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89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1
- 威望
- 23
- 貢獻
- 7104
- 活力
- 16704
- 金幣
- 131603
- 日誌
- 2
- 記錄
- 1
- 最後登入
- 2025-7-20
 
- 文章
- 3841
- 在線時間
- 1427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阿慌 於 2011-4-22 08:59 編輯 7 ^$ M" q3 E8 s4 G" u. O
$ x- p/ g( \( w U8 l( c0 M
回覆 歐陽 的文章
( K; b4 T+ L( v4 ]% O
8 L% V# y. F) x. Z# a. W只要不是大勇氣,大擔當,大魄力的直下認證的頓法8 h. w, ^! i% c- P
無論修習何法皆為漸法,
$ \% g0 j* r1 b9 Q$ V6 z也都不過是止觀而已" b' k4 l6 N' g! ^1 K) Q3 Y" y8 m) j
止是念頭鎖於一心,其有二域
' B8 Z+ `8 D% h& T一是以觀照念頭的念念分明來泯伏識心的妄動) Q/ ?8 @0 L$ k
二是提起疑情牽意識心來棄子投降,不再搞怪: S/ E& {, y4 x/ R
由止觀入禪定# f4 J4 h5 n ?& {
由禪定證本覺
- a0 C; d$ n, o6 a於是清境心現前
7 j& Y v. P# E/ H9 Z9 @7 N知道萬法不離自性,自性能生萬法3 ]$ X! Y& W/ c+ G' C7 K# L
無染無雜本自清淨,
# V, w! b V: k- @* h ?9 i接著平等心現前
1 |2 d! m% t& u' n4 G知道無內無外法界一心的合相是整體平等而無從割捨的4 V# H; U1 b% H6 q* m, U+ n
由於別相的差異只是遇緣(緣起)不同而已
* m9 k$ ~1 A \而生起慈悲心(應無所住的慈悲心現前)
" Z. s; M6 y T/ k! R1 m6 q6 e這種無差別相的化用,7 T/ j( M1 ?0 j* d
依本覺清靜智慧的一體觀所圓成無自性,無實性的空明本性之直心( w7 s" y# e2 r' {% j
就是菩提心( X, G' {# L. a* p
經歷事練心的相應即以事契理
( H5 K% b3 W8 A& \; L. K( u以清楚明白的心印即以理證事
4 _7 Y4 @2 r! o* g如此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是華嚴智海( v8 `) G8 V) Y }
9 P" K! ~. B+ E, x2 `2 z( X0 E
淺略如此,希望對您有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