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428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406
- 活力
- 823
- 金幣
- 3669
- 日誌
- 66
- 記錄
- 84
- 最後登入
- 2013-10-11
 
- 文章
- 914
- 在線時間
- 120 小時
|
溝通的態度與行為& k1 K4 e, N: s( U- U6 `8 q' F1 s
高權旺撰稿於2012/03/11% |& H J# _1 m3 w# m9 f
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目的在於溝通!' o$ D* Y) K3 X, e; v: `6 T W: L
" j7 I, n7 `+ R溝通的目的:
; G/ u' u' e3 \; x: D3 S Y在於存異求同,達成共識,共享利益,減輕損失。9 d4 Z4 a% f4 Y. C+ L
; o/ _1 I) `* W: P0 n! I- R( R* y溝通的對象:
+ p, F$ Y& C( Y8 ?. e( x是人,不是語言,怎麼說,只是一種途徑。5 ]! I4 y. X# I7 X1 `
9 q$ V' @* B2 F( J2 `* T' w溝通有一個原則:* k2 U" m7 ^+ n6 {1 J7 O2 q F
不要以為「你永遠是對的」,生活上有非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達到同樣的目標,因此,不是只有「對與不對」,那是小學生的答案。
8 x; D a1 y6 c' g; G: ]: V3 u) p& y+ q: X a
盲目的堅持己見,會把溝通搞得像是一場「概念爭論」,贏了道理,失去關係。
1 C, ]5 x9 K0 _如果只想贏得自己的利益,把溝通放一邊置之不理,這樣對於不同看法的人,對於同一個觀點上就不敢表達出來,而內心覺得受到傷害,把溝通的門給關了,會造成雙輸。0 i6 ^3 l' b4 [: b* C( ~9 |
$ b1 V4 y; r4 ~6 e& W. B5 ~+ [% a溝通的態度:
0 a! X, D; P1 [: @, {4 E2 N在心理上要平起平坐,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一味提舉他人。既然要溝通,就要相信對方的「誠意與能力」,認同對方也有相對的智力,絕不會比自己低。+ e) s3 p8 w+ J1 i
+ [0 h. q& q+ I% q$ N: Z, {" r溝通的行為:, v8 V4 ~0 D/ M" l& i$ c" ^, P: R
認真的傾聽。當我們願意傾聽他人,就等於是「為他人傾聽你」時打下良好的基礎,於是在相互傾聽的行為中,就會力求「存異求同」,進而融合相異的觀點。
D4 D3 q/ t2 ~
G7 R5 v4 R3 |) v9 z2 L& v' o+ m正確的溝通態度與行為,可以輕易解決「自私的問題」,營造到彼此關係融洽時,幾乎不說話,只要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也能心意相通,傳達完整的意思。
, v3 W# u% y) ]& e, r( H( F |8 g
所以,溝通是為了「建立彼此的關係」。
3 c9 x+ b8 m. `溝通時,應以「關係」為重,一定要酙酌自己言語中的字眼,避免讓對方難堪或受辱,或是產生誤解。) D/ ^; h( a1 A8 u `5 D& _6 T+ |
; U' a! h1 i; I. E' Z" ]溝通的語言,就是不斷的翻譯:7 k/ y: O. `0 Z4 C# i: y1 r
將你傾聽到他人說的,翻譯成他人所想的;他人也把所傾聽到的,翻譯成你想的,雙方的情緒如果相互抵觸,溝通就會出錯,把中文當成英文用。8 x, J8 Y) r% e6 B4 Q' O0 s
6 Y$ j* I! i% B( @9 ]+ ?
溝通的能力是兩個互為關聯的:0 d* x& ]# F* {* G$ X! Z$ I% E+ a4 W
一、 外在的技巧。
& {7 M/ Q9 U" P9 o @4 J8 `二、 內在的動機與心情。6 }3 Q+ r+ H' v, ?: t
- `( i4 k- w+ ]# B( I& |
溝通的技巧需要實務上的訓練:1 |9 z3 Y2 r" @3 J
學了技巧,但是不用,是不會溝通;
8 B0 V( B2 K# `/ O1 P1 B1 i看到對方用自己學過的溝通技巧,而輕視對方,是放棄溝通的成長。
, X% b$ J+ U/ g/ W+ O! j4 B「外在的技巧」,是為了「內心的動機」。% e* w- H f6 t, K. R; d1 I" Z
) E0 X2 x1 O0 k- Y+ ?" k
當我們內心的目標保持恒定時,會有助於「自我的控制」,從而有效的放棄「自私的想法」,每當我們仔細傾聽他人的談話時,領會了詞句真意,隨時就能讓「恒定的心」,來平靜自己的思緒,所以,我們可以在認同他人的觀點下,改變或修正自己的觀點。
. ~; ]+ J4 L f, c* a
2 R& c$ I4 O0 K8 C( s溝通時,千萬不要「事先預測結果」,這樣會使得外在的技巧失靈。/ T& A3 ]: I% }( J) Z9 _
當我們事先預測時,如果對結果我們有利,溝通就容易;不利,就會帶著情緒去溝通,這時整個過程都會耗在「試圖扭轉或贏回自己假想的損失」,而無法全力放在「溝通」這件事上,溝通就會受阻,印證了自己當初的預測。
6 V% j# `# [" H8 D+ p* H( P! ~/ b+ r
要讓溝通順暢,一定要兼顧三個重點:4 M6 t8 `" i3 I- w& x3 I8 S4 v
一、 溝通的動機。
4 s1 |# d9 m+ O. D% N4 d( ?$ m二、 溝通的內容。
7 {' ^) x5 y l3 i0 b1 n2 X三、 學會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技巧(例如來三峽健言社學三分鐘演講)。
/ }8 b: o: p- q( P/ U
* `& x4 r/ P3 {! F在充滿情感的氣氛中說話,更容易交心。/ x9 B$ a4 X7 |: z3 J
因為人們都是「先用心感受」,然後才「用耳去聽」,耳朵,只是傾聽的媒介。- I. K& N3 b! ~9 w0 x7 [
- S% E% O- \ M$ Y7 K0 y- Z! _
要把自己表達清楚,就要先瞭解別人。
1 f8 I9 }4 O- f, f. G. u
. _* A4 v8 P+ M5 c溝通最佳的境界是彼此渾然忘我,全神貫注,才能超越自私,放下固執的包袱,追求雙方的認同,而認同的前提是「勇氣、耐心與正確的觀點」。
$ Z: S2 z' L- d8 j- V1 P$ ^3 d+ {3 i4 G9 M5 F
勇氣,讓你能捨去自己的執著,從他人的立場來「理解問題」。
: B0 t. B/ A# W8 p* V* R耐心,使你願意傾聽,接受他人的意見。
/ f, b4 q1 z1 _0 x正確的觀點,是使自己不受他人的情緒影響,不會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 F1 j9 j7 t, c7 y O( }9 V3 f* U2 W認同,幫助你願意接納他人,他人也願意接受你。& A/ |; U4 P2 f2 N4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