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秦嗣林當鋪老手 靠本業需求置產 翻身上億
2 a! c9 w3 a" B/ ~0 o* E+ e+ q6 z- k
& ^/ O; j. j( \; W) z3 n2 D$ c+ V: o9 _" ?- ?
9 `( b6 i. @* i7 K+ i
+ l, z. h+ p( f" {$ z
) Z& u* B% \$ F. a% C
; V8 ~# `1 y9 l1 r& ]7 z文.洪佩玲 攝影.鄭暐琪
" F9 l) J' G# K; \/ u+ k
; o2 e/ {- T3 B/ M經營當鋪40年且從電視節目《女人要有錢》爆紅的秦嗣林,因生意需求買房,由於地段增值潛力大,現有倍數價值身價達數億元。8 u$ k" G, B7 \) ]2 h+ c
5 \ D3 K+ A z+ v「很多人生意做了三十幾年,最終一無所有,才發現要做房地產,只剩下那棟房子。」大千精品老闆秦嗣林提到,從事當鋪生意需要很多現金,只能把賺來的錢都投資到本業,目前手邊持有的物件是看需求而買,慶幸買到的地段增值潛力都不錯。; h( ~. R! w% f* u+ q, {: @' }
, n7 O Z& b8 F/ P9 x$ _9 U「錢是王八蛋。」採訪一開始,記者問了秦嗣林每天接觸為錢奔波的人,他又是如何看待「財富自由」的定義?他忍不住引用《大宅門》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七爺」白景琦所說的這句話,為他這前半生周旋於錢下了感觸深刻的註解。0 t1 b3 Q6 L+ H( Z
( s1 O- d% H/ x% P- ^' q2 C3 Q* j
堅持初衷 不隨波逐流5 T! U5 n: _ l( j/ q! ^ w
, E9 S3 _6 K/ Y8 _& @' A之所以會有此反思,歸因秦嗣林從事當鋪業四十年來,每天都在錢堆中打滾,深刻見識到人對錢的貪婪,以及金錢是如何操控人的命運:有錢人想要更有錢,沒錢的人一心想發財,一幕幕真實的人性大戲,天天在他的周遭上演。
0 f1 P v$ X4 V. ^! ~& `2 L0 F4 M# [$ a0 d1 x
例如他見過不少富可敵國的人,被錢的魔力所迷惑,認定自己是一尊無所不能的天神,從自我膨脹變成自我迷信,被自己無止盡的發財夢所困,最後由雲端摔到谷底。4 t% {4 ?4 B% D4 U3 m
3 j: i3 [- k% [* H" d/ A0 U
也見過一心想致富的痴人,篤信買了開運神物、早晚三炷香便能一步登天,甚至為了錢偷拐搶騙,無所不用其極,彷彿是為了錢可以出賣靈魂的惡鬼。
2 {! H/ N' ?+ P T; \, E; |7 M! S2 g8 G0 B4 [ Q: c' J6 Q2 X
從每個到當鋪的人身上,反映出台灣經濟生活演變,彷彿錢是一生最重要的事情。秦嗣林感觸說到,在芸芸眾生中,這些人都微不足道,甚至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是每個人都用盡一生的氣力,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秦嗣林提到,「是他們讓我看清楚金錢只是改善物質生活的手段,完全無法解救靈魂,如同古人云:過江千帆皆名利」。# w/ H/ |! d9 x" g
7 `" q9 K8 s4 e" N
「常有朋友問我哪些投資可以賺大錢?」秦嗣林表示,世上沒有神只有人,任何貧富貴賤都是人,其實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我二十五歲就立志要終生做這行,不做任何例如股票、基金等業外投資,我只投資自己。」自此秦嗣林時時充實自己,事事保持冷靜,他認為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人,才不會容易受騙上當,「自己做莊才能自己玩,才有贏的勝算。」, q3 e3 Z* C+ @& y' P" e6 n
* } b6 X7 v; n% q
民國六十年,秦嗣林負笈到台北念初中,借住在父親友人開立的當鋪。到了高一下學期,因為家逢巨變,便決定離開學校,正式成為當鋪的學徒,期間老朝奉張寅初先生的一言一行,更影響了他一輩子。2 T2 @) I" E* e- ]# ~9 r
