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連豆市場多頭全面回吐近期累積漲幅,市場強弱切換後開始呈現弱勢整理走勢。短期來看,央行意外加息、國儲植物油競價銷售以及最近交易所為抑制投機過熱陸續出台的調控措施等形成的政策利空效果開始逐步顯現。消化近期利空尚需時日,連豆市場短期或將呈現外強內弱格局。但中長期來看,美豆及全球大豆的供求關係正逐步由寬鬆向緊平衡轉變,美豆自站穩1200美分平台後上升通道形態保持完好。對於國內而言,連豆後期將受到進口成本上漲以及東北農戶惜售等利多因素支撐,預計短期蓄勢整理後,必將繼續沿上升通道運行。1 D5 e2 k) G3 ^& W
4 q0 Z. d- K D- T- e) m, T' r一、 中國因素有助於美豆供求關係轉向緊平衡 3 |4 Q2 l6 s' G5 t5 @美國農業部在10月供需報告中意外下調美豆單產和收割面積,並上調出口量和壓榨量,使得美豆期末結轉庫存由3.50億蒲式耳大幅下調至2.65億蒲式耳。而南美拉尼娜氣候造成巴西大豆播種延遲,對明年產量造成潛在威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明年美豆期末結轉庫存下降的擔憂。此外,美豆與美玉米比價自6月份以來從2.4上方一直持續下滑,倘若比價一直維持這種低迷狀態,明年春季美豆播種面積轉種玉米的潛在威脅將會增大,這無疑將加劇美豆供求關係的偏緊預期。而當前中國採購進口大豆的形勢恐將進一步推動美豆供求關係轉向緊平衡。截至上週末中國今年已完成1530萬噸的美豆採購,同比增長14%。中國國家糧油資訊中心最近也調高了2010/2011年度進口量至5400萬噸,並且預計今年大豆進口量可能達到或超過5300萬噸,較去年增加1045萬噸,增幅高達24.56%。中國進口需求爆發性增長,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畜禽產品的消費量增加,從而提振大豆壓榨利潤,進而刺激大豆進口需求強勁增長。總之,中國進口需求強勁增長或將成為繼美國農業部下修產量、南美潛在減產、玉米爭地效應之後,美豆供求關係由寬鬆向緊平衡轉變的又一推動力。6 v9 L O L' C# J! D" c0 c8 I
二、 國際海運費和進口大豆成本有望逐步走高& Q6 F/ W4 o: {" j) c+ f) F/ I& U