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929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11
- 貢獻
- 4144
- 活力
- 6942
- 金幣
- 49540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2-6-16
 
- 文章
- 3210
- 在線時間
- 2717 小時
|
財訊雙週刊作者: 文/段詩潔 | 財訊雙週刊 – 2014年8月28日 下午1:29
) `& @" z) d% T# f+ A相關內容
) o2 c5 M; F7 w5 U$ n" f$ Q5 H3 ^8 D) @* a [# Q! ]! c6 P) H
當年在美國西雅圖的小女孩彭蒙惠,為了履行對上帝的承諾,在台灣落地生根60餘年,以傳福音、教音樂及教英語為職志,她的一生緊緊地與這塊土地連在一起;她驕傲的說:「我早就是台灣人了!」
" \) s ]7 ]5 I8 N; G. z/ k
9 T% T3 F! V7 ]1 b3 O' e1 U# u辦公室門後有一張大海報,《穿著Prada的惡魔》女主角梅莉史翠普彷彿是彭蒙惠的分身,同樣都是影響力極大的女性,不同的是,彭蒙惠這位台灣「英語教母」慈祥、活潑、親和力十足,88歲的她,不但依舊參與英語教材編撰、錄影錄音,還全世界趴趴走, 帶合唱團到處宣教。+ k6 W5 O6 l/ w0 i. U6 P
) c0 @. ~& m+ a7 V2 |在台灣落地生根,要追溯到七十餘年前的一個承諾。
# y8 k8 E; D* b7 _. N! J0 j% X4 Y+ W3 M0 t7 t8 a6 n4 w
1938年,美國西雅圖的一個夏令營,邀請了剛從中國回來的知名佈道家計志文牧師擔任講員;他環視著眼前一張張稚嫩臉龐:「在中國有上千萬的人沒聽過福音,誰願意去幫助他們?」人群裡,12歲的女孩桃樂絲Doris高舉起手:「我要去!」旁邊的人只覺得她天真。回家後,爸媽告誡她:「你既然答應了人家,將來可不能忘記自己的承諾。」- e: W' R7 K* @
! E" j+ N$ L% n# G8 z7 `5 X/ h
桃樂絲家裡有8個孩子,她排行第6,爸爸總是兼2份工作支應家計。16歲,喜愛音樂的桃樂絲成為西雅圖青年樂團的一分子,負責演奏小喇叭。當時紐約一家音樂學院提供兩個全額獎學金給西雅圖青年樂團,桃樂絲被挑中,能夠去紐約接受正統的音樂學院教育。但是,她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她的目標是聖經學院,這麼年輕的她,實在猶豫:「到底是自己喜歡的音樂重要,還是能去中國幫助人重要?」最終她放棄了夢寐以求的機會。. ]1 f) p! ?6 N
; ?6 r6 J) o2 r. @* c8 `傳福音、教音樂、教英文「這不是工作,是我的人生」7 P+ C2 V% {4 q1 B( J
3 z* I5 x5 {' W3 @此後她的每一個決定,都會仔細斟酌是否與目標有所衝突,她進了聖經學院,之後進入華盛頓大學,花了一年時間修遠東課程及學中文。為了到中國宣教,桃樂絲申請加入「協同會」,很快得到了批准。
* I! L0 ~8 P# t# ^% ]0 l, c' A; D5 ^: b
21歲,桃樂絲在西雅圖的碼頭搭上了貨輪,這一去可能就是6、7年,在當年這可是一件大事。媽媽在家裡哭到無法來碼頭送行,爸爸一邊對桃樂絲揮手,一邊大聲喊著:「你如果後悔,隨時可以跳下船!」6個星期後,貨輪抵達中國,桃樂絲也有了中文名字──彭蒙惠,蒙受上帝的恩惠。
/ V, ? H; i/ L) R
% d& ^+ ~$ y8 X% ^) ?3 _聽著彭蒙惠回憶70年前的往事,時間彷彿也悄悄停止在那個時刻。當年在貨輪上的桃樂絲,憑藉的是一顆堅毅、想要幫助別人的心。當時她並不知道迎接她的命運將會是什麼?而她又能為這世界做些什麼?連她自己也無法預料的是,她把大半歲月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並創辦了影響台灣英語教學長達半世紀的《空中英語教室》,成了眾人擁戴的「英語教母」。不論是宣教、教音樂或是教英文,她影響了千千萬萬個台灣人。