7 _- e: q, v( x5 t k) d, O難道就是無止盡的金錢遊戲嗎?仔細想想,好像並非如此。然而秦嗣林可以確認的是,當他有一天在回首來時路時,發現當初所堅持的價值觀和那份純真依舊存在,即使最終不是外人所認定的價值,心裡還是充滿喜悅與滿足,這樣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就。' z, I8 j7 n7 ~. B$ ? P# y
) u1 \ I0 x. ~( t傳承家訓 秉持「好名」及「好利」6 W. `6 x- H+ h) h8 Z% y
6 @& \+ p- E; J# @# Q, w9 ~
「我從創業至今,籌措資金的腳步從沒停過。」回首創業四十年,秦嗣林如此說到,直到四十五歲那年,他終於有「脫貧致富」的感覺。他憶起那天公司會計部門說:「秦先生,你的支票本可以收起來了。」
3 H t5 W$ U9 U
4 |5 a2 w6 r4 [. J, s3 L8 \% c秦嗣林指出,從十九歲開當鋪以來,他習慣用五本支票本跟朋友借款流通資金,每天處於現金流的周轉過程,曾經為了幾十元淚灑街頭,從那天起,他很開心終於脫離苦海。換句話說,就是四處借錢,也體會不少人情冷暖,他也意識到,「錢是最能讓人心變壞的。」% X) d V& O7 x( o- [$ q
- B; f% Z3 C- H3 G$ v: f
不用終日為錢操煩,更難堪的是世人對當鋪業的異樣眼光,讓從小深受父親儒家思想教育的秦嗣林,數度想放棄,尤其是有了妻兒之後,更有感於當鋪名聲差。他回憶,「當時在小孩學校擔任家長會長,散會後現場留下一桌子名片,全都是我的。」沒有人想把他的名片帶回家。
; o e) `1 n# _9 o8 M3 T% ?7 X: I* t3 N
立志要一生經營當舖的秦嗣林,不諱言自己「好名」喜歡好名聲,及「好利」喜歡做生意的個性讓他吃了不少悶虧,但追求「理得心安」是他秉持父親傳承的家訓。* A8 J' t: b# u9 g0 C
- Q5 y5 e0 } Z8 _. m
父親被倒債 休學到當鋪做學徒. s' z4 H4 {9 S1 K6 M8 M) F: a
2 S! W" Z( d! d( B) Z; Y
說起秦嗣林與當鋪的淵源又是一段故事。秦嗣林的父親原本是讀書人,隨政府來台後開起建材行,後來開營造公司賺了很多錢,卻在他十七歲那年,因友人捲款潛逃留下債務,父親因此罹患重病,加上官司纏身,秦嗣林每天過著凌晨就有人來家中討債的日子。 那時一心想賺錢的他,想起十二歲在台北念中學時,曾寄住父親開當鋪友人家的經驗,於是毅然休學到當鋪當起學徒。8 T0 g* X3 ~) g6 H1 j
! ^+ I4 Y# j& l6 j想不到,做了兩年當鋪老闆結束營業,失業的秦嗣林沒有後路可退,民國六十六年,憑著父親打官司拿回的四十萬零八千元,以一支電話、幾個鐵櫃,就自己在台北市民族東路及中山北路口開起了當鋪,開業初期為了省電費,還把雙管日光燈拆下一支。& ~: {) \6 ?! \8 s Z
0 n) m8 z+ d( e. B. B( \5 j
「以前當學徒時,當鋪門庭若市,沒想到自己開店,三個月沒一個客人,上門的只有房東跟警察。」秦嗣林笑稱。更慘的是,第一個上門的生意竟是條花了八千元收到的「假」八錢重金項鍊,讓他賠到欲哭無淚……。
6 B+ D0 ^" M) ~9 ^ {9 K/ @! \% j
需求導向 房地產為主要投資標的. `! R7 r" \! l2 t* w% z
# b7 }$ a$ y/ R
「都是機緣,不是刻意。」秦嗣林談到人生第一次買房經驗,他認為是運氣使然,當初創業一開始是租屋在吉林路一一一號,民國七十幾年治安不好,加上店面地處牛蛇雜處的中山區,為了家人安全考量,決定將住家和營業場所分開。
/ m1 s3 X/ _$ }! ]3 I, p) d. x1 U5 L' M0 T4 `" ]; \- A
剛好當時當兵同袍有天突然有個物件在吉林路一四四巷出售,開價三百萬元,雖然秦嗣林很想買下,但當時身上沒有閒錢,朋友透過在銀行當經理的親戚居中協調,最後以頭期款十萬元,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後續隨著房價增值及換屋需求,將這間房出售也小賺出場。$ M7 x# [4 ?. Z8 N
6 z7 Z. X% u7 q/ t7 M
6 w2 b: x1 S7 b
: b+ ^6 W8 A& {& h; @3 i( s2 t8 N" i; f& i# Q) q
/ ?7 r/ ]5 U/ d6 w m/ v, z6 N. ?% f: V/ P
【理財周刊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