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4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合新聞] 沙塵暴有毒屬外邪 紅棘枸杞湯固肺

[複製鏈接]

92

主題

18

好友

328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491
在線時間
43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0-3-25 14:12:20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0.03.24
$ i" C' N( W; s5 B# R( I / Y4 u7 }& y* l7 }6 ^$ [9 I% |
  0 R! j: R$ Q7 w! B3 _9 \1 W6 E
氣象預測今天又有一波沙塵暴將跟著鋒面襲台,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翁醫師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沙塵暴有毒,為外邪的一種,就如粉塵一般經由呼吸道吸入肺部後將影響到肺功能,也會衍生出鼻病、皮膚病等問題,除接受治療外也可將紅棗、枸杞煮成湯來喝以便強固肺氣。
; a% c% V2 l1 F  O; M8 L  h; t- n% a8 |% o0 z9 h' J. U! W
翁醫師指出,中醫認為肺開竅於鼻,所以沙塵暴會引起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疾病;肺主皮毛,沙塵暴也會使皮膚過敏、阻塞皮膚的毛細孔;當民眾暴露在沙塵暴中,將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危害。除了外出戴上口罩外,也可透過中藥調理來降低傷害,若侵犯到鼻,多屬肺熱證,宜清肺熱、補肺氣,適合用辛夷清肺湯、補中益氣湯等處方,或是蒼耳子、魚腥草、鵝不食草等單味藥材。0 P& s7 F: |: [  N; y; Y8 S2 i& C  {( q
5 M4 S5 P/ R( H: h0 K. f! N
從五行相生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人的脾胃屬土,肺屬金,因為土生金,所以也可從補脾胃著手,適合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等處方。若侵犯到皮膚,可用柴胡桂枝湯來調理營衛皮毛,小柴胡湯來強化人的肝臟機能加強解毒。2 m' @  o: t2 f! S7 I8 }
8 R& \2 X! J* {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空氣中落塵量大時,平時久咳、肺虛,口乾舌燥的民感受最明顯。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俊明指出,肺虛久咳但無特殊疾病民眾,可考慮以西洋參搭配知母、麥冬,阿膠等藥材治療。
: H- Q5 o9 K. N: J' f8 |+ W: p3 h" [( g) Y
陳俊明醫師指出,藥理研究顯示,西洋參有抗疲勞作用,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的防禦能力,因此西洋參被認為有助補氣平喘。4 v- q: m: |* P2 ]' X8 u
) t6 N) U/ r4 \0 O1 A
有些患者感冒後即使接近痊癒,仍感到煩倦口渴。此時西洋參、黨參或沙參與其他藥材搭配,就派得上用場,可以改善患者不適。不過若為健保用藥,陳俊明醫師指出,一般不會在處方中開出西洋參給這些虛咳或口乾舌燥的患者,而是以黨參或沙參代替;後兩者的成本雖然都較低,但效果也不差。" o$ H6 T  I0 ~8 O0 \
1 X9 ]) x$ Q: S8 Q
醫師指出,體質虛者可用參類來補養,尤其感冒快痊癒還覺得有點輕微咳嗽或口乾舌燥者,醫師指出,可以使用西洋參,較無上火的問題。2 x' s6 D3 {: I* C# p( Y
* P) S+ M$ J) E- y9 W3 B" m
西洋參常用於肺虛久咳,可與知母、麥冬、阿膠同用。若是口乾舌燥,除單用西洋參外,仍可與天門冬、麥門冬或知母同用。
% |8 v8 x' `9 [
5 O6 r* `$ g- X: U) o" M4 X0 `西洋參有補氣生津的功效,對於外感熱病或久病所導致的煩倦口渴有改善作用,西洋參外觀一般以質鬆皮皺,有細密環紋與濃郁苦味者為佳。
3 L- W$ `6 R( {3 A  k0 n; J( T/ }7 g- \
中醫師陳旺全則表示,有些民眾平時頻頻乾咳,沒有明顯的痰,也檢查不出問題,此多半是過敏性咳嗽,使用方劑如芍藥甘草湯、麥門冬湯均有幫助。3 Q5 `' l+ [2 s; Q$ n6 a
1 `  T: n& W8 d* T! a# }, u, [7 G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走路健康鍊身更可修行鍊心,快走驅遣妄情慢走發慧習定
任何狀況下,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就是心靈環保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