! T, U' B+ {; F+ e2 f7 g s/ p7 ~
當年彭蒙惠到了中國,最先遇上的卻是戰火。從一個地方逃難到另一個地方,最遠到了甘肅,隆隆的砲彈聲就在耳邊,人命似乎一點都不值錢。宣教士們決定撤退到香港;香港路德會派來專機,當飛機沿著跑道起飛時,共軍已經朝機場掃射。1951年,宣教士們有些回國,有些去了日本,彭蒙惠打定主意要和中國人在一起,與另一對宣教士夫婦同行, 到了「福爾摩沙(台灣)」。; L8 } a9 E% K, A- A
7 }# w7 s3 N# @) N) l
離港赴台前,父親過世的噩耗傳來,媽媽在電報中要她繼續往前走。到了台灣, 彭蒙惠選擇了花蓮這片被遺忘的荒土落腳;沒多久,媽媽過世的噩耗也傳來,彭蒙惠雖然心痛,仍堅守她與上帝的約定,繼續走下去。
* y5 ?/ l: K0 @5 G+ J/ k* [8 l( t C
關關難過關關過《空中英語教室》育才無數
* z" x) x/ X& ?4 H; X2 a7 _: U1 T2 D) g9 p$ T
金髮碧眼的彭蒙惠初入山區,原住民大感驚奇。一天晚上睡夢中,她被細微聲音吵醒,一群人拿著火把圍在她身邊,就是為了看她睡覺的樣子。她在玉山神學院教音樂,在附近成立了一個小小的教會,並組織合唱團,有空就到各地演唱。& j6 O- y7 P7 I1 T
1 e. A% o4 C: V m當時台灣有900萬人,只有1%是基督教徒,彭蒙惠發現,如果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去傳福音實在太慢了。她注意到每個人家裡都有收音機,播出時間一到大家都擠在收音機旁,她靈機一動,在眾人質疑下寫信給中廣,出乎意料的順利,她有了自己的節目,內容包含唱歌、短劇、講道等等。
' X4 {! K- x5 @" d: _
% q1 j+ O( e( k6 p3 ?& S彭蒙惠回憶,現場錄音有很多突發狀況,一有人遲到,她只能猛吹小喇叭撐場;於是籌錢買了錄音設備,在家裡狹小的空間裡擠在一塊錄音,熱得受不了,一夥人就往院子裡的小池子跳,涼快一下。1 ?& v6 s; b% q7 n3 d
: d6 }6 s& x, u# S) P廣播節目愈做愈多,彭蒙惠從花蓮搬到台中再到台北,並創立了救世傳播協會。當時,工作夥伴有14個人,每個月靠的是來自美國母會的120美元補助,但廣播節目光是播出費一分鐘就要9美元,捉襟見肘是習以為常的事。靠著不少貴人相助,以及夥伴們晚上兼差、變賣私人物品,得以關關難過關關過;甚至,當年爸爸靠著幫人修車換來給她的薩克斯風,是她珍藏了30幾年的唯一紀念品,她也只能捨棄。
3 g/ |8 T) _- z# b J' b# H% b8 [7 c. }2 s; r b
美國政府知道她中文說得好,想聘請她去越南做有關中國人的聯繫工作,月薪2000美元。2000美元!能為廣播團做多少事!但是她彷彿聽到上帝的聲音:「我不需要你去為我賺錢!」她毅然拒絕了高薪工作。
B5 h& }. ^: Q2 W) I! s
. u, z f" v! Z4 E) y捨棄愛情不遺憾「我現在是所有人的媽媽了!」, j+ t3 I# F/ p- J* S
" q2 m1 c+ t2 A( g4 V, J
當時台灣還是個英語並不普遍的年代,雞同鴨講的狀況常常上演。彭蒙惠感受到台灣人在英語上的需要,在林語堂的鼓勵下,決定做一個英語教學的廣播節目。《空中英語教室》在六二年正式對外發聲,從此成為許多莘莘學子生活的一部分,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都是彭蒙惠的學生。台中市長胡志強也曾表示,念中學時有一次發生地震,隔壁的外籍太太嚇壞了,一臉驚恐的跑來找他求救,緊張之下他卻一句也聽不懂;這件事使他大受刺激,從此發憤學英語,《空中英語教室》成了他走入外交圈的推手。
+ G; A$ [% _3 n- n+ ^$ Q4 R0 t) O2 Q* X- ?
