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929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11
- 貢獻
- 4144
- 活力
- 6942
- 金幣
- 49540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2-6-16
 
- 文章
- 3210
- 在線時間
- 2717 小時
|
退場沒那麼簡單 大學不在社區何存-A+A中央社 – 2016年1月3日 下午12:10
2 N6 b7 l# m" {$ ] V" F4 q& L; k7 E" S
大學轉型退場專題3(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日電)大學退場,消失的不只是一所學校,可能還包括一個社區、甚至一個城鎮。專家認為,應思考「轉型」,利用既有資源發展可與地方結合的產業,減少對社區的衝擊。
7 Q% ^' B) s( L* @& K
, i& b; ^: L% i( O h/ k) _大學上千位師生,平日吃喝拉撒都靠鄰近社區,許多學校附近都有餐飲街、外宿街,甚至發展成夜市。大學一旦人去樓空,社區也將面臨發展的挑戰。
' E6 j8 }# L3 Z9 _* [0 c
- q( R- o% X* k' ^5 H4 g* H/ I: S對社區發展最為敏感的房仲業,早已嗅出潛在危機。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公關主任郭寶懃表示,大學周遭社區,通常也是租屋熱區,許多人都會投資鄰近房地產、套房做包租公。然而受到少子化衝擊,預期台灣可能會有一波大學退場潮,投資人評估區域發展、自身償債能力等,都得計算更為精準。/ m) D# L. w/ y( _7 p7 u0 w
: G1 K$ E% N& A% L' b! n郭寶懃說,桃竹苗、高屏地區離都會區較遠的大專校院,學區地段因缺乏其他客群,長期觀察較可能受到退場影響。投資人多挑選交通便捷、商圈發達、工作機會多的地點,潛在客群較穩定。8 ^5 r, ~4 }; p
# l" }8 p! P. X; f! ]& a% @
民國105年,少子化浪潮將衝擊大專校院,被學界稱為「虎年大限」。事實上,早一步被少子化襲擊的中小學,大量學校遭裁併,便有許多慘痛經驗值得借鏡。
0 i6 X- U0 E$ Z' {# E6 [
4 h2 F, t/ w# C, t5 b104年5月,苗栗縣新開國小傳出將廢校,300多位村民北上教育部抗議,其中一項訴求重點,便是擔心廢校後,將使更多年輕人被迫離開故里。
. S \% E1 V* Q! @2 V% ~5 \4 y% c7 m" q. E" N6 r5 `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表示,學校也是社區的一部份,學校一旦消失,社區也難以存續,「大學城」的概念尤其是如此。他認為站在社區經營立場,大專應優先思考「轉型」而非「退場」,思考如何結合地方產業,「盡量不要消失掉」。
! e" S) J% R3 \
9 L4 ^: R4 w4 @2 [+ q3 X薛春光說,從「在地就業」方向發展,大學可轉型為安養機構、終身教育中心、文創基地等,利用既有校舍和宿舍,讓空間場地多元使用。教育主管單位在輔導大學轉型時,應納入社區居民的意見,共同找出最合適的方式。
, Q' a8 b* A. S# ?0 P( Z
8 z+ @- y2 X: \' r% h+ J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現在私校經營者不敢輕言退場,硬要堅持到最後一刻,是怕退場後資產全部歸公,當初的投資都無法收回。苟延殘喘的大學,對鄰近社區不見得是好事。; W( C/ P7 J2 `8 j4 n: X
0 j+ c7 e9 U3 `, J2 [% v& k, P吳福濱認為,政府應思考「適度讓利」,促使大學加速退場和轉型,但讓出的「利」不能全進入私人口袋,而要透過法律限制用於文教、社會福利事業,並開放小部分土地作營利使用,讓社區存有發展的機會。1050103
% _/ @% ^9 O/ U8 o h7 z/ x
( d0 \1 S. I* R, d,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