資人不滿意銀行及理專,和積極型及穩健型只有八%左右的人不滿意銀行,明顯差距甚大。
/ D# Y( X8 e' @4 A/ ^: ~& `/ j! b9 x" f* a) q6 B( c8 I* i: P
* n$ E+ a8 K+ T4 R$ G
進一步深究,他們的投報率也是最差的,平均只有一.四%,和現在台灣銀行公告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一.三五%比較,「真的只有比定存好一點點」,甚至在本次調查中有五家銀行的保守型投資人,在去年全球股市多頭齊唱環境下,還是虧損,顯見銀行及理專對保守型投資人貢獻相對比較少。2 W2 ?( ?. H5 m. V# d }
保守型投資人天性上冒險精神較低,理專當然也需要花比較大心力去讓客戶了解市場狀況,進一步讓投資人放下心防,但從數據來看,理專應該再多加強對保守型投資人的照顧。
8 t+ a9 |. h2 k: z0 s _/ e* _6 B8 t& V0 `: y
' h; Y+ L$ a8 n# S其次,我們也發現海嘯的陰影確實還深刻烙印在投資人的心上,因為在海嘯後,投資人聽從理專建議做投資比率降低了。) r, @# s; ?7 b$ m4 {
. C% s* X4 C* c3 \' R0 Q
6 D ?! Z" t4 B( r* o" N( M海嘯前,有一一%的投資人投資時多聽從理專建議,現在只剩下七%會認同,掉了四個百分點,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發現,「儘管滿意度高,卻不見得等於信任」,顯然理專和銀行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6 D, m' k3 F: F+ ~9 N; b
: C/ S7 y. i/ a1 U! e, Q5 X& ]1 X, W" p, G
最後,財富管理銀行的重要任務,是讓客戶資產重回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6 \( S7 u9 M! q! t( J2 m# Y儘管金融海嘯已經遠離,但恐懼仍在,調查中發現仍有許多投資人不敢參與市場,永遠只買固定收益商品,或者定期定額操作,有高達五九.五%投資人因此資產還沒回復海嘯前水準。
3 ^. K1 b: x) |1 e* F
( V3 k: y3 J' z& p t" h: r6 F
3 r' D+ H5 s& s3 D事實上,近期其他報告也呈現類似的心理狀態。根據麥肯錫最新一份針對亞洲個人金融服務研究報告中指出,和○七年相比較,台灣區投資人對銀行的忠誠度大幅下滑十四個百分點,○七年有四成六的投資人願意推薦自己金融機構給親朋好友,但現在只有三成二的人願意推薦。
5 T+ w2 u" Y! O" B5 t- f% n+ g8 U8 ^( i7 e: I5 R2 O: u' k
0 K$ ~ k( ?, t7 {麥肯錫副董事陳峭表示,訪談中客戶多表示擔心金融海嘯投資損失惡夢再現,萬一虧損了,「理專又是自己介紹給好友,怕被好友責怪損失友情,到時『人財兩失』,不如不要介紹。」很顯然,對銀行的信任程度,仍然有待加強。
9 f9 P' r3 o( p( E9 K3 Z& }0 y( r) V! \9 X
% a7 s5 ?5 ]' G: ^# S無獨有偶,貝恩管理顧問公司每年都會發布NPS(Net Promoter Score,淨推薦者指數)相關數據,主要測試顧客忠誠度,該調查中只問客戶一個問題「您推薦這家公司給親朋好友機率有多高?」幾乎所有銀行都拿到負數,顯示客戶對銀行信任度還是偏低。/ Y% X9 S' c- C
: ^5 K, D+ E8 ^7 W2 {& v X) j7 f0 [5 k
z" ~( ]3 X) S' _7 s/ M$ B5 j# r& E' r麥肯錫報告、貝恩管理顧問公司發布的NPS數據,都與《今周刊》調查不謀而合,在高滿意度下,財富管理銀行如何讓投資人從滿意走到信任,正是銀行該好好思考最重要議題。本屆財富管理銀行評鑑也從服務、績效、風控、專業及信任五大面向,尋找一一年投資人心中最滿意的財富管理銀行。! r' j/ T2 Z3 w0 [
! x( s" a' a/ j# Z7 e1 ~
' O, f& P; `8 J% G) _中國信託銀行今年一舉拿下了最佳財富管理銀行、最佳服務、最佳專業、最佳商品獎的第一名,最佳績效、最佳風控、最佳信任、最佳理專團隊等第二名,而且無論在銀行互評與投信評分中,中信銀都比同業拿到較高分數,是獲得第一的主要關鍵,堪稱這次調查的最大贏家。' O7 f9 E2 q) N! r; Z% m8 V$ z' h
0 L \0 ?* w) [% O+ P2 z
" L/ a( d* ]; C% i/ H+ z2 d; Q此外,根據信託公會統計數據,中信銀去年特定金錢信託(即每家財管銀行的基金銷售總額)市占率有九.二五%,雖然和○七年高點、市占有一三.七九%相比,仍有四.五四個百分點的差距,但仍是國內外銀行龍頭。* | o" w8 ]& u0 ~5 g
, X& [) y: M* `, X. D( j# J
0 L3 @# e9 a. S5 C
儘管始終是國內財富管理的龍頭銀行,但中信銀在海嘯中受傷也不輕,中國信託個金事業總處資深副總經理隋榮欣指出,「風暴後的確是一段難走的日子。」為了讓客戶恢復信心,中信銀要理專陪同行內理財規畫師、理財智庫人員拜訪每一位客戶,「那陣子中信銀全行大概拜訪了五千位以上客戶。」隋榮欣認真地說……【全文請見今周刊760期】
) @! ^- `) E0 P+ h! y- T) ?* f1 }
, [" S3 k _* q) D, O;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