彭蒙惠為了信念,放棄了愛情與婚姻,至今沒有後悔。來台在花蓮的第3年,彭蒙惠認識了門諾慈善醫護小組的醫生羅以,很快墜入愛河;1年後,羅以向她求婚,希望她一同回美國定居。彭蒙惠明白,已經28歲了,再不結婚恐怕沒有機會,回到美國也可以和親人團聚;但是,她和上帝有約,必須留在台灣,不能半途而廢。羅以離開時,她沒有去機場送行,只是看著飛機離去,默默流淚。
: d( \- k( R& h# O
$ \6 t( U) m. C6 o& |% {談到這裡,她說:「你知道嗎?我真的好喜歡小孩子,我想生很多很多小孩。但宣教是一個夜以繼日的工作,若我要做這些事,也不能當個好母親。不過沒有關係,我現在是所有人的媽媽了。」6 i+ ?' w0 Z5 d+ J, W3 K; S
5 H' @: D; X2 f, X% M4 J6 r
回憶起在台灣一路走來的苦日子,彭蒙惠說:「擔擔麵3塊錢、排骨麵5塊錢,當時沒有什麼錢,只要活著就好了,有錢也不一定快樂。」開辦《空中英語教室》後,一樣是想幫助學英文的人,而不是想賺錢。隨著《空中英語教室》大放異彩,「為什麼不開補習班?英語幼稚園也很好賺啊!」總經理洪善群曾多次與彭蒙惠溝通,但她不願意把心力放在賺錢上。# |6 ~+ J& l' N# O2 r$ n
9 D# j. H* J; n! _即使當時全球最大語言集團ELS來台,經過市調後積極與《空中英語教室》尋求合作,希望以加盟方式設立連鎖補習班,彭蒙惠也不為所動,她把ELS介紹給當時剛創立的「科見美語」,並退居幕後協助兩方合作。) X! h( u$ O* @7 @( I" s% P
0 y/ \' T8 A/ `, K0 N
八十八歲的大孩子「我早就是台灣人了!」+ z9 x" ?" V: Q# c8 e. x6 v. S
3 {* ?1 m+ B" ~. j9 b/ _這幾年,坊間英語補習班充斥,網路線上英語教學發達,英語教學市場競爭激烈,但台灣人留學的少了,對中國的貿易取代了國際貿易的重要性,英語市場的需求逐年減退,讓《空中英語教室》面臨新一波的經營難題,彭蒙惠還是孜孜不倦地投注心力在工作上,不輕言退休。
: K( [2 A4 W5 ]* A5 H( N, k7 y7 O0 L, p1 o. G" K
談到台灣人學英語,彭蒙惠對於考試導向不以為然:「不是你背多少,而是你會用多少!」她提到台灣人怕丟臉不敢講英文,開口就怕文法錯,「誰在乎你的文法對不對,我只要知道你在說什麼就夠了!」她也強調,學語言不需要天分。就像學鋼琴一樣,大家都可以學,不一定要變成鋼琴家,一輩子都可以彈、可以用。至於台灣,這個她住了60年的地方:「台灣雖然很小,若是能變成一顆鑽石,就能夠閃亮全世界」。( v2 ~5 `5 k- u. j3 x7 w* z
0 d$ v" j' _, ]2 r問她傳福音、教音樂、教英文這3個工作最喜歡哪一樣?她蹙了蹙眉:「對我而言,這不是工作,而是我的人生。」
: p& O7 f$ b+ Q# c r8 U' W% t/ H8 D" o7 w0 r
彭蒙惠88歲了,一點也不像個老太太,卻像個大孩子。眼珠子咕嚕咕嚕轉,說話快,性子也急,熱情又真誠,只要一接近她,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愛。一談起她最愛的潛水,她立刻轉過頭去興奮地打開電腦,「我要給你看那些魚的照片!」旁人很難不感染她的樂觀。
2 D2 O e; B* C+ m# L$ R- A5 y5 G; E2 C5 N
「上帝知道什麼對我最好。我已經88歲了,我的幾個兄弟都在天堂了,我為什麼還在這裡?因為上帝要我繼續工作,哪一天他讓我退休,我就可以真正的休息了。」她做出兩手一攤、閉上眼睛的模樣,開心的笑著。
$ a" X5 g" E4 @. ~, {) O/ Q& c, B; q% B$ D$ G( x
採訪結束,彭蒙惠邀請她的合唱團夥伴,一同唱了一首詩歌。看著他們臉上開心的模樣,內心湧起了一股感動,瞬間明白音樂的力量撼動人心,當年那位乘著貨輪從西雅圖出發的年輕女孩,一步一腳印的完成了想要幫助別人的夢想,放棄了愛情與婚姻,她緊緊地與這塊土地連結在一起;台灣退出聯合國,她在這裡,921大地震,她也在這裡。彭蒙惠驕傲的說:「我早就是台灣人了!」 |
-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