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557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4
- 貢獻
- 2832
- 活力
- 1428
- 金幣
- 30194
- 日誌
- 0
- 記錄
- 5
- 最後登入
- 2024-10-27
  
- 文章
- 1326
- 在線時間
- 934 小時
|
曝露 PULU 創刊號' d) D# G* [9 v( S" X M# U* ?( X
( d; q# v" A% s
《野外露營接觸自然光 可調生理時鐘、治療失眠》6 \8 f3 V1 M; q5 R4 H5 F# e
9 V' r6 R4 F' s- r. E
摘自中時電子報 2013年08月05日 林宜靜
! o, |4 W+ d0 Q' c5 A- h! v+ u( B0 C9 ?; u
隨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升學壓力大,失眠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如經常失眠,恐導致精神疾病、憂鬱症產生。據最新醫學研究指出,想避免失眠,有更簡單方法,不妨試著去野外露營一週,藉自然光照射清醒,調整生理時鐘。
1 ]5 ?, N; }5 U m3 b5 Y
% ^0 z4 A) E: H9 M" J據《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研究顯示,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研究人員發現,只要經過一週野外露營,人體的生理時鐘就能重設,有助人們在夜間更容易入睡,早晨更容易起床,白天精神更好。( }8 e: d% @7 Y! x5 q. _9 C5 ~
$ H/ c0 x3 {8 c) K) J' b
研究人員請8位作息不正常的自願受試者,到野外露營生活一星期。實驗期間,8名受試者被止攜帶任何電子儀器,晚上唯一的照明就是營火。
. y$ k [( Z# l; S
2 P# x! h7 Z, R q. o6 X! z8 D6 r在露營前幾天,試驗小組會在午夜時分入睡,早上8時左右醒來。一週後,多數人已調整為晚間10時入睡,清晨6時起床。意即在睡眠時間不變情況下,他們的生理時鐘提前了2個小時,早上起床的他們感覺更清醒、更精神,更適合朝九晚五的工作節奏。* q+ R4 I0 v" [$ E+ E+ @
& q8 U9 A8 T3 Z {首席研究員肯尼思萊特(Kenneth Wright)指出,地球上所有型態的生命,生理時鐘都依日出日落節奏變化,但自從1930年代電燈普及後,人類的生理時鐘便開始受影響。
* i: ], u& V5 v; q9 X. m% n+ o0 w4 e$ a
露營將人體暴露於黎明和黃昏的自然光下,感受自然光線的明暗變化,可刺激大腦,使他們的褪黑激素指數恢復到標準水平,作息時間回歸正常,有助於人們入睡,並提高睡眠品質。
4 j4 O( \5 B) N8 }: c# O
' F3 A$ A7 f6 R1 i7 a如無時間至野外露營,研究員建議,白天晨起多走路、工作時挑一靠窗位置、午餐時到戶外散散步,都可增加暴露在自然光下的時間。在夜間,關閉電腦和電視機、將燈光調暗,都有助於入眠。
! L* T- }& P# O5 `% z3 K6 v% V6 g. |
另早些牛津大學研究顯示,坐在辦公室靠窗位置的人,比坐在辦公室隱蔽處的人警覺心較高、腦袋較清醒。特別是,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患者,不妨多接觸自然光,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與提高心智能力。
5 n' W" r0 a1 b% g# E, Z9 z!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